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16日電 香港《明報》日前刊文稱,網際網路讓人們接觸全球各地的信息,不過網上數據主要用英語所寫,變相令其他語言變得弱勢。在人口只有約33萬的冰島,國民在網上接觸英語多於冰島語,部分年輕人平日在現實社會都以英語溝通。有專家表示,憂慮冰島語實用程度降低,或令年輕人不願提升使用冰島語能力,令這種語言長遠面臨失傳威脅。冰島政府為「救亡」而推行計劃,改善冰島語在網際網路的應用情況。
資料圖:英國沃辛的業餘攝影愛好者Tim Nevell在冰島拍攝了一組美到令人恍惚的風景。圖片來源:東方IC 版權作品 請勿轉載
網民若要儘快接觸最新信息,具備一定程度的英語能力可謂不可或缺,因不少信息都以英語所寫,但一些在國際社會通用程度較低的語言如冰島語,則會因為使用率低而面臨「數碼絕種」(digital extinction)威脅。
冰島教授:歐洲21語言面臨「數碼絕種」
冰島大學的冰島語及文學教授勒恩瓦德松(Eiríkur Rognvaldsson)受訪時稱,英語在網絡世界的壟斷地位越來越大。他形容這是「網絡弱勢化」(digital minoritisation),即現實生活的語言在網際網路變成小眾。他又引述META-NET另一項報告,指出歐洲有21種語言面臨「數碼絕種」威脅。
勒恩瓦德松正開展一個為期3年的研究計劃,以5000名國民為對象,研究接觸網絡語言對冰島語的影響。初步研究顯示,不少兒童在接觸語言初期階段,接觸冰島語的程度不足,根基不穩。有份協助研究的博士生諾文斯滕(Iris Edda Nowenstein)說:「學生放學後……現在會用手機、平板計算機、看電視……有無數的遊戲、電影、劇集、短片、歌曲……全部都是英文。」
年輕人想出國 失學冰島語動機
就像其他國家一樣,冰島語是國民身份認同要素,然而勒恩瓦德松引述數據稱,冰島年輕人對母語的態度在改變。該國年輕人不再視冰島為他們將來的家園,他們想到外國生活、工作,將來不一定會回國。
由於他們知道冰島語在外國的用途有限,如果冰島語在本地某些範疇如旅遊業、電子通訊等亦沒有太多用途時,就會令年輕人失去提升冰島語能力的動機。勒恩瓦德松補充,冰島政府並未坐以待斃,如早前宣布撥款約2700萬美元,推行為期5年的計劃,令人們可以流暢地以冰島語使用網際網路,例如提供翻譯功能等。
2700萬美元「救亡」增網上翻譯
救亡政策效用仍待驗證,不過冰島有中學教師近年確實發現,年約15歲的中學生在球場的對話都是以英語為主,有語言學家向冰島兒童展示認字卡,後者稱他們知道卡片上的是什麼,不過是以其他語言理解卡片內容,而非冰島文字。
另一方面,網站或是智慧型手機、語音識別功能等技術都鮮有支持冰島語,人們都主要用英語來使用這些網站和裝置,這些都令冰島語被邊緣化。(曾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