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中驗證質量守恆定律

2021-02-18 小張老師化學課

質量守恆定律也稱物質不滅定律。是俄國科學家羅蒙諾索夫於1756年最早發現的。拉瓦錫通過大量的定量試驗,發現了在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即任何一種化學反應,其反應前後的質量總是不會變的。物質質量既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只會由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前提條件是,一個物體在作用時必須在密閉的環境下,質量才會相同,假如是在大氣中,質量會發生變化。它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基本定律之一。在任何與周圍隔絕的體系中,不論發生何種變化或過程,其總質量始終保持不變。或者說,任何變化包括化學反應和核反應都不能消除物質,只是改變了物質的原有形態或結構,所以該定律又稱物質不滅定律。

質量守恆定律的驗證

課本中通過兩個實驗來驗證質量守恆定律:

驗證實驗1: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銅溶液反應


化學方程式:2NaOH + CuSO4 = Na2SO4 +Cu(OH)2↓。

實驗現象:產生藍色絮狀沉澱,天平保持平衡

驗證實驗2: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

化學方程式:CaCO3+ 2HCl= CaCl2 + H2O + CO2↑。

實驗現象:固體表面出現氣泡,注射器活塞向上移動,天平保持平衡。

注射器的作用:① 存儲和添加液體藥品;② 調節瓶內氣壓。

適用範圍                               

①質量守恆定律適用的範圍是化學變化而不是物理變化。

②質量守恆定律揭示的是質量守恆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恆。物體體積不一定守恆。

③質量守恆定律中「參加反應的」不是各物質質量的簡單相加,而是指真正參與了反應的那一部分質量,反應物中可能有一部分沒有參與反應。

④質量守恆定律的推論: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各物質的總質量等於反應後各物質的總質量。

.


準備工具:電子秤、飲料瓶、食醋、小蘇打、氣球

步驟一:將小蘇打裝入氣球,套在裝有食醋的飲料瓶上

步驟二:將組裝好的帶氣球的飲料瓶放在電子秤上稱量重量

稱得總重量為130.0g

步驟三:將氣球中的小蘇打倒入飲料瓶中

觀察重量仍為130.0g

氣球鼓起

步驟四:將氣球摘下,與飲料瓶一起稱量

觀察發現重量減少

                  實驗原理:

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小蘇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氫鈉,

食醋和碳酸氫鈉反應會生成二氧化碳氣體。

                  化學方程式:

CH3COOH+NaHC3==H2O+CO2↑+CH3COONa

為什麼在封閉體系內,食醋和小蘇打反應質量不變?

從質量守恆的角度思考.

化學是一門一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快來親自動手實驗吧!

實驗做完了!

可以掃描下面的二維碼加入「小張老師化學課」微信群

提出自己化學學習上的疑問



點擊        [閱讀原文]        進入測試環節!    

