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狠心!11歲孩子被倒吊起來打,希望這樣的教育悲劇不要再重演

2020-09-03 親子故事繪

最近看到這樣一個故事,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復,心裡一直慨嘆,教育孩子怎麼如此粗暴?希望這樣的悲劇不要再重演。

一天,鄰居來到小男孩樂樂家,跟樂樂爸爸說:「昨天你們家樂樂跟我小孩一起玩遊戲機,現在不見了,是不是你們家樂樂偷了?」

樂樂今年11歲了,媽媽去世得早,都是爺爺奶奶帶大,有點調皮。爸爸一聽,出去就把樂樂給抓了回來,二話不說,回家就開始就打:「你拿人家遊戲機沒有?」


「爸爸,我沒有拿!」樂樂一邊疼得叫喊,一邊答道。

「你再狡辯,到底拿了沒拿?今天你要是不說實話,我非打死你不可!」樂樂爸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暴怒地吼道。


「爸爸,我真的沒有拿遊戲家,我沒拿!」樂樂邊哭邊哀求。

「樂樂,我告訴你啊,偷這個毛病是絕對不能有的,要什麼東西告訴爸爸,我給你買。你爸就是因為這個毛病而『三進宮』啊!」爸爸邊打邊說。

樂樂還是沒有承認偷了遊戲機。樂樂爸爸越打越氣,覺得兒子偷了還不承認,於是便把他吊起來打。


怎麼吊?是倒著吊——頭朝下,腳朝上,繼續用手摑。一邊打還一邊罵,「叫你不聽話,叫你去偷……」,孩子就哭著、喊著、掙扎著。

聽著樂樂拼命哭喊,樂樂爸爸順手抓起一塊毛巾就塞住孩子的嘴。常識告訴我們,當一個人頭朝下時,呼吸是會很困難的,而這時樂樂爸爸又堵上了孩子的嘴,悲劇就發生了。

2分鐘不到,孩子的臉色就變了,也沒有哭聲了,不再掙扎了。此時樂樂爸爸才緊張起來,趕快把孩子放下來,抽出嘴裡的毛巾,背起樂樂瘋了似的往醫院跑。

可是這時候已經來不及了,樂樂因為窒息沒有被搶救回來。11歲的孩子,天使般的年齡,本應該享受童年的快樂,卻死在親生爸爸的手裡。


反思一下,造成悲劇的原因是什麼?

「我是你爸,我就打你,怎麼了?我都多次因為偷盜進監獄了,你可千萬不能因為這個毀了自己啊!」

表面上看樂樂爸爸是為了孩子,但更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自己認為孩子肯定偷了,要給孩子一個警示。鄰居也認為老子都「三進宮」,小子也好不到哪兒,就這樣誤解一個天真無邪的孩子。

後來弄清楚,鄰居的東西並不是樂樂拿了,是掉到鄰居家沙發底下縫裡,不過這也沒有意義了,樂樂永遠走了。

樂樂爸爸初衷是好的,但卻造成了悲劇。樂樂的死,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長製作風,沒有進行平等的溝通,完全不信任孩子。


其實,在與孩子在溝通過程中,父母與孩子雙方在人格上是應該是平等的,不管這個小孩有多小,他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應該要保持平等與尊重。如果孩子不懂事或犯錯了,應該是引導教育,而不是一味指責懲罰。

不少父母,還有是傳統的家長意識,認為我是家長,就應該高高在上;我是家庭的統治者,你是我的兒子女兒,是被統治者,就應該聽我的;我是家庭的管理者,孩子你是被管理者;爸媽我是教育者,你是被教育者。

試想一下,這種一高一低的地位感,這種不平等,孩子能好受嗎?教育還能成功嗎?

