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山歸藏二易真的在歷史中消失了嗎

2020-12-13 易經通

《周禮》有云:「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一曰《歸藏》,一曰《周易》」,而此說認為《連山》為神農時代的筮書,神農也稱「連山氏」,《歸藏》為黃帝時代的筮書,黃帝也稱「歸藏氏」,後夏用《連山》,商用《歸藏》,西周所用之書則冠以「周」字,名為《周易》;其二則取鄭玄《易贊》,「『連山』者,象山之出雲,連連不絕。『歸藏』者,萬物莫不歸藏於其中。

上面一段話就是三易的歷史記錄,現代多數人認為,其中連山易歸藏易已經消失了。

連山歸藏易有沒有消失,先需要明白易的來源。

何謂易。我們一般說的易這個字,有三個意思,那就是簡易不易,變易。

但是,比如我們平常說易,其實主要指的是變易。

變易的根據來自哪裡呢,實際上是陰陽之道。

也就是說,大家平時所言說的易其實都是陰陽易。

雖然是陰陽易,但不能不知生陰陽易的是太極。

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可知無論連山,歸藏還是周易,其實都是陰陽易。都是以陰陽為根據而產生的。

那麼,既然三易都是言陰陽之道,又有什麼不同呢?

連山易注重天道,所以連山易的八卦序或者賦予八卦的含義是不同的。

歸藏易注重地道,所以歸藏易的八卦序或者賦予八卦的含義是不同的。

周易卻是注重人道。但周易注重人道並非是只言人道。

恰恰相反,周易的人道立教而是來自天道和地道。

換言之,人道是效法於天地之道而來,以天地之道為標準而立的。

所以,周易不僅包括人道,其實也蘊藏著天地之道。

既然如此,那為何連山歸藏沒有理由消失啊。

這話倒是不假。

但問題出在哪裡呢?

問題就出在連山易歸藏易比較偏狹。沒有周易更加全面。

連山歸藏一個注重天道,一個注重地道。但沒有把人的因素考慮進去。所以是比較偏狹的。

周易卻是立足於天地之道注重人道。所以周易實際上是包括連山易歸藏易的。

這是因為,連山歸藏的天地之道實際上也是周易的天地之道。

天地之道永遠是那個天地之道,其實就是陰陽之道。

陰陽之道無論在哪個易的體系都是一樣的。

但由於周易不僅包括天地之道,而且還把人的因素考慮進去,注重人道了。所以比連山歸藏更加全面完備。

這也是我經常說得,周易是易的集大成者。

周易出,則連歸隱。原因就在於人們以後只用周易而慢慢的不用連山歸藏了。

但連山歸藏實際上也沒有消失的。

連山歸藏的佔卜體系還是存在的。比如後世的六日七分法卦序,以及八宮卦序,還有京房的六爻納甲佔卜,甚至奇門遁甲,太乙佔卜等其實都是出自連歸體系。

而且這個連歸體系在孔子那個時候,孔子本人也見過的。

《禮記·禮運》中明確記載:「孔子曰:我欲觀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徵也,吾得《夏時》焉。 我欲觀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徵也,吾得《坤乾》焉。《坤乾》之義,《夏時》之等,吾以是觀之。

