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評彈團評彈經典書會將在臺北舉行

2020-12-22 新華網客戶端

    9月29日,著名評彈演員盛小雲(右)在彩排會上。當日,由臺灣辜公亮文教基金會和蘇州市評彈團共同主辦的「《天籟雲間》評彈經典書會」在臺北彩排,將於9月30日正式公演。據介紹,接連3天共3場的演出以傳統篇目為主,包括以唱曲為主的《蘇州彈詞流派專場》,有說有唱有人物的《評彈經典摺子專場》和《盛小雲專場》。新華社記者 宋振平攝

  新華社臺北9月29日電(記者王小鵬 劉剛)由臺灣辜公亮文教基金會和蘇州市評彈團共同主辦的「《天籟雲間》評彈經典書會」,30日將在臺北市政府親子劇場開幕。

  據介紹,接連3天共3場的演出以傳統篇目為主,包括以唱曲為主的《蘇州彈詞流派專場》,有說有唱有人物的《評彈經典摺子專場》和《盛小雲專場》。

  蘇州市評彈團副團長、著名評彈演員盛小雲在29日下午的彩排記者會上說,這次評彈團帶了很多流派過來演出,即使到蘇州去也很難聽到這麼精心的製作。

  盛小雲1998年3月首次來臺灣演出,至今已來臺灣9次,她對臺灣的演出氛圍稱讚不已。「臺灣的觀眾太好了。」盛小雲說,「在我人生的藝術道路當中,臺灣的觀眾給予我很多的關心和支持。」

