崑曲之美,除了文本藝術和聲腔特點之外,還有豐富的表演技法之美。在「領略大美崑曲」系列第七講中,著名崑劇丑角表演藝術家、梅花獎獲得者、國家一級演員李鴻良將為同學們介紹戲曲表演中的「四功五法」。
所謂「四功」,即戲曲表演中的「唱念做表」。「唱」是指唱功,「念」指念白,「做」指做功,強調的是演員的表演才能,而「打」則是指武功,如武打、毯子功等。「五法」分為手、眼、身、步、法,分別對應著手勢、眼神、身段、臺步以及幾種技藝的規格和法度,比如女演員的臺步不能邁得過大,男演員的身段不能過於扭捏等。李老師介紹,在崑劇藝術裡,每個演員都必須經過嚴格的「四功」入門訓練,打下堅實的基礎,進而學習、掌握「五法」,融會貫通,使所學技藝爐火純青,才有可能成為技壓群芳的優秀演員。
「中國的戲曲表演是大雅和大美,大到舞臺上的聲嘶力竭,小到手指動作的細節,都體現出藝術創作者的匠心。」李鴻良老師表示,中國的戲曲與西方的戲劇不同,一齣好戲不僅能讓觀眾為劇情感動,表演者的「四功五法」表演藝術同樣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王雪瑞
【來源:揚眼】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