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制度與稅法對壞帳準備的區別

2021-01-08 中華會計網校

  對壞帳損失計提的壞帳準備,作為會計制度「八大減值準備」中惟一一個可以在稅前以一定條件和標準列支的特殊項目,成為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核繳時必須慎待的問題,從會計制度與稅法對此的規定上找出差異,顯得十分必要。

  區別之一:計提壞帳準備的範圍不同。現行會計制度規定,除了應收帳款應計提壞帳準備外,其他應收款項也應計提壞帳準備。同時規定企業的預付帳款如有確鑿證據表明不符合預付帳款性質,或者因供貨單位破產、撤銷等原因已無法再收到所購貨物的,應當將原計入預付帳款的金額轉入其他應收款,並按規定計提壞帳準備。企業持有的未到期應收票據,如有確鑿證據表明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時,應將其帳面餘額轉入應收帳款,並計提壞帳準備。也就是說,會計實務中,計提壞帳準備的範圍包括應收帳款、其他應收款,但不包括應收票據(轉入其他應收款的除外)。而《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規定,可在稅前扣除的壞帳準備的計提範圍僅限於「納稅人因銷售商品、產品或提供勞務」而產生的年末應收帳款,包括應收票據的金額。也就是說,在備抵法下,稅法準予稅前扣除的壞帳準備的計提範圍較會計規定多出一個「應收票據」的金額,少了一個「其他應收款」的金額。

  區別之二:計提壞帳準備的方法和比例不同。企業會計制度規定,壞帳準備的計提方法和計提比例由企業自行確定。提取的方法一經確定,不能隨意變更;如需變更,應在會計報表附註中說明。具體方法有:應收帳款餘額百分比法、銷貨百分比法、帳齡分析法等。而《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只規定了一種方法,即應收帳款餘額百分比法,且其提取比例一律不得超過年末應收帳款餘額的 0.5%.

  區別之三:壞帳損失的處理方法不同。企業會計制度規定,對壞帳損失只能實行備抵法。而《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方法》規定,納稅人發生的壞帳損失,原則上應按實際發生額據實扣除。但經稅務機關批准,也可提取壞帳準備金。

