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決國際熱點問題,中國有所作為
促談勸和的中國身影從上世紀90年代參與柬埔寨和平進程開始,中國參與解決國際熱點問題的熱情不斷上升,力度逐漸加大。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先後任命了朝鮮特使、中東特使、蘇丹達爾富爾問題特別代表等,參與有關熱點問題的解決。
-
中國代表呼籲推動解決薩赫勒地區熱點問題
原標題:中國代表呼籲推動解決薩赫勒地區熱點問題 新華網聯合國12月11日電(記者倪紅梅 顧震球)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劉結一11日說,非洲薩赫勒地區面臨安全形勢脆弱、恐怖主義蔓延等多重挑戰,應重點推動解決該地區熱點問題。 安理會當天就薩赫勒地區問題舉行公開會。
-
王毅:中國在解決中東熱點問題上堅持主持公道
2013年12月25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利雅得與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舉行會談時,闡述中國參與解決敘利亞等中東熱點問題所持的原則。王毅表示,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負責任大國,中國願積極參與敘利亞等中東熱點問題的解決進程。中方秉持的最重要原則是主持公道。
-
...聯合國代表:推進薩赫勒地區國家和平進程應從解決當地熱點問題...
人民網聯合國11月25日電(記者殷淼 李秉新 李曉宏)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劉結一大使25日上午在安理會薩赫勒地區問題公開會上發言時表示,推進薩赫勒地區國家和平進程應從解決當地熱點問題入手,逐步實現地區穩定與發展。中方高度重視中非關係,中方將以實際行動惠及包括薩赫勒地區國家在內的非洲國家,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
-
[視頻]追尋和平和諧 中國展示負責任大國形象
CCTV.com消息(中國新聞):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迅速提高,越來越多的目光投向中國關注中國,而中國在聯合國的作用,在處理國際事務包括處理各類國際危機中的重要性也日漸上升,中國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和開放心態融入世界,並且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
韓國政界人士:中國在解決朝核問題上發揮積極作用
中新社首爾10月1日電 中國駐韓國大使館9月30日晚在首爾舉行招待會,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多位韓國政界人士表示,中國幾十年來取得輝煌成就,高度評價中國在解決朝核問題上發揮的積極作用。當天的招待會現場,擺滿了韓國各界代表送來的祝賀花籃;同時舉辦圖片展,100多張照片講述了新中國70年的變遷。
-
中國代表呼籲從根源上解決衝突引起的飢餓問題
新華社聯合國4月21日電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21日呼籲通過化解衝突和促進發展解決衝突引起的飢餓問題。張軍當天在安理會關於衝突引起的飢餓問題視頻公開會上說,戰爭與武裝衝突加劇糧食安全問題,當前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產業鏈出現斷裂,對各國經濟和糧食安全造成衝擊。沙漠蝗蟲災情在非洲、亞洲地區肆虐,加劇全球糧食安全風險。他呼籲重視預防與解決衝突,促進對話解決熱點問題。
-
孫德剛 吳思科:新時代中國參與中東安全事務:理念主張與實踐探索
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參與中東安全事務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理念主張。這些理念主張建立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和全球安全治理觀的集中體現。(一)維護共同安全目前中東地區存在兩種安全觀——傳統安全觀與新安全觀。
-
負責任大國
作者:孫靈萱2018-05-28關鍵詞:負責任大國負責任大國 http://mp42.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18/5/28/20185281527485377773_430_3.mp4
-
中國闡述在地區熱點問題上的立場和主張
新華社北京1月11日電(記者伍嶽、鄭明達)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1日發表的《中國的亞太安全合作政策》白皮書闡述了中國在地區熱點問題上的立場和主張。 白皮書說,中國堅持實現半島無核化,堅持維護半島和平穩定,堅持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問題。
-
外交部記者會:王毅數次「握拳」 表達堅定 「中國態度」
在約2個小時的記者會上,王毅回答了關於「中國的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等21個問題。在回答「南海」、「朝核」、「金磚國家」等熱點問題時,王毅數次「握拳」,表達了堅定的「中國態度」。 ● 中國態度 南海問題:明顯降溫 王毅握拳表示信心 「過去一年,南海潮起潮落,最終趨於平靜,不是有所降溫,而是明顯降溫。這是中國和東協國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是地區之幸,也是世界之福。」
