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結婚也能生娃?法國單身女性或將實現生育夢

2020-12-22 環球網

【環球時報駐法國特約記者 潘亮】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去年競選期間承諾將醫學輔助生育技術(即女性實施人工授精生育)的適用人群擴展到所有有需要的女性。如今,他的這個承諾有望兌現了。據《費加羅報》25日報導,法國國家倫理諮詢委員會本周二宣布,單身女性及女同性戀群體也有權享受醫學輔助生育技術。該提案一旦通過將意味著結婚並不是生育下一代的必由之路。

法國倫理諮詢委員會主席戴爾弗萊西認為,現代社會的生育觀正發生改變。今年1月至4月期間,法國舉辦了「生物倫理大會」,針對多項議題進行討論,大會決定應該意識到並認可非生理原因導致無法生育小孩的「痛苦」。此前,法國是不允許單身女性以及同性戀群體通過人工授精的方式生育的。

女同性戀者史蒂芬妮對《巴黎人報》稱,自己和伴侶前後四次赴西班牙實施人工助孕,總共花費1萬多歐元,就因為這在法國不受法律認可。在她看來,「生育孩子,是每個公民有權獲得的人生規劃而非一己私慾。只為不孕症異性戀婦女實施醫學助孕很不公平。」《環球時報》記者的一位單身女性朋友也因為年近45仍未找到合適另一半而赴外國實現了生育夢。她表示,國家立法協助像她這樣有需要的女性生育孩子,更能體現共和國平等價值。

《費加羅報》25日稱,有了倫理諮詢委員會開綠燈,法國議會將在未來數星期內對涉及該議題的法案進行審議,並預計於11月推出相關法案。法國總統府發言人格裡沃在接受法國歐洲電視1臺採訪時表示,「除非發生特殊情況,議會大多數議員將會投贊成票」。《世界報》25日稱,國務秘書馬祖比直言政府會致力「將改革進行到底」,由醫療保險承擔不受數量限制的醫學輔助生育的費用。

法國近年來的婦女受孕率(平均每個婦女生育孩子數量)保持穩定,2016年為1.92,是歐洲最高的。但是每年的新生兒數量已經連續三年下降,2017年為76.7萬,比上年下降1.8萬個。因此也有輿論認為政府此舉可能是為了提高生育率。但也有反對聲音認為,這是對教育的一大挑戰。

