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才明白:「巴結別人」,是最愚蠢的活法

2020-12-22 拾書青年

人活到一定的年齡才發現,一切得失成敗都是天命。正可謂,「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不是自己的東西,即使機關算盡也是枉然。

人生短暫,生死只在彈指一揮間,何不放寬性情胸懷的快意幾年,名利地位順天意,吃穿用度且隨緣。

不要活到了一定的年齡,還為了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放低姿態去巴結別人,最後只怕落得竹籃打水一場空,損了夫人又賒兵。

古時候,有一位姓趙的員外,家有良田萬畝,錢財萬貫。

在人們看來,這樣的家庭條件趙員外也該知足了,可他卻時常為自己沒有一個有頭有臉的權貴親戚而嘆氣,念叨老天不給他機會結識權貴。

某天下午,趙員外的兒子長生趕集回家的途中遭遇瓢潑大雨。

長生出門前見天氣風和日麗,嫌麻煩便沒帶雨具,怎料這老天說變就變,竟和他開了個大玩笑。

長生頂著大雨,跑著跑著,恰巧前面有一個廢棄的草棚,急忙跑過去避雨。

沒過多久,大雨中來了一個騎馬人,渾身淋的像個落湯雞,騎著馬不慌不忙地將馬栓在草棚一旁,然後進入了草棚。

長生看來人雖然被淋了雨,但身著打扮不像是普通人家,而且栓馬那動作也不像莽夫大漢,顯然一副富貴人家的儀態。

於是,長生主動上前搭話,得知眼前人是自己的本家,名叫趙安榮,是知府裡的幕僚。

長生心想,「既是本家,又出身權貴,年齡還與我父親一般,嗯不行,我得告訴父親。」

「叔叔,我家離這不遠,您稍等片刻,等我去為你取來雨具,拿來乾衣。」長生生怕這人離去,簡單交代了幾句,顧不上外面的大雨,朝著家跑去。

長生回到家中把自己遇見趙安榮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訴了趙員外,趙員外一聽喜出望外,連說了幾句天賜良機。便急忙讓家僕找出幾件上好衣服,親自拿著雨具,讓長生帶路,直奔草棚而來。

看見趙安榮,趙員外又是點頭又是哈腰,滿臉笑意的說:「難怪我家今天房簷上的喜鵲叫個不停,原來是有貴客登門呀。請仁兄將我帶來的衣服換上,到我家中小坐。」

趙安榮也沒有推遲,隨趙員外父子一同往趙員外家方向走,邊走邊聊,沒有多久就到了趙員外家。

此時,趙員外家裡忙成了一團,又是殺雞,又是宰羊,好不熱鬧。

趙安榮見這種狀況,連忙說:「你們父子二人這麼客氣,我心裡過意不去呀!」

趙員外連聲說:「仁兄哪裡的話,你我既是本家,到了這裡就和到了自己家裡一樣,不要客氣。」

趙安榮說:「既然把我當兄弟看,我也就不再客氣,你我二人這樣稱呼有些見外,我今年五十歲,八月八日生人。」

趙員外接過話:「我今年也五十歲,二月六日生,虛長兄弟半歲……」

趙安榮搶過話:「大哥在上,請受小弟一拜。」說完就要跪下行禮,趙員外連忙拉住趙安榮,連聲說到使不得。

兩人兄弟長兄弟短的聊得火熱,不一會兒飯菜就好了。吃飯之間,推杯換盞,夾魚吃肉,喝得痛快,吃的也痛快,不覺之中都有了幾分醉意。

外面的雨早已停歇,趙安榮起身準備離去,趙員外竭力挽留。趙安榮執意不肯,趙員外才讓家僕把馬牽來,請趙安榮上馬,親自把馬牽到村口,很是得意,感覺十分榮耀。

過了兩天,趙安榮派人把那天穿走的衣服送回來,還帶來請柬,請趙員外一家去家中做客。

趙員外心裡樂開了花,拿著請柬在村裡轉了幾圈,就怕別人不知道他在知府有個有頭有臉的兄弟。

第二天,趙員外收拾了一車禮物,趕到知府裡與趙安榮攀上了親。從這以後,兩家人你來我往,走得比親兄弟還勤。

轉眼過了大半年。有一天,村裡來了幾個兇神惡煞的衙役闖進了趙員外家,不分青紅皂白的抓走了長生。

趙員外聽見這個消息急忙趕回家,朝那些衙役大聲喝到:「哪裡來的衙役,敢在這裡撒野,你們可知這裡是誰家!知府的趙安榮可是我兒子的親叔父,你們就不怕隨便亂抓人,交不了差?」

