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在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的一個習俗,就是在過年的時候要殺豬宰羊來慶祝,用這種方式來犒勞自己一年的艱辛勞動,迎接新一年的到來,雖然現在人們幾乎都生活在大城市,而在一些小城市中依然還會有這樣的習俗出現,他們會將自己養了一年的豬給宰殺,然後喊上自己的親朋好友來自己家做客。
雖說人們喜歡吃豬肉,但是對豬是沒有歧視的,並且還認為在豬年出生的寶寶都是非常的有福氣的。在中華的歷史上有這樣一個開國皇帝,他是一個乞丐出身,憑藉著自己的聰明才智以及自己極高的情商,最後建立了明朝。沒錯,這個皇帝就是我們熟知的朱元璋,可是在古代一直有這樣一個忌諱,就是皇帝的名字別人不能夠叫,甚至在別人的名字裡不能和皇帝的名字有相似的字,不然就是不敬。
其實朱元璋並沒有那麼的在意,但是整個朝廷的大臣都非常的忌諱,他們讓天下和朱元璋名字裡帶有相似的字或者同音的字的都得改名,否則就要殺頭。但是在這個世界上卻偏偏有一種動物叫做「豬」。那麼豬也要改名嗎?沒錯!就連豬也要改掉這個稱呼。那麼不禁有人會問,那麼豬又該怎麼叫呢?
後來為了將朱元璋和「豬」區分開,一些大臣們和皇帝商議將「豬」的稱呼改成了「彘」,並且還頒布了《禁豬令》,不準人們吃豬肉,但是在頒布這種號令僅僅三個月百姓們就堅持不住了,大臣們沒有肉吃也非常的難受,最後也不得不將這個號令給罷免了,讓大夥又再一次吃上了豬肉。
最後到了七清朝,滿人入關,最後將明朝推翻,人們又開始恢復了「豬」的叫法。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現在,雖然人們還是在名字上面有一些犯衝,例如孩子的名字和父母的名字不能相似等等,但是並沒有像古代那樣忌諱,歷史就是這樣,有正確的地方,也有不完美的地方,而正是這些才讓我們領略到歷史不完美之中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