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花:人才不是選出來的,而是打出來的

2020-12-13 正和島

本文整理自8月12日「2020正和塾夜話——花落塾家」的圓桌環節。

陳春花教授和企業家學員們共聚一堂,探討了企業管理上的很多「真問題」,乾貨十足,以下是對話精編。

口述:陳春花 北大國發院教授、正和島首席管理學家

編輯:葉開甫

來源:正和島

01好的組織,不依賴於能人

上海九如城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談義良:我一直保持學習,跟春花老師學習,讓自己更好地為「強個體」賦能。當你衝在前面時,也許會擋了很多人,什麼時候「往後退」才是最好的?

陳春花:應該講,這是一個有個性的問題。不同的企業、不同的行業、不同的狀態,往後退的時間不一樣。

一般來說,三個條件下可以往後退。

第一,整個公司的文化和價值觀已經非常清晰,而且上下一致。如果文化不能上下一致,作為企業領導人,最重要的責任沒有完成,你是不能退的。

第二,企業有能力不斷創造市場空間。很多企業走到一定階段,即使老闆退了,又得重新回來,這在國內已經發生很多次,原因是什麼?你會發現企業沒有空間了,面臨很多艱難選擇,這個選擇的風險只有老闆能承受,所以你又得回來。

我們沒有辦法預測未來,怎麼保證企業的路越走越寬?領導人非常重要的一個工作是,讓組織形成不斷創造的能力。

有人經常問:華為離開任正非會怎麼樣?

如果從華為今天的狀態和創新能力看,坦白講,不用問這個問題,華為有輪值CEO、輪值董事長,創造未來的能力已經深入企業骨髓。

如果往後退,整個組織要能夠不斷地創造未來。這是第二個問題。

第三,組織能力不依賴於任何一個人

現在很多企業老闆退不了的原因,一是(組織)依賴於他,另外是依賴很多能人,這些能人一走大家就很擔心會不會技術被帶走了,客戶被帶走了。

如果組織的可持續性被打造完,就沒有太大問題。

所以至少是這三點決定你什麼時候往後退。

陳春花教授在「2020正和塾夜話——花落塾家」上對話企業家學員

02年輕人缺乏定力,怎麼辦?

東方農道建築規劃設計有限公司總裁胡鵬飛:尊敬的花老師,我最近帶了很多95後,我自認為是有渲染能力的管理者,可以點燃他們的激情,引導他們做喜歡的事,但是最近半年發現很大的問題:並不是所有的工作都是他們喜歡做的,很多重要但非常繁瑣的事,不是那麼浪漫,不那麼令人激動,很多年輕人會掉鏈子甚至直接把工作辭了

我記得您在20堂課裡講,對年輕人最大的建議是要有耐心,我的感受是95後比90後更沒耐心,90後比85後沒耐心,一代比一代沒有耐心,大家的「延遲滿足感」越來越低,這是困擾我們的問題。

陳春花:你問了一個挺難的問題,現在短視頻定在一分鐘內,更早的短視頻在15-28分鐘。作為一個管理學的老師,我經常上課就是一天8個小時連上四天,但是我現在給大家做視頻課程搬到線上的時候,同事跟我說,陳老師你這個課每一節儘量不超過15分鐘,否則他們坐不住。

剛才鵬飛說的問題,意味著對所有人尤其年輕人很大的考驗真的就是耐心和定力。一個領導者面對95後,接著面對00後,管理年輕人有三件事可能比較重要。

1. 不斷激發他們的使命感。現在的年輕人,單講賺錢不見得打動他們,因為他們生活在比較富足的時代,對錢不像缺過錢的人那麼看重。同時,年輕人還有很大一個特點,對社會、宇宙和自然的關注度很高,可以從使命這個地方跟他溝通,把他拉起來。

2. 你要真的對他個人表示關心。我們以前不太關心個人,我們年輕人時,領導說這事交給你幹,扔下就不管了,可以自生自滅。但對現在的年輕人,你要花時間一個一個地關心,不是一組一組地關心。

3. 改變心智模式。我講艱苦奮鬥,像攀登珠峰一樣爬上去,上課期間學生舉手,說老師你太苦了,幹嗎不租直升機飛上去?

