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慎明:讓太極文化和太極拳在全國進一步普及並儘快走向世界

2020-12-20 騰訊網

作者:李慎明

來源:「世界社會主義研究」微信公眾號

原文刊載於《世界社會主義研究》2020年第8期

原標題為【中國太極!】李慎明:讓太極文化和太極拳在全國進一步普及並儘快走向世界

(圖源:網絡)

原編者按: 「四象照六合,乾坤蕩正氣,剛柔集於體,動靜皆統一。」太極拳是中華傳統文化瑰寶。2020年12月17日,中國太極,成功申遺!在此,讓我們熱烈祝賀太極拳申遺成功!現特轉發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研究員李慎明同志受邀發給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籌備處的賀詞和他刊發於《世界社會主義研究》2020年第八期上的《讓太極文化和太極拳在全國進一步普及並儘快走向世界》一文。以饗讀者。特此祝賀!

賀 詞

欣聞中國太極拳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審議通過,作為一名來自中國太極拳發源地、陳氏太極拳故裡的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尤為感到高興,特表示熱烈地祝賀!

中國太極拳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和重要載體,對人類文明有其獨有與特有的貢獻。作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中國太極拳,不應也不會僅是擺放在人類文明博物館內的陳列品,不應也不會僅是供部分人習練的「奢侈品」。衷心希望這一獨特的人類文明的哲拳,能夠儘快在全國普及,走向世界,鮮活在全國人民與世界各國民眾日常工作之餘和生活之中。

我們常說:「醫易同源,醫武同源」,從一定意義上講,中國太極文化與中國中醫藥文化同氣連枝,同為根深葉茂的中華文化所綻放的光彩照人的花朵。中國太極拳融合了中醫經絡學說、導引吐納養生術和武術,集儒、釋、道於一身,故中國太極拳又是廣義中國中醫藥文化的有機組成,是中國太極文化中極少有的有形的活的載體。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廣義的中醫藥其中包括太極拳、八段錦等發揮了明顯和獨特的作用,彰顯著特有的價值和風採,是中國與人類文明寶庫中的當之無愧的瑰寶。

我堅信,通過習練太極拳,太極拳能夠養生、治未病和太極拳能夠使人健康長壽的觀念,必然會常駐更多人的心間。

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

李慎明

2020年12日17日

讓太極文化和太極拳在全國進一步普及並儘快走向世界

李慎明

摘要:中華文明是本土自生和獨立自在的。太極文化和太極拳由黃河文化與黃河文明孕育而來,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實踐中,太極拳的抗疫價值凸顯,迎來了傳承、推廣和發展的春天。讓太極拳進一步在中國普及並走向世界,必須把振興太極拳列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國家戰略和「十四五」規劃,為太極文化和太極拳的發展定好位;用太極精神推動太極拳事業及太極拳文化產業的發展,樹立大太極拳觀念;建立國家級太極拳段位分級評審機制,制定科學化、標準化的太極拳健身普及版本;積極發展技擊太極拳,爭取將技擊太極拳列入奧運會比賽項目;把太極文化和太極拳納入國家的相關教育體系,開辦太極文化和太極拳大學以及各類專業學校;積極推進太極拳產業發展,定期舉辦國家級的太極文化和太極拳年會,辦好《世界太極拳藍皮書》。

關鍵詞:太極文化;太極拳;黃河文化;中華文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我們召開黃河文化與太極拳的學術研討會,就是踐行總書記上述指示的一個實際行動。

文化和文明是人類特有的產物與積澱。人類的起源是科學界和廣大民眾都十分關注的一大謎團,很值得繼續深入探討。但是,我們絕不贊成人類文明的「西方起源論」與「西方文明中心論」。越來越多的國內外考古實物已經證實:中華文明是本土自生的和獨立自在的,中華大地包括我們偉大祖國的黃河流域是人類起源的發祥地之一。人類文明起源於世界多處、多地。世界文明多元論無可辯駁、不容辯駁。

