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奶行為無需大驚小怪 沒什麼主義之爭

2021-01-15 農視網

2014年是中國乳業市場政策落地最多的一年,然而,卻有國內乳業迎來「寒冬」之說。中國的奶價從2013年的6元/公斤「跳水」到3.9元/公斤,全國各地頻現倒奶、殺牛事件。部分乳企虧損額加大,奶農關門倒閉數量增多,從「奶荒」到「過剩」,僅一年之隔,中國乳業市場究竟問題出在哪裡?


奶牛養殖小區走到十字路口:堅守or改變

經歷了2013年下半年的「奶荒」之後,鮮奶價格曾一路飆升至5元/公斤,很多奶農都花高價買入了奶牛。但2014年下半年以來,鮮奶價格進入下行通道,鮮奶收購價格一路下跌至3.3元/公斤,而與此同時,飼料售價居高不下,養殖成本上升,奶牛頓成了燙手山芋。


更要命的是奶企鮮奶用量減少,奶農的鮮奶交不上去,把交不上去的鮮奶倒掉,甚至把剛剛懷孕的奶牛賣掉成了奶農們不得已的選擇。


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產能過剩,在乳業專家看來,收購標準提高,乳製品生產企業自身牧場增加,進口奶粉大量進入市場造成國產牛奶銷量下降是奶農倒奶或賣牛的主要原因。


2008年後興建的奶牛養殖小區已經走到了十字路口。主管部門人士介紹,這些奶牛養殖小區所產鮮奶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會遭受限量、拒收,甚至遭到淘汰。


全國各地頻繁出現殺牛倒奶事件

2015年元旦剛過,山東濰坊又爆出企業拒收奶而導致奶農大面積殺牛和倒奶事件。


據濰坊一位奶農反映,目前縣城有5-6家小區養殖戶被企業停站(規模大約1000頭奶牛),而其它牧場的鮮奶,企業也不會全部都收購,拒收的奶,要不被倒掉,要不就做成基粉來餵小牛。


而濰坊事件僅是冰山一角。在這之前,河北地區也發生奶農倒奶、殺牛事件,農民當初花1.6萬元/頭左右買的牛,現在只賣6000元,奶農把成噸的鮮奶倒進下水道。另外,廣州地區在當地奶協及政府部門的協調下,拒收奶現象才有所緩解。


一組數據顯示,自2014年2月份開始,生鮮乳價格連續10個月下跌,同比下降6.1%。根據農業部對482個生奶固定觀測點1-9月份的價格調查,奶價已從4.26元/公斤降至3.84元/公斤。而實際上去年年底最後這二、三個月的奶價一直呈下跌趨勢,青海、山東的散養戶奶價已跌至1.6元/公斤。


價格漲跌是受市場供需決定的,那麼,企業拒收和奶價下跌是國內奶源過剩還是另有它因?


對此,乳業資深研究員宋亮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國內奶價下跌在2015年會持續。由於國際奶價持續下跌,國內又加大進口粉數量。乳企為了降低成本會選擇低價的進口粉,這就導致了國內鮮奶價格下跌,企業拒收鮮奶的現象不斷發生。


隨著事件發酵,「倒奶」在輿論場中部分演變成「主義之爭」。對於「倒奶」,有人認為這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特有現象。然而,這些觀點都是錯誤的。


綜合諸多事實看,無論發生「倒奶」的市場誘因,還是緩解「倒奶」的政府行為,都沒什麼「主義之爭」,都是市場經濟的常態過程,無需大驚小怪。如果探尋更優的出路,就要從市場與政府的關係之外去看。要充分發揮公有制的優越性。一則,發揮好國有企業的作用,奶業中的國有資本不少,可直接服從國家宏觀調控,承擔社會責任;二則,發揮好戰略規劃的作用,現在不搞指令性的計劃,可是行業專項規劃的有序引導,依然需要強調。