  這次書會共有20餘名演員登臺亮相,其中絕大多數都是青年演員,最小的只有20歲。

  盛小雲說,這次演出就是要搭建一個舞臺,讓青年演員來感受臺灣的演出氛圍,也讓臺灣的評彈愛好者了解蘇州新生代評彈演員的風採。

  據了解,書會涵蓋了蘇州評彈的10餘種流派,曲目包括《三笑·點秋香》《白蛇傳·賞中秋》《新木蘭辭》等。

  長期關注蘇州評彈的臺灣觀眾賈馨園認為,蘇州評彈最可愛之處在於它的音樂,來自江南水鄉澤國的背景音樂給人帶來很好的享受。

相關焦點

  • 蘇州評彈藝術走進香港高校(圖)
    9月29日,蘇州市評彈團的藝術家在香港科技大學亮相。  活動首先由蘇州市評彈團團長孫惕介紹蘇州評彈的發展歷史、表現形式和風格流派,然後由藝術家輪番上臺演出6段曲目,涵蓋評話和彈詞兩種形式、單人和雙人表演方式、傳統和創新兩類曲目,以及不同流派或激昂悠揚或細膩婉轉的唱腔風格。  活動吸引了近百名觀眾,多為本校學生。
  • 曲藝演唱和戲劇表演結合 上海評彈團首創評彈劇《醫聖》引熱議
    評彈演員換下長衫旗袍,穿上戲服載歌載舞演繹《山歌調》《道情調》《無錫景》等傳統曲牌;舞美背景從一桌兩椅延展至全臺……由上海評彈團首創的評彈劇《醫聖》日前在上海大劇院中劇場首演,創新將名醫張仲景的故事搬上舞臺,引起了不少戲迷的關注。
  • 蘇州市城西中心小學學生唱響評彈 李雨夢和王孜孜兩學生受表彰
    2018年1月5日,一場全部由蘇州市城西中心小學「新蘇州人」子女演唱的蘇州評彈節目亮相蘇州市姑蘇區第二屆「百名美德好少年」暨姑蘇區「十大美德少年標兵」頒獎大會,贏得了全場觀眾的陣陣掌聲。據了解,蘇州市城西中心小學評彈社團的李雨夢和王孜孜同學,榮幸地被評為了「姑蘇區百名美德好少年」,同時,李雨夢同學更是喜獲「姑蘇區十大美德少年標兵」稱號!二人登上了領獎臺。當天,她們和其他評彈社團的學生們一起表演了原創評彈新曲《姑蘇詩畫行》。蘇州市城西中心小學的學生大都來自「新蘇州人」的隨遷子女。
  • 上海評彈團:「90後」「00後」書臺拜師
    黃濟璠將跟隨老師毛新琳學習《十美圖》《顧鼎臣》,林昱辰將跟隨老師黃海華學習《白蛇》,季毅洋則將拜入高博文門下,研習《描金鳳》。他們之中,有的已具備一定舞臺經驗,有的則剛剛開始演出生涯。  看著「00後」小徒弟稚氣未脫的臉龐,上海評彈團團長高博文感慨:「最近,評彈團上下都在學習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學習之後,關鍵在落實。這次拜師,目的正是要將人才的傳承、戲曲曲藝事業的發展落到實處。」
  • 他在吳儂軟語中探索評彈傳承之路
    1961年高考時,金麗生考入蘇州戲曲學校評彈部(蘇州評彈學校的前身),自此開始了他將近60年的評彈生涯。近60年來,金麗生敢於質疑,勤於研究,還順應時代變化,結合自身特長和對書情書理的感悟,將長篇進行大膽剪裁和修改,使之在新的時代有了新的發展。
  • 聽小雲說書,賞評彈之美
    昨天下午,藝往情深——小雲說書·蘇「州評彈之美」在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劇院開演,著名蘇州評彈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盛小雲現場講述、展示蘇州評彈之美,贏得贊聲一片。本次活動還通過引力播App進行直播,近20萬名觀眾線上同步感受蘇州評彈的魅力。本次活動由蘇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蘇州市文化館承辦,姑蘇文化名家盛小雲工作室協辦。
  • 評彈藝人的雅號與別稱
    因為蘇州是評彈的發源地,那時幾乎所有蘇州人都有聽書的習慣,蘇州城裡城外書場遍地都有,最多時達一百多家。上海是大都市,加上電臺的興起也促進了評彈的繁榮,書場擁有量和觀眾的絕對量超過蘇州。以上都是個人的藝術榮譽,但不一一介紹了,接下了再介紹評彈小團體的別稱,如「三大單檔」、「四大名家」、「光裕足球會」、「十弟兄」、「七煞檔」、「四響檔」等,這些都是都市藝人自發團結起來用來維護拓展演藝生涯的。20世紀40年代上海的評彈市場是激烈競爭的時期,江浙各地的評彈藝人都渴望來上海灘顯露較量一下,當然已經在上海站穩唱紅的評彈藝人也要守住陣地。
  • 突破「一桌二椅」,並非「評彈+劇」生硬組合
    明天起連續兩日,上海評彈團攜手上海中醫藥學會歷時半年打造的評彈劇《醫聖》將在上海大劇院中劇場首演。上海評彈團團長高博文介紹該劇「賞心悅目,代表了我們新的開拓嘗試。」  《醫聖》講述東漢末年名醫張仲景臨危受命,出任長沙郡太守,帶領全郡軍民抗擊瘟疫,功成身退歸隱山林,著就《傷寒雜病論》,終成一代醫聖。
  • 評彈唱出《鐵達尼號》,還對味嗎?
    第一支曲目,是改編自流行歌曲《小城故事》的吳語版《評彈故事》。曲、詞,一併響了「許久」,舞臺的大幕,這才拉起。一名江南身段的婀娜女子,身著湖藍色旗袍,懷抱琵琶,端坐於用錦緞覆蓋的木凳之上。輕撥琴弦,紅唇微啟,漸如古時美人拉開那青紗帳,將奪魄容顏示於親近之人。 她,便是當天的主角——評彈陸錦花;這一夜,她是巨星。