我們常說,生命在於運動,但生命來源於哪?有人說,地球的生命可能來源於外來行星對地球的撞擊,這也可能是地球生命誕生的其中條件之一。但我個人認為,不僅生命在於運動,而且運動孕育和催生著生命。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地球的生命包括人類有沒有可能主要是源於地球自身能量的一次次集聚、從量變到質變的一次次迸發?青藏高原無疑原為滄海,至少是5000多萬年前,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兩大板塊的撞擊,使得青藏高原隆起,從而誕生了奔騰東去的黃河,逐漸繁衍出中華民族的主要支脈,進而誕生了黃河文化與黃河文明,孕育了太極文化。「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太極文化悠長的源頭可能就是這樣綿延伸向宇宙洪荒的遠古時期。

太極拳的發祥地溫縣,是相傳「河出圖,洛出書」的黃河與洛水交匯處的河洛文化的核心區,是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創作《易經》、形成太極文化的丹田地。據史載:黃帝、堯帝、夏禹、商湯等帝王登基時,都在此面壁祭天。

奔騰不息的黃河文化與黃河文明孕育著太極文化。太極拳的真諦和根基是太極文化。一陰一陽謂之道。太極文化及太極拳的精髓是陰陽為一、陰陽相依、陰陽互化和陰陽生生不息。這就是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的東方文明,源遠流長,基業長青。這一精髓暗合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對立統一規律。從根本上說,世上萬事萬物,都是由陰陽即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的矛盾雙方相組成。對立統一規律是自然界、人類社會與思維的最為一般的規律和根本規律。中華文明的偉大與神奇之處,正在於此。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和驕傲,應是源於此原點。正如總書記所說,黃河文化與黃河文明是中華文化自信的根和魂。

太極文化結出了偌大的碩果——太極拳。太極拳集《易經》的陰陽學說、老莊的道法自然、儒家的中庸之道、兵家的虛實論、中醫的經絡原理、道佛儒等多元文化之大成,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標識,是東方文化精髓的蘊聚。太極拳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裡及外的形體表達,是東方傳統智慧的動態符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哲拳」,是我國老少皆宜的優秀傳統健身項目,它所表達的太極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並與中國優秀傳統中華醫藥學有著直接的血緣關係,是全人類優秀傳統文化的結晶。

正因如此,太極拳自誕生以來,歷經300多年的傳承發展,現已傳遍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習練人數達4億之眾,成為世界上習練人數最多的一項運動方式。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太極拳以其獨特的健身效果倍受世人青睞。太極拳首次進入國家戰略層面,成為健康中國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已經吸引著世界範圍內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廣泛關注和深入研究。

2020年春季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是一次罕見的全球性危機,也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作為最早向國際社會通報疫情、最早迎戰疫情的國家,中國全民動員、舉國上下,經過艱苦奮戰,付出巨大犧牲,成為世界上率先控制住國內疫情的國家之一,為世界守住疫情防控的區域防線,書寫出令人矚目的「中國答卷」,為全球抗疫積累貢獻了寶貴經驗。抗疫期間,基於鍾南山、張伯禮等院士的肯定和推介,加之廣大太極拳人的一系列努力,太極拳「提高免疫力」「改善氣血和肺功能 」的抗疫價值凸顯,成為廣大民眾防疫抗疫的重要選項。從這個意義上講,太極拳迎來了傳承、推廣和發展的春天。

如何使太極拳進一步儘快在中國普及,並使之走向世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的問題上,要講辯證法、兩點論,『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機統一、相互補充、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格局。」振興太極拳同樣需要充分發揮市場和政府這兩個作用。