事實上,2002年,南京、成都、鄭州等地也曾相繼發生「倒奶」事件。新華社當時的報導稱,前農業部畜牧獸醫司司長李易方研究之後認為,這只是一種季節性、區域性過剩現象,與資本主義國家發生經濟危機時將牛奶倒入大海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進口奶衝擊國內奶業大型乳企海外自建牧場

事實上,控制成本是每個企業的生存前提,在國際奶價遠遠低於國內奶價時,國內乳企選擇購買進口奶和基粉是無可厚非的,但是,當大量的進口奶粉、基粉和鮮奶進入中國市場後,對中國奶農的衝擊是巨大的。對於本身就比較弱勢的奶農來說,除了殺牛和倒奶外,似乎沒有其它的出路。


但在乳業專家王丁棉看來,我國目前仍算是一個「貧農國」,人均奶量偏低,國內奶源過剩的說法是錯誤的。


最讓奶牛養殖小區老闆擔心的是生產企業正在大規模自建牧場。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5月,蒙牛乳業已在奶源建設方面累計投入超過40億元,參股、合建了14座萬頭以上超大型現代牧場,其還將繼續參與建設20座到30座超大型牧場,將新增投資30億-35億元建立規模化集約化牧場,三年內實現100%原奶由規模牧場提供。光明乳業也在武漢投資1.3億元建設「生態示範牧場」,可飼養奶牛3000頭,年產鮮乳1.3萬噸。


