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中的奧秘,歸藏數

2020-12-27 隱士申子源

原本,易經學術體系是包括三本書的內容,後世之人,只知道《周易》,而不知道《連山易》、《歸藏易》,在一些比較古老門派流傳的堪輿風水學術中,有後面這兩部書的一些片段內容,據說在秦始皇焚書坑儒中,焚掉的大部分書籍中不少就是關於《連山》、《歸藏》的內容,其中的威力可見一斑。

其實,對古中醫了解的人,也能夠學習並且感受到一些《連山》、《歸藏》的內容,也是比較片面的,和醫學關聯比較緊密的就有一些記錄。

人體的健康趨勢,有如山的形狀和山的趨勢,連綿起伏。層層疊疊的。

人體中關於五臟六腑,我們知道一個很常用的概念,就是藏象系統。

比如,人體在不同的年紀區間,有不同的經氣旺衰狀:

01-10歲:手足少陽(三焦、膽)經氣所行。

11-20歲:手足陽明(大腸、胃)經氣所行。

21-30歲:手足太陽(小腸、膀胱)經氣所行。

31-40歲:手足少陰(心、腎)經氣所行。

41-50歲:手足太陰(肺、脾)經氣所行。

51-60歲:手足厥陰(心包、肝)經氣所行。

中醫學說中的藏象內容,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腎藏志,魂、魄、神、意、志,可以理解為人體五臟的一種藏象,民間關於魂魄的說法就非常豐富了。

連山,也叫有一些說法是連三。其實和卦象有關。

連山以艮卦為首,艮就是山,所以叫連山易;

歸藏以坤卦為首,萬物皆生於地,終於又歸藏於地,所以叫歸藏易;

周易大家都比較熟悉了,以乾卦為首。

熟悉《傷寒論》的童靴們,估計在於的是劑量的大小,如何換算成今天的克數。

沒有想到的,那些數也有很多玄機的,比如:

桂枝湯中,三兩桂枝主要入肝,兼可入肺,三八為肝木之數;

麻黃湯中二兩桂枝只可入肺而不入肝,入肝有麻黃,二七為肺金之數;

桂枝加桂湯中,五兩桂枝既不入肝,也不入肺,而是入脾,五為脾土之數;

