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擺脫「從奶荒買牛到倒奶殺牛」的死循環?

2020-12-20 人民網

原標題:如何擺脫「從奶荒買牛到倒奶殺牛」的死循環?

  ■胡瀟瀅

  很多人都記得中學歷史書中曾經有「倒奶」一幕:1929年美國經濟大蕭條,「萬惡的資本家」把大量牛奶倒入密西西比河。這一幕近期在山東、河南等地重演了,然而倒奶主角不是資本家,而是普通奶農,那麼這種「令人髮指的財富浪費」因何而起?

  其實我國「倒奶」事件並非第一次發生。早在2006年夏季,受三氯氰胺事件影響,企業收購牛奶量大幅下滑,浙江等地就出現了奶農倒奶的事情,甚至出現一天之內倒掉14噸的情況。並且這麼多年來,奶農殺牛賣牛就一直沒有停止過,每年退出、棄養的農戶均超10萬戶。

  我國是傳統的農業國家,歷來重視農產品生產,推崇節約之道,「粒粒皆辛苦」的古訓莫不敢忘,西方國家80多年前發生的事情真實的發生在我們身邊,不得不說很令人震驚。

  之所以出現倒奶,無論是曾經的美國,還是如今我國山東等地,其原因從根本來說都是產能過剩引起的,今年倒奶現象之所以被廣泛關注,一方面是因為倒奶的範圍較廣,案例較多,另一方面則是此事發生在國內加大乳業市場扶持的情況下,監管部門比較重視。

  自從2014年3月份以來,國際原奶價格狂跌,至今跌幅近40%,這導致大量進口乳品進入國內市場,並且國內乳企自控奶源大幅提高,大型乳業大多實現了自建牧場。因此,國內外因素影響下,散戶奶農提供的鮮奶明顯供大於求,散戶奶農的生存空間被壓縮。

  按照經濟學理論,當供大於求時,產品的提供方,也就是奶農,其面前有兩個選擇:一個是降價出售,另外一個就是倒掉。

  根據此前相關媒體的報導,河北部分奶農將鮮奶的價格降到了1元/公斤,每天也只能賣掉十幾公斤,剩下的鮮奶再無路可銷。鮮奶的保質期很暖,就連1元/公斤都賣不掉,剩下的鮮奶除了倒掉只能留在倉庫裡發臭,由此可見,「倒奶」是奶農不得以而為之的行為。

  雖然奶農倒奶是不得已為之,但是由於政府指導管理缺位、市場失靈、奶農抗風險能力弱等原因的影響,「滯銷降價——倒奶殺牛——緊缺漲價——買牛擴容——滯銷降價」已經成了內地乳業發展一個難以擺脫的「死循環」。

  解決鮮奶過剩這一周期性供需矛盾,需要從兩方面入手。一個是從監管部門的角度,借鑑國外經驗,需要建立完善的保險制度和政府引導機制。借鑑紐西蘭經驗,引導奶農購買商業保險,督促乳品企業履行收購合同,鼓勵企業收購國內的生鮮乳。

  另外一方面,從奶農自身的角度,要保證奶源質量,提高鮮奶品質,重塑國人對國產奶的信心。自從2009年,河北養殖基地負責人耿金平因向原奶中投放三聚氰胺而被執行死刑,5年過去了,對於大型奶企而言,收散戶的奶,依然是需要提心弔膽的一件事,這也是大型奶企自建養殖場的根本原因之一。目前來說,農村散養的奶牛,大多仍是粗放式餵養、人工操作擠奶,因此牛奶存放和運輸等都存在困難,散戶奶農如何形成行業性自律,增加市場競爭能力,也是需要關注的焦點。

