摺紙數學

2021-02-18 上外附中數學工作室

Hey guys!

摺紙藝術據傳起源於中國的漢朝,應該是在東漢蔡倫發明造紙術後不久。隋朝時經朝鮮傳到了日本,又從日本傳向西方。

數學家對於摺紙一直懷有極大的興趣,他們發現其中包含了許多奇特的數學現象。例如,可以用摺紙來三等分任意角或加倍任意正方體;還可以利用摺紙來解四次代數方程. 

一張白紙,不剪不裁,卻能折出無數變化。尺規作圖無法完成的任務,摺紙卻能解決。為什麼它能有如此多變化呢?這還要從摺紙對應的幾何操作說起了。

在細節討論摺紙幾何之前,我們總假定所有摺紙均為在理想的平面上進行,並且所有摺痕只能是直線。摺紙公理最早於1989年由雅克·賈斯汀(Jacques Justin)發現,共推衍了6個公理,1991年,這6個基本摺紙公理又被日裔義大利數學家藤田文章(Humiaki Huzita)重新發現。2001年,羽鳥公士郎(Koshiro Hatori)發現,藤田的6個摺紙公理並不是完整的,給出了摺紙的第7種操作,因此這7種操作現在合稱摺紙幾何(Huzita–Hatori)公理。

現在我們逐個看一下這些公理:

公理1:

過任意兩點可以折一條直線。

公理2:

兩點可以重合對摺,且摺痕是兩點連線的垂直平分線。

公理3

兩線可以重合對摺。 兩條相交線時,摺痕是兩線夾角的平分線;兩線平行時,摺痕與之平行且三平行線之間距離相等。  

一條直線自身重合對摺可以讓摺痕過一已知點,

且摺痕是該直線的垂線。

公理5  已知兩點和一條直線,可以將其中一點折到已知直線上且讓摺痕通過另一個已知點。

公理6  已知兩點和兩條相交線,可以將一點折到一條直線上同時讓另一點落在另一條直線上

公理7  已知一點和兩條直線,可以沿一條直線的垂線將該點折到另一條上。

最後附上兩種摺紙三等分角的方法:

