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危言聳聽,說超級大國的核戰爭會毀掉地球。
事實上是這些朋友多慮了,即便世界上所有的核武器同時引爆,也頂多算給地球撓痒痒。
換種說法才正確——核戰爭可能會毀掉人類現有的宜居環境。
核能的濫用只是人類的自殘行為,地球若有知,只會一臉懵逼:你們人類為何要搞自己?
愛因斯坦同志有一言:「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用什麼武器,但我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戰用的武器是石頭。」
什麼意思?
核能的濫用可能會毀掉人類文明,至少讓文明大幅倒退。
當核武器爆炸,大量放射性物質上升到大氣層、臭氧層,陽光無法穿透,那麼地球上的植物將無法儘量光合作用。
更別說核輻射對人類、動物的影響。
陸地上的動植物死亡、枯竭,海水因逐漸缺氧,也會慢慢枯竭。
當然,別忘了臭氧層被破壞後,紫外線將肆意摧殘人類。
即便人類出自第四紀冰川期,但相信我,核爆炸帶來的寒冬,更讓人心碎。
這一點,看過2019年神劇《車諾比》的朋友,肯定感同身受。
這劇是HBO和SKY合拍的,以寫實的風格重現了前蘇聯的車諾比核洩漏事故;全劇僅5集,但對事故的起因、發展、結局介紹得非常細緻。
更可貴的是,圍繞災難,該劇展現了人類應有的誠實、勇敢、擔當以及愛情。
劇裡展現的核災難起因,是政府對研究機構的信息隱瞞、核電廠官僚的急功近利,說白了都是欲望惹的禍。這讓我想起斯坦利·庫布裡克的《奇愛博士》,一部借核危機諷刺人類自己的老電影:總有沙雕以個人意志引爆危機。
劇裡展現的人類面對核災難時的誠實、勇敢、擔當以及愛情,卻又鼓舞人心——這讓我想起基努·裡維斯主演的《地球停轉之日》,一部在人類要毀滅時想說「我們人類還能再搶救一下」的電影。
沒錯,不止這些搞電影的認識到了,相信我們很多其他人也認識到了,人類總是在F**k SELF,從來都走在不搞死自己不罷休的道路上。
車諾比事故影響超過20萬平方公裡的區域,給超過9萬人帶來急性放射病、腫瘤、甲狀腺癌、白血病、心臟病、白內障、生育障礙、心理和精神疾病等。
假設政府沒有隱瞞核反應堆裡控制棒的隱患,或者核電廠官僚們控制一下自己急功近利的私慾……
可惜沒得假設。
《車諾比》這劇除了諷刺、批判,最惹眼的態度自然是上文提及的,處處透露著對人性的最終肯定——即,相信人類是誠實、勇敢、擔當以及有愛的。
消防員瓦列裡在救災前線受到直接輻射,被送往莫斯科治療。其妻子想方設法終於出現在病床邊上,對渾身潰爛的丈夫不離不棄。丈夫說「我說過,總有一天我會帶你到莫斯科」,聽到這情話,多少人像我一樣控制不住、眼淚簌簌?
當妻子為丈夫講述病床窗外的美景,有紅場、有克林姆林宮,即便我知道這是編劇套用了歐·亨利《窗》的故事,但,還是催人淚下啊!
有擔當的能源部高官,誠實的科學家們,勇敢的消防員、軍人、煤炭工等等,一大批人在災後站了出來,拯救少數人造成的爛攤子。
我當然相信《車諾比》劇中所言是事實,一是因為風格比較寫實,二是我們社會剛經歷過新冠病毒危機,我看到過那些眾志成城、那些捨己為人、那些偉大和崇高的身影。
所以相信人類。
相信人類是當然,但不代表放心人類——人們總是搞砸後,才想起來去挽救。
我們總說愛地球、保護生態,說白了,這是愛自己、保護自己的生存環境,可千萬別又毀了再眼淚巴巴地拯救。
有些人會堅定地說,倘若遇上車諾比事故這種,自己也會奮不顧身挽救生靈。
我很欣賞這種預支的道德。
但是不如,讓我們先從常見的小事做起:抵制一次性筷子、非降解塑膠袋、燃放煙花爆竹、大排量私家車等。
相信我,這跟愛不愛地球真的沒關係,這些事的本質是,愛自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