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患終末期擴張型心肌病 心臟移植讓他重獲新生

2020-12-18 視界網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記者 尹傳東

「謝謝,謝謝新橋醫院的全體醫護人員給了我第二次生命,讓我重獲新生!」。9月10日上午,患有終末期心臟疾病的李先生在接受心臟移植術後,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護理,順利闖過了感染、排異和營養等關鍵環節,身體各項生命體徵平穩,康復出院。

47歲的李先生,原本是一個健壯的漢子。三年前,他開始出現心悸、氣喘、胸悶等症狀,經過心臟彩超等檢查提示他的心臟比正常人大2倍,但左心室的射血分數僅為正常人的1/3,確診為擴張型心肌病。

同時李先生還被查出患有輸尿管結石、腎積水等疾病。隨著時間的推移,病情逐漸加重,在當地醫院反覆住院治療都不見好轉,且有逐漸加重的趨勢。4個月前,李華出現頭暈、憋悶症狀,甚至無法行走,連平躺著睡覺都非常困難。醫生這時告訴他,他的擴心病已發展到終末期,心臟肌肉本身收縮功能出現了無法逆轉的改變,心力衰竭,心臟移植是他能活下來的唯一辦法。

病情變化隨時可能危及生命,但心臟移植需要有合適的心臟供體,可等到合適的供體談何容易!李先生在得知去年底新橋醫院成功實施了重慶市首例OPO心臟移植手術後,一邊在該院心血管外科靠藥物維持著生命,一邊焦急的等待著心臟供體的消息。

幸運的是,一個月前,他終於等來了合適的移植心臟,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人體器官獲取組織(OPO)接到報告,重慶某醫院一名病危患者家屬願意捐獻患者器官。經過對捐獻者嚴格的臨床評估和腦死亡判定,確認其符合捐贈條件。在重慶市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協調員的全程見證下,按照國家人體器官捐獻的法規要求,醫院將捐獻器官信息錄入COTRS系統(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進行器官自動分配。終於,在新橋醫院心血管外科資源庫裡,李先生成功匹配。

匹配成功後,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心臟移植領導小組立即啟動醫院心臟移植工作預案,經多個科室多次討論,最終確定了 「取心」、「傳心」和「植心」手術和保障方案,確保手術成功開展。7月30日下午5時,在武漢協和醫院的幫助下,新橋醫院心血管外科成功將心臟移植進患者的胸腔。「在醫院和社會各界的通力配合下,在2小時50分內,我們就將供體心臟移植到受體的體內,從而大大減少了心臟冷缺血時間。」據新橋醫院心血管外科副主任馬瑞彥介紹,由於心臟冷缺血時間不到3個小時,心功能比較好,術後心臟很快自動復跳,心跳血壓等都很滿意。

經過術後一個多月康復治療,李先生身體的各項機能迅速恢復,順利帶著這顆凝聚著無數人愛心、善心和關心的健康心臟康復出院,重新踏上人生新旅程。

據了解,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作為國家衛健委批准的、重慶市唯一一家具有心臟移植資質的醫院,於2018年12月15日,該院心血管外科心臟移植團隊在人體器官獲取組織(OPO)獲取一枚心臟,成功實施重慶市第一例心臟移植手術後,又於2019年7月30日,將一顆23歲的「鮮活」心臟移植到患擴張型心肌病患者李先生體內,這也是通過OPO獲取心臟,在重慶開展的第二例心臟移植手術。此手術的成功,標誌著重慶心臟大血管外科治療和多學科聯合診療水平又上了一個新臺階,重慶在終末期心臟疾病或重度心臟創傷的治療保障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更多的患者受惠於此技術。

