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中提到:一去二三裡,煙村四五家。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行旅的過程中路過了四五戶人家。其實中國歷史上研究數學的著名人物雖然也有幾位,但是人數不多。和國外一些知名的數學家相比,可能顯得要少一些。因為中國人的思想觀念比較偏向於實用性,所以和農業生產聯繫不大的數學文化,在中國歷史上一直被看重的程度不是很高。
在俄國曾經有這樣一位數學大神,但是這位數學大神在生前如同梵谷一樣,他所提出來的學問並沒有受到很多人的肯定,但是到死了之後卻聲名遠揚。而這位來自俄國的數學大神曾經提出了一個理論,稱平行線可以相交。但是直到這位數學大神去世,也一直沒有被人所認可。但是在12年後,這個數學理論卻陸續被證實了。
1792年,羅巴切夫斯基出生於俄國,從小對其他事情不感興趣的羅巴切夫斯基,偏偏對於數學十分感興趣。就在別人還數著123的時候,羅巴切夫斯基就將自己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研究幾何的問題上。甚至年紀輕輕的羅巴切夫斯基,就曾經當著自己的數學老師的面說:19世紀最有啟發性最重要的數學成就,當屬非歐幾何的發現。
就在所有人認為羅巴切夫斯基是一個數學天才的時候,1826年這位數學家卻公然宣布「平行線是可以相交的理論,所以當時又有很多人開始質疑羅巴切夫斯基是一個數學界的瘋子。因為大多數人給平行線定義的就是不可以相交的兩條線,但是羅巴切夫斯基卻提出了反向觀點,說平行線是可以相交的。可以相交的兩條線,又怎麼可以稱之為是平行線呢?
所以羅巴切夫斯基的論點一出,當時就有很多國內外數學愛好者紛紛反駁羅巴切夫斯基是個被數學搞瘋了的狂妄傢伙。1856年2月,羅巴切夫斯基帶著一輩子被他人所質疑的論點,溘然長逝。這一年羅巴切夫斯基也僅僅只有64歲,當時也沒有任何人站在羅巴切夫斯基的背後,說要支持他平行線可以相交的觀點。
但是沒想到在1868年,這是在天才數學家羅巴切夫斯基去世之後的第12年,當時人們才相見恨晚的發現,似乎羅巴切夫斯基告訴了人們,這個世界上的確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當時有一位來自義大利的數學家,名字叫做貝特拉米,這位科學家就發表了一篇論文,稱:在歐式空間的曲面上可以實現平行線相交。
意思也就是說,如果人們用二維空間去看一些事物的話,很有可能會得出一個相對而言大家都能夠接受的結果。但是如果將二維空間變成三維、四維、五維的話,會得出來一些奇奇怪怪的結果。然而這些被認為是奇怪的結果,但實際上是可以真實存在的。
所以人們要用多維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如果僅僅只用二維的角度來看待問題的話,人們只能生活在平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