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數學家提出平行線可以相交,卻受盡嘲諷,不料死後12年被證實

2020-12-11 史觀天下說

古詩中提到:一去二三裡,煙村四五家。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行旅的過程中路過了四五戶人家。其實中國歷史上研究數學的著名人物雖然也有幾位,但是人數不多。和國外一些知名的數學家相比,可能顯得要少一些。因為中國人的思想觀念比較偏向於實用性,所以和農業生產聯繫不大的數學文化,在中國歷史上一直被看重的程度不是很高。

在俄國曾經有這樣一位數學大神,但是這位數學大神在生前如同梵谷一樣,他所提出來的學問並沒有受到很多人的肯定,但是到死了之後卻聲名遠揚。而這位來自俄國的數學大神曾經提出了一個理論,稱平行線可以相交。但是直到這位數學大神去世,也一直沒有被人所認可。但是在12年後,這個數學理論卻陸續被證實了。

1792年,羅巴切夫斯基出生於俄國,從小對其他事情不感興趣的羅巴切夫斯基,偏偏對於數學十分感興趣。就在別人還數著123的時候,羅巴切夫斯基就將自己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研究幾何的問題上。甚至年紀輕輕的羅巴切夫斯基,就曾經當著自己的數學老師的面說:19世紀最有啟發性最重要的數學成就,當屬非歐幾何的發現。

就在所有人認為羅巴切夫斯基是一個數學天才的時候,1826年這位數學家卻公然宣布「平行線是可以相交的理論,所以當時又有很多人開始質疑羅巴切夫斯基是一個數學界的瘋子。因為大多數人給平行線定義的就是不可以相交的兩條線,但是羅巴切夫斯基卻提出了反向觀點,說平行線是可以相交的。可以相交的兩條線,又怎麼可以稱之為是平行線呢?

所以羅巴切夫斯基的論點一出,當時就有很多國內外數學愛好者紛紛反駁羅巴切夫斯基是個被數學搞瘋了的狂妄傢伙。1856年2月,羅巴切夫斯基帶著一輩子被他人所質疑的論點,溘然長逝。這一年羅巴切夫斯基也僅僅只有64歲,當時也沒有任何人站在羅巴切夫斯基的背後,說要支持他平行線可以相交的觀點。

但是沒想到在1868年,這是在天才數學家羅巴切夫斯基去世之後的第12年,當時人們才相見恨晚的發現,似乎羅巴切夫斯基告訴了人們,這個世界上的確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當時有一位來自義大利的數學家,名字叫做貝特拉米,這位科學家就發表了一篇論文,稱:在歐式空間的曲面上可以實現平行線相交。

意思也就是說,如果人們用二維空間去看一些事物的話,很有可能會得出一個相對而言大家都能夠接受的結果。但是如果將二維空間變成三維、四維、五維的話,會得出來一些奇奇怪怪的結果。然而這些被認為是奇怪的結果,但實際上是可以真實存在的。

所以人們要用多維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如果僅僅只用二維的角度來看待問題的話,人們只能生活在平面之中。