相關焦點

  • 擴張型心肌病有生命危險麼
    引起擴張型心肌病的主要病因通常與多種因素長期作用引起心肌損害有關。與擴張型心肌病發病有關的因素一般有感染或非感染性心肌炎、酒精中毒、代謝等。 擴張型心肌病的患者病程長短不一,起病較急的患者會在1~2年死亡,而發展較慢的患者可存活20年以上,所以患者的具體時間需要根據心臟擴大的程度、是否伴有嚴重的心律失常和難治性心力衰竭程度進行決定。
  • 網易裁員背後的「絕症」-擴張型心肌病
    作者自稱是網易員工,5年裡經常加班至夜裡兩三點,後來被檢查出擴張型心肌症,據他描述,自己「心臟擴大了近一倍」,但他並沒有因病減少或耽誤任何工作,依然勤奮加班。 近年來,30~40歲的中青年心臟疾病發生率日益升高,可能跟賺錢壓力太大、工作超負荷有關。
  • 疫情下的「新生」!華南最小年齡患者心臟移植成功
    4月2日,記者從廣東省人民醫院獲悉,該院為年僅1歲的小患兒完成了華南地區年齡最小的心臟移植手術。疫情期間,孩子在捐獻者的大愛和醫護人員的努力下,獲得了「新生」。出生3個月後,小波被診斷為「擴張型心肌病」。這是一類異質性心肌病,是導致慢性心衰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嚴重時可並發致命性心律失常和猝死。
  • 犬擴張型心肌病(DCM)可能正在悄悄潛伏在大體格汪的心間!
    隨著狗狗年齡的慢慢增長,它們患心臟疾病的機率也會隨之增加。在大型犬群體裡,心臟疾病中最常見的心臟病類型之一就是擴張型心肌病。1. 什麼是犬擴張型心肌病?擴張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下文簡稱DCM)是犬類心臟疾病中第二大類最常見的疾病。該病以心室腔擴張(左心室或雙側心室擴張)和收縮功能障礙為特徵,通常可導致充血性心臟衰竭。
  • 遠大醫院成功為擴張型心肌病患者植入三腔起搏器
    據他本人講,從2007年開始到現在已經有四年的時間不能勞動,而且晚上睡覺呼吸困難,上樓梯走得快也會造成氣短,無力。對於才剛過不惑年紀的他,家人非常擔心,也有些不解,年紀不大的他怎麼會連上個樓梯都氣喘籲籲呢,這一定不是小問題,在當地簡單治療效果不明顯之後,他們來到了上海醫保定點的上海遠大心胸醫院進行檢查,結果讓他們大吃一驚,居然是擴張型心肌病。
  • 心肌病類型不單一,擴張性心肌病是如何引起的?診治手段有哪些?
    有時候免疫反應的改變也容易導致患上擴張型心肌病的概率上升。另外細胞免疫也會引起擴張型心肌病。在患者中,可以發現自然殺傷細胞活性降低,機體防禦能力下降等,這樣就會發生細胞介導免疫反應,從而引起擴張型心肌病。2、擴張型心肌病的臨床表現擴張型心肌病起病是比較慢的,有時候會高達10年以上。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最主要的一個症狀,其中水腫和氣短是最常見的。
  • 四川首例人工心臟植入手術成功
    四川省人民醫院供圖中新網成都11月12日電 (王鵬)記者12日從四川省人民醫院獲悉,該醫院日前順利為一名終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實施全國首例正式上市人工心臟(左心室輔助系統)植入手術,術後患者生命體徵平穩。據四川省人民醫院心臟外科中心主任黃克力介紹,首例接受植入患者為42歲男性,臨床確診為擴張型心肌病,規範藥物治療多年無效,心功能持續惡化,生命瀕危。
  • 第三代全磁懸浮人工心臟跳動終末期心衰患者福音來啦
    左心輔助裝置又稱「人工心臟」,此次手術的成功實施,標誌著雲南省阜外心血管病醫院成為西南地區目前唯一一家將第三代全磁懸浮「人工心臟」植入人體並取得成功的醫院,「人工心臟」植入手術將為廣大終末期心衰患者帶來巨大的福音。    一波三折求醫路 做與不做難抉擇    接受「人工心臟」植入術的患者李先生(化名),今年60歲,有12年高血壓病史。
  • 擴張型心肌病能活多久?治療得當可活20年
    專家介紹,根據病程長短不一,發展較快者於1~2 年死亡,較慢者可存活達20 年之久,這主要取決於心臟擴大的程度、是否伴有嚴重的心律失常和難治性心力衰竭。   擴張型心肌病是所有心肌病中對心功能影響最大的疾病之一。該病預後不佳,約有50%的患者2—5年內死亡。
  • 擴張型心肌病患者受益匪淺的新選擇
    3月17日,長城醫院•哈特瑞姆心臟專科為一位安裝過ICD(植入型體內自動除顫器)的擴張型心肌病患者植入了希氏束起搏電極,「修理」完起搏器後,當天患者胸悶、氣短等不適狀況就得到了明顯緩解。患者小檔案43歲男性,5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了胸悶、氣短、活動後乏力等情況,在當地醫院就診,發現左心室增大,後就診於北京某醫院,診斷為擴張型心肌病。
