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隨著全面二胎的開放,很多媽媽都想再要一個孩子。有研究表明,如今很多女性的生育觀念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雖然傳統的重男輕女的思想依舊存在,但是更多的則是希望家裡有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兒女雙全成為生育意願的主旋律。
說起這件事情,其實也會涉及到一個生育觀的問題。很多的媽媽都希望自己兒女雙全,這也是傳統的觀念的轉變。我們姑且不說這種生育觀念是否正確,今天想和大家討論的問題就是生育觀到底有多重要。
現實生活中,女性的生育觀各不相同
我們發現,其實生育觀很難歸類劃分,更多的是存在顯著的個體差異性。原先我們更多的是看到男女的生育觀上的差別,但是實際上女性內部也有各種各樣的生育觀。因此,要想正確的認識生育觀的問題,就應該超越性別二元對立的觀點,關注每個個體的差異,這樣才算是真正的做到了以人為本。
從生活中的案例我們來聊起吧!身邊有兩個同事,他們的生育觀就完全不同,一個同事的生育觀比較古典。因為這個同事家第一胎是個小女孩。但是,傳統的觀念根深蒂固,這位同事希望在二胎開放之後生一個孩子。有的時候我們會問起為什麼想要一個男孩,她說她自己也說不出來,因為傳統的觀念中就覺得應該有一個男孩,更多的可以傳宗接代,延續血脈。
另外一個同事則不是這樣。另外一個同事覺得男孩和女孩都無所謂。因此,生孩子的時候也沒有特意地從各種細節去發現自己的孩子是男還是女孩。相對於上個同事來說這位同事的心理壓力就會少了很多。因為生男生女都一樣,心理上對女孩沒有牴觸,自然壓力也就會降低很少。
從身邊的故事中我們也可以發現,每個女性的生育觀其實都是不同的。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也就是在偏僻的鄉村中,很多女性因為有了一個兒子而在村裡的地位提升,而有些不是那麼幸運的女性則因為家裡沒有男孩而遭到各種各樣的冷嘲熱諷。這也就說明了其實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每個人的觀念都是不同的。而究其原因,更多的是社會的建構和文化的影響。這也是社會心理學致力於解決的解釋的問題。
樹立正確的生育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為什麼說生育觀正確是非常重要的呢?其實,我們可以來看看,社會上普遍的女性其實都沒有自主自覺地樹立正確的生育觀,因此他們就不知道自己的生育意義到底在哪裡。好像生孩子不是自己的事情,更多的是為了丈夫傳宗接代,因此也就更加喜歡男孩子。
如今,隨著女權主義的覺醒,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女性都認識到了這一點。我們前些年說的男孩危機實際上受到了很多女性主義者的抨擊,因為他們認為雖然男孩在學業上成績不佳,但是實際上社會給男孩的機會是要多於女性的。這就告訴我們,如今的社會對女性來說根本算不上是公平。很多女性求職包括就業都會困難重重,需要比男生優秀很多才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很多女性在受到的教育和文化社會的影響中都普遍認為自己生孩子是為了丈夫,或者是認為生育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到了該生育的年紀就應該這樣去做。其實,這就是缺乏自覺地生育觀的典型代表。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孩子出生了,其實更多的是要犧牲自己的很多東西,包括時間,金錢甚至事業去養育孩子。
看到過很多媽媽生了孩子之後都要放棄自己的工作,也有處在事業上升期的女性不得已辭職。其實,這種現象是非常令人悲哀的。因為男性更多地被賦予了養家餬口的重任, 而女性更多的是被賦予了很多照顧孩子,照顧家庭的重任,因此,相對於男性來說,女性犧牲的事業上的資源會更加多。加上生活壓力,很多媽媽產後抑鬱,其實也就是這個道理,一時間無法進行角色的轉換,導致心理上出現了問題。
正確的生育觀是你明白了生育的意義
在如今的社會,男性參與的照顧孩子的時間是比較少的,但是這並不能完全歸咎於男性的懶惰,因為他們也同樣是傳統的觀念和性別刻板印象的受害者。我們要做的就是明確自己的生育意義。
一方面,我們應該去權衡自己的生育成本。這種成本不僅僅包括生理上的成本,還包括經濟上的還有心理上的。在心理上的成本其實更加重要。因為要懷胎十月,心裡的轉變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十月之後,也要生產,要上手術臺,需要克服壓力。類似的其實還有很多,這些在生育之前都是需要考慮的,也是需要權衡的。
另外,也有經濟上的成本,包括自己的事業和工作,這些也需要考慮進去。
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探索自己的生育意義。我們應該知道自己的目的,不應該把生育看成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當我們有了生育的能力以及權衡了利弊之後,一定要記得問問自己這種生育的願望是自己想要的嗎?養兒防老確實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但是如今隨著社會保障的完善,這種需要就會減低很多。更多的是考慮自己的意願,從自身出發而不是從客觀的經濟或者養老出發。
其實,生育並不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尤其是對女性來說。我們再生育的時候一定要深思熟慮,並且樹立合理的生育觀念,這是對自己的保護,也是對孩子和家庭的保護。那麼,大家對此還有什麼好的觀點和看法嗎?歡迎大家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