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遺成功!接下來太極拳文化的傳播方向是啥?

2020-12-20 中國網新聞中心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太極拳申遺是我們期盼已久的,申遺成功感到很激動,很興奮!」75歲高齡的朱天才先生,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太極拳(陳氏太極拳)代表性傳承人,12月17日晚,當申遺成功的消息傳來,他激動地對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說。

  △朱天才

  朱天才於1955年開始學習太極拳,1958年拜陳照丕為師,1973年拜陳照奎為師。國內外講學傳拳幾十年,培養學生數以萬計,其中入室弟子五百餘人,四人已是太極拳名師,在世界各地傳授拳法。他還編著了《陳家溝太極拳》《秘傳陳家溝太極拳歌訣》等書籍。

  談到太極拳申遺的意義,朱天才說:「申遺成功,是世界對我們中國傳統文化太極拳的一種認可,是對太極拳為世界所做出貢獻的一種肯定,說明太極拳已經不僅僅是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而是變成了世界人民所共有的健身方式。」

  受疫情影響,今年以來,朱天才一直在陳家溝,除了每天堅持練習太極拳,還將更多精力投入到了太極拳文化的整理、編寫工作中,最近正在整理太極拳相關理論。「作為太極拳非遺傳承人,將一如既往地傳播太極文化,哪裡需要我們就哪裡去!「

  朱天才注意到近年來網際網路對太極拳傳播的影響,他的太極拳教學視頻在網絡上也可以輕鬆找到。他說:「太極拳是古老的文化,過去不了解太極的人以為是老年人練的,體弱人練的,但現在正變得非常新穎、時尚,不僅在中國年輕人中間,在世界年輕人中間,都成為很好的健康運動方式。」

