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畫線段圖和假設法,能讓小學數學應用題變得很簡單

2020-12-13 孫老師講堂

在最近幾年的小學數學教學中,發現有的孩子就是不喜歡動手畫線段圖,導致在考試中把簡單的題目都做錯了。所以,讓孩子畫線段圖非常重要,學會畫線段圖,能讓小學數學應用題變得很簡單。

例1、小軍收集了一些郵票,他拿出郵票的一半少1枚送給小華,自己還剩24枚。求小軍原來有多少枚郵票?

點撥:本題中是把小軍原來的郵票枚數看作單位「1」。而單位「1」又是未知的,所以用除法。不過,此題的難度在於:「拿出郵票的一半少1枚」。所以解決此題的關鍵點就是轉化,要把「拿出郵票的一半少1枚」轉化為「拿出郵票的一半」。那麼,如何實現這一轉化呢?通過有兩種方法:一是利用線段圖實現轉化,二是利用假設法進行轉化。

方法一:畫線段圖法

分析:此題可以利用線段圖把「拿出郵票的一半少1枚」轉化為「拿出郵票的一半」,從而容易看出數量與分率間的關係。線段圖如下:

由上面的線段圖可以看出:「剩下的24枚」與「郵票的一半」並不對應。而與分率「1/2」對應的量是24-1=23(枚)。此處通過線段圖把「拿出郵票的一半少1枚」轉化為「拿出郵票的一半」,使得問題變得簡單。接下來,只需要通過算式23÷1/2,就可求出小軍原來的郵票枚數。

解答如下:

(24-1)÷1/2=46(枚)

答:小軍原來有46枚郵票。

方法二:假設法

分析:此題可以假設小軍拿出郵票的一半送給小華,那麼,小軍還能剩24枚嗎?當然不能。那又剩下多少呢?容易知道小軍還剩下(24-1)枚。這樣,(24-1)就是分率1/2的對應量。所以,利用算式(24-1)÷1/2可以求出結果。

解答如下:

(24-1)÷1/2=46(枚)

答:小軍原來有46枚郵票。

從第方法二的解答過程可以看出,它和方法一的解答過程完全相同,只不過是思考的方法不同。從兩種方法可知:畫線段圖和假設法,是解決小學數學應用題的兩種最重要的方法,而且這兩種方法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化難為易」。因此,學會畫線段圖和假設法,能讓小學數學應用題變得很簡單。

