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對每個人都是特殊的一年,國內的孩子們剛剛經歷了一個超長的寒假,而如今在德國的我們還處在漫長的停課狀態。在病毒的催促下,我們孩子的世界幾乎被網絡包圍了,網課,遊戲,社交等等不得不把我們的孩子提前帶進了這本來屬於大人的世界。
說實話,這一屆的媽媽真心不好當,隊伍真心不好帶!我們小時候最多在家偷看下電視,而這一屆孩子禁了電視,有電腦,禁了電腦還有手機,禁了手機還有遊戲機......且疫情宅家人家也有足夠的理由和時間用各種電子產品,要上課啊,要寫作業啊,要查資料啊,要跟同學交流啊......想禁也禁不了。眼看疫情已趨於平穩,開學的號角已經吹響,可孩子們還是沉浸在網絡的世界裡,而網癮兒童,網癮少年開始頻繁出現在我們的視眼裡,這一屆的神獸們真是太難帶了!
很多媽媽們開始談網色變,既擔心視力又操心學習還要擔心心理成長,既想全面封鎖網絡又想讓孩子接觸新鮮事物,最重要的是這屆孩子也沒那麼聽話,網絡的誘惑又那麼大,那麼老母親們該如何操作呢?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德國很多學校從幼兒園開始直到中學每年都會舉辦關於孩子使用網絡的座談會,會上會邀請專家來講解如今兒童青少年網絡的問題,同時還介紹流行的APP,遊戲和解答家長的疑問,還可以為家裡有網癮兒童的家長孩子提供心理輔導。這座談會就是知己知彼的過程。是的,當我們想解決青少年兒童的網絡問題時,我們需要先走進他們的世界,先了解他們,再想辦法帶領他們走進這個網絡世界。
網絡是人類發展的重要產物,給我們人類帶來了數不勝數的好處,成年人幾乎離不開網絡,讓孩子接觸網絡,認識網絡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何教會孩子合理利用網絡,控制網絡,駕馭網絡就是咱們當家長要操心的事了。
說到電子產品,很多家長主要擔心的是視力問題。錯!其實最重要的是影響智力,愛看電視的孩子通常沒有愛看書的孩子愛動腦,愛玩手機遊戲的孩子通常沒有愛玩拼圖的孩子專注力好!
德國一項研究發現,由兒童時代開始經常看電視,不但妨礙智力發展,味覺及嗅覺也受到影響,成長後更會因缺少運動及經常吃大量零食,而引發高血壓、高膽固醇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研究人員分析了1.5萬名西方兒童的生活習慣,發現每日長時間看電視的兒童,視野會比較狹窄,創造力也低。由於感覺神經發育遲緩,這類兒童的味覺及嗅覺會不敏感,故長大後會嗜吃味道很濃的零食,加上長時間坐著看電視不運動,容易患肥胖及相關疾病而影響健康。
老母親們千萬要幫孩子抵住電子產品的誘惑,儘量拖延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通常德國專家都不太建議給三歲以下的孩子看電視和玩任何電子產品。我認識很多德國高知有孩子家庭,他們的家裡尤其是客廳基本是沒有電視的!一個德國鄰居跟我說,要想孩子不看電視,就把電視挪到他看不到的地方,她家電視是放在三樓閣樓裡的,一周只對孩子開放一次,而客廳隨處可見的是書籍。
很多父母會抱怨孩子喜歡看電視玩手機,但其實都是父母的偷懶把孩子推向了電子產品!孩子的童年應該是在父母的陪伴下,接觸大自然,看書,玩桌遊,做手工,畫畫......這才是最美的童年!
孩子最美的童年應該是在父母的陪伴下在大自然中感受一年四季
孩子已經愛上電子產品怎麼辦?