父母的這種掌控權,這種權威、這種強勢完全沒有教育效果,甚至還有反作用。

這樣的不平等,不僅讓溝通不能夠順利地進行,而且它還在很多的時候傷害親子之間的感情,危害性特別大。

父母應該多一些傾聽,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尊重,多以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多給孩子一些成長的空間,孩子成長有了問題及時提醒矯正,而不應該總是粗暴的家長作風!

讀者朋友們,你們認為呢?孩子不聽話,就能上手就打嗎?

相關焦點

  • 這樣的悲劇,別再重演
    因為大人的疏忽,一個幼小的生命就這樣逝去了,因為大人的不負責任,讓本不該發生的悲劇發生了。 看到宿遷遊泳館溺亡事件,我久久不能平靜,作為一個七歲孩子的母親,我真的可以深刻體會到這位母親的悲痛與絕望。 上一刻還活蹦亂跳的孩子,下一刻卻成了一具冷冰冰的屍體,上一刻還嬌憨地叫著「媽媽,媽媽!」,下一刻卻成為這個世上的絕響。
  • 「我親手害了自己孩子」!父母最好看看,別再讓悲劇重演,太痛心
    畢竟孩子小,不懂得什麼是危險,也不懂得如何避免,非常需要父母的分秒鐘的保護,一刻都不能大意。父母們不要存在僥倖的心理,一個失職疏忽,就容易導致悲劇的重演,毀了一個家庭。這樣的事情太常見了,每年都會奪去很多孩子的生命,父母要牢記不要將孩子一個人遺落在車裡,帶孩子坐車出門的時候,大人要陪同孩子一起坐著
  • 孩子安全事故頻發,讓悲劇不再重演,你我攜手並進!
    作為孩子監護人的父母,務必要負起責任,雖然說不能時時刻刻看著孩子,但是絕大多數沒有保障安全的情況下,最好不要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範圍。往往意外就是在不起眼的情況下發生的,如果說車主離開時,確保車鎖了,那麼悲劇就不可能發生,但是責任也不完全是車主的,鎖不鎖車來說,都是沒有法律依據的。在此,還望各位有車的朋友們,下車確保鎖車,開車是一定要圍繞車身走一圈,確保沒有孩子。還要呼籲作為父母的,不要讓孩子離開視線太久。孩子的安全需要你我共同去努力。
  • 和外國的體罰比起來,我們真是太溫柔了,這樣狠心的父母誰見過?
    文/可馨育兒其實有的時候,老師和家長在跟孩子講道理,覺得怎麼都講不通的時候,就會選擇體罰,可能大人覺得這是為孩子好,只有這樣孩子才能長記性,孩子才能變乖,不會再犯錯。很小的孩子都在跟你講自尊和平等,大家都覺得在外國,是一個特別講究平等的地方,所以很多孩子也希望家長可以多和國外學習學習,但是當知道這些的時候,發現和外國的體罰方式比起來,我們國家的爸媽真是太溫柔了,在我們身邊,這樣狠心的父母誰見過?
  • 兒童墜亡悲劇不能再重演!痛定思痛家長們行動起來!
    痛定思痛,絕大多數兒童墜亡原因多來自與家長的安全教育不到位,公共區域出現安全隱患引起,今天就建築物安全隱患以及幼兒安全教育和大家探討,歡迎大家留言補充,同時真誠希望大家轉發,讓悲劇不再重演!!!一、公共場所防護措施是按照成人標準!也需要家長們二次安裝防護措施!
  • 李玫瑾教授:孩子6歲之前在這4點「狠心管」,將來孩子一定感激你
