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被丹麥套路了!爛大街的太平洋生蠔在丹麥國內滯銷,才被描述成生態災難,賣給外國人…

2021-02-17 FM1007福建交通廣播

最近有條消息火遍朋友圈

一切,都要從丹麥大使館

官方微博4月24日發布的文章說起。

這篇文章精心構建了

「生蠔作為外來物種入侵丹麥,丹麥人不會吃,束手無策」的印象,讓本就熱心的中國人不由地產生「放開那個生蠔,讓我來!」的想法。

但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丹麥大使館是怎麼玩兒的呢?

我們先看原文

(剔除「惡意滿滿「的各種生蠔美圖):

事實是怎樣的呢?

首先,太平洋生蠔(Crassostrea Gigas)不是什麼奇怪的新物種,

而是常見生蠔養殖品種,

在某寶的批發價是不到七塊錢一斤。

其次,太平洋生蠔也不是這幾年才突然「入侵」丹麥的。

聯合國環境開發署2010年關於瓦登海生態危險的報告摘要:

90年代源於亞洲的太平洋牡蠣開始侵入本土的紫貽貝生長區,並開始在那裡繁殖,令人擔心的是,太平洋牡蠣的繼續入侵可能會使當地的紫貽貝失去生長環境。

好吧,這不就是一種水產品和另一種水產品的競爭麼?丹麥官方有必要那麼危言聳聽嗎?

所以,歐洲人本來就是愛吃生蠔的,生蠔在歐洲有悠久的養殖歷史,太平洋生蠔進入歐洲本來就是為了吃掉它的,現在吃不完,只是因為它太常見了(丹麥人更愛本土的Limfjord生蠔,按照CNN旅遊頻道前年11月的報導,在餐廳一個能賣8.85美元)。

換言之,爛大街的太平洋生蠔在丹麥國內滯銷了。

怎麼辦?試試賣給外國人。

丹麥人深諳這種套路。丹麥旅遊官方網站visitdenmark.com就介紹了以太平洋生蠔為賣點的旅遊景點,介紹詞是「當地的生蠔品種是太平洋生蠔,最長可達20釐米。」

不晚於2010年,就有英文媒體介紹了丹麥的生蠔旅遊營銷。

套路是一樣的:把它描繪成生態災難,亟待你(遊客)的拯救。

同樣的套路,叫賣了多年,2017年來到了中國市場。

中國網民和媒體都很捧場,仿佛撿到了便宜。

殊不知,丹麥官方偷著樂呢。

噢不,明著樂。

丹麥駐華大使館官微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但很高效率地推出了旅遊指南,

景點包括生蠔養殖場。

中國遊客的確有錢,

但橫跨歐亞大陸去吃太平洋生蠔

世界上產量最大、最常見的生蠔品種,

我不知道這是一種怎樣的國際主義精神……

不過,還是為丹麥駐華大使館的工作人員點個ZAN,

這次本國美食和旅遊的推廣方案,

的確是起到了爆款效果。

再說句題外話,

去年10月,丹麥駐華大使館招聘食品組實習生。

網友們當時還奇怪使領館怎麼會有「食品組」。

現在忽然有點明白了,

原來洋人也玩清倉大甩賣啊。

哼!我大胡建還缺生蠔?

馬上周末吃起來!