宋亮撰文表示,恆大、華潤等企業已經開始進入養牛和乳業領域,緣天然、聖牧等通過上市融資,外資也在加大對華奶業投資,比如恆天然、通用磨坊、朝日等。


乳品企業海外投資帶來的根本問題在於,海外奶源的使用將會減少對國內奶源依賴,短期會影響國內奶牛養殖健康發展。


編輯 ▌康軒山

責編 ▌杜婧

監製 ▌劉靜

出品 ▌農視網

相關焦點

  • 中國也曾出現多地「倒奶殺牛」事件
    「啥時不再出現『倒奶』這樣鬧心的新聞」、「社會主義為什麼要倒牛奶」、 「中國奶殤」、「乳業國土『淪陷』」……一時之間,全民圍觀「倒奶」,中國乳業再次被置於風口浪尖之上。多地為何出現「倒奶」行為?「倒奶」是「中國乳業淪陷」的表現嗎?
  • 「倒奶」與「媚眾」是怎樣發生關係的
    至於經濟範疇之外的主義之爭,口水多多,意義寥寥,「媚眾」成分居多   河北、山東、河南、海南等地近期發生奶農倒奶事件,或作秀或無奈,一時成輿論焦點,經發酵,倒奶行為被解讀為經濟問題、信用問題、以及主義問題。
  • 衛崗乳業現「奶農倒奶」 原奶過剩引利益之爭?
    在液態奶銷售旺季來臨之時,奶農倒奶事件再次出現。近日,有知情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爆料,有大批奶農在南京衛崗乳業公司樓前維權,並將運來的原奶當場傾倒。倒奶鬧劇始末近日,一則奶農倒奶的視頻流傳於網絡。視頻顯示,幾個奶農在馬路旁的綠化帶傾倒罐車中的牛奶,而旁邊的大樓赫然寫著「衛崗乳業」。事後,記者聯繫到事件的當事人。根據當事人的說法,此次維權的奶農大部分是山東臨沂、江蘇徐州一帶的牧場主,這些奶農與衛崗乳業籤有長期的供應協議。
  • 巴氏奶與常溫奶之爭
    □評論員 康平 記者 高峰      上溯30年,改革開放之初,牛奶很少,但基本上是巴氏奶。再上溯100年,洋務運動,那是晚清的改革開放,歐洲僑民把黑白花奶牛帶入中國。雖然中國草原民族喝奶已有幾千年歷史,但喝的是馬奶、羊奶、黃牛奶、犛牛奶。
  • 有趣的心理學之行為主義
    它告訴我們,行為的習得是刺激與反應的聯想,無需意識參與。今天看來,這個結論是有問題的。華生的行為主義心理學他是環境決定論的堅決擁護者,著名的言論是他可以把一打嬰兒在特定的環境下訓練成專家。這忽略了主觀能動性。他的人性觀是,善惡是後天塑造的。他把人格界定為一切動作的總和或各種習慣的最終產物,是可以改變的。
  • 「倒奶」危機知多少?
    2015元旦剛過,「倒奶」風潮襲來,倒個奶甚至引發「主義」之爭。為啥「倒奶」如此惹人關注?又為什麼會出現倒奶?目前國內的牛奶市場究竟如何?東方ic/圖)Q:為啥「倒奶」比其它農作物過剩更讓人緊張?A:1929年,美國大蕭條時期,大量牛奶被傾倒入密西西比河。「倒奶」,曾經出現在幾代人的中學課本中,用來反映「資本主義制度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因此,當這一現象再次出現在中國市場的時候,會引起相應聯想。
  • 專家:中國奶農倒奶與資本主義倒奶有本質區別
    原標題:專家:中國奶農倒奶與資本主義倒奶有本質區別   相似事件 本質區別   從2014年底到2015年初,我國多地乳企拒絕或者減少收奶,奶農「倒奶」的報導頻頻見諸報端,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上世紀30年代發生在美國的倒奶事件與當前發生在我國的「倒奶」事件有著本質的區別   上個世紀30年代的美國,由於生產的普遍相對過剩,多數產品都出現了滯銷現象,由此引發了近三分之一的企業倒閉和工人失業。
  • 社會主義「倒奶」和資本主義「倒奶」有何不同?
    不難看出,各方論及的內容雖然紛繁複雜,但其所有的爭論卻始終是圍繞著一個中心議題,即:「社會主義倒奶」與「資本主義倒奶」之間到底有無本質的區別?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一些網評文章甚為奇特,其所持觀點極具代表性並頗有市場。
  • 教師招聘考試考點之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教師招聘考試考點之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概念行為主義者認為,學習是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他們的基本假設是:行為是學習者對環境刺激所做出的反應。他們把環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隨之的有機體行為看作是反應,認為所有行為都是習得的。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應用在學校教育實踐上,就是要求教師掌握塑造和矯正學生行為的方法,為學生創設一種環境,儘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強化學生的合適行為,消除不合適行為。
  • 現代心理學研究的方向之行為主義心理學