親愛的網友,如果您覺得本篇文章對您、您的孩子有所幫助,敬請收藏、分享、評論,也歡迎您關注我,謝謝

相關焦點

  • 小學數學解題實用招數之一:利用線段圖法解決小學數學應用題
    在最近幾年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我總是感覺有很多學生都存在一個比較大的弱點,那就是不喜歡動手畫圖。實際上,有些看似稍難的題目,只要學生把線段圖畫出來,那就變得簡單很多。我經常會說:「如果你把線段圖畫出來,想做錯也不容易。」
  • 小學數學和倍問題應用題,數學老師:畫線段圖是解題鑰匙
    小學數學課程中和倍問題是非常常見的典型應用問題。在學習這一部分內容時我們首先要搞清楚它的基本概念:已知兩個數的和與他們之間的倍數關係,求這兩個數各是多少?畫出線段圖,再確定總和相當於1倍數的幾倍;(3)用除法求出1倍數,再求出其它各數下面卓越麥斯數學小編結合多年的數學教學實踐通過典型的應用帶大家全面學習和倍問題的解答方法吧。
  • 小學數學應用題類型分類及解法匯總
    解法匯總1、畫圖法小學應用題解法可分為兩大類:算術方法和方程解法,算術方法最常用的就是畫線段圖,體現數形結合的思想。畫線段圖是小學階段必備技能,利用它可以解決很多類型的應用題,如和差、和倍、差倍、植樹、方陣、相遇、追及、流水、過橋等問題,都可以藉助線段圖來理清題目中的關係,進而求解。當然如果你對這些問題比較熟悉,完全可以套公式直接求解,但公式怎麼來的?萬一忘了公式怎麼推導?還是要學會畫圖!過程、方法是很重要的!
  • 利用「線段圖」解決小學六年級數學應用題舉例,一線教師為您講解
    在小學六年級數學應用題中,有些題目如何僅憑學生的頭腦去想像,是很難理清題目中的數量關係。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通過畫「線段圖」來幫助解答。今天,我就通過一道例題,為大家講解如何利用「線段圖」解決小學六年級數學應用題。
  • 小學數學應用題常見的14類思想方法(一)
    思想是數學的靈魂,如同人的大腦,對人體有著支配作用,人離開了大腦就如同行屍走肉一般。數學缺少了思想,就會變得毫無意義,只是簡單的計算。同學們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不僅要學會計算、做題,還要掌握相應的數學思維方法。掌握了數學的思維方法,就像有一種得到「綱領」的感覺,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問題都會從容解答,我們整理了在小學階段常見的應用題的14類思維方法,具體如下:1.
  • 信息量少,怎麼找題中隱含條件?線段圖小學數學應用題解題技巧
    #小學數學應用題#甲、乙、丙是一條路上的三個車站,乙在正中間,小強和小明同時分別從甲、丙兩站出發相向而行,小強經過乙站80米後與小明第一次相遇,兩人又繼續前進,小強到丙站後立即返回,經過乙站240米追上小明,問甲乙兩站的距離?
  • 小學數學解題錦囊之假設法
    小學數學解題錦囊之假設法 —在雞兔同籠中的應用當應用題用一般方法很難解答時,可假設題中的情節發生了變化,假設題中某個數量增加了或減少了,然後在假設的基礎上推理,調整由於假設而引起變化的數量的大小
  • 用「假設法」思想解決小學奧數應用題講解舉例,建議收藏
    在小學數學中,「假設法」經常被應用於應用題的解決中。不過,除了大家所熟知的「雞兔同籠」等類型師可以用假設法解決之處,還有很多小學奧數應用題,也可用「假設法」思想來解決。我覺得,對於小學奧數而言,題目很多,每個學生都不可能把這麼多的奧數題做完,做窮盡,所以,解題思想的運用很重要。
  • 數學真能幫大忙— 掌握這20類應用題,小學數學再無難題!
    在小學階段,孩子除了要學會加減乘除四則運算之外,還要掌握的最重要的題型就是應用題。僅僅從應試的角度來看,應用題在數學試卷中的分值佔比就不小。以一份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期末考試卷為例,應用題的分值已經高達40分。年級越高,應用題佔比越大。從更長遠的角度看,小學階段學好應用題,也是為中學階段的物理、化學打好基礎。因為應用題,一般都是運用文字和數字的組合提出問題。
  • 解好「應用題」,等於拿下小學數學的「半壁江山」
    確實有點兒難,它考察的不僅僅是數學知識,還有對生活常識,以及分析、推理、判斷等綜合能力的運用。可你說它真的難到只有學霸才能解答嗎?並不是。其實經過分析,只要能讀懂題,利用小學比例知識就能解答出來。這套書,很獨特地用故事講應用題的方式,手把手教會孩子怎樣讀題,讓孩子讀應用題的枯燥過程,變得很有趣,通過故事潛移默化地令孩子琢磨題意,了解——讀題的目的,到哪裡去找有用條件?怎樣區分題目類型?怎樣把條件用到數學公式中去?
  • 六年級數學:用幾句順口溜記住分數乘除運算及應用題的要點