相關焦點

  • 「倒奶殺牛」不僅僅是奶農的問題
    歲末年初,山東、河北等多地又出現奶農大面積殺牛和倒奶事件。為何中國乳業頻現倒奶殺牛現象,奶農又將何去何從?記者對此採訪了飛鶴乳業及乳業專家宋亮。「倒奶殺牛」不僅僅是奶農的問題「從目前的情況看,「倒奶殺牛」事件是由於受到國際奶價影響,國際乳品紛紛進入中國導致的。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講,這不僅僅是奶農的問題,更是整個產業鏈的問題。」
  • 奶農「倒奶殺牛」
    從2013年的奶荒到2014年的「奶剩」之間的轉變似乎突如其來,一夜之間奶價持續下跌、合作社遭遇停站、加工企業壓奶、奶農虧損開始在各大主產區蔓延,甚至出現了個別的倒奶、殺牛事件。在河北省、山東省、內蒙古自治區等奶業主產區,由於牛奶價格下跌,很多奶農開始「倒奶殺牛」。 由於滯銷降價,奶業主產區(main dairy producing areas)出現了「倒奶殺牛」現象(dump milk and even kill their cows)。
  • 莫讓「倒奶殺牛」成奶農夾縫生存的代名詞
    (1月6日新京報)  河北地區「倒奶賣牛」事件僅僅是奶農困境的冰山一角,與此同時山東、青海等地也輪番上演「倒奶殺牛」劇情,這反映出奶農的被逼無奈與生存之艱。  此次傷農事件的直接原因在於「過山車式」的鮮奶市場價格,但回顧市場卻發現,一邊是銷售火熱的鮮奶市場,另一邊是倒奶殺牛的辛酸奶農。
  • 奶農「倒奶殺牛」,誰是肇事者?
    「留著賣不掉,倒了又可惜,每天只好把多出來的牛奶拉到敬老院送愛心。」山東省東營奶牛養殖戶在接受@錢江晚報採訪時,和當下中國200萬奶農一樣滿心惆悵。他們正在面對的,是一場席捲全國的「倒奶潮」——最近一段時間,北京、內蒙古、山東、河南、江蘇、廣東等地,接連曝出奶農倒奶事件,並且呈現出愈演愈烈之勢。
  • 奶農「倒奶殺牛」事件持續發酵引發熱議
    ,倒奶殺牛……進入2015年,各地奶農「倒奶殺牛」風波持續發酵,引發全社會的廣泛關注。  事實上,「倒奶殺牛」事件在2014年已有發生,但進入2015年之後,反而呈現愈演愈烈之勢:國內主要奶源地青海、河北、山東等地密集曝出多樁奶農倒奶乃至殺奶牛事件。連奶源最欠缺的廣州,今年也罕見地出現了10餘戶奶農棄養現象。「南方牧場本身就少,奶源多年緊缺,這樣的情況15年來還是第一次。」廣東省奶業協會顧問、原中國奶業協會常務理事王丁棉語氣凝重。
  • 「倒奶殺牛」怎麼破? 政協委員支招乳業發展
    「倒奶殺牛」怎麼破?中新社發 廖攀 攝     中新社北京3月12日電 (記者 張茜翼)2015年初,河北、山東等部分地區上演奶農「殺牛倒奶」風波。這一話題受到多位全國政協委員關注,他們建言獻策,為中國乳業發展支招。
  • 記者調查:倒奶殺牛 國產乳業何去何從
    央廣網北京1月11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夜新聞》報導,新年伊始,多地倒奶的新聞卻屢見報端,奶農不得不將賣不掉的鮮奶倒掉,甚至把剛剛懷孕的奶牛賣掉。  奶農倒奶殺牛,中國牛奶已過剩?  在河南商丘梁園區西劉村的牛奶養殖小區旁,養殖戶趙秀麗正在倒掉剛剛擠出的新鮮牛奶。
  • 中國也曾出現多地「倒奶殺牛」事件
    2015年 中國多地發生奶農「倒奶」殺牛事件誰也沒想到,「倒奶」成為2015年開年的一個熱詞。新年伊始,關於奶農、奶企殺牛倒奶的新聞層出不窮。尤其是視頻新聞中,奶農眼裡噙滿淚水將鮮奶倒進下水道的畫面直擊人心。
  • 奶農倒奶殺牛背後:專家稱乳企不能一味走高價戰略
    不過,近萬公裡之外的中國乳業市場,並沒有因為這個數字而興奮,反而是部分地區奶農「倒奶殺牛」的局面。        繼《第一財經日報》記者2014年9月對山東膠東半島奶農困局率先報導後,深受進口奶粉衝擊的國內奶牛養殖現狀備受業界關注。
  • 【麥喀斯分享】倒奶事件隱含西方陰謀?(視頻)
    【視頻分享】:北京青年報:倒奶事件有沒有陰謀
  • 四大原因使奶農倒奶殺牛 五奶企承諾不捆綁銷售