相關焦點

  • 壞帳準備及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的會計處理
    《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未經核定的準備金支出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對一般企業而言,常見的準備金有壞帳準備、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等,這些準備金支出均屬於未經核定的準備金支出,不得在稅前扣除。本文介紹了新《企業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制度》下壞帳準備、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的會計處理及納稅調整。
  • 壞帳準備計提應注意的三個區別
    對壞帳損失計提的壞帳準備,作為會計制度「八大減值準備」中惟一一個可以在稅前以一定條件和標準列支的特殊項目,成為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核繳時必須慎待的問題,從會計制度與稅法對此的規定上找出差異,顯得十分必要。  區別之一:計提壞帳準備的範圍不同。
  • 計提壞帳準備 關注規定異同
    根據會計制度規定,壞帳準備可以依據一定標準在稅前列支,是企業在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時必須慎待的一個項目,而會計制度和稅法對壞帳準備計提與壞帳損失列支的規定異同,同樣需要企業予以關注(僅討論內資企業相關規定)。
  • 淺談壞帳準備的兩個問題
    壞帳是指企業無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極小的應收款項。由於發生壞帳而遭受的損失稱為壞帳損失。按我國有關規定,企業應定期或至少在年度終了,對應收款項進行全面檢查,對可能發生的壞帳損失計提相應的壞帳準備。   一、壞帳準備會計處理與稅務處理的差異   會計制度的目的,是為會計信息的使用者提供真實、完整的財務信息,而稅法的目的主要是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利用稅收槓桿進行宏觀調控。
  • 如何處理壞帳損失的會計和稅務問題?
    答:出於對謹慎性原則的考慮,《企業會計制度》(財會[2000]25號)或《企業會計準則》(財會[2006]33號)均採用了備抵法核算壞帳損失,且企業可以在餘額百分比法、銷貨百分比法、帳齡分析法、個別認定法四種方法中選擇計提壞帳準備的方法,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這是會計上對壞帳損失進行處理的要求。
  • 彙算清繳時壞帳準備調整的問題
    我公司所做帳務處理如下: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12500   貸:應交所得稅            12500  問題是這筆費用在2009年已經轉回了一部分40000元,分錄為:  借:壞帳準備             40000    貸:管理費用——壞帳損失       40000   現在
  • 壞帳準備的會計處理方法
    小新最近發現公司有一筆逾期3年以上仍未收回的應收帳款,她向領導反映情況後,領導讓她將這筆款項做壞帳處理編制會計分錄,但對於壞帳處理小新並不是十分了解。什麼是壞帳?為什麼領導直接就讓她做壞帳處理了呢?壞帳處理應該如何編制會計分錄呢?小編今天就為大家一一解答這些疑問。什麼是壞帳、壞帳損失以及壞帳準備?壞帳:企業無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極小的應收款項。壞帳損失:企業未收回的應收帳款經批准列入損失的部分。壞帳準備:企業的應收款項(含應收帳款、其他應收款等)計提的,是備抵帳戶。
  • 知識丨壞帳準備
    02 計提 企業應設置「壞帳準備」會計科目,用以核算企業提取的壞帳準備。企業應當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終了,對應收款項進行全面檢查,預計各項應收款項可能發生的壞帳,對於沒有把握收回的應收款項,應當計提壞帳準備。 計提壞帳準備的方法由企業自行確定。
  • 例解壞帳準備和貸款損失準備稅會處理及申報表填寫
    解析:(一)會計處理1.計提壞帳準備:《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附錄》(會計科目和主要帳務處理——1231壞帳準備)規定,資產負債表日,應收款項發生減值的,按應減記的金額,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貸記本科目。本期應計提的壞帳準備大於其帳面餘額的,應按其差額計提;應計提的壞帳準備小於其帳面餘額的差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 改變應收款項壞帳準備計提比例和方法的會計處理規定
    國務院有關部、委,各省、自治區、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現將《改變應收款項壞帳準備計提比例和方法的會計處理規定》印發你們,請遵照執行。執行中有何問題,請及時函告我部。  改變應收款項壞帳準備計提比例和方法的會計處理規定。
  • 無形資產會計規範與稅法規定之比較
    對無形資產的分類,會計按照是否能單獨辨認,分為可辨認與不可辨認的無形資產,而稅法未予以區分。在無形資產的種類中,稅法未提到特許權,但是從實踐來看,稅法也是承認特許權的,即兩者在無形資產的種類上是一致的,沒有什麼區別。
  • 壞帳準備的會計分錄與納稅調整
    資產負債表日,應收款項發生減值的,按應減記的金額,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貸記「壞帳準備」。   1.計提壞帳準備   【例1】某企業2008年共計提壞帳準備10萬元。
  • 企業如何計提壞帳準備
    壞帳準備是企業對預計可能無法收回的應收票據、應收帳款、預付帳款、其他應收款、長期應收款等應收預付款項所提取的壞帳準備金。本文從會計處理的角度,對壞帳準備的計提做一分析。  壞帳準備計提範圍及計提方法  企業對壞帳損失的核算,採用備抵法。
  • 預付帳款壞帳準備如何計提
    預付帳款一般是根據合同訂購或擬接受服務所支付的款項,預付帳款是否計提減值準備、如何計提減值準備一直是實務界關注的話題,特別是2012年8月摘帽的廊坊發展(600149.SH)近日就因預付帳款壞帳準備的計提遭到了質疑。本文從會計處理的角度,分析預付帳款壞帳準備如何計提。
  • 什麼是會計收入與稅法收入,二者在收入確認時的主要區別?
    稅法收入主要是指企業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需要確認的應稅收入、不徵稅收入、免稅收入,以及不確認為會計收入的價外費用、視同銷售業務等的全部收入。企業會計收入和企業稅法收入二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繫。會計收入的確認依據是按照企業會計準則、小企業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規定。如《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2006)》第四條,明確規定了企業會計收入確認的條件。稅法收入的確認依據是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和相關規章,如《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四條和第二十五條等條款,對企業所得稅收入的確認進行了系統的規定。
  • 2019年中級會計《中級會計實務》知識點:應收帳款和壞帳準備的核算
    2019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已經開始備考啦,那麼2019年中級會計新教材涉及哪些知識點呢?下面,中公會計小編為廣大考生整理了2019中級會計《中級會計實務》基礎知識點:應收帳款和壞帳準備的核算,大家快來學習吧!
  • 你以為壞帳準備只能用備抵法?不!居然能用直接核銷法|政府會計
    壞帳準備是處理應收款項時,難以避免涉及的科目。在企業會計中,我國的會計準則要求必須採用備抵法,也就說如果企業需要對應收帳款進行全面檢查,不論是採用帳齡分析法,還是應收帳款餘額百分比法,一旦發現應收款項無法收回的跡象,就需要計提減值準備。
  • 如何提取壞帳準備?
    壞帳準備是會計日常財務工作中經常遇見的科目。你可能遇到過這樣的事,某公司向你買了10 000元的一批貨,可是目前資金不夠,只付了8 000的貨款,說過一段時間再把剩下的2 000元匯給你,你同意並先把貨發給他了。
  • 壞帳準備審計的要點與方法
    如在某年人為地超常提取巨額壞帳準備,使當年利潤急劇下降,次年卻以債務重組等方式成功收回而大量衝回壞帳準備,因此次年利潤突升。這種以穩健往名義多提準備,以達到隱匿資產、減少本年利潤的計提秘密準備行為也應重點關注。   確定計提是否充分   壞帳準備的計提範圍是:應收票據、應收帳款、預付帳款、其他應收款、長期應收款等應收款項。
  • 如何計算壞帳準備
    壞帳準備並不在資產負債表中單獨反映,但壞帳準備的計算直接影響著應收帳款和其他應收款的準確計量。因此,在這裡對壞帳準備的計算單獨論述。在確認壞帳時,應遵循財務報告的目標和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具體分析各應收帳款的特性、金額的大小、信用期限、債務人的信譽和當時的經營情況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