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長不高怪誰?這個「兇手」無數家長都忽略(附孩子身高對照表)

2021-02-13 花生寶貝

隨著孩子學習壓力的不斷增大,有報告曾指出,目前我國晚睡年齡層正在逐年減小。

很多時候這樣的畫面似曾相似:爸爸熬夜工作,孩子熬夜做作業,媽媽熬夜陪讀……

孩子的作業,算術題、詩詞背誦、簡單字詞抄寫…往往都會弄到很晚才能完成,嚴重影響第二天的精神狀態。

關於孩子晚睡的習慣,很多父母只是知道不太好,但是具體問到為什麼不好,大多數人都不是特別懂。

那麼趁著今天世界睡眠日,花寶來聊一聊 # 孩子的睡眠 # 

我們先來看下面這張表,對照一下自家孩子的睡眠時間,寶貝達標了嗎?

有研究表明,孩子的身高70%取決於父母基因,30%取決於後天。在這30%的外在因素中,睡眠對身高的影響排名第一,超出運動和飲食,因為在睡眠中會分泌出生長激素。

英國一項最新研究證實——

睡得晚或睡覺時間不規律會影響兒童智力發育,降低其反應、閱讀和算術等能力。

而睡眠不規律對所有年齡段兒童都有影響,他們的反應能力、空間認知能力會有所降低。

既然有科學研究證明,那麼花寶也來深刻剖析一下晚睡的危害。

晚睡或睡眠不足,就表示醒著的時間太長,對身體而言是一種過度刺激,進而會引發人體的壓力反應,誘發腎上腺大量分泌腎上腺素。腎上腺素是一種壓力荷爾蒙,它會抑制腦下垂體功能,致使腦下垂體減少分泌生長激素,讓孩子長不高。

據統計,我國嬰幼兒每天睡眠時間比美國同齡人平均少1個小時。兒童保健科專家指出:22時到次日凌晨1時是生長激素分泌高峰期,若錯過這段時間細胞新陳代謝將受到影響。

因此家長應儘量讓孩子在22點前睡覺。

花寶附上身高對照表,寶爸寶媽可以參照表格,看看孩子的身高是否達標。如果未達標,是不是跟孩子晚睡有關?


註:①上述數據根據2005年九省/市兒童體格發育調查數據研究制定。②參考文獻:《中華兒科雜誌》2009年7期。③上述標準數值可與孩子的實際身高、體重上下浮動兩個百分位。

肝臟是「啞巴媳婦」,任勞任怨,耐受度很高,所以睡眠不足首先遭殃的並非肝臟,而是心臟。

睡眠不足的孩子會產生過度壓力反應,特別是幼兒,他們會因為睡眠不足而感到疲倦,表現得易怒、暴躁,很難平靜,甚至表現出無法入睡的過度壓力反應,而且越是睡眠不足,他們的情緒就越亢奮。

情緒一亢奮,血壓、呼吸、心跳都會加速,如果經年累月處在過度亢奮的狀態下,就會發生心血管疾病。

所以放任孩子晚睡或睡眠習慣不良,等同是為孩子埋下心血管疾病的種子,將來到三十五歲以後,這一埋藏的禍因就會爆發成為心血管疾病。

有一位八歲十個月的小女孩就被醫院檢查確診為性早熟患者,她身高不過一百三十二公分,體重二十六公斤,乳房卻已經發育。

大家可能覺得小女孩可能是吃了太多激素視頻導致,可偏偏並不是這樣。

醫生仔細問診,才知道這孩子特別愛學習,英語已經非常棒,但長年以來都是晚睡,幾乎每天都是晚上十一點才就寢,第二天早上六點三十分起床。

她的性早熟導致長不高,而這正是超齡學習的後果。超齡學習會引發身心的壓力反應,晚睡同樣會刺激壓力荷爾蒙分泌,抑制生長激素活動,並影響腦下垂體對性荷爾蒙的正常調節,所以孩子長不高,又出現性早熟。