在我孩子才一兩歲的時候,我曾帶著兩個孩子在國內父母家生活一陣子,父母家客廳有一臺大電視,家裡人多,好像除了睡覺時間,電視一整天是開著的,那時老大兩歲多,老二剛剛出生,我大多數時間都在照顧老二,而老大那一段時間也愛上了看電視,在家的時間幾乎除了吃飯睡覺就是看電視。幾個月後我們回德國,我把我們客廳的電視移到了很不起眼的一個角落裡(不要把電子產品放在觸手可及的位置),除了吃飯睡覺的時間裡,我陪她們一起走向戶外,也陪她們一起玩拼圖,讀繪本,玩玩具,聽音樂,聽故事CD......每一天都過得非常充實,孩子也忘了電視的存在,直到現在我的大女兒十二歲了,我家開電視的頻率基本也就一周一兩次,她們看看新聞或偶爾看個喜歡的電影。
除了網絡世界,我們更應該讓孩子多接觸真實的世界,六歲前的孩子真的都很好管理,他們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也渴望父母的陪伴,趁這個時候帶他們多看看世界,多參加各種有意思的活動,記住,電子產品不是你的帶娃神器,不要把孩子推向電子產品!
2.儘可能多的安排孩子課外活動
我有一個非常厲害的閨蜜,是德國的一名化學博士,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記得幾年前的一天,我看了她給她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們的課外興趣班時間表,放學後的時間基本都排滿,我說,這樣孩子不累嗎?她神秘一笑說,知道嗎,這些孩子只有把他們的時間安排滿了,才不會搞事情!哈哈,這點育兒經我至今都牢牢的記在心裡。
如今我的兩個孩子也是中學生了,每天除了學習,她們跳芭蕾,彈鋼琴,畫畫,看書......假期跟我滿世界旅行,冬天雪山滑雪,夏天海邊遊泳......時間填的滿噹噹,每天過的充實又開心,看電視玩遊戲,對不起,她們沒時間,也基本想不起來。家裡的任天堂SWITCH也只是周末拿來跳舞健身用。
當然課外活動是要以孩子的興趣為前提,豐富孩子的生活和人生。家長只能是引路人,而家長的興趣,家長的虛榮心請不要強加於孩子身上,會適得其反。
興趣班是以孩子的興趣為前提,而不是家長的興趣
3.制定規則,教會孩子安全使用網絡
孩子小的時候他們可以沒有手機沒有電腦,但長大後這些東西成了學習必備品了,擋都擋不住!德國小學是四年,基本上在小學四年級下半年開始,孩子們會陸續擁有手機,因為大家要分開了,所以這個時候有了班級WhatsApp聊天群以及自己的一些閨蜜群,基友群,聊天群一建立,一個沒有手機的孩子就顯得不合群了。再接下來上中學,不僅要用手機,很多作業也需要用電腦完成了,所以一般五年級的孩子會開始擁有一臺屬於自己的電腦。
這個時候,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制定規則和教會孩子如何安全使用網絡。而這個規則建議在孩子得到手機電腦之前就制定好,雙方達成共識才能擁有,不要等發現不對勁了再來制定。相信我,這一屆的孩子沒那麼好搞定,這個問題上德國很多家庭都是跟孩子白紙黑字籤合約的。
不管是看電視還是玩手機電腦,在娛樂的前提下,每個家長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規定孩子的使用時間。比如我家,我要求孩子回家後立馬拿出手機交給我(她們上學帶手機是因為她們需要自己坐校車,有時校車會晚點等意外情況可以方便聯絡),通常情況可以在晚飯後有二十分鐘查看信息和朋友聊天的看手機時間,當然有特殊情況時間也可以相對延長,沒那麼死板,最重要的是她們自己要有個約束自己的時間概念。之後就把手機交給我,第二天上學前再拿走。她們如果需要用電腦手機查找資料等學習有關的事,需提前報備,說好大致需要的時間。目前為止都還做得很好,雙方都還滿意!