  對於太極拳文化下一步的傳播,朱天才說:「太極拳不僅僅是一種武術,而是融匯中國傳統文化的高級藝術,未來需要從文化層面更多地闡釋太極拳。」

相關焦點

  • 太極拳申遺成功!太極文化起源於洛陽?史學家:天下太極出河洛
    太極拳申遺成功!太極文化起源於洛陽?史學家:天下太極出河洛太極拳是我國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僅是一種強身健體的方式,而且代表的也是一種文化。太極拳的種類極多,主要有陳式太極拳、楊式太極拳、孫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等,包括太極雷雷、馬保國鼓吹的「渾元形意太極拳」,都是屬於太極拳文化。隨著太極拳的不斷發展,已經成為了一種全民健身運動。經過多年努力,太極拳終於申遺成功,躋身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鮮為人知的是,太極拳也好,太極文化也罷,都與洛陽有著密切的聯繫。
  • 太極拳申遺成功背後,這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2020年末,太極拳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絕對是河南乃至國家的大喜事。你對太極拳的印象是什麼?是《太極宗師》中的武功絕學,還是公園裡老人們緩緩出拳的健身項目?2020年12月17日,太極拳被列入了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時間,太極拳成為了人們熱議的話題。那到底什麼是太極拳?申遺背後又有哪些故事,讓我們走進太極之鄉——溫縣,聊聊太極拳。
  • 太極拳申遺成功_中國網
    「太極拳蘊含著中國傳統哲學思想,注重內外兼修,融健身與修性於一體,已經成為人們追求的一種文化體驗方式,這是太極拳獨具魅力的價值所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陳氏太極拳代表性傳承人陳正雷說。文以載道,武以鎮魂,乃文乃武,是為太極。如今,漫步在陳家溝村,碑樓牌匾、門頭巷道,隨處可見太極文化的影子。在這個只有3000多人的村子裡,有3個太極拳學校、40多個家庭拳館和800多名拳師。
  • 太極拳從陳家溝走向全世界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太極拳申遺成功的消息,從牙買加首都金斯敦傳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宣布,中國太極拳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15年10月,焦作舉行了「共享太極·共享健康」世界百萬太極拳愛好者共同演練活動,並成功申報世界吉尼斯紀錄。2016年,河南省政府將太極拳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列入「十三五」規劃和省政府工作報告,太極拳申遺工作正式上升為省級戰略。2020年12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宣布,中國太極拳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如何與世界共舞 太極拳申遺成功後還需「冷思考」
    外交學院體育對外交流研究中心主任周慶傑具有豐富的武術國際傳播經驗,他創辦了駐華使館武術嘉年華,「一帶一路」國家駐華大使體育論壇等,並編譯多本《太極拳》英文教學書籍。他認為:「太極拳申遺成功體現了世界對中華文明成果的承認與尊重,還展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為太極拳在世界範圍的傳承和發展贏得了新的契機。太極拳由此成為中國對外文化交流的一張『靚麗名片』。
  • 題:如何與世界共舞 太極拳申遺成功後還需「冷思考」
    外交學院體育對外交流研究中心主任周慶傑具有豐富的武術國際傳播經驗,他創辦了駐華使館武術嘉年華,「一帶一路」國家駐華大使體育論壇等,並編譯多本《太極拳》英文教學書籍。他認為:「太極拳申遺成功體現了世界對中華文明成果的承認與尊重,還展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為太極拳在世界範圍的傳承和發展贏得了新的契機。太極拳由此成為中國對外文化交流的一張『靚麗名片』。
  • 太極拳申遺成功!「中國太極第一村」陳家溝 盛大慶典驚豔世界!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7日晚,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在線會議上傳來消息:太極拳被正式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對河南省焦作市來說,是一個當之無愧的好消息。被譽為「中國太極第一村」的焦作市溫縣陳家溝,南臨黃河,北依太行,聞名中外的太極拳就誕生於此。
  • 太極拳入選非遺,會成為21世紀的流行運動嗎?
    是文化,也是體育作為中國武術的一個項目,太極拳自17世紀中葉在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村誕生以來,世代傳承,不斷發展,出現多個流派,並傳播至世界各地。據不完全統計,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練習太極拳者已達數億人。
  • 12年長跑太極拳申遺成功,將高標準打造世界級全新IP
    一場主題為「共享太極·共享健康」的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開幕式在這裡舉行。陳氏、楊氏等國內七大社區「太極人」歡聚一堂,共同慶祝太極拳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了解到,太極拳自2008年第一次申遺失敗之後,一直堅持不懈,最終在2020年12月17日申遺成功。前後共經歷了12年時間。
  • 太極拳申遺成功「圖」
    記者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太極傳承人回應
    一方面,希望更多的人了解陳家溝和太極文化,另一方面又不希望它被過度開發,受太多商業化影響。」陳媛媛說,太極拳產業化是目前的趨勢,古人說「窮文富武」,做成產業提高拳師收入,也是為了更好地傳播和發展。不過,太極拳傳承人在傳承、保護過程中,應該挖掘深層次文化理念,讓每一個打太極拳的人都能真正理解太極文化,進而傳播太極文化,不能偏離實質,變成一種斂財的養生工具,一種譁眾取寵的娛樂項目。
  • 非遺「新丁」太極拳正在新疆「圈粉」
    起初跟著黨金海學的只有兩三個村民,但他一點也不馬虎,不僅每天花兩個小時教授一招一式,同時還會講解太極文化精神。  「我跟著練了一段時間,發現自己的精氣神變好了,現在每天不打幾遍就全身不舒服。」村民努爾麥麥提 · 依明說。  慢慢的,來學太極拳的村民越來越多。  「有外地人來村裡玩,看到我們在打太極,說感覺就像是個武林高手雲集的村子。」
  • 太極拳申遺成功 古城武術人拍手稱快
    2020年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消息傳來,古城武術人均拍手稱快。省太極拳公開賽吸引340名太極高手參賽"說起來也真是巧,武術申遺成功和今年的省太極拳公開賽成功舉辦幾乎在同一時間,真可以說是雙喜臨門啊!"陝西省武術協會傳統拳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西安市武術協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方秀敏禁不住感嘆道。
  • 圈粉4億的頂流IP:12年等待 太極拳申遺成功
    太極拳是由我省牽頭申報,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共同推動,成為我國傳統武術類非遺項目中唯一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我國第41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太極拳源於溫縣陳家溝,距今有三百多年歷史。目前太極拳傳播到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習練者有4億多人,被公認為21世紀人類最佳健身運動方式。
  • 太極拳申遺成功 青島多次舉辦國家級大賽推動其普及
    原標題:太極申遺成功青島貢獻力量多次舉辦世界級國家級大賽推動太極拳普及全市超過( 來源:青島早報)萬人習練太極拳12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通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尋找陳家溝的故事|文旅產業謀轉型,「武太極」引爆「文太極」
    我這兩天也準備歇了,要天暖和的時候來,人多熱鬧,還有表演」他說,這片商業區冷了好久了,好在地價升值了很多,而且「申遺成功了,馬上就要熱鬧起來了吧,再說印象太極一開始演,投資那麼大,還不得拼命想辦法宣傳領人來?」
  • 太極「入遺」,世界矚目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中國太極拳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回望過去9年間5次申遺的歷程,人們感嘆:在新冠肺炎疫情來襲的2020年申遺成功,更提氣!  今年,太極拳曾頻上熱搜。對於太極拳習練者、愛好者來說,對於所有關注太極拳的人乃至全民來說,太極拳申遺成功的消息才算真正的「頂流」。
  • 歷經十餘年申遺成功!熟悉的太極拳,你真的了解嗎?
    這個在中國幾乎隨處可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運動,除了已經成為人們強身健體的重要選擇之外,還有著更為深厚的文化內涵。 歷時十餘年的申遺之路 太極拳自17世紀中葉在中國形成以來,世代傳承,習練者遍布全國各地。
  • 在陳家溝,感受太極拳文化
    在全中國乃至全世界太極拳愛好者眼中,焦作溫縣陳家溝,這個豫北普通鄉村充滿了魅力。作為黃河文化符號之一,太極拳將其對中國傳統哲學樸素深刻的理解融入拳法,蘊含了中華民族對搏擊之道的獨特表達,成為中國武術亮眼獨特的存在。
  • 專訪太極拳發源地申遺人:希望做好太極拳術語翻譯 助其走向世界
    新京報訊(記者 張璐)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引發世界關注。公開資料顯示,太極拳源於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距今有300多年歷史。太極拳申遺是如何準備的?作為太極拳的發源地,溫縣未來如何繼續發展太極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