孩子的身高、智力都是寶爸寶媽們關心的,既然晚睡危害到寶貝的健康成長,那麼千萬不要讓孩子熬夜。或者我們可以試著這樣做——

①不是累了才要睡,時間到了就必須睡

肝臟在下午三點就已經開始進行同化作用,所以下午三點以後不宜再讓孩子吃太多東西,晚餐簡單就好,這樣才能讓孩子早早上床睡覺。

有的父母以為孩子只要玩累了,就會自己乖乖去睡,所以也不督促孩子養成定時睡眠的習慣。孩子玩到筋疲力竭,最後當然會昏潰而睡著,但是這當中通常會先經歷一段過度亢奮或緊張不安的情緒階段,變得無理取鬧。

孩子良好的睡眠習慣不會自動發展出來,需要大人協助養成。到了睡覺時間孩子還不想睡,大人需要多用一點心思,準備一個固定的上床睡覺儀式為他們養成習慣。

例如講床邊故事,安撫他們的情緒,花寶也就此貼心為大家準備了晚安故事,戳這裡進入,或者直接在小程序進入也可以。

在故事中,孩子不需要鬧到筋疲力竭才睡著,而是能夠滿足地睡去,第二天早上滿足地醒來。這是孩子的理想作息模式。

②督促孩子早睡,首先得自己生活得法

大人之所以無法督促孩子早睡,多半有幾種原因。有可能是全職照顧孩子的母親,一個人分身乏術,沒有把一日的生活節奏安排得當;也可能是父母工作到太晚,孩子等待父母陪伴入睡,結果等到三更半夜。

還有可能是父母下班回到家都已經晚上六七點,煮好晚餐,吃完飯,時間已過八九點,等到上床睡覺就自然是十點以後的事了;還有的是晚下班的父母珍惜親子共處的時光,也就延後了孩子的就寢時間。

良好的睡眠能強化腦部功能,並養成容易放鬆的特質,讓孩子經常保持在最佳狀態。家長就得自己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早點上床入睡。

③ 7歲前通過早睡,給孩子打下健康的基礎

人體健康的良好運作,有賴於七歲前打下的穩固基礎。為孩子經營規律生活,以便培養身體的節奏感,便是這一階段的重要任務,而睡眠正是營造規律生活節奏的重大關鍵。

睡眠當中,白天接受的各種知覺,都會轉化進入體內所有的器官組織,協助其成長發育和修復,血液循環系統、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骨骼系統、神經系統、免疫系統無一不是如此。

