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載人登月、月球旅遊還有多遠?國家航天局官宣!

2020-12-20 澎湃新聞

12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

未來星際探測計劃:考慮去月背採樣

隨著嫦娥五號任務順利完成,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未來的探月計劃如何開展?

國家航天局新聞發言人許洪亮介紹,相對浩瀚宇宙而言,人類對宇宙起源和深空的了解目前還是九牛一毛,還需要開展大量的工作,需共同探索未知的領域,各國共同開展相關活動,有利於人類共同認知月球和宇宙的奧秘。

「我們也倡導,對於同一個目標的探索,各個國家可以開展合作,針對不同的科學目標和任務分工,可以各有側重,協調各自資源合作實施。」許洪亮以探月為例進一步說,未來中國要實行嫦娥七號對月球的南極進行探測,俄羅斯也有一個叫做「月球-資源-1」,即LUNA-26的探測,在中俄兩國政府間合作機制下,正準備在這方面開展相關合作。

「我們歡迎其他國家與我們共同開展類似像國際月球科研站的合作,還有月球以遠的深空探測上,通過開展更多的合作,為增進人類福祉共同作出貢獻。」許洪亮說。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表示,在接下來的計劃中,會考慮去月球背面進行採樣,因為人類還沒去那裡採過樣,有利於全世界的科學家做科研。「有能力的國家開展深空探測,是大國應盡的義務,中國政府現在進行這些任務,也是為探索宇宙奧秘造福人類作出中國貢獻。」吳豔華說。

對於未來的星際探測,吳豔華透露,按照探月工程的「繞、落、回」三步走,星際探測主要是「勘、建、用」三個字:

「勘」就是勘察月球和其他星球的環境,包括空間環境、地質環境及人類關注的各種輻射等,這是探索的最主要目的;

「建」就是要建設,形成一定的基礎設施能力,像嫦娥四號的鵲橋衛星,就能提供持續不斷的月地測控通信能力和長期供水供電能力等;

「用」的目的主要是有關地外資源能不能供人類利用和開發,世界各國應該都是圍繞這麼一個目的開展星際探測活動。

能不能搞載人旅遊?吳豔華說:「我個人認為,從技術上是沒問題的,關鍵是耗費很昂貴,現階段還是要以服務於探測、服務於科學為首要。」

載人登月、月球旅遊還有多遠?

嫦娥五號任務完成標誌著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那麼未來登月和到月球上旅遊是不是指日可待呢?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12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按照目前中國政府初步意向,先搞關鍵技術攻關,等近地軌道空間站建成,再規劃論證是不是要搞載人登月。

吳豔華表示,當前的首要任務是完成地球軌道空間站的建設,爭取用兩年左右的時間開展建設,中國政府與聯合國共同發布了要在中國的太空站廣泛開展國際合作的內容,要把它用好,爭取有更大的價值,特別是要能為人類民生福祉有更多的產出。

「我們搞載人登月,一定是服務於科研,服務於探索未知。」吳豔華說,目前我國開展的月面起飛、軌道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都是未來載人返回的必要技術,這些技術通過驗證,也是為未來載人登月打基礎。

中國會否把月球樣品分享給NASA?

會上,有外媒記者提問,中國是否會把月球取樣的樣品分享給美國的NASA?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回應稱,根據《外空條約》,外空資源是人類的共同財富,中國政府會按照《外空條約》來執行。

吳豔華表示:「中國政府願意與各國志同道合的機構和科學家共享月球樣品,包括有關探測數據,來進行科學分析。不過遺憾的是,2011年,美國國會通過了『沃爾夫條款』,限制美國NASA、國務院科學委員會等官方機構與中國航天往來合作。能不能合作,還要看美國政府的政策。我們願意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合作共贏原則基礎上,同美方無論是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還是科學家、工程師開展真誠友好的合作。」

國家航天局新聞發言人許洪亮稱,因為這是人類44年以來再次獲得月球的樣品,近一段時期以來,國際同行都非常關注,紛紛給中國國家航天局、中國政府、其他機構發來賀電,都提出了需要共同開展研究的意願。

「中國國家航天局與40多個國家籤訂了140多份合作協議,並且深度參與了18個國際組織的相關工作。月球樣品是我們人類共同的財富,我們願意以平等互利、互惠互利的方式跟國際同行開展合作。」許洪亮表示,科學研究是有規律的,中國會按照聯合國有關的條約、法規以及我國的有關規定開展。