  • 沉寂15年,啟東這裡又聞評彈清音
    初時有陳、馬、俞三大派,百年發展,又出現許多承自三家卻自成一家的新流派,繁衍成了蘇州評彈流派唱腔千姿百態的景象。2008年,蘇州評彈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啟東是評彈藝術在蘇北傳播的熱土,多年來形成了融合啟東多種民間音樂、戲曲、語言特點的曲調和唱腔,稱「評彈北調」,為南通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 印象詩畫評彈《江南·無錫景》將上演 10篇原創劇目唱遍「無錫景」
    12月28日,一場將傳統文化融合創新,名為印象詩畫的評彈演出《江南無錫景》,將在無錫市人民大會堂上演。這也是繼去年無錫市評彈團新年書會後,又一「大手筆」。不但有精彩的歌舞,更有為無錫「量身定做」的10篇原創評彈劇目,每首都講述了一個「無錫故事」。
  • 網易雲音樂《不曾遺忘的符號》第二期:痛仰樂隊聯袂「評彈皇后」
    搖滾樂隊痛仰來到杭州,與被譽為「評彈皇后」的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蘇州市評彈團副團長盛小雲合作,結合蘇州評彈《白蛇傳·斷橋相會》選段,全新演繹其代表作《西湖》,完成了一次古今對話。評彈與搖滾因西湖結緣蘇州評彈是蘇州評話和蘇州彈詞的總稱,是採用蘇州方言表演的傳統曲藝說書戲劇形式。它產生並流行於蘇州,以及江浙滬一帶,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蘇州評彈才400年歷史 祖師爺是3000多年前的泰伯?
    原標題:評彈的祖師爺是泰伯?有沒有搞錯昨天上午,位於平江歷史街區的中國蘇州評彈博物館(以下簡稱評博)為其成立十周年舉行了系列紀念活動。作為活動的重頭戲,評博為紀念評彈祖師而專門打造的一尊泰伯塑像正式亮相。
  • 「童心築夢新時代 攜手成長創未來」第九屆蘇州市少兒藝術節暨首屆...
    、蘇州市曲協主席袁小良,著名評彈表演藝術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金麗生,崑山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朱葉華,崑山市文廣新局副局長周驍,崑山市巴城鎮人民政府鎮長王曄等蘇州、崑山的領導嘉賓蒞臨本次儀式並為獲獎者頒獎。
  • 評彈《梁家河紀事》「特別」演出 80後90後齊點讚
    這場演出就是由上海評彈團出品的評彈《梁家河紀事》的帶妝聯排,許多80後90後年輕黨員觀看了演出。上海評彈團特邀《新民晚報》社、東方網、SMG版權資產中心、城市導報、共青團靜安區委的支部共產黨員們作為觀眾現場觀看演出。
  • ​姆媽個評彈(上海話朗讀)
    有朋友拿我當作歡喜評彈個,問我,儂是哪能會得懂評彈個。我講,第一,是儂勿懂,再覺得我懂,我總歸勒勿懂評彈個人面前裝得懂評彈;第二,裝也是要稍微有眼貨色,再可以裝得出來。朋友追問,儂個貨色是啥地方裝得來個?
  • 來聽聽常熟梅李鎮的抗疫評彈
    小年夜,龐先生收到通知,由於疫情影響,原定於大年初一到元宵,在鎮上龍園茶館的評彈演出取消了。龐先生所在的梅李鎮坐落在常熟東面,有「東鄉十八鎮,梅李第一鎮」的美譽,龍園茶館來頭不小,有近百年的歷史,評彈界有句話——「不到龍園說書不是好演員,龍園是評彈演員的考場」。
  • 非洲女生表演蘇州評彈網上走紅 網友直呼真厲害
    非洲女生表演蘇州評彈網上走紅  從零開始學蘇州話  對唇形學發音 她表示將把評彈帶回喀麥隆教父親操著一口相當純正的蘇州話、手法熟練地彈三弦琴,如果閉上眼睛,你可能猜不出這段蘇州評彈曲出自一個來自非洲國家喀麥隆的女生之口。近日,在中國留學的喀麥隆女生諾貝拉首次在上海登臺表演蘇州評彈。她的評彈老師、國家一級演員周紅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諾貝拉僅僅用了兩個月,就從零開始學會了一段評彈。諾貝拉表示,她的父親聽說女兒學到了中國評彈後,非常開心,「爸爸說我回去要給他當老師教評彈。」
  • 青春戰疫|我創作了一支評彈,想唱給那個剪髮護士聽
    由上海曲藝家協會主席吳新伯作詞,上海市青年文聯理事、上海評彈團優秀青年評彈演員陸錦花作曲並表演的評彈《秀髮》今天發布。陸錦花說,這是她為奮戰武漢抗疫第一線,為了工作不惜剪掉長發的復旦大學附屬閔行醫院90後護士劉文進創作的。
  • 春節,來書場看看水榭樓臺聽聽高雅評彈
    今年春節期間,全市書場將有約300場演出,彈詞《白蛇傳》《楊乃武》《玉蜻蜓》《三笑》、評話《水滸》《隋唐》《楊家將》等經典將悉數登場。昨天,上海市演出行業協會召開了全市書場會議,表彰15家文明書場,還向各家書場贈送輪椅,要求進一步確保老年觀眾文化娛樂的安全。隨著上海每年進行的文明書場評選逐步推進,每一處細節的進步,每一條規範的講究,讓上海書場越來越成為全國書場的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