1.把振興太極拳列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國家戰略和「十四五」規劃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努力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要「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把繼承傳統優秀文化又弘揚時代精神、立足本國又面向世界的當代中國文化創新成果傳播出去」。 太極文化和太極拳正是「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的重要組成,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廣義中醫文化的重要組成,其內在的文化與經濟價值遠未開發出來。如果僅僅靠市場的作用,太極拳無法進一步在全國普及,更無法走向世界。社會主義的巨大優勢之一,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特建議國家從頂層設計的高度,把振興太極拳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第二個百年的國家文化戰略及「十四五」規劃中。現在,個別超級大國正在打壓和強迫關閉我國在海外的孔子學院,是否可以考慮把海外孔子學院改辦成以企業形式設立的太極拳拳館,既然印度的瑜伽、韓國的跆拳道和美國的麥當勞、肯德基可以遍布世界各地,遍布我國各個城市,我國的太極拳以及少林拳為何不能如此辦理,在世界各地開花呢?開放應該是平等、對等的。況且我們是5000多年文明延綿不絕、現在GDP居世界第二的大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1949年9月21日,毛澤東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宣布:「中國人民站起來了。」2014年12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上宣布:「今天的中國,已經成為一個具有保衛人民和平生活堅強能力的偉大國家,中華民族任人宰割、飽受欺凌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我們完全有理由、有能力、有辦法儘快使太極拳走向世界。

2.為太極文化和太極拳的發展定好位

太極文化是關於生命與生態文化理論的最早表達,太極拳是人類修身養性最好的運動形式之一,是中華民族貢獻給全人類的寶貴財富。太極拳原本就具有衛生與健康、武術與體育、文化與修養三種屬性,在當代完全可以增加這樣一種屬性:產業與企業屬性。太極拳的產業與企業屬性,是太極拳傳承的現代化創新,是在傳統師徒傳承的基礎上,打造規範化、現代化、規模化、標準化的太極拳現代傳承的產業模式,為國人和世界提供優秀的太極文化產品。這四種屬性分屬健康、體育、文化和產業四個領域,並有著健身心、治疾病、助長壽、防衛身、競技擊等多種功能。增加太極拳的第四種屬性,前三種屬性才能如虎添翼。要加強自然科學和哲學社會科學的聯姻研究,在哲理上、學理上、生理指標上用量化的標準來進一步說明和證明,太極拳確實在防治多種疾病、提高健康水平、開展體育運動、進行文化教育、促進體育經濟等方面具有很好的統一性和完整性,說明和證明了發展太極拳事業可以一舉多得,這是其他任何運動項目很少具有甚至無法比擬的。

3.用太極精神推動太極拳事業及太極拳文化產業的發展

我從微信上看到當代陳氏太極拳四大代表人物、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陳氏太極拳代表性傳承人陳小旺、陳正雷、王西安、朱天才等齊聚河南焦作溫縣陳家溝,共慶祖國華誕的消息,感到十分欣慰。同門與天下各門各派太極人,承擔著繼承和發揚光大太極文化與太極拳優秀傳統之重任,需要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共同提高。同時,也很希望太極拳的傳承者、習練者與有志于振興太極拳的企業家、從事太極文化和太極拳理論研究的工作者相互間密切協作、共同配合。只有這樣,太極文化和太極拳事業才能對人類健康發展作出新的重大貢獻。

4.樹立大太極拳觀念

太極拳要有大發展,在地緣屬性上是否可以這樣認為:太極拳的故裡絕不僅僅是陳家溝,亦絕不僅僅是溫縣,不僅僅是焦作市,而是整個河南。很高興看到河南省列出了「兩山兩拳」即「雲臺山、嵩山,太極拳、少林拳」戰略。「兩山兩拳」戰略的核心是兩拳。世界上名山遍地都是,但是世界上名拳卻寥若晨星。太極拳與少林拳是中華拳的代稱。從一定意義上講,太極拳的故裡在中國。太極拳與少林拳,一柔一剛,一陰一陽,相得益彰,相互輝映。正因如此,振興太極拳,首要責任在溫縣,在焦作,在河南。同時,也在全國。另外,陳氏太極拳與楊氏太極拳、武氏太極拳、吳氏太極拳、孫氏太極拳、李氏太極拳、和氏太極拳以及王其和太極拳如何團結一致,共同繼承、共同發展,在機制體制上進行創新,亦是很需要探討和實踐的,特別是焦作市與邯鄲市聯手探討與實踐的一大課題。這一目的,只有發揮政府的作用才能達到。