對新生代員工的管理一定要了解他的心智,把心智調過來,不能任由他這樣。

這三件事得做,如果不做,你遇到的年輕人永遠有這個難題。

03人才不是選出來的,而是打出來的

廣州歐申納斯集團董事長 王漢:花老師,兩個月前我學習你的課程,又實踐了兩個月。有個問題不清楚該如何解決,花老師,今天能不能給一點乾貨,我們到底怎麼在組織內部挑選真正符合的人才?

陳春花:在組織內部,排在第一位的不是選,而是看他能不能打出來。也就是說,他的經營業績要先做出來。

第二,你要看他做出來之後,願不願意幫助別人也做出來。尤其在你要打造核心團隊的時候,這非常關鍵。

企業家常常面臨的問題,業務最好的那個人,當管理者後,業務做不好,管理也做不好。

所以他能不能自己做好的同時,又幫別人做好,這很重要。

第三,看他是不是在確定的規則、文化下把事情做好的。我們稱之為價值觀層面。

看這三個層面,基本上就能把人才找出來。

其實組織內部的核心並不是培養,而是你要幹出來。

04組織成長,企業才有未來

正和島執行總裁史船:代表正和島島親問一個問題,因為您很少講,對於推動20節課線上學習,心願是什麼?為什麼做這個事?

陳春花:我跟東華老師做這件事的心願是兩個:

第一,所有企業不得不面對數位化,希望通過20堂課讓我們一起往數位化這邊轉;

第二,管理上既需要個人的成長,也必須是組織的成長,希望通過課程讓你的團隊有共同學習、共同成長的語境,只有組織成長,企業才有持續性和可能。

我私人還有一個心願。企業家是中國最有學習力和成長性的企業群體,過去30年的研究中,我陪同中國很多企業成長,20堂課是非常基礎和本質的課程,希望通過學習讓大家少走一點彎路,獲取更多成長的可能性。