相關焦點

  • 境內不能「凍」,境外「凍」不起,不結婚又想生娃的單身女性之難
    目前,單身女性生育既無相關法律支持,也與傳統風俗觀念不合,還需要考慮孩子的合法權益。社會上呼聲很高,實際情形較少。下一步,衛健委將繼續予以關注,加強調查研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該回復還提到,吉林省對單身女性生育進行了特別規定,但該規定實施10餘年來,尚無1例單身女性申請藉助醫學手段生育。
  • 「生」不由己:中國單身女性生育之困
    此後,又相繼有幾名女性諮詢此事。姜國民發現,有此需求的幾乎都是經濟收入穩定、文化層次較高的女性。2002年,國家《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施行,允許各省自行制定具體的配套辦法。姜國民便在此時將單身女性的生育想法傳達給了立法者。
  • 畢設|「生」不由己:中國單身女性生育之困
    2016年9月,吉林省長春市的單身女性馬戶(化名)前往長春市婦產醫院等四所具有輔助生殖資質的醫院進行諮詢,醫院均以「不結婚做不了」為由,拒絕為馬戶做人工輔助生殖手術,有醫生說如果給她做手術就涉嫌違法,也有醫生表示不知道吉林有單身女性可以生育的規定。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女人選擇了單身?不結婚,不生娃,日子美美的
    那是因為,低質量的婚姻真的是有風險的,不婚不育保平安,被很多女性奉為律例。01生於78年,一個人走沒什麼的,就是這風太冷了李潔,雖然已經在四十不惑的路上狂奔了很久,但很多跡象都表明,單身的她有著滿滿的少女心。
  • 假如沒有生育限制,女性一生最多能生多少個娃?答案讓人想不到
    以前,很多男性朋友都感慨「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如今隨著獨立女性越來越多,不願意結婚的角色反而調換了。不過晚婚和不婚主義的出現,很大因素是因為不想太早生小孩或者根本沒有要小孩的打算。而古代女性早結婚就是為了早生娃(古人壽命短),這不禁讓人心生好奇,這麼早就開始生娃,一輩子究竟可以生多少個?最讓人震驚的是一位名為瓦倫蒂娜·瓦西爾耶娃的俄國媽媽,她的一生中一共懷孕27次,生下69位寶寶,其中包括16對雙胞胎、7組三胞胎和4組四胞胎,其中有67位寶寶都成功長大,這個存活率在當時也能稱之為奇蹟了。
  • 女性最佳生育年齡不是24歲,這個年齡生娃更聰明,無需給自己壓力
    很多單身女性在22歲,23歲的時候就被家裡催婚,希望她們可以在24歲的時候就可以生下寶寶,家裡人認為:這樣的寶寶生出來更加健康,女性在生完孩子之後就會更加有精力來帶孩子。據研究調查表明: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並不是我們認為的24歲,真正適合女性生育的最佳年齡是27歲。
  • 女性最佳生育年齡不是24歲,27歲生娃更聰明,無需給自己壓力
    歲的時候就可以生下寶寶,家裡人認為:這樣的寶寶生出來更加健康,女性在生完孩子之後就會更加有精力來帶孩子。而剛剛結婚的女性也無需給自己太大壓力,在27歲生育的女性是剛剛好,可以等到兩個人都順其自然再決定要孩子。
  • 不想結婚只想生個孩子可以嗎? 單身女性應該擁有凍卵自由嗎?
    不想結婚只想生個孩子可以嗎? 單身女性應該擁有凍卵自由嗎?時間:2020-05-21 14:1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不想結婚只想生個孩子可以嗎? 單身女性應該擁有凍卵自由嗎?
  • 單身女性該不該有「凍卵」自由?網友:如果能自由,更不想結婚了
    一名女性需要"凍卵",必須提供身份證、結婚證,甚至還需要醫院開具的準生證。但另一方面,根據《人類精子庫基本標準和技術規範》,男性無論是否已經結婚,都能以"生殖保健"或"以備將來生育"為理由申請"凍精"。很多網友都對彭靜年的這一建議表示贊同,認為女性有單身生育的權利。從平權的角度看,"凍卵"問題反映了新時代女性追求平等與尊重的強烈訴求。
  • 女人不生娃,生命就不完整?生育依舊是女性邁不過去的坎
    之前聽洪晃老師的點評是說餘老師完整的觀點是不僅女人,男人不生娃不做父親生命也是不完整的。但是我們今天討論的議題是針對女人不生娃,生命就不完整。坦白來講,我個人覺得,大部分的女人可能都會這麼覺得,我沒能做媽媽,生命是有遺憾的。比如女人擁有孩子這個事情,女人們都不會拒絕自己可愛的孩子,除了少數確實不喜歡孩子的女人。我身邊的例子就是很多女人以前都不喜歡小孩子,結婚以後,沒有一個說不喜歡自己的孩子的。
  • 女性最佳生育年齡在29歲以下?有研究證明,這個年齡生娃更聰明