相關焦點

  • 俄國數學家稱「平行線可相交」,卻受盡嘲諷,結果死後12年被證實
    在我們接觸幾何學後,「平行」與「相交」是裡面入門的基礎知識。所謂「平行」的定義也非常簡單,就是同1個平面裡,2條不會相交的直線就是「平行線」了。「相交」的定義可這麼理解,同1平面裡,2天直線會有交集,也就是接觸點。
  • 俄國數學家提出:平行線可以相交,被人嘲諷多年,死後12年被證實
    兩條平行線的相交,就是這種魅力的最好詮釋了。早在古希臘數學家歐幾裡得的《幾何原本》裡,就有構造的幾何學,而後人也正是在對歐式幾何的平行公理進行進行推斷總結後,得出了「平行線的性質」。而後來的數學家也不斷地豐富著平行線的定義,不過最根本的一點還是一直沒變,那就是平行線就是兩條永遠不會相交的直線。
  • 平行線可以相交!俄國數學家刷新人們的認知,死後才被認可
    我們在學習數學的時候,知道平行線是不會相交的,但是平行線不相交,只是在同一平面中才會成立,而不在同一平面內的兩條平行線是不一定平行的。這個理論在很早以前被俄國的數學家提出,但是直到他死後,這個理論才被人們接受。
  • 俄國數學家認為平行線可以相交,受盡質疑鬱鬱而終,12年後被證實
    從古至今,不少數學家提出的思想都對我們的生活有極大的貢獻。譬如三角形是最穩定的,不少建築拔地而起。然而,在一些數學家的成就背後,免不了失敗和被質疑,有一位俄國的數學奇才,他提出的「平行線可以相交」就被不少人質疑,在輿論中他12年都未成功認證自己的觀點,最終鬱鬱而終。
  • 他提出平行線可以相交,卻受盡譏諷無人認可,死後12年被證實
    幾何中,在同一平面內,永不相交(也永不重合)的兩條直線被稱作平行線。平行線是幾何中重要的概念,說到它,就不得不說一說歐氏幾何。歐幾裡得是古希臘的一位著名數學家,在公元前三世紀,他將人們公認的一些幾何知識作為定義和公理(公設)。在這個基礎上研究圖形的性質,推導出一系列定理,組成演繹體系。
  • 俄國數學奇才稱「平行線能相交」,因嘲諷鬱鬱而終,12年後被證實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腦筋急轉彎,在我們的觀念中,平行線不可能有交點,但在19世紀的俄國,有一位數學家,經過多次的證明後,得出了平行線可以相交的結論。當時的主流理論並不認可這個觀點,認為這個觀點是不可能的,並對他進行了嘲諷,這位數學家也只能含恨而終,但沒想到,12年後出現了反轉。
  • 俄國數學家:稱「平行線可以相交 」,到死未被認可,12年後被證實
    以至於我局限性的定義了平行線在任何情況下,永遠都不可能相交,並且還堅定不移的相信了這個奇葩的拐點。然而,事實就是如此嗎?不,不是的!其實,平行線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相交的。在很早之前,俄國有一個數學家就曾經提出了平行線可以相交的觀點,雖然這一觀點的提出並沒有被認可,甚至直到他去世也沒有被認可,但是在他去世的12年後,這個觀點被學者證實,被世人認可。
  • 數學天才羅巴切夫斯基:提出平行線能相交遭質疑,死後12年被證實
    在Euclideanspace之中,在同一個平面上面的兩條平行線,永遠不會相交。我們經過了九年義務教育的人應該也都學過平行線的定義——就是在平面之內兩條不相交的直線。而我們自己在紙上畫一畫,也能很明顯的看出來,兩條平行線是不可能相交呢?
  • 憋屈的數學家,他提出平行線可相交遭嘲諷離世,卻在死後被證明
    俄羅斯數學家天才羅巴切夫斯基,在他30歲的時候曾經證明了平行線能相交,不但沒受到尊重,反而在當時成了笑話,很多數學家對他嘲諷不已,最終這位年輕的數學天才無法承受語言暴力,在眾人的一片謾罵聲中抑鬱而亡,搞笑的是,在他去世12年之後,非歐幾何的提出再一次證明了他的觀點的正確性,他也被人們稱為非歐幾何的早期發現者之一
  • 平行線可相交?俄國數學家這觀點不被認可,死後12年才被證實!
    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這樣一位執著的科學家,他一生都在挑戰權威,那怕後面得不到別人的認可,他也始終鍥而不捨,這個人就是俄國著名的數學家:羅巴切夫斯基。我們都學過這個定理,在同一平面內的兩條直線和第三條直線相交,假如其中一側的兩個內角之和小於兩直角,則該兩條直線肯定在一側相交。這也就是歐幾裡得的第五公裡,但是當時的羅巴切夫斯基無法證明這個功利的正確性,所以他開始對這一公認的權威公裡提出了挑戰,開始了他對平行線理論的而研究。