結合河圖洛書來考慮。

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天五生土。

古代文化系統的源頭,應該隱藏著很多秘密,有待我們去挖掘。

相關焦點

  • 衛元嵩與歸藏易
    >三易之學博大精深,是為象數之源,術數之根,易理之本,文字之師,玄學之證。傳統武學中,如太極拳,八卦掌等拳法,深蘊歸藏之理,氣功更是不離此理。介紹一簡易功法,吞氣與吐氣,一陰一陽,結合發聲可以調理人體內氣平衡,有利於疏通經絡,提高健康水平。漢語中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發音是古人經過篩選的,發聲中有自然的氣功效果。奇數一三五七九發音時自然而然產生吸氣提氣,通過1357,3357,3579,5579,9999的發音而提起內氣,進而震動大小周天經絡。
  • 失傳幾千年的《歸藏》在湖北秦墓出土,這部奇書寫了什麼內容
    《易經》是闡述天地人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古老典籍,主要包括《連山》、《歸藏》、《周易》三部。但現存於世的只有《周易》。1993年3月,文物專家在清理湖北陵江荊州鎮邱北村王家臺15號秦墓時,意外發現失傳了幾千年的奇書《歸藏》,這部奇書中究竟寫了什麼呢?
  • 連山歸藏二易真的在歷史中消失了嗎
    《周禮》有云:「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一曰《歸藏》,一曰《周易》」,而此說認為《連山》為神農時代的筮書,神農也稱「連山氏」,《歸藏》為黃帝時代的筮書,黃帝也稱「歸藏氏」,後夏用《連山》,商用《歸藏》,西周所用之書則冠以「周」字,名為《周易》;其二則取鄭玄《易贊》,「『連山』
  • 《歸藏》為什麼叫做歸藏?裡面的天文月令背景了解一下
    傳說中,《歸藏》原名叫做《坤乾》。《禮運》載孔子曰:「我得《坤乾》焉」,鄭玄注云:「殷陰陽之書,其書存者有《歸藏》」。坤乾,恰好與《周易》開頭的乾坤二卦相反。十二闢卦,十月建亥為坤卦我們在上一篇中已經說過,《歸藏》的《坤》卦繇辭中,那位被天帝投於淵中的夏啟,以及那位被流放於江水邊的共工,都暗示的是孟冬十月的天象(詳見上回分解):
  • 三易中的連山歸藏真的失傳了嗎?
    易之有三,曰連山、歸藏、周易。易之法,是對變化不定現象的測量方法。其法針對目的是服務於人,人有人生、人體、人事三種行為,易有三法分別對待。擇優而居以養生息,堪測山川,選擇環境,易有連山當之。人體康健病痞,制衡調理,易有歸藏當之。人事吉兇禍福得失,易有周易當之。三法同以測應用於人,各有其法。
  • 《原神》華清歸藏密室如何破解 華清歸藏密室解謎圖文攻略
    導 讀 原神華清歸藏密室怎麼破解?原神華清歸藏密室揭秘圖文攻略。
  • 失傳的《歸藏易》,其實就隱藏在《道德經》中
    中國的教育,劃分時代的,是在老子和孔子之間。老子是有才能和學識、智慧及聖德集一身的人物。《大學》中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步一步進步,用的就是《乾卦》的「自強不息」的天道。但是儒學也並不是只取《周易》的《乾卦》而用,《論語》開章學而篇第一,「學而時習之」,就是用《蒙卦》來講的,人要進步,就得啟蒙。儒學把學習求進,就放在第一來講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 連山易、歸藏易、周易這三者關係?《神農本草經》與連山易的關係
    最早在《周禮》:「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日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在《三字經》中也都有提到:「有連山,有歸藏,有周易,三易詳。」從古易《連山易》演變《歸藏易》最後變成《周易》,前後用了數千年的時間才得以完成。
  • 中醫英語常用語:中醫方劑名稱的翻譯方法
    (一)中醫方劑名稱的翻譯方法從目前的翻譯實踐來看,方劑名稱均可以音譯。
  • 易經:神秘的《連山》、《歸藏》,實則並未失傳,而是融入儒、道
    《易經》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非常古老的經典之作,至今仍然值得我們學習,因為其中有無窮的智慧和文化財富。學易,首先得了解《易》的歷史,而其中最為神秘的要數《連山》和《歸藏》,單這兩個名字就會讓人浮想聯翩,那種神奇的感覺油然而生。 今天的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說說神秘的《連山》和《歸藏》。