衙役不以為意,押著長生往外走,回話說:「哼,天子犯法,與民同罪,誰讓你兒子不學好,去做土匪。」

長生一聽,直喊「冤枉」。衙役說:「冤不冤我不知道,有什麼話去給知府大人說吧!」便不由長生說啥,直接押走了。

趙員外一看不對勁,急忙趕往趙安榮家。

還沒進大門,趙員外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喊道:「不好了啊,不好了啊,兄弟,大禍臨頭了!」

趙安榮安慰他道,「大哥不必多說,我都知道了,我已經給獄頭說好了,讓他們不要為難我那侄子,事情究竟如何,過堂了才知道。」

趙員外抹了抹眼角的眼淚,說道:「兄弟啊,你也知道,你那侄子平常殺個雞都不敢,心腸軟的很,哪裡會做殺人放火的土匪,這次不知道得罪了什麼小人,竟然這般害他。還望兄弟你幫忙打點,還他個清白。」

趙安榮拍了拍胸腹,說道:「大哥放心,這是小事,我一定查個清楚,還我侄兒一個清白,只不過……」

趙安榮欲言又止,趙員外聽懂了他的意思,連忙回道:「兄弟,你放心,錢不是問題,只要能救出我兒,花多少錢,我都在所不惜。」

次日,知府升堂,趙安榮在堂下記錄,長生被帶到堂前跪下,知府堂木一拍,大聲喝道:「趙長生,把你如何打家劫舍,殺人放火的勾當從實招來。」

長生從小嬌生慣養,見到這架勢,嚇得渾身發抖直磕頭,口喊冤枉。知府一見,便傳來一個被判處死刑的土匪上來指認,此人叫劉霖。

知府喝令其跪下,問道:「劉霖,這可是夥同你打家劫舍的人?」

劉霖答:「此人後背有一顆蜘蛛一般大的黑痣,大人可脫衣服查看,小人不會冤枉他,他正是小人的同夥。」

知府讓人脫了長生的衣服,果不其然,後背是有一顆蜘蛛般大小的黑痣。此時知府大怒,大聲喝到:「啊啊啊,好個歹徒,竟還不肯招認,來啊,拖下去重打四十大板。」

這趙長生從小嬌生慣養,細皮嫩肉的他哪受得了如此大刑!還沒打到二十大板,就連聲求饒:「大人,小人願意招供,願意招供。」

趙安榮把早已寫好的筆紙送到長生面前,朝他使了個眼色暗示問題不大,先籤字畫押。

看著趙長生按上的手印,趙安榮回頭看了一眼知府,兩人相視一笑,隨即讓人把長生送回了牢房,就此退堂。

趙安榮回到家,聲淚俱下地對趙員外說:「大哥啊,我對不住你,長生他在堂上招受不住用刑,招供了。唉,不招供事好辦,現在,事不僅難辦,可能銀子還是個無底洞……」

趙員外一聽:「兄弟,花多少錢都要把你侄兒救出來,我馬上回去湊錢,不夠的話我在變賣家產。」

趙安榮說:「大哥,這事沒有一萬兩銀子辦不下來,我家裡還有一些,先拿出來給你急用吧!」

趙員外說:「這事已經很麻煩兄弟了,錢就不勞你費心了,我回去把所有的家產變賣,加上現有的銀子,勉強能湊夠一萬兩銀子。」

說完就匆匆回家去湊錢了。

話說長生被押回牢房後,恰恰與指認他的劉霖關在一個牢房。

劉霖見長生疼痛難忍,心生愧疚,便拿出祖傳的金瘡藥給長生塗抹。

長生不解,問道:「為何你害我又要救我。」

劉霖說:「也不知你與那趙安榮結下什麼了深仇大恨,是他找到我,說你是橫霸一方的惡少,讓我在堂上攀咬你,行刑時給我個痛快,不然就用鈍刀砍頭,讓我活受罪。可我看你不像壞人,卻像個良家子弟,良心不忍,才給你說了這麼多。」