    行為主義可區分為舊行為主義和新行為主義。舊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以華生為首,其次則有霍爾特、拉施裡·亨特和魏斯。新行為主義的主要代表則為託爾曼、赫爾和斯金納等。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是美國的心理學家華生。  產生  1903年,華生在安吉爾的指導下完成了他的博士學位論文《動物教育:白鼠的心理發展》一文。接著,他就留在芝加哥大學主持動物心理實驗室的研究工作。
  • 讀《教育的哲學基礎》之第六章 行為主義與教育
    提起「行為主義」更多的了解是在教育心理學的範疇,可以說它是對我們影響最深的一個心理學流派,從兒時父母讚賞時的一粒糖果,到讀書時老師獎勵的「小紅花」,多少年長盛不衰,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是這一學派的集大成者,他在巴布洛夫和華生實驗研究的基礎上,將行為主義研究發展到頂峰。
  • 心理學三大勢力之行為主義
    本文所說的行為主義主要是華生的行為主義心理學,它是西方心理學三大勢力中的第一勢力行為主義的發展一直都受到神經生理學的影響。華生說:「行為主義是一門自然科學。這門自然科學把人類適應的整個領域作為它的主要對象。它最親密的夥伴是生理學」。俄國神經生理學家謝切諾夫認為,心理學進行客觀研究也應該採用生理學的可觀方法。行為主義者所使用的「反射」這一概念就是在神經生理學中提出來的,它所指的是刺激和反應之間的聯結。
  • 科普│行為主義是什麼?
    行為主義是全球當下最流行的心理學系統,也是個人認為最沒用、最廢的系統。可是,既然行為主義廢,那麼行為主義心理學是如何稱霸全球,並且屹立於兩個世紀而不倒呢?原因是因為,行為主義心理學是目前四個心理學系統裡面,最具科學實證的系統。也就是說,我們在實驗室裡的發現,可以被相同的實驗重置和還原,並且實驗前後受試者的行為有顯著改善,因此被唯物主義者所推崇。
  • ​教師招聘考試考點之行為主義理論
    2019山東教師招聘筆試網校課程聯創世華統一客服熱線:4001105311教師招聘考試考點之行為主義理論(3)極力要求用行為主義的客觀法去反對和代替內省法,認為客觀方法有四種:第一、不藉助儀器的自然觀察法和藉助於儀器的實驗觀察法;第二、口頭報告法;第三、條件反射法;第四、測驗法。斯金納則屬於新行為主義心理學,他只研究可觀察的行為,試圖在刺激與反應之間建立函數關係,認為刺激與反應之間的事件不是客觀的東西,應予以排斥。
  • 教育心理學理論流派之行為主義
    在我們的講義中,主要有四種理論流派,分別是行為主義,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納,班杜拉;認知主義流派,主要有苛勒,奧蘇貝爾,布魯納,加涅,託爾曼;建構主義,主要有維果斯基,皮亞傑;人本主義,主義有馬斯洛,羅傑斯。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只有理解每個理論的內容,例如我們在學到行為主義時候,主意包括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納,班杜拉。
  • 「大驚小怪」英文怎麼說?
    別大驚小怪的。  Fuss 這個詞就是指「大驚小怪、手忙腳亂」啦!Fuss在這裡是個名詞,指的是對事情表現出過分的或者是不必要的關心。它的動詞也有同樣的意思,比如「一次考試沒考好而已,幹嘛大驚小怪的」就可以說成:Don't make a fuss over one low test grade.
  • 奶農倒奶很尋常,非「萬惡的資本主義」獨有 今日話題
    2、不僅如此,還搞出了「社會主義倒奶」和「資本主義倒奶」先不談這種說法的荒謬,在三聚氰胺事件後,「倒奶」事件也頻繁地在社會主義中國發生。那麼怎麼解釋「社會主義倒奶」和「資本主義倒奶」呢?提出這種驚人之問的,不是我們,而是2006年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政治科的真題。
  • 學習理論之行為主義
    在各類教師招聘考試之中,教育綜合知識是主要的考查科目,其中心理學部分是較為難以理解的,尤其是學習理論相關內容,那麼接下來將介紹的是教育心理學的第一次革命——行為主義。對於這一塊知識點我們需要能將人物、實驗、理論及規律對應,更重要的是掌握每個規律的內涵。在眾多考試之中,這一模塊考試主要是以單選題及多選題的形式出現,主要考察的是例子類的選擇題。
  • 為何西方國家奶農頻繁倒奶?
    奶牛產奶不是說停止就停止的事情,因此奶農倒奶成為相當於停止生產的行為表現。義大利倒奶事件,或許只是一次價格劇烈波動後,生產者強行減少供給,以期未來抬升價格、重開利潤空間的調整,從「成本—收益」的視角,瘋狂倒奶,並非一無所獲。
  • 實用英語口語:「大驚小怪」怎麼說
    遇到不可思議的事,聽到明星出人意外的緋聞,難免會「大驚小怪」。這次我們就來學學幾個「大驚小怪」的表達法。   1. Don't make a fuss.   別大驚小怪的。   Fuss 這個詞就是指「大驚小怪、手忙腳亂」啦!Fuss在這裡是個名詞,指的是對事情表現出過分的或者是不必要的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