  • 數學天才堅持「平行線可以相交」,生前受盡嘲諷,去世12年被證實
    數學天才堅持「平行線可以相交」,生前受盡嘲諷,去世12年後被證實。人家都說,真理是永遠存在的,如果還沒有被證實,那麼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而在真理的驗證過程中,其實有很多人可能成了犧牲者。而在數學界,「平行線是不會相交的」的理論深入人心。比如說我們上學的時候,學到的理論是平行線永遠都是平行的,它們永遠都不可能相交。幾何中,在同一平面內,永不相交,也永不重合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在當年,其實很多數學界都是堅持這個理論的。
  • 他提出平行線可以相交,卻受到嘲諷遭質疑,不料去世後12年被證實
    幾何中,在同一平面內,永不相交(也永不重合)的兩條直線被稱作平行線。平行線是幾何中重要的概念,說到它,就不得不說一說歐氏幾何。歐幾裡得是古希臘的一位著名數學家,在公元前三世紀,他將人們公認的一些幾何知識作為定義和公理(公設)。
  • 俄國一數學家提出平行線可以相交,至死仍未被認可,12年後被證實
    開啟幾何世界的大門羅巴切夫斯基1792年出生於俄國一個貧困的家庭,他從小就非常的聰明,對數學充滿了很濃的興趣,並於1807年進入了喀山大學學習,在那裡主攻數學和物理,慢慢地向自己的理想邁進,後來於1811年就獲得了物理數學碩士學位,在取得碩士學位之後他就選擇了留校工作,從剛開始的教授助理一步步成為了常任教授,最後還擔任了喀山學區的副督學一直到去世。
  • 平行線可以相交?俄國數學家將其發現卻遭諷刺,死後才得以證明
    上學的時候數學告訴我們,平行線是不會相交的,關於平行線的定義是這樣的:幾何中,在同一平面內,永不相交,也永不重合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不過俄國的數學家羅巴切夫斯基確認為平行線是可以相交的。尼古拉斯·伊萬諾維奇·羅巴切夫斯基出生於1792年,他是俄羅斯數學家,非歐幾何的早期發現人之一。
  • 他認為平行線可以相交,卻受盡嘲諷鬱鬱而終,結果死後12年被證實
    通過此直線外的任何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之平行。」這是蘇格蘭數學家約翰·普萊費爾提出的普萊費爾定理,那麼兩條平行線是否能夠相交呢?普萊費爾並沒有給出答案。事實上,《幾何原本》提出了五個著名的公設,第五公設的複雜程度卻遠遠高於前面四條,但是它也是唯一無法證明的那一條。從公園前3世紀到19世紀初,數學家們投入無數的精力,想要完成對於第五公設的驗證,卻都遭到了失敗。
  • 俄國數學天才稱平行線可以相交,遭嘲諷鬱鬱而終,12年後被證實!
    俄國數學天才稱平行線可以相交,遭嘲諷鬱鬱而終,12年後被證實 人所共知,兩條平行的直線是絕對不可能相交的,而第五公設的存在讓其成為可能。
  • 他是數學天才,提出平行線可以相交遭質疑,死後12年得到世界認可
    「兩條平行線不可能相交」是許多痴男怨女在愛而不得時說出的話,在數學幾何中,同一平面內永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而平行線的性質來源於歐氏幾何的平行公理。
  • 俄國數學家稱:「平行線可以相交」,到死未被認可,12年後被證實
    的確,我們從小就知道兩條平行線不會相交。歐幾裡得,凡是初中畢業的人,估計都對他不陌生,我們學的幾何,就是他的研究成果。歐幾裡得,約公元前330年—公元前275年間的人,古希臘人,數學家,被稱為「幾何之父」,他的成果收錄在《幾何原本》裡,這就是歐式幾何。
  • 數學天才提出「平行線相交」理論,遭到同行嘲笑,死後12年被證實
    在大多數人的記憶中,課本中的理論知識告訴我們「平行線是無法相交的」,這一觀點也曾備受爭議,同時也有數學家提出「平行線能夠相交」的理論觀點,甚至還得到證實,當年提出這一觀點時,還曾遭到數學界同行的嘲笑,到底是什麼情況?
  • 天才數學家稱「平行線可以相交」,被人嘲笑,百年後被人證實相交
    天才數學家稱「平行線可以相交」,被人嘲笑,百年後被人證實相交什麼叫「平行線」?一般我們的認知裡面定義的平行線就是在同一平面內,兩條永不相交且永不重合的直線就是平行線,但俄國著名的天才數學教羅巴切夫斯基就曾提出「平行線可以相交」,為此就是「羅巴切夫斯基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