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申遺成功!太極文化起源於洛陽?史學家:天下太極出河洛

2020-12-20 神都網

太極拳申遺成功!太極文化起源於洛陽?史學家:天下太極出河洛

太極拳是我國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僅是一種強身健體的方式,而且代表的也是一種文化。太極拳的種類極多,主要有陳式太極拳、楊式太極拳、孫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等,包括太極雷雷、馬保國鼓吹的「渾元形意太極拳」,都是屬於太極拳文化。隨著太極拳的不斷發展,已經成為了一種全民健身運動。經過多年努力,太極拳終於申遺成功,躋身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鮮為人知的是,太極拳也好,太極文化也罷,都與洛陽有著密切的聯繫。中國先秦史學會原副會長、著名文史學家蔡運章,旗幟鮮明地指出:天下太極出河洛。河洛就是以洛陽為中心,歷來就有「河出圖,洛出書」的說法。河洛文化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屬於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的「根文化」。至於太極文化源於洛陽,主要是洛陽誕生了《周易》、《老子》,這兩大理論體系是太極文化的主要支撐點。

但凡是後世研究《周易》、《老子》,就不可能繞過洛陽。《周易》雖說起源於河南淮陽,可根上還是在洛陽的河圖洛書。《周易·繫辭》中明確指出:"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意即聖人效法河圖洛書衍生出了《周易》。這一點是沒有爭議的,史學家已經考證過了。《老子》就更不用說了,長期在東周擔任徵藏史。老子所著《道德經》,更是太極拳的核心思想。

那麼問題來了,太極文化與河洛文化又有什麼聯繫?其中奧秘全在於「太極」二字。遙想華夏先祖一心想要解決宇宙的誕生問題,到了《周易》、《老子》就解決了這一問題,將宇宙誕生歸結到了太極。此處所言太極,指的是宇宙尚未形成的時候,就是一個混沌狀態的「元氣」。「元氣」一分為二,便產生了「陰陽」二氣:陰氣混濁,凝結為地;陰氣清輕,上升為天

「四象」即四季,「八卦」就是萬物的象徵。這下明白了吧,中國古代研究天文也好,曆法也罷,都離不開這一套理論,甚至於古代行軍打仗看星星也要回歸到太極文化。太極文化包含萬物,太極拳只是其中的一大分支。因而,蔡運章先生所言「天下太極出河洛」還是有一定道理。

然則,河洛不僅出太極文化,也蘊含了中後來的國學基因。國學的範疇就更大了,中國古代歷史、哲學、政治、書畫、術數、醫學、軍事等諸多領域,這些無不與河洛文化密切相關。洛陽也比較重視河洛文化,籌建了諸多研究機構,專一研究河洛文化,比如洛陽河洛文化研究會、洛陽師範學院河洛文化國際研究中心、河科大河洛文化研究中心等。