長生一聽,猛的一下,將金瘡藥狠狠摔在地上,大罵劉霖壞事做盡,不得好下場,誣陷自己不說,還離間自己與趙安榮的關係。

半個月後,劉霖被押送刑場,處以極刑,與此同時,知府以長生在獄中暴病而亡的事由,將其悄悄放了出去,由父親領回了老家。

一路上,長生把劉霖在牢中所說的話告訴了父親,父親也把變賣家產的事和長生細說了一遍。父子倆頓時醒悟,原來這一切是趙安榮夥同知府的陰謀,目的是為了訛詐自家錢財。

父子倆抱頭痛哭,本想去巡撫告趙安榮和狗知府,但轉頭一想,劉霖已死,沒有直接的證據,官司一打就輸。

二人明白,這一切,都是趙安榮早已安排好的。

趙員外想起兒子遭受不白之冤,家產一夜之間蕩然無存。這一切都是因為自己愛慕虛榮,巴結別人所引起的。一時悔恨交加,心如火焚,找藉口尋井找水喝,竟然一頭投入井中,了卻了自己的生命。

長生剛遭受冤獄之災,又遇喪父之痛。一時暗火攻心,口吐鮮血,從此變成了一個瘋子。

如果趙員外不愛慕虛榮,巴結權貴,那麼,他本可以生活富足的過完一生,安享晚年。他的兒子也不會蒙受不白之冤,更不會因承受不住家庭的變故,變成瘋子。

古人有云:「無故而得,不有大福,必有大禍。」

這世上哪有那麼多湊巧的事,事出反常必有妖。

靠巴結得來的朋友只是暫時的,經不住利益考驗,用人格吸引來的朋友才最長久。

不要等到中年才發現,巴結別人是最愚蠢的活法,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跌入深淵。

這一生,大廈千間,夜臥八尺,良田萬頃,日食二升,如此甚好。

與其巴結別人,不如活好自己。

相關焦點

  • 人到中年,最高級的活法是這種
    可不管遇見什麼,人到中年,始終要記得,最高級的活法只有一種。01 人到中年,最高級的活法是靜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這樣的一些人,他們步入中年後,不是感情出現了問題,就是生活出現了問題。但其實,人到了中年,最高級的活法就是靜,也就是不管遇見什麼,都用靜來面對。不管是夫妻之間的吵架,還是生活上的問題,工作上的問題,都用靜來面對。也就是不管遇見什麼,我們都要先靜下來,讓自己在一個安靜的角落,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
  • 人到中年,最高級的活法,無非六個字
    01中年之後才明白,人生越向前走往往越能懂得「大道至簡」的意義。年輕時,聽身邊的人講述了很多道理,但是因為經歷尚淺,所以還參不透其中的道理。到了中年的年紀才明白,這許許多多的道理,不過匯聚成了短短六個字「既來之,則安之」。三毛在《雨季不再來》中寫過這樣一句話:「平凡簡單,安於平凡,真不簡單」。
  • 人到了中年,最好的活法,是牢記這兩個字
    每個人都是一道奇特靚麗的風景線,都有屬於自己的光芒,不必仰望,也不必羨慕。時光飛逝,歲月如梭,人到了中年,最好的活法,是牢記這兩個字「和解」。沒有人生來就是強大的,在慢慢經歷過程中開始明白,只有靠自己才能令自己強大,就不會再輕易選擇認輸。人生到最後,要始終保持一顆堅強的心,扛過所有的苦,終將苦盡甘來。「父母健在,三兩知己,還有陪伴在側的愛人」,這應該是大多數人都期待的幸福。卻不知從何時起,生活總是以某種形式提醒著我們,世間並無永恆之事。
  • 陳道明:人到中年,最高級的活法,是「簡法」
    年輕時,喜歡交各種各樣的朋友,中年後,看盡了人情冷暖,看淡了浮華春夢,才明白,人這一生,不需要把太多的人請進生命裡,有三兩知己,便足以慰風塵。曾經聽過一位長輩說起他的故事。長輩年輕時喜歡跟朋友打麻將,每次誰贏了,就請客上飯館喝老酒。這位長輩的耳根子比較軟,誰一忽悠,他喝酒就像喝白開水,一口悶光。
  • 中年過後,最聰明的活法,不過是「兩個字」
    人這一輩子,看似失去了許多東西。不過,當一個人醍醐灌頂之後,才會明白這樣的道理:恰恰是那些悄然離去的東西,幫助你明白「捨得」的道理,從而讓我們心態篤定,去把握更加珍貴的東西。該珍惜的時候,無懼任何挑戰;該失去的時候,能夠坦然放下。