    我們不教孩子欺負別人,但打不打得過是能力問題,打不打是態度問題。在孩子6歲左右的時候,是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就像李玫瑾教授所說:孩子6歲之前在這4點「狠心管」,將來孩子一定感激你。如果孩子鬧著要買這個吃那個,你拒絕他,頂多會收到孩子的一頓大哭大鬧,但是要是在孩子16歲的時候想要去網吧,你阻止他,他大鬧的方式可就不是哭了。《今日說法》有個案例,12歲男孩因為被媽媽罵了一頓,服毒自殺。因為媽媽的愛在他的眼裡是沒有限制的,他知道媽媽愛他,所以用這種愛威脅家長,只是他不知道死的含義,才釀成悲劇。
  • 打手心、罰跪,四川一小學生被老師體罰後身亡,望悲劇不再重演
    現在孩子犯錯,老師不能管,家長不捨得打,以後社會上,可能要被狠狠「收拾」。我只能說老師也是人,大部分的老師都是真心誠意為了孩子好,現在的孩子打不得,罵不得,那他犯錯誤的時候老師要怎麼辦呢?口頭訓斥兩句,告訴家長還是直接無視呢?
  • 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質教育,不要讓悲劇重演。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本來我無意寫這些,這幾天看到的,讓我的心受到非常強烈的震撼。提高孩子心理素質教育是刻不容緩的,下面以我教育孩子的,方式給大家做個參考。不是用來和別人炫耀的,虛榮心太重的媽媽,肯定會影響她的女兒,這樣只會毀了一個優秀的孩子,對她家女兒沒有任何好處。
  • 打手心、罰跪,四川一小學生被老師體罰後身亡,望悲劇不再重演
    現在孩子犯錯,老師不能管,家長不捨得打,以後社會上,可能要被狠狠「收拾」。我只能說老師也是人,大部分的老師都是真心誠意為了孩子好,現在的孩子打不得,罵不得,那他犯錯誤的時候老師要怎麼辦呢?口頭訓斥兩句,告訴家長還是直接無視呢?我並不是贊同老師體罰學生,老師也很為難,一個班那麼多人,互相體諒吧,適當的體罰是情有可原的。
  • 媽媽全程「直播親生女兒死亡」,希望這樣的悲劇再也不要重演了!
    然而,再怎麼樣嚴厲的法律制裁,也彌補不了這個媽媽犯下的彌天大錯。文章的下面,網友們對這個無知、可惡的媽媽提出了各種各樣指責,還有人對這個媽媽參加的育兒機構提出了質疑和聲討。然而,再怎麼樣也無濟於事了,再怎麼樣,不可能讓那個可憐的小生命起死回生了。
  • ...媽媽讓11歲盲女獨自上學:父母給孩子最長遠的愛,就是「狠心」放手
    近日,一位11歲盲童女孩每天「獨自」上學的視頻,一下子戳中了無數網友的心,很多網友感慨:看哭了!」看完視頻,網友紛紛稱讚媽媽的做法真的太棒了!這位媽媽表示,總有一天,我和她的爸爸都會離開這個世界,希望那時她可以獨自面對。父母之愛,計於深遠。每一位「狠心」的父母背後,都藏著最深沉的愛。
  • 如何讓孩子跳樓的悲劇永遠不再重演
    就在前幾天,武漢某中學一名上初三的十四歲男孩,因他的媽媽在教師走廊當眾扇了孩子兩個耳光,孩子沉默了兩三分鐘後,從走廊欄杆上一躍而下,當場身亡。那個視頻我沒忍心看完,更不忍心轉發,太難受。當媽媽的豈有害子之心?事發生了,最難過的莫過於當媽的。誰能承受人到中年的喪子之痛?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禱,願孩子早日安息,媽媽早日平復!
  • 敬畏自然,珍愛生命,悲劇不再重演
    女大學生離去了,留下萬分悲痛的父母,看到女孩父母的呼籲——呼籲所有的家長們,孩子是上天賜予我們的禮物,好好珍惜他、愛護她、保護她,讓這種類似的悲劇不再重演。是的,為人父母者,看到這種悲劇反覆重演,我們是否要反思,我們當代的大學生為何安全意識這麼淡薄,我們的大學安全教育是否高度重視,父母在對子女安全教育是否缺乏,這位女大學生去西藏青海旅遊之前是否有知會老師和父母,這些我們不得而知?