    此前,中國奶業協會發起「乳品企業自律南京宣言」,14家乳品企業籤署宣言,一致呼籲切實保護奶農利益,推行合同收奶,堅決反對壓級壓價,拖欠奶資,同時反對低於成本價銷售的惡性競爭行為。北京奶業協會理事長範學珊說,無序惡性競爭,奶農利益受損,企業也受不了,因此,維護一個健康的市場秩序,是各乳品企業的共同願望。
  • 社會主義「倒奶」和資本主義「倒奶」有何不同?
    (肖斌 作者系內蒙古自治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廈門大學理論經濟學博士後)  「倒奶殺牛」:非典型的供給過剩事件  新年伊始,山東濰坊爆出中小規模奶牛養殖戶「倒奶殺牛」事件,「倒奶殺牛」現象逐步蔓延至河北、黑龍江等乳業主產區,甚至出現在廣東等南方地區。
  • 「奶農倒奶」事件 農業部緊急處理「賣奶難」
    (京華時報記者 徐曉帆 攝)據新華社電,針對近期「賣奶難」問題,農業部昨天表示,將通過協調乳品企業增加收購、啟動奶業生產監測、加大政策扶持和救助力度,全力以赴處理「賣奶難」,保護奶農利益、穩定奶業生產。1月8日,農業部與伊利、蒙牛等重點乳品企業奶源負責人進行協調,督促企業做好生鮮乳收購工作,穩定中小牧場和養殖戶小區的奶價,保護奶農利益。
  • 中國多地出現奶農倒奶殺牛事件
    由於國際奶價暴跌而引發的國內倒奶、殺牛潮如今已經蔓延到廣東。羊城晚報記者採訪發現,目前廣州番禺、佛山三水、惠州博羅、珠海等地從1月1日起已經紛紛出現奶農賣牛、倒奶的現象。奶農每天倒奶超過20噸。這在廣東歷史上還是第一次。鄧勃 吳梓鴻/CFP
  • 倒奶行為無需大驚小怪 沒什麼主義之爭
    中國的奶價從2013年的6元/公斤「跳水」到3.9元/公斤,全國各地頻現倒奶、殺牛事件。部分乳企虧損額加大,奶農關門倒閉數量增多,從「奶荒」到「過剩」,僅一年之隔,中國乳業市場究竟問題出在哪裡? 2015年元旦剛過,山東濰坊又爆出企業拒收奶而導致奶農大面積殺牛和倒奶事件。
  • 全國多地罕見齊現賣奶難 奶農一日倒奶數百斤
    中新網1月15日電(生活頻道 劉旭輝)2015新年伊始,我國多地出現「賣奶難」,多地奶農因為鮮奶滯銷不得已「倒奶殺牛」。  鮮奶餵豬、澆麥地 各地輪番上演「倒奶殺牛」  此次「奶剩」重災區,主要集中在河北、山東、內蒙等產奶大省。日前有媒體報導,河北省部分奶牛養殖小區所產鮮奶遭受限量、拒收,部分奶農平均每天倒掉的鮮奶達200斤。有的奶農甚至直接把鮮奶以每斤五毛錢的價格賣給養豬戶,不過,這也未能緩解庫存壓力。
  • 「倒奶」危機知多少?
    2015元旦剛過,「倒奶」風潮襲來,倒個奶甚至引發「主義」之爭。為啥「倒奶」如此惹人關注?又為什麼會出現倒奶?目前國內的牛奶市場究竟如何?Q:為什麼今年冬天會出現「倒奶」?A:大千世界,倒奶的時間地點不一樣,原因卻都差不多:產能過剩,供大於求了。在中國,從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緩和後,奶價一路上升,到2013年底、2014年初達到頂峰。
  • 奶農「倒奶」當促奶企自省
    劉曉今年以來,我國多地出現「賣奶難」,在河北、山東、內蒙古等產奶大省,不少奶農因為鮮奶滯銷不得已「倒奶殺牛」。「賣奶難」原因何在?
  • 誰在逼中國奶農倒奶:常溫奶外國品牌就有近百個
    近期國內部分地區發生「賣奶難」問題,出現奶農倒奶事件。農業部日前也緊急下發通知,要求各級地方農牧部門採取有效措施,全力以赴協調處理「賣奶難」。        面對這番景象,奶業專家,中國奶業協會理事、廣東省奶業協會副會長王丁棉發文稱,「狼,真的來了!」
  • 為何西方國家奶農頻繁倒奶?
    奶牛產奶不是說停止就停止的事情,因此奶農倒奶成為相當於停止生產的行為表現。義大利倒奶事件,或許只是一次價格劇烈波動後,生產者強行減少供給,以期未來抬升價格、重開利潤空間的調整,從「成本—收益」的視角,瘋狂倒奶,並非一無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