Hisashi Abe的銳角三等分折法

Jacques Justin的鈍角三等分折法

Okay,今天的推送就到這裡啦!credited to 高二(6)馮曹溦 

  ;D

相關焦點

  • 數學與摺紙
    數學與摺紙 )幾個世紀來,人們對摺紙的熱情有增無減.事實上,今天在英國、比利時、法國、義大利、日本、荷蘭、紐西蘭、秘魯、西班牙和美國(①原註:美國摺紙中心聯誼會位於紐約西第77街15號,NY10024.英國摺紙協會位於斯託克波特(英格蘭西北部城市——譯者)柴郡桑恩路12號,SK71HQ.)等國家內都有國際摺紙協會的區域機構.
  • 【數學老師愛摺紙】學生通過摺紙學數學
    或許多數人的作品都局限於飛機、輪船、千紙鶴……但西南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的劉鐵老師不同,她的摺紙作品大多很「數學」。五重四面體、柏拉圖多面體、謝爾賓斯基三角形……靜態的紙張在指尖變得鮮活,數學之美也盡情穿梭於紙間。小小的紙片在劉鐵手中似乎煥發了新的生命。對摺、卷折、谷折,是謂摺紙之道;定義的深刻,邏輯的明晰,結果的精確,是謂數學之美。
  • 摺紙與數學
    山傑按:今天分享一本書《摺紙與數學》,可以從摺紙中發現數學,希望朋友們喜歡。
  • 當摺紙與數學溫暖邂逅,妙趣多多
    摺紙與數學相結合的開始大約可追溯到公元8世紀中期,處於文化鼎盛時期的阿拉伯人獨立發展了摺紙藝術,他們將歐洲幾何學原理運用到摺紙中,並且利用摺紙來研究幾何學。從19世紀開始,摺紙在西方成為了數學和科學研究的工具,解決在摺紙過程中發現的一些數學之謎已經發展成為現代幾何學的一個分支。
  • 曬紙藝 | 摺紙的數學應用
    現代摺紙是一門結合了數學的藝術。但是摺紙在數學中的具體應用你又知道多少呢?
  • 與數學和編程有關的摺紙藝術
    華龍網11月28日13時訊 摺紙絕對不僅僅是孩子們的手工遊戲,在各路高手的拓展之下,它早已成為一種特別的藝術門類。你可能想像不到,摺紙中還蘊藏著如此之多與數學、編程等有關的科學關係。其實歐洲人很早前已開始將數學上的幾何學原理應用到摺紙當中,這讓摺紙藝術有了更多科學價值。
  • 「紙間數學」摺紙作品欣賞
  • 常文武:「數學摺紙」是什麼?有什麼意義與價值?
    「數學摺紙」是什麼?有什麼意義與價值? 一張正方形紙片,經過十指點化變成了飛鳥、青蛙或是小船的樣子。摺紙,像魔術般變幻多端。摺紙不但是成年人對兒時的一份美好回憶,而且是青少年拓展思維、增長技能的好幫手。即將展開的數學摺紙線上工作坊,將從數學角度更深刻地揭示出摺紙的魅力。
  • 摺紙中的數學:折正多面體
    摺紙藝術在我國歷史悠久。摺紙不只有很強的趣味性,摺紙中還蘊含著豐富的數學知識。接下來請欣賞一組用紙折出的正多面體。1.正四面體正四面體是由4個面、4個頂點、6條邊組成。其中4個面都是正三角形。
  • 【創意課程】常文武:「數學摺紙」是什麼?有什麼意義與價值?
    「數學摺紙」是什麼?有什麼意義與價值? 一張正方形紙片,經過十指點化變成了飛鳥、青蛙或是小船的樣子。摺紙,像魔術般變幻多端。摺紙不但是成年人對兒時的一份美好回憶,而且是青少年拓展思維、增長技能的好幫手。即將展開的數學摺紙線上工作坊,將從數學角度更深刻地揭示出摺紙的魅力。數學摺紙是一種與數學科學緊密結合的摺紙活動。
  • 會摺紙的孩子,數學成績更好,玩耍中學習才是贏在起跑線上
    會摺紙的孩子數學成績往往更好2003年之前,美國孩子的數學都很弱,尤其在幾何方面。為此,教育中心一直在尋找提高孩子數學興趣和成績的方法,最終他們找到了。是的,就是摺紙。研究發現,採用摺紙教數學後,孩子們的數學成績平均往上提了15.4%。
  • 學數學不靠刷題增分 小學開起摺紙拼圖課
    昨(11)日,重慶市教育學會基礎教育科研重點課題「小學數學摺紙與拼圖校本課程開發與實踐」開題會在江北區玉帶山小學舉行,一線數學老師同數學研究員們一起探討一種嶄新的數學學習法。打造摺紙拼圖校本教材課題組陳英老師說,目前市面上有關數學思維訓練的書籍,大都是以習題的形式來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習題的呈現方式比較單一、抽象。基於新課標要求,數學動手操作活動在現代數學教學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動手操作中推動思維的發展,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
  • 高校數學老師帶摺紙進課堂,玩出這些新花樣
    或許多數人的作品都局限於飛機、輪船、千紙鶴……但西南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的劉鐵老師不同,她的摺紙作品大多很「數學」。五重四面體、柏拉圖多面體、謝爾賓斯基三角形……靜態的紙張在指尖變得鮮活,數學之美也盡情穿梭於紙間。小小的紙片在劉鐵手中似乎煥發了新的生命。對摺、卷折、谷折,是謂摺紙之道;定義的深刻,邏輯的明晰,結果的精確,是謂數學之美。
  • 會摺紙的孩子,「數學力」更好
    《輕鬆培養圖形思維的摺紙書》講出了摺紙與數學的關係:1、 幫助孩子掌握(幼兒數學領域的)數、形狀和推理的基本概念;2、 用一張摺紙這齣變化無窮的各種形狀,能給孩子帶來很大成就感;3、 除了平面圖形,摺紙還可以組合出立體形狀;
  • 摺紙「玩物喪志」?這個從小玩摺紙的孩子,考上史丹福大學博士
    孩子玩摺紙,就是「玩物喪志」嗎?可不是你想的那樣子。北京101中學一位數學老師曾寫過一篇文章叫《摺紙中的幾何學》,很多家長看了覺得非常詫異,原來摺紙還有這麼大的學問。其實早在19世紀,歐洲的一些科學家就開始利用摺紙來解決數學和科學研究上的問題,後來又漸漸地把摺紙幾何成為現代數學的一個分支。1991年,日裔數學家藤田文章(Humiaki Huzita)通過摺紙,發現和提出了他的「摺紙6條幾何公理」。相隔十年之後,也就是2001年。
  • 他們用摺紙解決了兩個數學難題,還折出了天文望遠鏡!!
    吉澤小的時候很喜歡摺紙。而且和其他孩子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對于吉澤章來說摺紙的魅力減弱了,他開始找到其他東西來代替摺紙以消磨時間。但是與絕大多數孩子不同,20歲出頭的吉澤章重新找到了他和這摺紙的關係。當時他在一家工廠裡教初級員工幾何學。吉澤章突然意識到,摺紙其實是一種可以幫助他的學生們理解角度、線條以及形狀的簡單卻有效的方法。
  • 他們用摺紙解決了兩個數學難題,還折出了天文望遠鏡!
    他的工作使得摺紙重新煥發了生機,他的這些技術使得摺紙從古怪的小打小鬧,變成了一門真正的藝術形式。隨著越來越複雜的摺紙圖案被設計出來,這項藝術開始吸引了數學家的注意,而他們的想法和吉澤不謀而合——摺紙與幾何學之間有著巨大的交叉聯繫。摺紙的數學研究最終演變成了解決兩個問題的新方法。而這兩個問題來源於不同的文化,根植於不同的大洲,已經有了很多年的歷史。
  • 數學摺紙學習角的初步認識
    第一節課先知道什麼是角,能藉助摺紙比較角的大小,能獨立畫一個角。第二節課再認識直角銳角和鈍角,並學會在點子圖上畫角。第一節課,考慮到二年級孩子第一次接觸角的概念,怎麼讓抽象的課變的形象起來呢。我通過摺紙的形式讓孩子們認識了角,並且藉助學生折出來的角學會了怎樣比較角的大小。課前學生準備好一張正方形紙,上課後我先利用課件中的圖片和孩子一起找角,再找教室裡的角。
  • 一起動手摺紙,學小學數學知識
    麗老師希望通過一個只需要簡單幾步的摺紙活動,讓同學們生動而又連貫的認識幾何圖形,既能學習其中的概念,又能從過程中體會到幾何圖形之間的關係。方法如下:一:首先準備大一點的圓形紙,最好是正反面都有顏色並且顏色不一樣。
  • 摺紙不僅是藝術,更是科學
    在摺紙藝術家眼裡,一張白紙可以幻化出無窮無盡的形態。在藝術與數學的邊緣遊走的他們,通過不加不減改變形狀幻化神奇。Origami真是一個急需空間想像能力,運用數學和幾何學知識的藝術品。曲調和音樂之間都有調和比,摺紙也有其數學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