據悉,為了做好月球樣品的管理工作和數據共享工作,中國國家航天局將專門印發月球樣品的管理辦法和後續管理政策。

「後續我們會跟國內的有關科技部門,共同向國際同行發出徵集月球樣品分析的相關方案,同時也會組織國內外的相關科學家,對方案進行遴選,開展一些成果的共享,共同研究,包括一些數據開放相關的工作。」許洪亮說。

來源 | 羊城晚報、金羊網、羊城派

文圖 |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莉

原標題:《【關注】載人登月、月球旅遊還有多遠?國家航天局官宣!》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載人登月、月球旅遊還有多遠?月球樣品是否會和美國分享?國家航天...
    而對於中國在載人登月方面未來的規劃,吳豔華表示:「按照目前中國政府初步意向,先搞關鍵技術攻關,等我們近地軌道的空間站建成,我們再規劃論證是不是要搞載人登月。我們搞載人登月,一定是服務於科研,服務於探索未知。目前開展的月面起飛、軌道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都是未來載人返回的必要技術。這些技術通過驗證,也是為未來載人登月打基礎。」
  • 是否載人登月?航天局:與美國不同
    12月17日凌晨,攜帶月球土壤樣品的嫦娥5號探測器的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預定區域安全著陸。就在嫦娥5號「凱旋歸來」之後,國家航天局又宣布了新的計劃。據新華社消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2月17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嫦娥5號探月工程有關情況。據報導,在當天的發布會上,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了未來中國探月工程的新計劃。
  • 中國是否有載人登月計劃?國家航天局:等近地軌道空間站建成再論證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再發布會上表示,未來關於有沒有載人登月的計劃,按照目前中國政府初步意向,先搞關鍵技術攻關,等近地軌道的空間站建成,再規劃論證是不是要搞載人登月。吳豔華指出,載人登月,中國政府的目的可能不同於當時美國載人登月。當時美國和蘇聯搞星球大戰,就是以「誰先上」「上得多」作為主要目的。
  • 1969年美國就載人登月了,是不是現在隨時可以重返月球呢?
    網上一談到大國月亮上挖土並帶回,就有網友嗤之以鼻:1969年美國就載人登月了,只要美國想,隨時可以重返月球!是真的嗎?事實是,從柯林頓開始,喊了20多年重返月球的口號(川普也喊了最少兩次),卻沒影子!
  • 「中國向載人登月邁出又一步」
    但對中國人而言,另一幅畫面可能比科學圖像更為重要:在月球上展示中國國旗。中國國旗從探測器的特殊結構中展開後,探測器對它進行了拍照。該報導稱,探月任務被視為中國雄心勃勃的太空計劃的重要一步。這個年輕的太空國家想積累經驗,以便在未來成功實現載人登月。
  • 以現有的技術和國力資源,哪個國家能夠最快實現載人登月?
    因為月球在繞地球公轉的同時進行自轉,周期27.32166日,正好是一個恆星月,所以我們看不見月球背面。直到1969年,阿波羅十一號飛船載人登月,全世界有六億人通過電視轉播同時收看了這歷史性的一幕。當看到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人類的第一個腳印時,觀者無不心馳神往。
  • 國家航天局:待近地軌道空間站建成後 再論證是否發展載人登月
    中新社北京12月17日電 (郭超凱)在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7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表示,先進行關鍵技術攻關,等近地軌道空間站建成,再規劃論證是否發展載人登月。圖為發布會結束後,吳豔華接受媒體追問。
  • Q論|載人登月離我們還有多遠?專家稱嫦五意義不止在於取回月壤
    據國家航天局消息,2020年11月24日04時30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將我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送入奔向月球的旅程,預計嫦娥五號將從月面獲取約2千克的樣品返回
  • NASA提出太空探索時間表,計劃在2030年再次實現載人登月
    NASA提出的這一份時間表覆蓋了載人登月和火星登陸等項目。 當地時間27日,美國航天局(NASA)在官網發布消息稱,他們最近向國會提交了「國家太空探索行動報告」,針對美國未來開展地月空間探索、再次載人登月和載人探索火星制定了一個時間表。
  • 俄科學院院士:適合建月球基地的地方不多!中國人何時載人登月?
    毫無疑問,嫦娥五號在全球掀起了一股對探索月球的熱潮,關於載人登月、近月軌道空間站以及月球基地的建設成為關注的焦點。 月球上適合建設基地的地方少,在目前「產權」不明確的情況下,理論上那個國家先到,就屬於那個國家。 當前,明確載人登月日期的國家只有兩個,一個是美國的2024年登月的「阿爾忒彌斯」重返月球計劃,一個是俄羅斯的2030年載人登月計劃。
  • 「雙語彙」美國航天局再次登月?