跟小編一樣看餓了的快戳個大拇指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太平洋生蠔入侵丹麥!丹麥官微緊急求助…中國吃貨炸鍋:生蠔我包了!
    文章中提到,目前在丹麥有種生蠔叫做太平洋生蠔,原本是不屬於丹麥的海域的。現在,這種新物種入侵到丹麥這片樂土之後,簡直無法無天,對海岸的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它們在丹麥沒有天敵,在海岸邊肆意瘋長,想下水遊泳的人得穿著鞋才能跨過它們。不僅如此,原本丹麥本土的Limfjord生蠔也被它們擠兌死了。
  • 丹麥「生蠔泛濫成災」 中國段子手樂翻天
    事情的起因是丹麥駐華大使館24日發布的一條微博,這篇題為《生蠔長滿海岸,丹麥人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的文章,稱丹麥海岸遭遇太平洋生蠔的物種入侵,當地人對此束手無策。  你說的……是生蠔?  被譽為「海中牛奶」,  營養價值高,  味道鮮美,  口感之嫩滑的那個?  天朝的朋友們表示不淡定了……  分分鐘全部暴露吃貨本性:  @黑幫老鼠:  北歐有蠔,蠔之大,一鍋蒸不下!需要兩燒烤架,一個秘制,一個麻辣,再來瓶雪花,讓我們勇闖天涯!
  • 又有華人去挖丹麥生蠔 生蠔吃多了你知道後果嗎?
    今天下午,《法制晚報》記者連線駐丹麥華人「飛飛」,她說這次挖生蠔沒經驗,帶了四個箱子才裝了一箱,下次一定多跑幾趟。並稱「丹麥生蠔吃下去滿口大海的清香味道」。文中稱,一種被稱為太平洋生蠔的物種入侵丹麥,對海岸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的破壞,這種生蠔本來不屬於丹麥海域,而是來自南方海域,但經過數十年的生長,形成了巨大的規模。丹麥科學家和漁民已經向丹麥自然保護局投訴了很多次,但是沒有辦法解決。丹麥政府也曾經鼓勵國民去採集生蠔帶回家烹飪,但卻沒有多少人會這麼做。
  • 英媒:丹麥生蠔引「中國舌尖」嚮往 中國人心痒痒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5月6日報導,丹麥生蠔在中國網上爆紅,牽動無數中國人心痒痒,但要抵達中國食客的舌尖之上尚有萬裡之遙。近日丹麥駐華大使館發了一條讓丹麥人頭疼的新聞:丹麥海岸遭遇太平洋生蠔入侵,但不是當地人愛吃的品種,對這個人口才570萬的國家來說,鋪滿海灘的生蠔沒有天敵,肆意瘋長,「對海岸的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破壞,科學家和漁民都束手無策」。
  • 真有華人去挖丹麥生蠔「吃下去滿口大海的味道」
    日前,華人女子「飛飛」和老公驅車前往丹麥海邊挖生蠔,把段子過成了日子。  昨天下午,《法制晚報》記者連線駐丹麥華人「飛飛」,她說這次挖生蠔沒經驗,帶了四個箱子才裝了一箱,下次一定多跑幾趟,並稱「丹麥生蠔吃下去滿口大海的清香味道」。
  • BBC稱丹麥生蠔引「中國舌尖」嚮往:美食或促進貿易交流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5月6日報導,近日丹麥駐華大使館發了一條讓丹麥人頭疼的新聞:丹麥海岸遭遇太平洋生蠔入侵,但不是當地人愛吃的品種,對這個人口才570萬的國家來說,鋪滿海灘的生蠔沒有天敵,肆意瘋長,「對海岸的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破壞,科學家和漁民都束手無策」。報導稱,這新聞和照片一上網立刻爆紅,牽動無數中國食客的舌尖。
  • 丹麥生蠔刷屏後,一份官方吃蠔指南來了,約嗎
    丹麥駐華大使館官方微博24日發布了題為《生蠔長滿海岸,丹麥人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的文章,稱丹麥海岸遭遇太平洋生蠔的物種入侵,當地人對此束手無策。這篇文章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得到了大量轉發,一時間很多人都知道了丹麥有大量生蠔吃不完。
  • 生蠔在丹麥泛濫成災,進入中國後,中國吃貨只說了一句話
    前段時間,丹麥駐華大使館發布了一篇文章,文章的標題為《生蠔長滿海岸,丹麥人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文章裡說,因為外來物種的入侵,對丹麥海岸的自然生態環境帶來了巨大影響,該物種來自南方海域名為「太平洋生蠔」,因為地理位置和外國當地居民對其不感興趣,導致該物種經過數十年的生長,海岸線上已經遍地是生蠔了
  • 生蠔危機,其實是丹麥人的一個陰謀
    字幕來自@Mads_Mikkelsen翻譯組同一天,又發布文章《這位華人目前是丹麥最牛的學者?有多牛?》,嗯~先討好討好金主大人,這啥心態?你這樣誇我們,我們就會開心嗎?對啊,很開心啊,中國科學家好棒棒!
  • 丹麥生蠔告急 天貓生鮮以吃貨的名義赴使館破殼破冰
    4月28日,天貓生鮮負責人鉉清飛赴丹麥駐華大使館,就近期困擾丹麥和撩動國人的生蠔問題與使館方共商大計。雙方達成共識,未來將共同落實丹麥生蠔進口事宜。此外,丹麥駐華大使館食品農業及漁業主管高天表示,除生蠔外,非常願意和天貓開展更多農產品合作。