5.建立國家級太極拳段位分級評審機制

建議國家授權國家武管中心及相關研究機構,研究制定標準化的考核評級系統,建立科學嚴格的太極拳段位評審機制。這是對專業和業餘太極拳習練者有效的精神激勵,是培養大批德才兼備拳師之必需;但要嚴格防止「一切向錢看」的劣質市場經濟行為對評審的侵入與侵蝕。

6.進一步制定科學化、標準化的太極拳健身普及版本

借鑑八段錦簡便易學、隨時隨地習練、健身效果明顯的特點,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儘快制定推出標準的13式簡化太極拳,並在24式簡化太極拳的基礎上,儘快推出更加科學的2.0版本健身普及版本太極拳。這與習練72式、75式甚至84式太極拳並不矛盾。習練13式與24式簡化太極拳與72式、75式甚至84式太極拳,是普及與提高的關係。新的簡化版本既可由專家團隊設計編排,也可以在各地、各家推送的套路中公開選拔,最終擇優確定為國家定型的推廣套路,並適應國際化發展潮流。

7.積極發展技擊太極拳,爭取將技擊太極拳列入奧運會比賽項目

在此之前,可制定太極拳競技項目,甚至可以制定以太極拳為主的、世界上各個國家不同拳法同臺競技的共同比賽的國際標準。先由國內和國際市場運作,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完善,並適時上升為國家標準,最終形成國際慣例,以讓太極拳的競技項目早日昂首挺胸地走入國際奧運會。

8.把太極文化和太極拳納入國家的相關教育體系,儘快開辦太極文化和太極拳大學以及各類專業學校

建議河南省和河北省等太極拳普及基礎好的省份,把太極拳先行納入中小學體育課程,提倡條件成熟的全國各高校納入其體育課程,納入國內中醫藥大學、各相關大專院校的體育專業、專業武術學校和體育院校,讓太極文化及太極拳伴隨青少年成長。爭取國家教育部的大力支持和指導,儘快在焦作陳家溝、邯鄲等地開辦太極文化和太極拳大學。以培養大批合格的走向世界的太極拳專業從業人員、太極文化產業管理者和少量的太極文化研究工作者。與此同時,要允許條件成熟的民營資本開辦太極文化和太極拳學校。在培養太極人才的各類學校中,要注重適當培養英、法、德、俄、西班牙等多語種太極拳拳師。在積極發展技擊太極拳的基礎上,培訓出一批批高素質、高質量並可以走向海外、為海外企業服務的保安人員,進而灑向全國各地,走向世界各國。隨著「一帶一路」宏偉事業的推進,隨著動蕩、變革世界格局的降臨,隨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太極拳走向世界之後將是一個極大的產業。

9.積極推進太極拳產業發展

太極拳文化產業國內外市場前景廣闊。我們不必參照印度組建國家瑜伽部的做法成立國家太極拳部以推廣太極拳,但一定要高度重視太極拳產業的發展。特建議國務院國資委新組建兩個企業集團,一是國家中醫藥企業集團,二是國家太極拳企業集團。這兩個大型企業集團若能組建,必將是世界獨有和唯一的,將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這對於用實際行動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指示,對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都將具有重大的現實及歷史意義。這兩個國家企業集團,不僅會有良好的世界性的社會效益,而且必然會有很好的經濟效益。當然,國家太極拳企業集團,要設法正確處理與相關地方各級政府以及相關傳承人之間的經濟利益關係。河南省、河北省國資委和焦作市、邯鄲市政府都可相應成立相關分公司,各路太極拳大師參股,參照跆拳道、瑜伽與麥當勞、肯德基等企業經營模式,從產業化入手,逐步在我國各個城市和世界各大城市開設連鎖分店,嚴格標準,嚴格管理,儘快結束當前存在的「一家一戶」作坊式經營的太極拳產業的局面。