-
吳海濤提出解決中東和北非地區熱點問題中方建議
中新社聯合國6月25日電 (記者 廖攀)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吳海濤大使25日在聯合國安理會「全面評估中東和北非局勢」公開會上發言表示,中方願通過「一帶一路」倡議框架,加強同中東和北非地區各國的務實合作,為實現地區發展和繁榮作出貢獻。
-
「在商言商」與近代中國商人的政治參與
因此,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歷史中,基本上無政治參與的淵源和傳統可言。商人因一直遭受壓抑,社會地位極為低下,政治上無任何權利,加之其自身對政治不感興趣,同樣也不具備政治參與的客觀和主觀條件。所以,在商言商的提出並得以廣為流傳,與中國的政治傳統和客觀環境也不無關聯。 從當時商人的自身分柝,在商言商的產生似乎也是合乎情理的一種歷史現象。
-
伊朗美國首次就核問題開啟私聊 數十年無直接對話
央廣網北京6月10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伊朗核問題這兩天進入了關鍵節點。趕在新一輪伊核問題六方會談召開前夕,伊朗和美國打開局面,進行了首次「場外會晤」。當地時間9日、10日,雙方在瑞士日內瓦「親密接觸」,舉行伊美數十年來的首度直接會談。
-
臺灣印象之一:民主化與民粹化的雙重進程
筆者在上個世紀90年代曾對臺灣社會,尤其是統獨問題花過一些精力進行研究,跟臺灣社會的不同群體也有比較深的接觸。但這次實地到臺灣訪問,還是獲益匪淺。臺灣作為中國的一部分,其經濟起飛和社會轉型進程早於大陸地區,臺灣遭遇的問題以及對這些問題的應對之道,有很多經驗和教訓值得大陸地區借鑑。中國大陸地區的經濟總量在未來十年會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中華民族的復興已經不僅僅是夢想。
-
王毅:中方願繼續為解決世界熱點問題發揮建設性作用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賈延寧 呂茜):當地時間10月21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巴黎接受法新社專訪時,回答了關於敘利亞問題的提問。王毅表示,中方始終奉行獨立自主外交政策,對於所有熱點問題,我們都本著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來決定自身立場,敘利亞問題也不例外。在處理熱點問題時,中方不參與大國博弈,無意搞地緣政治爭鬥,更沒有自己的私利。中方願繼續為解決世界熱點問題發揮建設性作用。
-
澳大利亞民眾認為中國會在世界舞臺上採取負責任行動的比例下降...
近年來,美方在軍控和防擴散領域奉行「美國優先」,一再毀約「退群」,退出伊核問題全面協議、《中導條約》、《開放天空條約》,撤銷籤署《武器貿易條約》,獨家阻擋《禁止生物武器公約》核查議定書談判,迄未完成庫存化學武器銷毀,醞釀恢復核試驗,在美俄《削減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延期問題上態度消極。
-
我的中國心 我的中國夢——從個人成長經歷看中國共產黨是個負責任...
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中華民族危急存亡的緊要關頭,挽狂瀾於既倒,體現了對國家獨立、民族解放的負責任,贏得了人民的敬仰。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共產黨開始糾正「文革」時期所犯的「左」的錯誤,實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路線,國家發生巨大變化。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我到深圳上中學和大學。那時的深圳,到處是建設工地,人們忙忙碌碌,只爭朝夕。
-
中法聯合聲明:在聯合國內共同推動解決地區和國際熱點問題
兩國元首就雙邊關係和重大國際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決定在相互信任、互惠互利原則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緊密持久的中法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水平。 1.中法兩國同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堅持根據《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促進世界和平、繁榮、可持續發展和安全。雙方將繼續推動世界多極化進程,促進以國際法和公認的國際關係準則為基礎的多邊主義,攜手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國際關係。
-
「天堂很遠,中國卻很近」——中國與周邊國家和地區地緣政治互動...
「這種東接財源、西接能源的地緣優勢,在當代世界各大國中是較為獨到的」【7】,當然也是中國在未來參與經濟全球化競爭中應當充分注意和利用的。二、中國與周邊國家和地區地緣政治互動的特點所謂「亞洲」,就是以中國為中心的亞洲地區。中國在亞洲的中心地位是通過其與周邊國家形成的特定的相互牽引的力學結構表現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