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的四個層次
「我以後每天在你這打卡,你要監督我讀書啊。」朋友給我發微信。
她去年剛生了寶寶,為了孩子的教育,說要多看書。
一個月來,她幾乎把看書的困惑都經歷了一遍。
看了就忘了,怎麼辦?硬著頭皮讀了大半本,發現不是自己喜歡的,心累。同樣一本書,自己看完後,跟別人看完後的想法完全不一樣,為什麼?
看書太慢,有沒有什麼好方法?
莫提默·J.艾德勒與查爾斯·范多倫合作出版了一本書,名為《如何閱讀一本書》。在書中,他們提出,閱讀有四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基礎閱讀。這個層次,我們在小學時就已經完成。身體和智力上已經做好了準備,學會了認字,也能閱讀一些簡單的讀物,如繪本,童話故事等。
第二個層次:檢視閱讀,即略讀及粗淺的閱讀。達到這個層次,能幫助我們了解一本書的架構及大致的內容。從而判斷這本書是不是自己想要閱讀的。
第三個層次:分析閱讀。在這個過程中,需要閱讀全文,通過分析文章的結構、內容及對細節的處理來判斷作者主旨。這個階段完成,一本書也就讀完了。
第四個層次:主題閱讀。擬定一個主題,找出與之相關的書進行閱讀的過程就稱為主題閱讀。
這個過程像是把原本零散習得的招式打成一套有模有樣的拳。
一個良好的閱讀體驗離不開這四個層次。
基礎閱讀是地基,離開了它,就談不上後面的閱讀層次。不同層次的優點有所不同。
一、迅速判斷一本書是不是自己想讀的
大學時候,一樓圖書館每次可以借5本書。剛開始,借回去的書總是良莠不齊。以為是乾貨,卻是層層包裝下的心靈雞湯。或是披著推理的外殼,實質卻是言情小說。
後來,我學會在借閱室多待一會。先大致瀏覽一下書的目錄,看看序,作者介紹。再隨手翻開一頁,讀一會,看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喜好。
這是檢視閱讀法的好處,用最少的時間選出自己想讀的書。
二、了解文章主旨
選完書後,開始了全文閱讀過程。在這個時候,抱著疑問進行分析閱讀,能幫助自己了解文章主旨,而不至於出現書讀完了即忘的情形。
室友很喜歡寓言故事,但是看完總是記不住。於是,我們讓她每天給我們講一個故事。不僅得脫稿,還得給我們講文章寓意,主旨。好像回到了自由的語文課堂。
三、構建知識體系
主題閱讀最大的好處就是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原本我對武俠世界一無所知。只是多多少少聽過金庸、古龍的大名。一本又一本的書看下來,我不僅漸漸進入了武俠的世界,還成了一個小武俠迷。一些分析小說人物的文章還深受同學好評。
喜歡推理的人,通過主題閱讀,不僅可以認識東野圭吾,阿加莎克裡斯蒂,柯南道爾等推理小說家,還能構建了屬於自己的推理體系。明白他們間的不同風格。
喜歡寫作,喜歡理財都是如此。有大量的書籍可供閱讀,不同的方法融會貫通,充實自己的知識庫。
不同層次的實用指南。
基礎閱讀暫且不談。在基礎閱讀階段,我們是跟著老師學習,完成最基本的認字過程。
一、檢視閱讀的六個步驟。
01、先看書名,有序看序。簡單地把書進行歸類,明白主題。如這本書屬於職場還是情感類?
02、研究目錄頁。就像出發旅行時先看地圖,再開始往某一方向走。
小說的目錄甚至能看到出場人物及事件走向。如《水滸傳》,目錄頁是各章節名。花和尚倒拔垂楊柳,豹子頭誤入白虎堂。這是第八章的內容,講花和尚魯智深,豹子頭林衝。
03、找幾個與主題相關的篇章,大致瀏覽。如乾貨類書籍《深度工作》的主題在題目中就已經顯示了,即深度工作。翻看目錄可知,本書有寫關於深度工作的意義,深度工作的價值,就可以找到這幾頁,大致瀏覽一番。
這麼一來,檢視閱讀就完成了。對一本書的架構及大致內容都有所了解。如果不合自己心意,就趁早放下,以免白白耗費時間。而有的書是需要一定的人生閱歷才能讀懂,並不是它不好,是現在還不合適。
二、分析閱讀的五部曲。
01、簡單敘述文章內容。世界名著《包法利夫人》講述的是一個女人不滿足現狀,背棄了自己丈夫,最後自殺的故事。試著把看過的每一本書簡要地講述出來。
02、列舉重要篇章。可以試著分析書共有多少個部分,每個部分有哪幾段構成,每段的重點分別是什麼。《西遊記》我是分為三個部分看的,取經前,取經時,取經後。取經前的部分在大鬧天宮達到高潮,取經時即經歷的九九八十一難。取經後的部分敘述最少。
對一本書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往往也是書裡的重要篇章。
03、發現作者的意圖。作者為什麼寫這本書,他想解決什麼問題。拿《如何閱讀一本書》為例,作者的意圖很明顯,教會讀者如何閱讀一本書。
04、判斷一本書。作者提出,在這之前,你得先確定自己已經了解了本書內容,再進行判斷。這本書好不好,如果讓你打分,你會打多少。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儘管每個人的看法不同,偏好不同,你得有自己的判斷。
它好在哪裡,不好的方面、需要改進的地方在哪?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在給書下判斷的同時,也是提升自己閱讀能力的大好機會。
三、主題閱讀分五步走:
01、找到相關書籍。按照自己設定的主題,找到與之有聯繫的書。可以向資深讀者請教,也可以網上搜索。
02、帶引作者與你達成共識。即找出關鍵詞句,發現作者是如何使用的。再把這些作者的看法為自己所用,解決自己的問題。
比如我要進行「故事寫作」的主題閱讀。不管他們有多少說法,如何敘述,找到共通點,主題閱讀是為了解決我的困惑,學會寫故事。
03、釐清問題。進行主題的目的是什麼,你想通過閱讀這份書單,解決什麼問題。像我開頭提到的那位朋友,她最開始閱讀的書都是關於親子教育的。她想更好地陪伴孩子,更為科學地教育孩子。
04、分析討論。同樣是新疆作家,劉亮程與李娟,兩個人的散文有什麼不同,為什麼?對一個問題完整地分析後,再與別人討論,就能碰出不一樣的火花。
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都是建築書籍大樓不可缺少的部分。基礎是地基,檢視是框架,分析閱讀是磚和泥,主題閱讀是建築風格。
了解完這些,餘下的只剩行動。言之易,行之難。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