  • 數圖形中的奧秘(胖博士原創)
    數圖形中的奧秘文/張潮博士小海跟同學們應邀去拜訪胖博士莊園。到了胖博士莊園門口,只見一扇大門緊閉,上面畫著一副圖,下面寫著:數一數圖中有幾條線段,請在密碼框裡輸入相應數字開門。走到胖博士的房子門口,門口又是一副圖,下面寫著:數一數圖中有幾條線段,請在密碼框裡輸入相應數字開門這下可多了,同學們數了半天也沒數出來
  • 《連山易》、《歸藏易》是真的失傳了嗎?
    連山者察天,歸藏者察地,文王察其和而演周易。自東周以降,人道興,天道隱。故周易為仲尼所重,以為萬物綱紀。」《連山易》和《歸藏易》,加上《周易》,總稱為「三易」。《連山易》是神農時代的《易》,所畫八卦的位置,和《周易》的八卦位置不一樣。黃帝時代的《易》為《歸藏易》。
  • 秘傳歸藏斷來意
    卦象歸藏的方法是只看爻之間的情況。歸藏口訣:同行為陰,異性為陽。即陽爻+陽爻=陰爻、陰爻+陰爻=陰爻、陰爻+陽爻=陽爻、陽爻+陰爻=陽爻。預測來意,首先要在人、事、物上有明確的定性分析。在確定人事物上最主要是把握旺衰,只有把握住了旺衰,才可以把握住人、事、物的定性。此為打開預測大門的第一把鑰匙。
  • 歸藏斷來意(秘法)
    卦象歸藏的方法是只看爻之間的情況。歸藏口訣:同行為陰,異性為陽。即陽爻+陽爻=陰爻、陰爻+陰爻=陰爻、陰爻+陽爻=陽爻、陽爻+陰爻=陽爻。預測來意,首先要在人、事、物上有明確的定性分析。在確定人事物上最主要是把握旺衰,只有把握住了旺衰,才可以把握住人、事、物的定性。此為打開預測大門的第一把鑰匙。
  • 湖北江陵現秦墓,出土失傳千年的古籍,專家:歸藏,比周易還要早
    1993年,湖北江陵荊州鎮邱北村王家臺的15號秦墓中,發現了失傳已久的古書籍——王家臺秦簡。王家臺秦簡內容繁多,共計813枚,包括《歸藏》、《效律》、《政事之常》、《日書》、《災異佔》等等。而其中的《歸藏》被認為是《周易》之前的「易經」。
  • 《歸藏》與《周易》卦序排列的天文背景分析
    《歸藏》和《周易》,均屬於「三易」之一,兩部古書目前均有存世。最早版本的《周易》,是上海博物館藏的楚簡《周易》。最早版本的《歸藏》,是王家臺秦簡《歸藏》(清華大學所藏戰國簡冊中還有部分內容)。可以說,在所有的易學典籍中,這兩部是年代最接近,體例最相似的——二者都是以六十四卦為體系展開,甚至連卦名也大部分相同。「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
  • 中原歸藏書畫院召開工作會議
    4月5日,中原歸藏書畫院工作會議在華之傑分院召開,院長黃飛雲及各部分管副院長、秘書長等10人到場參加,認真總結一季度工作,研究部署下階段安排。一是與華藝網合作,開展「中原歸藏書畫院成立五周年書畫成果展」,由培訓部下發通知,按要求收集上報相關作品資料;二是由河北日報報業集團書刊報社為書畫院製作的專刊將於5月份推出,條件具備可長期合作,推出系列專刊,全面展現我院書畫家風採;三是外聯部要提前著手、積極謀劃,疫情結束後組織「下基層筆會」等公益活動,提升書畫院社會形象和影響力;四是綜合部完善各部門職責及相關規章制度,助力書畫院規範有序運行。
  • 中原歸藏書畫院召開上半年工作會議
    中原歸藏書畫院召開上半年工作會議7月12日,中原歸藏書畫院上半年工作會議在華之傑分院召開,認真總結上半年工作,研究部署下半年安排,就例會制度、值班制度、部門職責、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等議題充分溝通、達成共識。
  • 【第612期】ღ 這樣的易經,你可能不知道——歸藏易
    只是到了現代,這個民族文化的源頭不但漫漫淡出了人們的視野,甚至在洋務運動以後被烙上了歪曲的印記,誤解《易經》是封建迷信的算命書、統治階級對人們思想進行管理控制的工具,從此在正統教育中消失。今天,我們正處在中華民族崛起的最巔峰時期。
  • 易學傳承系列之消失了的《連山》和《歸藏》
    聖易王時講易學到了周代,《周禮春官》曰:「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卦皆六十有四。」據記載從上古伏羲到周朝這個階段,易學有三本著作,分別是《連山》、《歸藏》和《周易》。東漢學者桓譚在《新論正經》中說:「《連山》八萬言,《歸藏》四千三百言;《連山》藏於蘭臺,《歸藏》藏於太卜。」可是,到了今天,我們只見到過《周易》,而《連山》、《歸藏》已經淪為傳說。上古有《連山》,據傳為盤古開天地後第一代君主天皇氏所創。《連山》以艮卦為首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