相關焦點

  • 直說人才不是培養出來的
    直說人才不是培養出來的2020年7月26日—7月30日 早先,自己就覺得人才不是被培養出來的,但始終沒有形成這樣的意識。在第一次看到「人才不是培養出來的」觀點後,就非常認同這種觀點,並在自己的文書稿中絕不用「培養人才」之說。而且非常想就為什麼「人才不是培養出來的」這一問題寫點什麼。但由於沒有形成清晰的概念,沒有形成思路,所以也就一直沒有動筆。
  • 優秀的孩子不是調教出來的,而是家庭薰陶出來的
    是啊,幸福的家庭不是你有多少錢,孩子有多少玩具,上多少的興趣班,而是父母的陪伴、和睦相處,一個讓你不管什麼時候都能想到的溫暖的地方。就像有人說的:優秀的孩子不是調教出來的,而是家庭薰陶出來的。值得我們深思。
  • 教授們的沉默:陳春花現象的背後
    他們用自己方法定義出來的卓越企業,大部分早就進入了衰退期或者乾脆倒閉了。但他們並沒有因此換軌道,而是在原有的理念基礎上持續完善、觀察、總結。柯林斯關於「卓越」的書就寫了四本,每一本都可以看成是對《從優秀到卓越》的糾正版。他們為什麼這麼執著?因為他們相信一個被稱之為理念的東西,並可以持續追求。
  • 生活不是選出來的,爸爸,是過出來的。|《The Way》
    在和朋友打高爾夫的時候,接到亨利·塞巴斯蒂安警探從聖·讓德港口打來的電話,丹尼爾在庇里牛斯山遭遇暴風雨,意外死亡。他是湯姆唯一的兒子。在從巴黎到聖·讓德港口的火車上,他想起給兒子送行那天,兩人的對話。「你知道,大多數人是沒有那份奢侈的心情,把生活的一切拋諸腦後的,丹尼爾。」
  • 瑜伽人的氣質不是妝出來的 而是練出來的
    大家都知道的一個道理就是人的氣質不是靠化妝品妝出來的,而是練出來的,瑜伽就是其中一個非常非常棒的方式,經常練習瑜伽的人可以讓人舉止從容優雅,身邊瀰漫雲淡風輕的曼妙氣場。 瑜伽的練習可以讓我們的形體變成藝術,讓我們更加彰顯優雅與風味,但同時瑜伽又不是萬能的,但卻成就了天與地之間最美的風景。 瑜伽人的一個眼神你就明白,這個世界上有一種人,她的內心始終安寧,瑜伽讓人愛上了生活,擁有了一個忠實的朋友。
  • 寶寶體重正常與否,不是看出來的,也不是比出來的,而是畫出來的
    寶寶生長發育的指標每個家長基本都會通過體重或者身高來主觀判斷孩子的發育情況,比如連續2個月沒有張體重了,是不是吃的不好啊,太瘦了吧,但是生長發育不是看出來的,也不是感覺出來的,而是需要通過這三個指標一個曲線來科學觀測:身長(身高)體重頭圍生長曲線其中,身長是指寶寶平躺時測量的數據,身高是寶寶站著測量的數據。
  • 從梅西的成功看育兒:好孩子不是「管」出來的,而是「慣」出來的
    父母以愛的名義管制孩子,但其實這並不是真正的愛,這是不科學的。但也有許多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法是"慣"著孩子,他們懂得從孩子自身的優勢出發,激發孩子的內在驅動力,讓孩子的行動更加積極主動。聰明的父母懂得讓孩子自己決定自己的人生,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而不是事事為孩子安排好。父母要知道,好孩子不是"管"出來的,而是"慣"出來的。
  • 陳春花:疫情下5個改變讓員工幫你走出危機
    動蕩時代最大的危險不是動蕩本身,而是仍然用過去的邏輯做事。陳春花認為,數字時代的組織變革,需要管理者做出5個根本性改變。危機中要依靠員工創造價值,而不是裁員減薪。所以陳春花認為,疫情下,企業都面臨組織變革的問題。數位化時代的組織變革,我們要關注哪些變化?為了了解數位化到底是什麼,陳春花過去用了大概七年的時間去研究,她發現今天無論是可持續發展,還是如何尋找價值判斷,企業都離不開一個大的背景——數位化生存。
  • 陳春花:打造共生型企業 7-Eleven做對了什麼?
    陳春花說。第四重境界是在於無我領導。陳春花表示,「萬物互聯的邏輯是由《道德經》提出來的,什麼叫做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就是真正的萬物互聯,真正的萬物互聯當中之所以能夠存在下來,是因為裡邊每一個稱之為領導的概念都必須是「無我」的。」一個「無我」的領導,首先不能只看自己的利益,同時不能只看自己企業的利益,必須要看所有人能不能夠共同成長。
  • 打淮海戰役是誰提出來的?不是主席,而是他!
    但是,豫東戰役後,華野下一步該劍指哪裡,打哪裡呢?是打濟南,還是打徐州?這時,黨中央提出以華野許世友兵團打濟南,豫東參戰部隊進行休整,然後再以華野主力打幾個大仗,「爭取於明春奪取徐州」。這是針對華東戰局順勢而做出的一個決策。
  • 從華為小米之爭說起,任正非:品牌不是宣傳出來的——是打出來的