  • 丹麥首相回應生蠔籤證:盡力讓中國公民獲旅遊籤證
    新京報快訊(記者顏穎顓)據丹麥駐華大使館消息,日前,在丹麥的議政節中,丹麥首相拉爾斯·勒克·拉斯穆森對中國網友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了回應,其中包括呼聲甚高的「生蠔籤證」。議政節是丹麥的傳統政治節日,這個政治盛會每年舉辦一次,每次為期4天。
  • 假設丹麥是個產品,生蠔事件是一個活動
    爆款內容、用戶參與度、品牌形象、商務合作、用戶轉化等等一系列完全都有涉及到。就在5月4日,丹麥首相離開了中國。對於一些國家的國事訪問,我們一般付出越來越少的關注度,他們來做了什麼,老百姓一般越來越少關心。而這次丹麥首相訪華,我們至少關注了「生蠔」。
  • 我叫生蠔,出生在丹麥,現在我很後悔「偷渡」到中國!
    我國是一個擁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在美食上造詣算是比較深刻了,不少外國人也是讚揚我們中華美食文化的好。我們平常都會吃燒烤,而生蠔也是燒烤或是平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道菜,味道鮮美。生蠔的原名叫牡蠣,在全球性都有分布,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海洋生物資源之一。
  • 丹麥駐華大使:「生態城市」理念使國家富庶
    在這兩個領域,中國和丹麥都有非常廣闊的合作空間。能源方面,丹麥和中國已經有了很好的合作基礎,我們希望儘可能地擴大合作領域;而中國經濟從出口到消費的轉變,也讓丹麥企業看到了很多機遇,尤其是時尚業、製藥業和食品工業等。《21世紀》:具體到環境、能源領域,「兩會」帶給兩國哪些合作機遇?裴德盛:環境和能源問題在「兩會」成為焦點之一,此前「美麗中國」的理念也頗為流行。
  • 2018考研英語翻譯每日一句:丹麥生蠔危機
    本期主題【丹麥生蠔危機】   Danish people would never expect that the oyster crisis confronting their country   丹麥人從來沒有想到,他們國家遭遇的生蠔危機可能成為中國吃貨的口福。丹麥的困境或許是中國人最難以理解的,因為對於他們來說,這大批大批的海鮮是一種美食,而不是麻煩。
  • 丹麥當地快被逼瘋了:為什麼你們這些物種不去入侵中國?
    都在各國中成了泛濫成災的存在,但在中國卻是一種美食。但並不是所有國家都能把這些入侵的物種吃絕的,像丹麥,丹麥當地快被逼瘋了:為什麼你們這些物種不去入侵中國?入侵丹麥是一種叫做太平洋生蠔的物種。它入侵的地點是丹麥北部一個風景優美的峽灣,該地因為風景優美,有著很多自然的島嶼所以成為了有名的夏季旅遊景點,但是這一切都被這些太平洋生蠔給破壞了,因為該峽灣適合太平洋生蠔生長所以它在這裡泛濫成災了。讓想來這裡遊玩的遊客無所適應的是,它霸佔了整個海灣,讓想要下海的人必須穿著拖鞋才能過去,這樣讓很多遊客都不能玩得盡心。
  • 炭烤生蠔是地攤小吃的招牌,但在丹麥卻因為沒人吃而犯愁
    說到吃,還得看我們中國人,不管是天上飛的,水裡遊的還是土裡爬的,只要過了油鍋都可以吃!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信息,什麼美國鯉魚泛濫成災,澳洲野兔泛濫成災,這些也都算了!竟然還有的國家小龍蝦泛濫、大閘蟹泛濫,最可恨的是丹麥還生蠔泛濫。要知道這生蠔加啤酒不比啤酒和炸雞差,現在炭烤生蠔可是大街小巷的風味小吃,特別是在南方!這丹麥硬是把這美味的食材當成了一種負擔,你們說氣不氣?
  • 生蠔小龍蝦引爆長沙夜宵店 消費者「甘心撒錢」
    長沙晚報記者 李金 攝  五一小長假剛剛過去,你有沒有和小夥伴們去丹麥吃生蠔?最近關於丹麥生蠔成災、當地人束手無策的新聞霸屏,不少國人要丹麥政府開放「生蠔籤證」,引入「中國吃貨」。為此,攜程開發「丹麥生蠔吃貨旅遊路線」,據戲稱淘寶、京東已經將丹麥生蠔承包要運回國內售賣……而在長沙,生蠔加上小龍蝦已經引爆這個夏天,夜幕降臨時各個夜宵點尤為熱鬧,食客吃得高興,老闆數錢開心。
  • 誰說中國人不懂吃生蠔,我第一個不服
    對於小編這種吃貨來說,對年末的最大期待莫過於生蠔了。國內不少人對生蠔都存在很大的誤解,總以為生蠔就是豪門貴族酒會上會享用的奢侈品,都以為澳洲法國丹麥等地的生蠔多昂貴。△一談生蠔也許很多人就覺得太貴了要知道我們中國是太平洋生蠔最大的養殖國,國內有不少地方的生蠔都不輸國外,就比如福建、山東、遼寧以及兩廣一帶的生蠔都非常有名且富有特色,更主要的是這季節肥美,還能買到白菜價。
  • 丹麥出什麼事了?兩年過去仍未解決,國人:放著我來
    說到丹麥這個國家,可能很多人都是比較陌生的,對它的認識可能就停留在《安徒生童話》。當然也是因為丹麥位於北歐,與我們國家的距離是很遠很遠的,因此我們國家去到丹麥旅遊的人應該也是不多的。丹麥出什麼事了?兩年過去仍未解決,國人:放著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