    Over the moon還有一個升級說法,即over the moon and back,即開心過頭,「玩脫了」。庫裡顯然「玩脫了」。他日前在參加一檔脫口秀節目時,問身邊人「我們去過月球嗎?」在自己給出否定答案後,他又說「Sorry, I don't want to start conspiracies(抱歉,我並不想引發陰謀論)」。
  •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太空人登月申請正式開放
    2024年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下一個登月的男性或女性三個星期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稱他/她們將接受太空人前往月球或火星的申請。這些申請可以從現在開始湧入,申請流程已經開始,並將一直開放到年底。召集所有探險家!現在是你成為一名太空人的機會!
  • 美國公布188頁新一輪載人登月報告,月球要進入瓜分時代了?
    作者:文/虞子期 這兩天,嫦娥五號備受全球的關注,也再次引發了人類登月熱潮,如今嫦娥五號正在返回地球的路上,具體的返回時間暫時沒有公布,但是從初期的任務時間點來看,總計是23天,如今已過一半時間,所以應該快了,我們只需要細心等待即可,中國嫦娥五號也是在過去40多年來,首次實施月球採樣的國家,
  • 「小五挖土」回家,繼中國之後,還有哪些國家將去月球挖寶?
    這也是人類繼1976年蘇聯月球24號帶回100多克月球樣本以來,人類再一次在月球上「挖土」成功,嫦娥五號探月任務的成功,使得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個成功實現月球採樣返回的國家。人類一直對浩瀚的太空存有幻想,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新一輪的探月熱潮再度興起,美國、俄羅斯、日本等多個國家相繼向月球發射了探測器。那麼,繼嫦娥五號之後,還有哪些國家將去月球「挖土」?
  • 嫦娥五號之後,還有哪些國家將去月球「挖土」?
    那麼,繼嫦娥五號之後,還有哪些國家將去月球「挖土」呢?前途難料的「阿爾忒彌斯」無論是載人登月採樣返回月球還是無人採樣返回,都能加深人類對月球的認識。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國防預算分析項目和太空安全項目總監託德·哈裡森認為:「從月球上更多不同地方採集樣品將有助科學家更好地了解月球上的資源,未來開採這些資源可能帶來一些經濟價值。」川普任期內一直積極推進美國在2024年實現載人登月,但選舉的失敗可能讓載人登月項目因政權更迭而「失寵」。
  • 《登月第一人》讓人類登月真假再掀質疑,人類到底登上過月球嗎
    因為在這近50年間,人類就再也沒有登上過月球,按理說隨著經濟和科技的發展,如今一臺Iphone XS MAX的CPU,都能頂一個當時NASA指揮中心的運算器了,按照這種科技發展速度,現在月球應該屬於旅遊景區了,國慶檔擠滿中國人。但目前為止,只有中國做了嫦娥登月實驗,其他國家毫無動靜。
  • 為什麼登月的只有3個國家?登月真有那麼難嗎?這項技術是關鍵
    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人類就已經開始對月球進行探索。距今,將近六十年的時間過去了,目前地球上具備探月能力的國家也只有美國、俄羅斯和中國,其中成功實現過載人登月的就只有美國。如今,許多國家的航天實力都比以前強了不少,像歐洲航天局、日本、印度等都能夠自主發射人造衛星。
  • 嫦娥攬月|嫦娥五號之後,還有哪些國家將去月球「挖土」?
    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帶著月球樣品返回地球,探月三期工程第三步圓滿成功,不僅意義重大,而且影響深遠。嫦娥五號探月任務的成功也讓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成功實現月球採樣返回的國家。進入21世紀,世界上興起了新一輪探月熱潮,美國、俄羅斯、日本、印度、歐空局等多個國家或組織都向月球發射了探測器。
  • 「嫦娥」探月順利返回,未來還有哪些新期待_中國國情_中國網
    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從月球採樣回來的國家,人類44年以來再次獲得月球樣品。這是一個結束,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最後一步完美收官;這是一個開始,中國不僅有了自己的月球樣品,而且驗證了再入返回等技術,為載人航天打基礎。與此同時,公眾的好奇也被推到頂點:月球樣品什麼樣?公眾能否看到?中國是否會與世界共享?「繞落回」之後,中國什麼時候開展載人登月?
  • 第二個載人登月將誕生?日本想坐NASA順風車,實現載人登月
    隨著我們科技的發展,近幾十年內,我們人類已經可以乘坐飛船,飛出太空中,甚至已經能夠踏上月球表面。回顧人類首次登陸月球說起載人登陸月球,相信大家會先想到,美國的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這是我們人類首次登陸月球的項目,也是我們人類目前唯一一次登陸月球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