  • 協和醫事︱日本心臟專家山崎健二教授蒞臨我院交流推廣人工心臟...
    此次來訪,旨在交流推廣人工心臟先進技術及理念。交流會上,山崎教授及團隊深入淺出,從理論、案例到實踐操作,信息豐富,讓在場的心臟同仁深感受益匪淺,現場互動熱烈。心力衰竭是各種心血管疾病發展到終末期的一種表現,患者的心臟功能逐漸衰竭,生存質量急劇惡化。
  • 樹蘭(杭州)醫院完成首例心腎聯合移植手術
    周先生是一位器官捐獻者;而一個多月前,患有擴張性心肌病的郭女士千裡迢迢來杭州求醫。因為周先生的捐獻,郭女士的生命得以延續。  11月29日下午5點,樹蘭(杭州)醫院,在歷經近7小時的心腎聯合移植術後,郭女士(化名)被手術團隊推出手術室,她重獲新生。  郭女士的女兒姚婷(化名)幾度落淚,「從來沒想過我媽能接受移植,這次得救的不僅是我媽,還有我們整個家。」
  • 四川省人民醫院同時進行三臺器官移植 3名患者重獲新生
    、雙肺、肝臟三大器官的捐獻與移植,使3位器官衰竭患者重獲新生。移植手術同一供體捐獻3大器官 多學科協作3名患者重獲新生同一供體捐獻,三個大器官的移植同時進行,多個科室要爭分奪秒縮短器官缺血時間、儘快完成,術後更要密切監測、精心治療和護理,對醫生團隊來說是拼盡全力的救治,對於三名接受移植的患者來說,手術之後便意味著新生。
  • 「CHC2020」從心臟移植到人工心臟,外科治療是未來心衰治療的「主...
    心力衰竭(心衰)是全球唯一呈增長趨勢的心臟疾病,全球心衰患病率仍在持續增長,全球目前超過2600萬心衰患者。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時代,心衰患病率和數量繼續增加,預估中國心衰人口超過1000萬。由於近20年來,治療心衰的藥物靶點無重大進展,無法逆轉心肌重構,終末期心衰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因此外科治療是未來心臟衰竭的「主戰場」。
  • 芪藶強心膠囊被列入擴張型心肌病診療指南
    核心提示:《中國擴張型心肌病診斷和治療指南》強調降低擴張型心肌病死亡率需要早期診斷和早期幹預,並將中藥芪藶強心膠囊正式列為推薦用藥,其推薦級別及證據水平,與地高辛、伊伐布雷定等經典心衰治療藥物相等。   2018年4月21日,《中國擴張型心肌病診斷和治療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在第九屆國際心血管病靶向治療論壇暨第八屆中部心臟病學會議上正式發布。
  • 「將心比心」——南京愛「心」專家帶您玩轉世界心臟日
    今天(9月29日)是第20個世界心臟日。「關愛心臟健康,你我共同承諾,將心比心」,簡單卻又不失力量的一句話,是2018年世界心臟日的主題,也是所有心血管領域醫師共同守護的夢想。今天下午江蘇省人民醫院專家在南京中山陵風景區展開了一場大型愛「心」義診教育活動。
  • 6大疾病是乳腺癌、宮頸癌、農村重性精神病、終末期腎病、耐藥結核...
    本報記者劉少龍 長沙報導    近日,湖南省衛生廳、省民政廳、省財政廳聯合籤發《關於進一步提高全省農村重大疾病醫療救治保障水平的意見》,將婦女兩癌(乳腺癌、宮頸癌)、農村重性精神病、終末期腎病、耐藥結核病和聾兒人工耳蝸植入搶救性治療6類大病納入大病救治試點範圍,提高保障水平。
  • 一老外身患多發性骨髓瘤全球新藥均無效 卻在杭州重獲新生
    貝裡斯,來自享有「中東小巴黎」美譽的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患多發性骨髓瘤多年。日前,在浙大一院血液科骨髓移植中心接受了CAR-T治療,重獲新生。  兩次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 吃遍了全球的新藥,仍無法控制病情  「這是一個漫長、難熬的經歷。」聊起自己這些年患病求醫的日子,貝裡斯搖了搖頭說。
  • 關於擴張性心肌病的幾個常見疑問解答
    擴張型心肌病的發病原因有哪些擴張型心肌病發病原因與遺傳因素、飲食、不良的生活方式、心血管疾病以及內分泌疾病等有關。擴張性心肌病有遺傳性,但具體原因不明。後天環境因素往往是擴張性心肌病發病的主要原因。比如因飲食缺硒導致的克山病,嚴重的冠心病可使心臟肌肉因缺血導致繼發性肥大,快速性心力衰竭也可導致心臟肌肉因缺血缺氧而發生肥大。內分泌系統疾病比如甲亢、甲減均可導致心臟結構異常。此外不良的生活方式,比如酗酒、吸毒、肥胖、熬夜等,均可誘發擴張型心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