10.每年舉辦一次國家級的太極文化和太極拳年會

年會由國務院相關主管部門牽頭,由河南省焦作市和河北省邯鄲市輪流承辦,每年舉辦一次國際性的太極文化和太極拳年會。

11.下決心辦好《世界太極拳藍皮書》

作為國家級連續出版物的《世界太極拳藍皮書》,主要是對太極拳的歷史、在國際國內的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以及太極文化的現代化、科學化、產業化和國際化發展進行闡述和分析,重點挖掘太極拳歷史、文化、學術等深刻內涵、外在表現,以及對太極拳在修養學、人類健康與社會進步方面的積極作用進行分析和預測。《世界太極拳藍皮書》既是國家級專家智庫報告的集合,也是國內太極文化學術界向世界傳遞中國聲音、擴大中國影響的重要平臺。《世界太極拳藍皮書》是各路太極拳大師進行學習交流、共同提高的平臺,向業界團體傳遞最新信息的平臺,為政府部門提供專業諮詢的平臺,亟需繼續連續辦下去並辦好。要做到這一點,可能僅靠「自帶乾糧來辦公」還很不夠,需要成立太極文化和太極拳研究中心等相關國家智庫做為支撐,為太極文化和太極拳的大繁榮、大發展和大創新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建議儘快推出英文版《世界太極拳藍皮書》並在全球發行。

從歷史長河中走來的太極拳,正在成為21世紀最具世界影響力的中華優秀文化之一。全面系統地展現太極文化和太極拳的當代魅力,既是時代的呼喚,更是義不容辭的歷史擔當。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為弘揚太極文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作者:李慎明,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研究員)