有些德國家長是設定網絡開放時間,一到時間就沒網絡等。父母可以根據自己孩子年齡來制定時間規則,跟孩子溝通好,達成雙方都滿意的一個規定時間,畢竟孩子有時不會很好的把握時間,那麼如果超時了,就扣除第二天的手機時間等,父母孩子都要說到做到。小一些的孩子還不認識鐘錶的非常推薦家長準備一個計時沙漏,這樣孩子自己心裡有個時間概念,知道什麼時候時間快到了。
孩子還小的時候,一般會用電子產品看片或玩遊戲,純屬娛樂。但與其讓孩子認為電子產品只是娛樂工具,不如教會他們合理使用,成為自己的學習工具,如果孩子對玩遊戲感興趣可以讓孩子學編程,自己設計遊戲,通常明白遊戲是怎麼一回事了後,對玩遊戲就不再那麼感興趣了。德國很多學校都有編程興趣班,每年也都會舉辦編程機器人大賽。
疫情在家上網課,孩子們也充分認識了電子產品的功效。德國雖然大多數學校沒有開設網課,但孩子的學習也基本離不開電腦,老師基本每天會發過來當天的學習內容。老大七年級,她的德語老師布置的作業我覺得挺有意思。首先在老師的要求下讀幾本小說(有自選的,也有老師指定的),用網絡查詢相關資料,然後做PPT,寫讀後感演講稿,孩子們忙得不亦樂乎。
當孩子初涉網絡,我們有責任陪伴他們走入一個安全的網絡世界。既要讓孩子知道網絡好的一面,也要讓孩子知道網絡上陰暗的一面,比如網絡詐騙,釣魚網站,個人隱私不能洩露等。
未成年的孩子必須在父母的監控下使用網絡,比如電腦手機密碼必須讓父母知道,安裝任何APP,遊戲都要經過父母的同意等。
我會告訴孩子現在她們還未成年,我有義務和責任監控她們使用網絡情況,我也會看她們的手機電腦,包括和朋友的聊天內容。她們的任何帳戶都用我的郵箱登記,我隨時可以查閱,也會不定時的看她們手機電腦,儘量是當著她們的面查看。現在她們還經常會主動跟我分享她們和同學之間的聊天內容。
德國的家庭網絡還可以設定一些安全網絡,以免孩子進入一些不適合他們年齡的網站。
4.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父母自己都天天刷手機看電視玩遊戲,憑什麼能約束住孩子?
想要讓孩子服你尊重你,你先得做好你自己,你就得做好孩子的榜樣!
在我家有關於手機的家庭規則(平時回家後和隊友刷手機比較多),我們規定飯桌上不能看手機,陪孩子學習時不能看手機,全家聊天玩桌遊等遊戲時不能看手機,全家出遊時不能看手機......總之在孩子面前儘量放下手機,父母孩子都要說到做到!
陪伴孩子的時候就請放下手機,儘量做到高質量的陪伴。
我的孩子從小在大自然,書籍,音樂的陪伴下長大,現在已經是德國的中學生了,生活中也離不開手機電腦,但課餘時間,她們最愛的還是看書,聽音樂,旅行等。我曾為了旅行的方便給孩子買了電子書,可是我女兒說她還是更喜歡書本那一股紙墨的清香。
為了防止孩子掉進網絡的陷阱,家長們必須先下手為強,在孩子接觸電子產品前多讓他們看看世界的美好,讓孩子有廣泛的興趣愛好,也多多與孩子溝通。在網絡包圍的世界裡,孩子也必然會走進這個世界,我們要做就是正確引導孩子走進網絡,教會孩子如何控制和駕馭網絡,而不是被網絡羈絆一生。
我是綠水濤濤,留學紐西蘭,養娃在德國,一邊養娃一邊看世界,十多年來,帶娃一起走過幾十個國家,在這裡與你們分享我的育兒觀,分享世界觀,喜歡我你就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