也只有在熟睡的時候,孩子的身體才得以休息和成長,並恢復足夠的生命力,供應第二天使用。

不少寶媽都跟花寶抱怨孩子作業多,但是做作業的效率是可以提高的,但是孩子的健康一旦傷害了,可不是那麼容易挽回的。

保證孩子10點前睡著其實並沒有那麼難,可以和孩子共同制定規則,共同為此打卡,給予恰當的獎勵。在保證孩子健康成長的同時,默默地提高孩子做事的效率。

相關焦點

  • 「1-18歲」身高標準對照表,你家孩子達標了嗎?家長不妨參照下
    經過檢查,胡女士終於發現了小蒙長不高的原因:經常熬夜,飲食中含有過多的激素。醫生還表示,兒童"1-18歲"身高對照表其實是非常值得利用的工具,每當孩子增長一歲,父母就可以對照這個表,查看身高是否屬於正常值。
  • 【成長】你家孩子為什麼長不高?!附:身高標準表
    ,自己孩子的身高在Ta這個年紀裡算不算正常?怕自己一個疏忽耽誤孩子一生。所有的粑粑麻麻們都希望自己孩子長得高,但身高有70%都是遺傳因素決定的,我們只能儘量發揮剩下的那30%。遺傳學上已經有了比較準確的遺傳因素計算公式,可以根據這個先來計算一下未來孩子的可能身高值。
  • 2021年兒童標準身高對照表出爐:你家孩子是高是矮,一看一個準
    俗話說,「有苗不愁長。」但是,大多數家長,總感覺自家娃長得慢、長得矮。究其原因:一是靠主觀猜測,二是對每個年齡段孩子的標準身高不了解。其實,每個孩子的身高,長得有快有慢,只要保證在正常範圍內,都沒有問題。那麼,如何判斷孩子的身高是高,還是矮了?家長可以對照下面《0—18歲標準身高百分位表》,很容易得到答案。
  • 「1~18歲」身高對照表,看看自家孩子的身高,今年達標了嗎?
    比如有的孩子總是喜歡對比自己的身高和朋友的身高差了多少,是高了還是矮了,樂此不疲。實際上,孩子長個子有年齡區間的限制,很多家長都不以為然。青少年階段以8-18歲為主,在這個時期裡,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出孩子的身體發育情況,尤其是女孩子的生理方面,男孩子的外形也就是身高等方面。
  • 1-18歲身高對照表,您孩子達標了嗎?避開這4種因素,孩子長得高
    孩子的身高一直是很多家長們關心的話題。高挑的身材所有的人都羨慕,隨著現在人對於身高的要求普遍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希望可以儘可能再長的高些。有很多孩子小時候長得矮,但是到了青春發育期會迅速長高十幾釐米,有的孩子則恰恰相反,明明在小的時候很高,但是到他十幾歲的時候就再也不長了,所以家長只能拿標準身高對照表作為參照。
  • 孩子「1到18歲」身高對照表,你家孩子的身高,達標了嗎?
    提到孩子身高,很多人家長都會想到一些小小年紀身高就非常拔尖的孩子,比如姚明的女兒姚沁蕾。由於有爸爸媽媽身高基因的"加持",小沁蕾的身高遠遠超過了同齡人,站在一群同齡小朋友中間,說是"鶴立雞群"也不為過。除了姚沁蕾之外,還有不少孩子身高受矚目,其中就包括張子宇。
  • 1至18歲身高參照表,對照你家孩子身高,是高了還是矮了?
    ,覺得個子是高的才是最好的,但其實,小孩子的身高並不是越高越好的,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裡,都有不同的身高標準。我們可以對照一下孩子的「1到18歲」身高參照表,看看你家孩子身高,是高了還是矮了?關於孩子身高的問題,家長們還是應該要注意起來。
  • 孩子的身高和體重有沒有達標你說了不算,附孩子身高體重參照表!
    現在的社會都是看顏值的,身高和體重顯的尤為的重要,特別是身高簡直就是硬傷,想要是個帥小夥或者是個好看的菇涼,真的是身高佔了很大的比例,所以很多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也會常常擔心孩子會不會長不高啊,是不是太胖了,有的人還安慰自己覺得自己的孩子屬於「晚長」,那麼你家的孩子到底身高和體重有沒有達標
  • 0-12歲兒童身高對照表出爐,你家孩子身高達標了麼,快來對照一下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現代人對於顏值和身材的要求越來越高了,而身高也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因此很多家長都將孩子的身高發育看的非常重要。畢竟在這個外表至上的時代中,身高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並且孩子的身高發育是有時效性的,一旦過了發育的階段是很難長高的。
  • 你家孩子身高達標了嗎?對照2020年兒童身高表,家長別大意
    需不需要去做個檢查?」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成長的特點,但大多數都逃不開規律。2020年兒童標準身高表出爐,看看你家孩子達標沒記得學生時代,班級座位都是按照高矮順序從前到後排列的。每當家長看到自家孩子總是坐在第一排,心裡難免犯嘀咕:怎麼我家孩子長不高呢?