    學習這一節的知識,不僅要掌握分數連除和乘除混合運算的方法,還要體悟、學會一個學習數學的過程:從比較——假設,到求證——歸納,並運用到以後的解決實際問題中。這段話說的比較大,難於理解,先看看下圖中的例題感受一下。
  • 「假設法」思想在小學數學行程類應用題中的應用舉例,為孩子收藏
    在小學數學應用題中,有專門一節課是學習運用「假設法」解決問題的策略。實際上,在小學階段,「假設法」思想在行程類問題中應用得非常廣泛。隨便舉幾個例子,都會用到「假設法」思想。作為一名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師,現通過2個例子給大家介紹一下用「假設法」思想解決行程類應用題的方法。
  • 畫數學:在畫圖中生長思維
    「畫數學」意在讓學生的思維過程由內隱到外化,藉助思維可視化發展學生高階思維,從知識建構、解題分析和學習體驗的角度畫出數學的思維軌跡。畫圖能使抽象的語言信息變得形象生動,這一形式是思維外顯的腳手架。
  • 二年級數學重難點之一「線段」,難?其實它是解應用題的好幫手!
    線段除了解決我們平時概念和認知上的相關問題,還能巧妙地幫助我們解決一些實際應用問題。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一題,數一數下面圖中各有幾條線段?通過這三個關鍵要素「直線」、「兩個端點」、「能量出長度」找線索。注意:第四個小圖右邊的半圓形,有兩個端點,但不是直線,所以這條不能算是線段。而第二大題的第一小題,尺子孩子們會認了,也會用了,但是,有個別孩子畫完線就了事了,沒有在兩端加上小圓點和標上長度。而第二小題則是忘了標長度和列算式。
  • 為什麼王老師應用題圖示法解題不是畫線段圖?圖示建模解題策略
    大家好,我是一學堂王老師,專注於小學數學,分享解題策略,推廣趣味數學,提供家庭輔導建議,歡迎大家的關注。應用題也叫解決問題,就是運用數學概念、理論、方法才能解決的問題。在小學數學學習中,計算題和應用題是最常見的兩種題型,分值佔比較高,所以應用題解題策略培養,大家還是比較重視的。小學應用題圖示建模解題策略很多家長把孩子應用題學習問題總結為不會讀題,審題,這顯然是不全面的。
  • 小學數學重要學習方法之一~畫圖法
    小學數學要想學好是需要具備一定的學習方法的,其中畫圖解題法是一種非常直接有效的方法。數學題目中很多都是和圖形有關的,學生通過分析題目,把題目給的條件、問題在圖上表明,藉助線段圖或實物圖等把抽象的數學問題具體化。我們解題常用的圖形有:平面圖、立體圖、表格圖、分析圖等。
  • 線段圖法解,小升初修路工程應用題、工效問題更簡便
    #小學數學應用題帶入 第二個式子後,解得x=1/30 甲乙合作的時間:1÷(1/30+1/24)=120/9=13.33天我們重點看方法2的線段圖方法,更簡便方法2,畫線段度法紅色箭頭的部分可以理解為:
  • 小學四年級數學,不是整數倍的和倍應用題怎麼做
    某小學一年級從文具店進了一批作業本作為月考獎勵,一班與二班共買了96個語文練習本和153個數學練習本,其中一班的語文練習本是二班的3倍,二班的數學練習本比一班4倍多3個,問一班比二班少多少個練習本?分析: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道應用題,這道題目裡面有整數倍數關係,也有不是整倍關係。如果光從文字來理解題目意思可能有點困難,畢竟是兩個班,各有兩種練習本。我們之前說過做這樣的題目,最好用畫線段畫示意圖來幫助我們理解。之前我們也說過,一般是以較小的數作為一個參照,把它當作1份。
  • 總結:如何學習小學各年級數學
    畫垂線。平行線。畫平行線。三角形的特徵。*三角形的內角和。4統計初步知識簡單數據整理。簡單統計圖表的初步認識。平均數的意義。求簡單的平均數。5應用題列綜合算式解答比較容易的三步計算的應用題。「線段圖」是指由有一定意義的線段、箭頭、數字符號等構成的圖式,它的特點是形象直觀,能夠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利用線段圖將題中蘊涵的抽象的數量關係以形象、直觀的方式表達出來,化抽象思維為形象思維,符合小學生特別是中高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小學數學各種類型的應用題:如分數應用題、行程問題、工程問題等用線段圖扳書分析數量關係,易化繁為簡,化抽象思維為形象思維。
  • 怎樣巧用假設法解應用題
    數學是一座智慧的城堡,探索則是打開城堡大門的鑰匙。在這神秘的世界裡有許多的難題,應用題便是其中有趣的一個。這裡我想你介紹一種巧妙解應用題的好方法--假設法。他不但能讓你的思維變得靈活,而且還能提高你的正確率。所謂假設法就是根據題目中的已知條件作出某種假設,然後根據假設按照其他條件進行推算根據數量上出現的矛盾,再適當調整,從而得到一個正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