編輯:老 胡

校審:水 壽

中國歷史研究院官方訂閱號

歷史中國微信訂閱號

相關焦點

  • 頂流「太極」和「騎在大象背上」的陳家溝
    陳家溝太極拳真正走向世界,是在改革開放之後。1978年,鄧小平為日本友人寫下「太極拳好」四個大字,將太極拳介紹給世界。20世紀80年代,陳家溝開始迎來自海內外的參觀學習者。武俠小說、影視劇等掀起的一次次太極熱潮,讓陳家溝名聲大噪。與此同時,陳家溝人一撥撥走出國門,赴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傳拳,僅陳家溝一地,就有300多名拳師組成的「海外軍團」出國教拳。
  • 專訪太極拳發源地申遺人:希望做好太極拳術語翻譯 助其走向世界
    新京報訊(記者 張璐)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引發世界關注。公開資料顯示,太極拳源於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距今有300多年歷史。太極拳申遺是如何準備的?作為太極拳的發源地,溫縣未來如何繼續發展太極拳?
  • 太極拳申遺成功!「中國太極第一村」陳家溝 盛大慶典驚豔世界!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人類獨具特色的文化瑰寶,蘊含著一個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和文化意識,體現了一個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7日晚,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在線會議上傳來消息:太極拳被正式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對河南省焦作市來說,是一個當之無愧的好消息。被譽為「中國太極第一村」的焦作市溫縣陳家溝,南臨黃河,北依太行,聞名中外的太極拳就誕生於此。
  • 太極拳申遺成功 青島多次舉辦國家級大賽推動其普及
    至此,太極拳第二次申遺終於宣告成功,對這一中華傳統文化的推廣將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青島市武術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吳秀美認為,太極拳申遺成功,有青島的一份功勞,「2016年、2017年,青島連續舉辦了兩屆全國太極拳公開賽總決賽,對太極拳運動在青島和山東乃至全國的普及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而據青島市老年體協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市習練太極拳的中老年人總數超過11.5萬人。
  • 「世界太極 人類共享」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昨晚在河南焦作開幕
    12月19日19時30分,在陳家溝太極拳文化國際交流中心,舉行了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開幕式,以「共享太極•共享健康」為主題,突出太極拳作為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文明的瑰寶,是世界的太極,人類共享的寶貴財富。
  • 太極拳從陳家溝走向全世界
    2015年10月,焦作舉行了「共享太極·共享健康」世界百萬太極拳愛好者共同演練活動,並成功申報世界吉尼斯紀錄。2016年,河南省政府將太極拳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列入「十三五」規劃和省政府工作報告,太極拳申遺工作正式上升為省級戰略。2020年12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宣布,中國太極拳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太極「入遺」,世界矚目
    河南省焦作市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  焦作作為太極拳發源地,將抓住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機遇,進一步弘揚太極文化、講好黃河故事,進一步深挖黃河文明與太極文化之精髓,將黃河文明與太極文化發揚光大。
  • 話說太極拳|都是大師!還有太極八法技……(連載)
    由於朱天才有較高的文化素質,對太極拳的原理理解較深,所以在教授太極拳時能夠深入淺出地講解太極拳理論和技術,先後培養學生近千人。1972 年,全國恢復武術運動,陳家溝組隊代表地區參加省級比賽,陳照丕任教練,朱天才任助教。1972年,陳照丕老師去世後,朱天才又拜族舅陳照奎為師,系統學習了陳式太極拳新架一路、二路、太極拳推手和擒拿。
  • 播撒太極種子,打造太極之城!太極拳「六進」讓焦作「接地氣」「有...
    太極拳進社區,培訓太極拳骨幹力量,建立太極拳教練隊伍,社區太極拳社會體育指導員要達到2人/1000人,要建立固定的太極拳輔導站點,達到5個/10000人,長年組織開展活動,以家庭為載體,通過宣傳培訓、競賽展示等活動,進一步普及太極知識,推廣太極健身理念,倡導太極健康生活方式。
  • 溫縣青少年太極拳培訓怎麼選_德正太極您的滿意我們的動力
    溫縣青少年太極拳培訓怎麼選,德正太極您的滿意我們的動力,     德正太極來自大極本發源地河南省溫縣隸屬於溫縣德正體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是-所以上門授課為主的傳授正宗陳氏太極拳,器械及理論的專業教學機構,創始人侯東升先生陳氏太極第十二代傳人,中國武術七段,河南省一級拳師.中國武術研究院專家,中國武術九段陳氏太極拳嫡宗傳人陳正雷先生弟子。
  • 家門口的太極拳 | 諸城市全民太極研究院:弘揚太極,鑄造健康
    太極三清 全民太極研究院 家門口的太極拳 | 諸城市全民太極研究院:弘揚太極文化,鑄造健康人生 弘揚太極文化,鑄造健康人生——諸城市全民太極研究院在第一初中舉辦教職工太極拳夏令營 王桂元校長強調,2020年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年,儘管全民疫情防控阻擊戰已取得重大階段性勝利,但毫無疑問,這場全民戰疫已經進一步賦予了「健康中國」新的內涵和意義。