  • 中國孩子平均身高是多少?對照下這「標準表」,看看矮了還是高了
    ,家長們可以對照著看看是矮了還是高了。1歲的時候孩子的身高低於71釐米就算是偏矮的孩子了,這些孩子的家長需要注意了,這可能就是孩子天生身高不高了,在後期家長應該想一些方式讓孩子多長一些。1歲孩子的身高均值是76釐米左右,家長們可以將這個做一個標準來提早認準自己家孩子的身高情況。11歲以後男孩和女孩的身高標準就開始不同了,並且孩子到18歲成年開始身高基本上就定調了,來看看18歲孩子的身高標準。
  • 「你家孩子身高達標了嗎?」對照今年兒童標準身高表,別大意
    自從有了孩子之後,養娃成了生活中的重要的一部分,孩子的衣食住行學習生活,沒有一個不讓家長操心的,特別是娃的的身高,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們的身高和以前相比提高了不少,但是也有不少家長總覺得自家孩子長得慢、長得矮。每每帶孩子參加一些公眾場合時,談到孩子身高總是抬不起頭來。
  • 你的孩子身高達標了嗎?2021年兒童身高對照表出爐,家長不妨看看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我們做家長們,最幸福的事情應該就是看到孩子長大。都說10歲之前的孩子小孩子是一天一個模樣的,在身體發育方面有著非常大的差異對比。
  • 你的孩子身高達標了嗎?2020兒童身高表發布,家長可對照下
    很擔心因為身高,對未來的工作和愛情上受到一些影響。但是很多家長對於孩子各個年齡段的身高並不是很了解,其實在孩子們每一個年齡段身高都是有一定的標準的。 2020年的兒童身高標發布了,這對於不了解自己孩子的父母,在這個年齡段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身高提供了參照。 一般來說身高可以劃分為四個標準:矮小、偏矮、標準、超高。
  • 「你家孩子身高達標了嗎?」最新兒童身高對照表,趕快對比一下吧
    孩子身高一直是家長非常關心的話題,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成一個大高個,即使長不成大高個,也能長個中等身材。孩子長高是個階段性的問題,而不是一朝蹴就的,孩子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身高對比,每個階段的身高都要達標,才有可能最後長成一個大高個,或者是正常身高,如果某個階段身高不達標,做父母的就要趕緊幫孩子找到癥結點,然後幫孩子解決,讓孩子身高能夠跟上進度。
  • 「你家孩子身高達標嗎」,2020年兒童身高表出爐,快來對照一下
    對照著這個標準身高表,不少的家長就開始著急了。婉兒對於自家孩子的身高有著很嚴格的要求,她的目標是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長到一米八的大高個,所以在孩子的發育階段,她可謂是費盡心思啊。他家兒子今年十歲了,因為很注重孩子的身高所以婉兒對兒童身高標準都是熟記於心的。
  • 「你家孩子身高達標嗎」,2020年兒童身高表出爐,快來對照一下
    對照著這個標準身高表,不少的家長就開始著急了。他家兒子今年十歲了,因為很注重孩子的身高所以婉兒對兒童身高標準都是熟記於心的。婉兒知道2020年兒童身高表中,男孩10歲時達到140.2cm才是標準身高。可是,他兒子的身高總是停留在135~136左右。這就讓婉兒百思不得其解了,自己對孩子的飲食更方面都這麼的嚴格了,為什麼自己的孩子還是達不到標準身材呢?
  • 「1-18歲孩子」身高參照表,家長快來對照下,看看孩子達標沒
    ,孩子的身高發育都是隨著年紀的增長而慢慢變高的。接下來我們就看看這張「1-18歲孩子」身高參照表,家長快來對照下,看看自家孩子達標了麼,達標了父母就不必那麼緊張了男孩和女孩在發育的時候有很大不同,因此參照表也是有不同的,在這兩張參照表中,「中位數」代表的是孩子所處年齡段的平均身高。而±1sd則是屬於正常範圍,父母不必太幹預,但±2sd則代表發育有些偏差,不管高矮,父母多少都要留意下。
  • 「1~18歲」身高對照表,看看自家孩子的身高,今年達標了嗎?
    01「1~18歲」身高對照表其實大人們對孩子的身體是十分關心的,就有這麼兩張表格,「1~18歲」孩子身高體重表,通過身高表來看看孩子是不是身高都屬於正常的範圍男生身高體重表:有一位家長就發出了疑問,他的男寶寶在4歲的時候只有90cm,5歲的時候長到了110cm,這樣成長是屬於正常的嗎?
  • 2020年0—18歲標準身高對照表,你家孩子的身高,相差多少?
    孩子的身高,常常是家長關注的問題。當看到親友家的孩子時,也常常聽見一句話:「呦,兩年沒見,這孩子已經長這麼高了。」但是看著自己的孩子,總感覺長得有些慢、有些矮。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想法,一方面是希望孩子個頭長得再高些,另一方面對不同年齡段孩子的身高不了解,產生了主觀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