  • 人到五十歲才明白:「薄情」的人生,才是高明的活法
    來源:南師國學堂(ID: NHJGXZH)時光匆忙,轉眼已到知天命的年紀。活到五十歲,才能明白,「薄情」的人生,才是高明的活法。人到五十歲才明白,對待金錢要「薄情」,對待愛人要深情。少年夫妻老來伴,到了這個年紀,兩口子就不要為了錢多錢少爭吵了。
  • 人到中年,女人最舒服的三種活法:做真實的自己,活出想要的樣子
    可是,女人就像珍貴的瓷器,容顏最為耀眼,也最容易破碎。前半生已過,餘生很短,女人外表的美麗永遠都無法抵禦時間的摧殘,但是,青春無悔,任情成長,我們可以做最真實的自己,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不負此生。那女人最舒服的活法是哪三種呢?一、一念既起,用心去做。
  • 人到中年,我才明白,視而不見是妻子對我最狠的報復
    人到中年,已是不惑之年,何謂不惑?我想高曉松在《魯豫有約》裡的一番解釋,最為貼切。高曉松說,不惑是指你原本不明白的事情,如今你不想再去弄明白了。其實在我看來,不惑更多的是指不爭!人到中年,漸漸收斂鋒芒,不再爭強好勝,不再爭名奪利,一切看淡!男人的天性喜歡新鮮刺激,喜歡勇闖高峰,喜歡徵服!在年輕時候,他常常會忽略家庭,忽視身邊愛他的女人,將所有的心思,放在外面的世界!當男人到了中年,他的人生已經基本定型,沒有激情也沒有了精力!
  • 人到中年,感謝自己!
    文/飛魚人到中年,要感謝自己,一路走來不容易,漸漸地,我們都老了,不管過去有多少心酸或者多麼輝煌,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活著有一個好的心態,才能足以有勇氣面對過去和迎接未來。往事清零,忘掉煩惱,感謝一路走來沒有放棄的自己,這一路即使沒有人懂,但這顆堅強的內心支撐著自己迎來了人生最美麗的風景,餘生,就好好愛自己。
  • 易經提醒你:人到中年才明白,人生無常,心安即是歸處
    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隔著肚皮!春風得意的時候,看不出誰真假。只有當有一天,你落難的時候,才能真真正正地看清一些人。易經提醒你:人到中年才明白,人生無常,心安即是歸處人到中年,我們才明白:人生無常,落魄落難識人心。
  • 王陽明:人到中年,要明白「人生哪能皆完滿,凡事但求半稱心」
    中年是一道清茶。在觥籌之後,人散夜闌之時,一半妥協,一半堅守,兩邊都讓一小步,妥協就成了從容,堅守就成了雅致。從容多了,就會豁達地體會一下怨恨之間的不舍,以及市井裡不精緻卻紮實親切的活法。網上有句很扎心的話:「太閒,會毀掉一個正常的人。」事實上,太忙也同樣如此。太忙和太閒,都容易毀掉一個正常的人。王陽明:「人生太閒,則別念竊生;太忙,則真性不現。」人到中年才明白,有忙有閒,張弛有度,才是有滋有味的人生。
  • 人到中年才明白,過得是2種生活
    但殊不知孩子們也有他們自己的活法,沒有辦法完完全全按照父母的想法去活。早生孩子和晚生孩子的寶媽們,或許到了中年以後你會發現,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小關從22歲開始就把自己的全部時間貢獻給了家庭和孩子,等到孩子大學畢業時她也才40來歲,日子也過得不錯,平時經常做保養,看起來跟30歲沒什麼區別。佳佳屬於響應國家政策晚婚晚育的,到了35歲的年紀,才生了孩子,生孩子的時候還遭了不少罪。
  • 人到中年,過低配生活!(句句有理)
    人到中年,不要總是把「人脈」掛在嘴邊,過於炫耀自己,反而是一種災難。 人到中年,過低配的生活,其實更加幸福。 人到中年,交幾個知心的朋友,能夠值得讓自己信任和談心的,那麼生活將會添加很多色彩。 所謂的人脈,不是人事了誰,而是你在需要的時候,你能夠陪在你身旁。 人到中年,經歷很多事情之後,應該懂得誰真誰假,要學會認清虛偽的朋友,遠離小人,多跟真朋友走近,這樣才能對自己的生活有幫助。