本文由神都網原創,謝絕轉載。圖源網絡,如有侵權,敬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太極拳申遺成功!「中國太極第一村」陳家溝 盛大慶典驚豔世界!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7日晚,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在線會議上傳來消息:太極拳被正式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對河南省焦作市來說,是一個當之無愧的好消息。被譽為「中國太極第一村」的焦作市溫縣陳家溝,南臨黃河,北依太行,聞名中外的太極拳就誕生於此。
  • 申遺成功!接下來太極拳文化的傳播方向是啥?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太極拳申遺是我們期盼已久的,申遺成功感到很激動,很興奮!」75歲高齡的朱天才先生,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太極拳(陳氏太極拳)代表性傳承人,12月17日晚,當申遺成功的消息傳來,他激動地對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說。
  • 太極「入遺」,世界矚目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中國太極拳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回望過去9年間5次申遺的歷程,人們感嘆:在新冠肺炎疫情來襲的2020年申遺成功,更提氣!  今年,太極拳曾頻上熱搜。對於太極拳習練者、愛好者來說,對於所有關注太極拳的人乃至全民來說,太極拳申遺成功的消息才算真正的「頂流」。
  • 太極拳申遺成功_中國網
    17世紀中葉,陳家溝人陳王廷在家傳拳術的基礎上創編成太極拳,經過三百多年的發展,形成多個流派,數億習練者遍布世界各地。太極拳申遺成功的消息,讓這個黃河北岸的小村沸騰起來,也讓陳紹傑覺得「腰板兒硬了」。緩抬腳,輕落步,一起一落間,太極拳滲透出中國傳統文化與古老哲學;靜制動,柔克剛,一招一式中,太極拳浸潤著東方文化的包容與力量。
  • 太極拳申遺成功背後,這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2020年末,太極拳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絕對是河南乃至國家的大喜事。你對太極拳的印象是什麼?是《太極宗師》中的武功絕學,還是公園裡老人們緩緩出拳的健身項目?2020年12月17日,太極拳被列入了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時間,太極拳成為了人們熱議的話題。那到底什麼是太極拳?申遺背後又有哪些故事,讓我們走進太極之鄉——溫縣,聊聊太極拳。
  • 如何與世界共舞 太極拳申遺成功後還需「冷思考」
    外交學院體育對外交流研究中心主任周慶傑具有豐富的武術國際傳播經驗,他創辦了駐華使館武術嘉年華,「一帶一路」國家駐華大使體育論壇等,並編譯多本《太極拳》英文教學書籍。他認為:「太極拳申遺成功體現了世界對中華文明成果的承認與尊重,還展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為太極拳在世界範圍的傳承和發展贏得了新的契機。太極拳由此成為中國對外文化交流的一張『靚麗名片』。
  • 題:如何與世界共舞 太極拳申遺成功後還需「冷思考」
    外交學院體育對外交流研究中心主任周慶傑具有豐富的武術國際傳播經驗,他創辦了駐華使館武術嘉年華,「一帶一路」國家駐華大使體育論壇等,並編譯多本《太極拳》英文教學書籍。他認為:「太極拳申遺成功體現了世界對中華文明成果的承認與尊重,還展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為太極拳在世界範圍的傳承和發展贏得了新的契機。太極拳由此成為中國對外文化交流的一張『靚麗名片』。
  • 李慎明:讓太極文化和太極拳在全國進一步普及並儘快走向世界
    太極拳是中華傳統文化瑰寶。2020年12月17日,中國太極,成功申遺!在此,讓我們熱烈祝賀太極拳申遺成功!現特轉發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研究員李慎明同志受邀發給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籌備處的賀詞和他刊發於《世界社會主義研究》2020年第八期上的《讓太極文化和太極拳在全國進一步普及並儘快走向世界》一文。以饗讀者。特此祝賀!
  • 太極拳申遺成功,心懷敬畏才能讓傳統武術正本清源
    新華社記者李嘉南攝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太極拳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集健康、武術、文化三種屬性於一體的太極拳進一步得到世界認可。繼前人之智,成當世之功,開未來之局。太極拳申遺成功是其傳承發展歷程中的重要事件,將太極拳在全球發揚光大則是更高追求。
  • 太極拳申遺成功 古城武術人拍手稱快
    省太極拳公開賽吸引340名太極高手參賽"說起來也真是巧,武術申遺成功和今年的省太極拳公開賽成功舉辦幾乎在同一時間,真可以說是雙喜臨門啊!"陝西省武術協會傳統拳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西安市武術協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方秀敏禁不住感嘆道。
  • 太極拳申遺成功「圖」
    記者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太極拳申遺「落選」傳聞不屬實 最大困難是翻譯
    太極拳申遺「落選」傳聞不屬實  「網上的消息有諸多誤解,已使正常的申遺工作受到幹擾。」溫縣政協副主席、溫縣太極拳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導小組副組長嚴雙軍說,「事實上,太極拳申遺並未落選更未止步,不存在失敗之說,我們仍在積極申報中,對太極拳的保護也在同步進行中。」
  • 圈粉4億的頂流IP:12年等待 太極拳申遺成功
    牙買加當地時間12月17日7時30分(北京時間17日20時30分),在金斯敦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宣布,將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歷史將銘記這一時刻,從河南焦作起源的太極拳,正式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分子。
  • 太極拳如何吸引年輕人?陳氏太極傳承人這麼說
    他說,作為具有中國元素的文化符號,太極拳申遺成功後受到更多矚目,未來可以通過簡化形式、調整教學順序等,讓青少年參與到非遺的傳承和推廣中。陳斌在國外進行太極拳教學。受訪者供圖太極拳承載的是太極文化新京報:你是何時學習太極拳的?現在收了多少徒弟?
  • 申遺成功 太極拳打出新境界
    &nbsp&nbsp&nbsp&nbsp□林如敏&nbsp&nbsp&nbsp&nbsp太極拳打出新境界。12月17日,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五大洲21國中醫專家 慶祝太極拳申遺成功
    原標題:海內外中醫界慶祝太極拳申遺成功「共享太極、擁抱健康」——海內外中醫界慶祝太極拳申遺成功大會22日在線上舉辦。本次會議由全歐洲中醫藥專家聯合會主辦,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指導,天津中醫藥大學和河南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承辦。
  • 太極拳申遺成功 青島多次舉辦國家級大賽推動其普及
    原標題:太極申遺成功青島貢獻力量多次舉辦世界級國家級大賽推動太極拳普及全市超過( 來源:青島早報)萬人習練太極拳12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通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12年長跑太極拳申遺成功,將高標準打造世界級全新IP
    一場主題為「共享太極·共享健康」的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開幕式在這裡舉行。陳氏、楊氏等國內七大社區「太極人」歡聚一堂,共同慶祝太極拳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了解到,太極拳自2008年第一次申遺失敗之後,一直堅持不懈,最終在2020年12月17日申遺成功。前後共經歷了12年時間。
  • 太極拳申遺成功背後的故事
    □本報記者溫小娟「太極拳申遺成功,河南人這麼多年的夙願終於實現了!作為參與者、見證者,面對這歷史性的一刻是深深的感動和驕傲。」12月17日晚,太極拳申遺文本撰寫組組長、河南省文化藝術研究院研究館員尚春升感慨道,申遺成功是與從國家到地方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省文化和旅遊廳持之以恆的努力分不開的,凝聚著河南文化工作者以及太極拳非遺傳承人的汗水和心血。太極拳是繼皮影戲、二十四節氣之後,我省第3個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項目。
  • 中華太極,聲振八方!陳家溝,明天更美好
    12月19日晚,在舉國同慶太極拳成功申遺之際,太極拳七大社區代表性傳承人及數千名太極拳研習者、愛好者懷著喜悅的心情,歡聚在陳家溝太極拳國際交流中心,參加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開幕式,共慶太極拳成功申遺,共商太極拳傳承發展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