    3月9日,餘承東在社交媒體上發了一句話,「品牌不是宣傳出來的,是打出來的。」1餘承東這句話其實是源自老闆任正非的一個講話。「認為品牌是宣傳出來的是錯誤的觀點。」任正非認為,品牌不是宣傳出來的,品牌是打出來的。這是他對當年俄羅斯市場負責人的批評,「你們在俄羅斯還沒有站起來。你們做事情要抓住靈魂。你們抓得有些是枝節,並不是主要矛盾,更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任正非說,客戶關係是要建立起你在這個地方的競爭力,起到了地區性的引導作用,你才能在這個地區站起來。
  • 闢謠:蛛網是蜘蛛的菜籃子,蛛絲不是從嘴吐出來的,而是拉出來的
    蜘蛛「拉」出來的絲,單根最長可達700米,是迄今為止最結實的天然纖維之一。01亞馬孫雨林中生活著一種食鳥蛛,經常抓鳥、蜥蜴與老鼠來打牙祭南美洲亞馬孫雨林中,生活著一種巨人蜘蛛——食鳥蛛,體重最高達230克,體長達30釐米,它們吐出來的絲比普通蜘蛛絲堅韌的多,經常捕食和吞咽鳥、蜥蜴與老鼠等中小型動物。
  • 院長陳春花說,這應該是中國最安靜的一所商學院
    他在滙豐商學院打出來的口號是「最像軍隊的商學院」「商界的黃埔軍校」。相比滙豐與光華,陳春花更喜歡這所院子的風格和文化,「這裡的老師是真要解決問題的,從他們的研究所體現出來的,跟我自己的學術追求很一致。」
  • 斯金納強化理論:優秀的孩子不是打出來的,而是「正強化」出來的
    文 | 小鴻兒媽媽(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教育的道路上,不少家長都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所以孩子有任何不配合家長的行為,家長就開始動手打孩子,甚至帶有言語上的辱罵,實際上這反而會使得孩子變得更「叛逆」。
  • 寫作乾貨分享:作文不是輔導出來的,而是聊出來的
    對比之後看出來沒,我們寫作的思路與寫作本身的目的是一致的:語言只是我們表達想法的一種手段,而不是本末倒置,被語言套住了我們的思想。 想起之前看過一個孩子的畫作,未報班之前,孩子的畫雖然稚嫩,但是勝在靈動、爛漫、打動人心。
  • 「真正的中醫不是考出來的」,​中醫藥人才評價必須突出中醫藥特色
    因此,中醫藥人才隊伍的建設,是中醫藥事業振興、發展的關鍵。而人才評價作為人才發展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中十分重要的環節。它關係到國家依法為老百姓遴選出什麼樣的中醫醫生,關係到老百姓享受到什麼水平的中醫藥技術服務,關係到中醫藥事業的未來和人才培養的發展方向。 而在現階段中醫藥人才評價中,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 幸運兒非天選,彩票真能算出來?打敗彩民的不是智商,而是「它」
    2015年,上海的一位肖姓中獎者中了1009萬元大獎,事後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這位中獎者聲稱自己是研究了走勢圖之後選出來的號碼才中獎的。無獨有偶,不僅僅一位中獎者是如此回答的。 2019年1月,陝西一位中了1600萬的男子也表示自己研究了彩票七八年的時間,號碼都是自己計算出來的。
  • 陳春花:如何做好「衝突管理」?
    春暖花開「春暖花開」是傳播管理者踐行者陳春花知識的自媒體,內容涵蓋最新的管理思想、商業評論、演講實錄、著作連載與人生感悟。組織轉型中需要管理者第一個學會的就是如何管理「衝突」,如何讓自己真正具有領導者的權責,如何把不同意願的人聯合起來而成為群體的內在動力,讓衝突成為建設性的衝突,而不是破壞性的衝突。
  • 陳春花:擁有管理不確定性的能力
    你不能用原有的經驗來理解當下的環境和市場,而是要遵從於市場規律和客觀發展的規律,超越經驗。只要你能夠把結構性的不確定性識別出來,然後為其投入,做自己的超越和轉型,新機會就會出現。第二,與不確定性共處對於管理者來說,擁有識別不確定性的能力後,還要學會讓自己擁有與不確定性共處的能力。疫情剛來時,我就寫了一本書《危機自救:企業逆境生存之道》,在書中我給的第一個建議,就是極速調整認知。
  • 名校長訪談|上海交大附中:創新人才不是「養」出來的
    又比如談到創新人才,他直言:創新人才只能是自主成長起來的,而不是被刻意培養出來的。「致遠者非天涯而在人心。」徐向東認為,用心追求教育真諦,用心承擔教育使命,還需要不斷求索,儘管前路漫漫,但他相信會有更多同道者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