  • 太極拳申遺成功!這一晚,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驚豔了世界!
    全球太極人聚焦陳家溝歡樂行活動現場 徐宏星 攝這令人歡欣鼓舞的一刻,讓陳家溝成了歡樂的海洋,匯聚在這裡的來自全國各個流派的拳師們歡呼雀躍,熱烈慶祝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一刻,也讓「全球太極人聚焦陳家溝」歡樂行拉開了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系列活動的帷幕。
  • 太極拳申遺成功!太極文化起源於洛陽?史學家:天下太極出河洛
    太極拳申遺成功!太極文化起源於洛陽?史學家:天下太極出河洛太極拳是我國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僅是一種強身健體的方式,而且代表的也是一種文化。太極拳的種類極多,主要有陳式太極拳、楊式太極拳、孫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等,包括太極雷雷、馬保國鼓吹的「渾元形意太極拳」,都是屬於太極拳文化。隨著太極拳的不斷發展,已經成為了一種全民健身運動。經過多年努力,太極拳終於申遺成功,躋身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鮮為人知的是,太極拳也好,太極文化也罷,都與洛陽有著密切的聯繫。
  • 「建太極學院,從娃娃抓起」 太極拳七大社區同聚傳承發展大會
    為進一步擴大太極拳影響力,弘揚太極拳文化,傳播太極拳運動,由文化和旅遊部指導,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焦作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太極拳傳承發展座談會和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開幕式在陳家溝相繼舉行。闞力 攝   溫縣縣長李培華介紹,目前,溫縣擁有太極拳師3500餘人,太極拳輔導員7000餘人;陳正雷書院已建成投用,陳小旺、王西安、朱天才等非遺傳承館項目正在順利推進;還將成立中國太極拳職業教育中心,開工建設河南太極拳學院等。  「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傳承和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這是楊式太極拳代表性傳承人王少君在座談會期間談論的主要觀點。
  • 太極拳被列入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它為什麼行?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太極拳的故事。影視作品中的張三丰形象。《倚天屠龍記》劇照時代變遷中的武術在世界非遺入選標準中,有這樣一個條件:入選項目應獨一無二或至少是非常特別地代表了一種文化傳統或是一種現存或已經滅絕的文明。
  • 在陳家溝,感受太極拳文化
    2020年10月8日,在河南焦作舉行的黃河文明與太極文化研討會暨《世界太極拳藍皮書》發布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顧秀蓮表示,太極拳和太極文化作為黃河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契合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更高精神層次的追求,「是黃河文化中重要的瑰寶,是黃河智慧的動態符號,是黃河獻給世界人民的美好禮物之一。」
  • 如何與世界共舞 太極拳申遺成功後還需「冷思考」
    太極拳愛好者在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太極小鎮習練太極拳(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武術太極在兩年內發生的「連環掌」大事記,從裝備、運動到文化,讓國內各界人士興奮不已,紛紛認為世界向太極張開了「熱情相擁的臂膀」,就看太極以怎樣的風格和特色與世界共舞。
  • 界石鎮組織開展太極拳八段錦普及培訓活動
    為進一步弘揚傳統文化,提升廣大人民群眾身體素質和文明素養,豐富界石鎮公共文化體育活動內涵,7月14日至16日,界石鎮邀請文登區老年體協的專業教師對全鎮62個村進行了太極拳八段錦基本套路的培訓。此次培訓學習共計922名群眾參加,由李繼紅、林樂光、王成、周秀玉、張軍等45名太極教師分組前往各村進行現場授課。
  • 通過「非遺」太極拳了解中國文化
    現在,太極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中國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這對於中國文化走向世界、讓更多人了解中國文化,意義重大。」太極拳的文化意義鄭長鈴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太極拳傳遞的是中國哲學思想,它把宇宙觀作為技藝的背景,把對立的概念諸如動靜、剛柔、陰陽等融和為一,把對立面的互相轉化當成常態,它是廣大的、圓融的、整體的,「如果能把文化表現形式的內在本質和外在形式關聯起來推廣,將有助於世界了解中國的歷史和文化,有助於世界理解中國今天的發展理念
  • 題:如何與世界共舞 太極拳申遺成功後還需「冷思考」
    武術太極在兩年內發生的「連環掌」大事記,從裝備、運動到文化,讓國內各界人士興奮不已,紛紛認為世界向太極張開了「熱情相擁的臂膀」,就看太極以怎樣的風格和特色與世界共舞。太極拳世界冠軍柴雲龍在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任教,他說:「作為一名青年體育教師,我將沿襲北大開展太極拳活動的悠久歷史,更深入地把太極拳中所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日常教學,讓學生了解太極拳,喜歡太極拳,思考太極拳中所蘊含的民族精神和體育精神,樹立新時代青年學生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