    執筆:張大貓編輯:張大貓定稿:歐陽比文 結婚生娃,幾乎是所有適齡年輕人都頭疼的問題,可眼下的事實是,生活壓力太大,大家幾乎都在被房價壓著,能結婚就算不錯了,生娃可不敢奢望。但親戚們卻開始各種花樣催生,「快生娃吧,過了35生娃就不聰明啦。」過了35歲生出的娃真就不聰明了?那到底什麼時候生娃最適合呢?
  • 女性何時能實現生育自由?
    無法生育對女性可能是致命的打擊,儘管我受過高等教育,也是自己養活自己的獨立女性,但我還是想為旺仔生一個孩子,被醫學診斷之後,這個願望比之前更甚。很多人說看婦科的女性毫無尊嚴,這方面我比較鈍感,想的比較開,只要能幫我看好,過程都不太在意。當然中間也會有失落、無助,好在電話那頭的旺仔一直都說:「沒關係,我們有的是時間,大不了去試試試管嬰兒。」長輩也沒有給我過多的壓力,除了婆婆喜歡算命燒香之外,我儘量屏蔽外界,做到左耳進右耳出。經過十多天的漫長等待,終於懷孕了。
  • 「我被子宮綁架了」:中國女性什麼時候才能實現生育自由?
    前幾年的媒體報導中也曾短暫地熱議,單身女性的生育自由、女性凍卵選擇,她們是否可以在不參與婚姻的情況下自己要一個孩子?當然也僅僅是熱議一陣。 更多的時候,在生育議題裡,我們自然而然地跳過了「生或者不生」的討論,直接到達「到底該生幾個」的問題。這就是一個議題陷阱。
  • 「不結婚、不生娃」,年輕人到底怎麼了?國內生育率該如何提升?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問題,現實生活中,不少年輕人不願意結婚,也不願意生孩子……有單身人士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表示,與其低質量的婚姻,不如高質量的單身,有年輕的女士還直言,結婚能帶來什麼?自己能賺錢、能洗衣做飯,一個人生活挺好,那麼,年輕人不願意結婚、不願意生孩子,會給中國帶來什麼影響呢?其實,從短期來看,年輕人不願意結婚,不願意生孩子,並沒有什麼影響,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可能會導致國內人口老齡化加劇,未來勞動力出現「斷層」,嚴重的可能還會對經濟產生一定的衝擊。
  • 生個孩子獎40萬?法國每年補貼800多億歐元,當地人卻不願生
    人口老齡化是每個國家都面臨的問題,在巨大的生活壓力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想生育,害怕承擔不了家庭的重任。法國在以前也飽受人口老齡化的困擾,很多年輕人不願意結婚生子,導致人口出生率越來越低,沒有辦法,法國只能給出高昂的生育補貼,生一個孩子大約補貼40多萬,但是當地女人依舊不願意生。
  • 不結婚交錢,不生二胎"罰款"!看完你還敢單身嗎?
    「專家建議設立生育基金,還要對丁克徵稅」  一隻單身狗快要絕望了  真的一毛錢都不給人留下嗎?    要求40歲以下不論男女  每年必須按工資比例繳納生育基金  生了二胎才能將基金拿出來  要是沒生二胎就要退休後才能拿出  也就是說,如果你不生就是等於幫別人養孩子
  • 女性最晚的生育年齡是多少?只要沒過這個年紀,都可以考慮生娃
    不過,後來因為計劃生育政策的各種改變,女性也開始收斂了生孩子的速度,重心不再是另一半和家庭,而是自己的事業。現如今,女性的社會地位已經越來越平等,很多人都開始追求自由,認為婚姻對自己反而是一種束縛,對結婚並不是很著急。所以,就出現了現在這樣一種情況,社會上開始出現很多「大齡剩女」,她們忙於事業,忙於工作,對結婚敬而遠之,就算是家長催的再緊,也不結婚。
  • 孫偉代表:鼓勵公民適齡結婚生育,禁止單身女性冷凍卵子
    2019年12月,全國首例因「冷凍卵子」引發的一般人權糾紛案在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引發廣泛關注,此案緣起於醫院拒絕為31歲單身的徐女士提供「凍卵」服務。原告徐女士表示,有人認為單身生育會造成很多社會問題和道德問題,但她認為,有沒有權利養育孩子,應該由女性自己來衡量、評估和決定。
  • 錯過最佳生育年齡,就生不出健康娃了嗎?
    結婚生子,在很多人眼裡,就像是列在人生清單上的任務,規定的時間,做好規定的事。趕不上時,就得跑一跑,而最佳生育年齡就像是鬧鐘,一直在幫你計時與提醒:你24歲時,它時不時敲敲邊鼓,該談戀愛了,談個幾年,早生娃最好。
  • 女性最佳生育年齡是24歲?不,這個年齡生娃更聰明
    其實,女性最佳生育年齡不是24歲,完全可以過幾年,等到了27歲再決定要孩子,而能夠這個年齡生娃更聰明,無需給自己壓力。周歲之間,而最好的生育年齡應該是在27歲左右,這時候的女性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上,都比較適合要孩子,孩子出生以後也更能夠進入到媽媽的角色中,對於女性和孩子來說,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