  • 「捆綁教育」11小時後 12歲女孩暈倒再沒醒來
    醫生發現孩子身上的傷,像是被繩索捆綁後留下的。女孩最終因搶救無效死亡,警方也隨即介入調查。  昨天,關於這個女孩生前的經歷,一點點匯集起來,聽起來讓人心酸不已:她的養父母認為女兒向同學借錢,又撒謊,還不認錯,就把她綁在家門口消防通道裡的水管上「教育」,時間長達11個小時……最終,她哭著認錯,鬆了綁,然後,突然倒下,再沒醒來。
  • 【菩提之約57】「狠心」是中國家長最急缺的喚醒孩子內力的大愛
    這位媽媽繼續回覆說:「老師給你說實話,我不缺狠心,我今晚我剛打了孩子。心裡很難受,我知道打孩子不對,只是當時太生氣了,我該自我檢討,孩子的性格和我的教育有關係,可生氣的時候又往往缺乏理性。」我回覆說:「對待孩子的一切『心』並不是都有了就可以了,而要掌握好度,就好比做飯所有的調料都需要,但掌握不好度會難做出好菜。
  • 悲劇不能再重演
    對一個女人來說,這是多麼重的一副擔子,即使家裡有個男人,要挑起來都何其不易,何況一個女人呢?我們都是從小孩長大的,我們很多也都有了自己的孩子,這樣的感受和經歷,我們也許能夠體會得到。想想我們的孩子,都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與他們相比,簡直一個天,一個地。現在想想,他們今天能身心健康地長大,沒有出現心理問題,沒有走上歪門邪道,已經實屬不易了。
  • 教育| 痛心!初中生被母親扇耳光引發悲劇,家長謹記,孩子青春期叛逆...
    當地教育、司法等部門介入處置善後。此事引發網友熱議,很多網友認為學生家長教育方式過於粗暴。孩子也有自尊心,家長不該在大庭廣眾之下打孩子……父母無不愛其子女,但家人之間的相處方式也值得認真思考,不要因小事釀成大禍,尤其要關注、關心青春期裡的孩子。孩子進入青春期,大多會展現出各種叛逆情緒,做出一些叛逆的事情。很多父母會責怪孩子,但其實,家長不要總是找孩子的問題,也應該反省、檢討自己。如果您的孩子出現下列這20個細節,父母必須重視起來!
  • 從心理學角度看15歲少女殺母案背後的悲劇根源
    前幾天,青島15歲少女殺母的案子,引發了全國網友的關注。大家對此事的態度比較一致,就是震驚和惋惜。但事實卻無法改變。大家只能在這個悲劇的事情中找出它的因由,並從中得到啟發和警示。希望以此為戒,避免悲劇重演。
  • 15歲女孩跳樓:生前患有抑鬱症,作為家屬如何預防這樣的悲劇?
    一個如花一般的女孩就這樣隕落了,她還是一個孩子啊,她才15歲啊!她還有大把的青春年華可以揮霍與享受啊!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她有勇氣、不顧一切地走上這一步的?這成了無數看到這則新聞人心裡的疑惑與不解。在疑惑和不解中,又倍感痛心!
  • 日本人教育孩子有多「狠心」?抗挫折教育,從幼兒園就開始了
    ,轉頭幾個孩子就糾纏了起來。那個孩子的媽媽趕緊拉著孩子回家了,剩下幾個孩子一直在說:「輸不起,以後都不要和他玩了。」如果放在國內幼兒園,可能在孩子第三次失敗的時候,老師就會讓他放棄了。但這位日本老師在凌即將放棄的時候,繼續鼓勵他,還讓其他小朋友給他加油打氣。這次凌再去跳箱子時,一舉跳過,全場小朋友都為凌歡呼。我想有這樣的抗挫折教育,這個小男孩不管以後遇到什麼困難都能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