  • 到了中年,還不會撒嬌的女人,才最可悲
    尤其是人到中年的女人,對待感情應該更加的成熟有經驗,更懂男人的心。男人在感情裡,究竟需要什麼樣子的女人,中年女人應該了解得更加的透徹。可悲的是,有些女人,人到中年,愛情之路一路坎坷,得到又失去,卻始終沒有明白自己錯在哪裡。
  • 送給所有活法不同的人,選擇適合自己的活法!
    於其取悅別人,不如快樂自己,能把困苦的生活,活出詩意,把薄情的世界活出深情,這才是本事… 活法不一樣,結果也不一樣: 如果你的生活以金錢為中心,你會活的很苦;如果你的生活以兒女為中心,你會活的很累。如果你的生活以愛情為中心,你會活的很傷;如果你的生活以攀比為中心,你會很苦悶。
  • 人到中年要明白,無論關係多好,有些話不能隨口說
    古訓道:「話不可隨口,事不可隨心,人不可隨意」做人,有一種愚蠢是口無遮攔,人到中年要明白,無論關係多好,有些話不能隨口說。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些不願讓人知道的事情,我們稱之為隱私,若無意或因對方的信任而得知了某些隱私,我們能做的唯有守口如瓶,這樣才不會成為「可怕」的人亦不會辜負對方的信任。言語上的傷害一旦形成,無論時候如何彌補,只要對方不失憶,都會留下令人痛苦的痕跡。
  • 40歲離婚男人的心態:人到中年離婚,餘生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
    雖然說事出必有因,每一段婚姻走向離婚都有原因,也有可能是你自己一直不作為導致的,但已經走向了離婚,這一刻以及之後才是你應該重點關注的。就算你以前有錯,你也不能任由自己繼續犯錯。人到中年離婚,餘生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
  • 人到中年,該認慫時就認慫
    人,見過了大山大水,心就靜了;人,經過了生離死別,脾氣就慫了。人到中年,看遍了大山大水,經歷了大風大浪,嘗過了生離死別之後,最要學會的一件事情,就是認慫。慫,表面上是一種窩囊,內在裡是一種大度。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責任不小;還房貸,繳學費,養家餬口。學會認慫,只是因為懂得了責任與擔當,明白了輕重得失。學會認慫、不逞強鬥狠;勇於認慫,不攀比計較。才能讓自己過得越來越舒心,生活越來越幸福。
  • 人到中年,要明白最大的靠山是自己,自己足夠強大才是王道
    03  05  中年是人生中最有實力的年齡段,也是負擔最重,最無法依靠別人的階段。  唯獨中年時,上靠不到父母,下靠不到子女。相反,父母和子女還要依靠著自己,自己必須擔起家庭的重擔來。這個時候夫妻恩恩愛愛的話,互相扶持著,一起應對各種事情,兩人力量總比一人大。  但如果夫妻感情不好,或者離婚了之類,那就完全只能靠自己了,就連搭把手的人都沒有。人生不容易,所以要維持好夫妻關係,彼此之間還能有個照應,還能彼此扶持著。
  • 愚蠢與聰明,在一線之間
    原創 侯九霄 知天命之年,敬天敬地敬神敬人,龍遊四海是一種活法,蝦吃泥巴也是一種狀態,各有各的喜各有各的悲。尤其是發現,世上皆是聰明人,自認比別人聰明的全是傻子。就像呆若木雞一樣,凡是木訥遲鈍的老闆反而是賺錢最多的人。小時候背一個星期也記不住一個英語單詞的小虎,開車修車比誰都利索。傻子的一個問題,100個聰明人都難於解答。比如1十1等於幾,最聰明的數學天才到現在都沒解出來,這個問題1/2加1/3等於1/5的二國回答最快。能說二國比陳景潤還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