這段話所言的《夏時》《坤乾》其實就是屬於連歸體系的。

我一直有個觀點不能不知。易經的體系都和當時的曆法體系密切相關的。

所以,連山歸藏易並沒有消失。因為都已經在周易之中了。

相關焦點

  • 《連山易》、《歸藏易》是真的失傳了嗎?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連山者察天,歸藏者察地,文王察其和而演周易。自東周以降,人道興,天道隱。故周易為仲尼所重,以為萬物綱紀。」《連山易》和《歸藏易》,加上《周易》,總稱為「三易」。
  • 三易中的連山歸藏真的失傳了嗎?
    三易真的有二易失傳了嗎?今時易學之書,真到了汗牛充棟的地步了。對易的解釋從古至今因循相襲,考證三易,所說都被一言以蔽之。再無異議。常言道:"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這一言是真傳嗎?筆者尋根朔源,不從萬萬千千書叢擷取。只追究三易都採用什麼方法,用這些方法做什麼事。
  • 連山易、歸藏易、周易這三者關係?《神農本草經》與連山易的關係
    連山易,歸藏易,周易這三易關係是是什麼?很多人的學者以為《連山》、《歸藏》、《周易》是三種不同體系的易經,這是不全面,你只能說,再流傳下來的易分很多體系。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先從易的起源說起。中國自古有三易,一是連山,二是歸藏,三是周易,其中連山易是中國易經的源頭。最早在《周禮》:「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日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在《三字經》中也都有提到:「有連山,有歸藏,有周易,三易詳。」
  • 易學傳承系列之消失了的《連山》和《歸藏》
    聖易王時講易學到了周代,《周禮春官》曰:「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卦皆六十有四。」據記載從上古伏羲到周朝這個階段,易學有三本著作,分別是《連山》、《歸藏》和《周易》。東漢學者桓譚在《新論正經》中說:「《連山》八萬言,《歸藏》四千三百言;《連山》藏於蘭臺,《歸藏》藏於太卜。」可是,到了今天,我們只見到過《周易》,而《連山》、《歸藏》已經淪為傳說。上古有《連山》,據傳為盤古開天地後第一代君主天皇氏所創。《連山》以艮卦為首卦。
  • 《連山易》、《歸藏易》、《周易》:這3部「易書」有何區別
    《山海經》中有這樣的記載:「伏羲得河圖,夏人因之,曰《連山》;黃帝得河圖,商人因之,曰《歸藏》;列山氏得河圖,周人因之,曰《周易》。」這裡的「夏」、「商」、「周」,指的就是夏、商、周三個朝代,所以我們就可以看到:《連山易》出現於夏朝,《歸藏易》出現在商朝,《周易》出現在周朝。
  • 《連山易》、《歸藏易》、《周易》,它們都是以哪一卦為起始的
    提起《易經》,我們大都認為是指《周易》,其實這樣的說法並不準確,事實上,《易經》共有三部,即《連山易》、《歸藏易》、《周易》,只不過由於《連山易》和《歸藏易》早已失傳,所以我們現在也就乾脆認為《易經》就是《周易》了。
  • 如果《連山》、《歸藏》沒有失傳,《周易》還會如此出名嗎
    關於《易經》,有兩件事為我們所熟知:其一,《易經》其實共有三部,即《連山易》、《歸藏易》和《周易》;其二,這三部《易經》中的前兩部,也就是《連山易》和《歸藏易》,早已失傳,現在所剩下的,也就只有《周易》了,所以現在我們所說的《易經》,指的就是《周易》。
  • 易經:神秘的《連山》、《歸藏》,實則並未失傳,而是融入儒、道
    《易經》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非常古老的經典之作,至今仍然值得我們學習,因為其中有無窮的智慧和文化財富。學易,首先得了解《易》的歷史,而其中最為神秘的要數《連山》和《歸藏》,單這兩個名字就會讓人浮想聯翩,那種神奇的感覺油然而生。 今天的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說說神秘的《連山》和《歸藏》。
  • 關於《周易》《連山》和《歸藏》的一點想像
    書上說易經分《周易》、《連山》、還有《歸藏》。《連山》和《歸藏》也早已失傳。我自然是不懂的,但我亂猜了一下:《連山》是不是推演之易,由簡入繁。《歸藏》是不是歸納之易,化繁為簡。《易經》無論怎樣,終究不離陰陽。
  • 《連山易》通考
    近年來出版和發表的一些易學研究的專著和文章,論及《連山》與《歸藏》,對這兩種古易書的一些問題做了探討,但似乎諸家對這二易不甚重視,多用前人舊說輕輕帶過,並不深入。因古人之說多有訛誤,未足據信,故今作此文,就《連山易》的一些問題,做一些深入的探討。
  • 考古挖出失傳古籍,實為商代《歸藏易》,專家:要改寫歷史
    說到易經,很多人想到的是《周易》,事實上《周易》只是易經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因為除了這本流行於歷朝歷代的《周易》之外,我國上古三代還有其餘兩本《易》,也就是《連山》以及《歸藏》。根據史書《周禮注》記載:「名曰連山,似山出內氣也」,但這一本夏代《連山易》在漢初時期遺失,而商代的《歸藏易》一在魏晉以後失傳。也就是說在魏晉之後,世間再無《連山》《歸藏》,三易有二易成為了歷史遺憾;而現代考古則彌補了這些歷史遺憾。
  • 【第612期】ღ 這樣的易經,你可能不知道——歸藏易
    只是到了現代,這個民族文化的源頭不但漫漫淡出了人們的視野,甚至在洋務運動以後被烙上了歪曲的印記,誤解《易經》是封建迷信的算命書、統治階級對人們思想進行管理控制的工具,從此在正統教育中消失。今天,我們正處在中華民族崛起的最巔峰時期。
  • 衛元嵩與歸藏易
    紫極觀即為衛元嵩大師修身養性、研易探玄、渡人治病之所,今有「留春古苑」即此處,其中仍存大師遺物、遺址,供遊人參考。二、《元包經》一書《元包經》一書共分太陰、太陽、少陰、少陽、仲陰、仲陽、孟陰、孟陽、連蓍、説源十部分。前八部分即按照坤乾兌艮離坎巽震之序排列。此序就是中天八卦之首卦入中式。
  • 貴州老人上交天書,經專家證實,卻是失傳了2000多年的《連山易》
    《禮記》中記載,《易經》其實有三部分,分別是《連山》《歸藏》和《周易》,有學者認為,夏朝用的是《連山易》,商朝用的是《歸藏易》,周朝用的是《周易》。但可惜的是,學術界普遍認為《連山》和《歸藏》都已失傳,只剩下《周易》在焚書坑儒中倖存下來。
  • 上古「連山易」失傳千年,終於重見天日
    古有「三易」:《連山》、《歸藏》、《周易》;《連山》為「三易」之首。清代輯佚家馬國瀚在他的《連山附諸家論說》的「序言」說:「後漢時此書尚存,因傳者甚少,故《漢藝文志》、《隋經藉志》皆不著錄……《唐藝文志》有《連山》十卷……則為劉炫偽造之……然皇甫謐《帝王世紀》、酈道元《水經注》引之……決為古之佚文」。皇甫謐是晉代人,酈道元是北魏人,於是學界據此推測《連山》易大概在兩晉、南北朝時已經失傳。
  • 中醫方劑中的奧秘,歸藏數
    原本,易經學術體系是包括三本書的內容,後世之人,只知道《周易》,而不知道《連山易》、《歸藏易》,在一些比較古老門派流傳的堪輿風水學術中,有後面這兩部書的一些片段內容,據說在秦始皇焚書坑儒中,焚掉的大部分書籍中不少就是關於《連山》、《歸藏》的內容,其中的威力可見一斑。
  • 連山、歸藏、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是為基礎
    上文說,《連山》與《歸藏》、《周易》並稱為"三易",有說《易經》通指「三易」。《周禮·春官》曰:「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意思是說《連山》、《歸藏》、《周易》是三種不同的佔筮方法,但都是由8個經卦重疊出的64個別卦組成的。
  • 貴州老漢:我有上古奇書,專家:失傳了3600年,是《連山易》!
    難道是現代人看到的《周易》嗎?其實不然,《易經》就是「天幹地支及陰陽五行、八卦原理」,是古人的「宇宙觀」。然而,除了《周易》之外,在上古三代還有著另外兩部易經,分別是《連山》與《歸藏》。可惜的是,夏朝的連山與商代的歸藏都在其朝代滅亡時消失,後世雖多次出現,但真假難辨,而且大多數偽書。
  • 古籍中月亮女神真的是叫嫦娥嗎?
    嫦娥奔月「嫦娥奔月」的故事在歷史上到底有多久了?嫦娥到底是誰?現代流傳的「嫦娥奔月」故事中,人們大多傳說是夏朝后羿(馮羿)的妻子。那麼,嫦娥原本就叫嫦娥嗎?從歷代書籍留下的記載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早在夏代《連山》、商代《歸藏》都提到這個奔月的故事,但主角的名字不相同,有恆娥、嫦娥、常娥,或是常羲的叫法。
  • 《連山》《歸藏》說了什麼?
    《連山》《歸藏》說了什麼?神州日知  樂兒       在看圖之前,先說一個問題。很多人包括樂兒一樣,為什麼在幾千年前,古人能夠做出今人都不能做的事情,以及今人都無法解釋的事情。典型如《河圖》《洛書》及「三易」的撰寫,更令人稱奇的是,後人據此做的預測等竟然無比精準。古人究竟如何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