或識別下面二維碼進行答題        

記住!!!留下自己的大名哦~       


相關焦點

  • 質量守恆定律
    4驗證       20世紀初,德國和英國化學家分別做了精確度極高的實驗,以求能得到更精確的實驗結果,反應前後的質量變化小於一千萬分之一,這個誤差是在實驗誤差允許範圍之內的,因此質量守恆定律是建立在嚴謹的科學實驗基礎之上的。質量守恆定律就是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 質量守恆定律練習和解析
    8.(10分)如圖是A、B兩組同學分別設計的質量守恆定律的兩個驗證實驗。請根據圖示進行思考回答(假設A、B兩組藥品混合前質量均為m前、混合後質量均為m後):(填「>」「=」或「<」)(3)有同學認為白糖和水混合前後的質量也相等,說明該實驗也能驗證質量守恆定律,這種說法對嗎,為什麼?答案和解析1.【解析】選C。本題主要考查質量守恆定律的內容。
  • 質量守恆定律發展史
    化學的發展中最為重要的發現就是關於——質量守恆定律的發現。質量守恆定律的發現讓化學這一門學科從實驗學科過渡到實驗加理論相結合的一門學科。奠定了化學學科高速發展的基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關於質量守恆定律的發展史,一起來感受古代先賢們的智慧。1.
  • 【微課觀摩】質量守恆定律
    《質量守恆定律》教學設計廣東省東莞市虎門第五中學 鄧繼紅  一、教學內容:質量守恆定律。適用於初中化學多個版本教材的新課、複習課教授,其中人教版是九年級化學第五單元第一節第一課時《質量守恆定律》第91-95頁內容。微課中考複習階段也可用。二、教學目標1. 從宏觀和微觀角度,理解質量守恆定律的含義和本質2. 體驗探究問題的過程,通過量化實驗及其分析,獲得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三、 教學重點:從宏觀和微觀角度,理解質量守恆定律的含義和本質。
  • 質量守恆定律知識點
    這個規律就叫做質量守恆定律。(2)對概念的理解:①質量守恆定律只適用於化學反應,不能用於物理變化例如,將2g水加熱變成2g水蒸氣,這一變化前後質量雖然相等,但這是物理變化,不能說它遵守質量守恆定律。②質量守恆定律指的是「質量守恆」,不包括其他方面的守恆,如對反應物和生成物均是氣體的反應來說,反應前後的總質量守恆,但是其體積卻不一定守恆。
  • 核聚變是否違反了質量守恆定律?
    核聚變是否違反了質量守恆定律?核聚變釋放極大能量,更具質能方程,是否意味著質量虧損了?那這種反應還遵循質量守恆定律嗎?核聚變又稱核聚變、熱核反應,是一種常見的核反應形式。例如,太陽能釋放和氫彈爆炸的原理都是氫聚變。核聚變通常會發生能量的釋放或吸收。
  • 初中化學《質量守恆定律》試講內容解析
    很多考生對於初中化學《質量守恆定律》這一節課內容不好把握,不知道十分鐘的試講時間如何權衡書上的知識點,而且涉及的實驗比較多,給出的實驗也比較複雜。其實這一節課內容的取捨相對來說比較簡單,接下來給大家一些建議。《質量守恆定律》在初中化學實驗當中是一節非常重要的學生實驗課。
  • 化學反應方程式(質量守恆定律)
    一、質量守恆定律:定義:在化學反應中,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判斷下列變化能否用質量守恆定律解釋?溶解不屬於化學變化2.100g冰融化成100g水 熔化不屬於化學變化3. 2L氫氣和1L氧氣反應後生成3L水蒸氣 質量守恆定律
  • 質量守恆定律的理解和應用
    質量守恆定律的定義是: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一、質量守恆定律的理解1、質量守恆的原因:化學變化的過程其實就是分子破裂成為原子,原子重新排列和組合構成新分子的過程。由於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學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原子的數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也沒有發生變化,所以反應前後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必然相等。
  • 質量守恆定律,中考化學計算題!學生一定要知道的計算題的基礎
    對質量守恆定律的理解及應用: (1)質量守恆定律中的「六不變、兩變、兩可能變」質量守恆定律中,六不變、兩變、兩可(2)質量守恆定律的微觀解釋: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組合。   ②利用質量守恆定律,根據化學方程式確定物質的化學式;   ③利用質量守恆定律,根據化學方程式確定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   ④熟練進行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根據題中所給的信息,利用質量守恆定律寫出未學過的化學反應方 程式;根據化學方程式求某元素質量;   ⑤利用質量守恆定律
  • 五單元 第一節 化學反應中的質量守恆
    ,理解並描述質量守恆定律的內容。視頻來自騰訊,通過有氣體生成的化學反應來驗證質量守恆定律實驗證明: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這個規律叫做質量守恆定律。筆記1:質量守恆定律適用於一切化學反應,不能用來解釋物理變化。
  • 人教版五四制初中化學八年級《課題質量守恆定律》教案
    .html (1)通過實驗探究理解質量守恆定律,了解常見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係。教學重點https://www.renjiaoshe.com/jiaocai/119.html 1.質量守恆定律的含義及應用。教學難點 1.質量守恆定律的理解。 2.從微觀角度認識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和原子的數目沒有增減。
  • 多角度透析「質量守恆定律」課堂教學
    各位老師對這些實驗的使用大體分為教師演示、學生分組實驗、質量守恆定律形成之前進行實驗與定律理解階段使用實驗。有的老師將這些實驗進行了分類:反應物中有氧氣的反應、生成物中有氣體的反應、產生沉澱的反應、金屬參加的反應等;有的老師將這些分類告訴學生讓學生體會。具體有以下幾種表現:(1)近一半老師讓學生分組做相同的2個實驗,而且是沒有氣體參加或生成的反應。
  • 質量守恆定律知識點總結!收藏專用!
    知識點一 :質量守恆定律1.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的各物質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這個規律叫做質量守恆定律。一切化學變化都遵循質量守恆定律。注意:(1)不能用物理變化來說明質量守恆定律:如2g水加熱變成2g水,不能用來說明質量守恆定律;(2)注意「各物質」的質量總和,不能遺漏任一反應物或生成物;(3)此定律強調的是質量守恆,不包括體積等其它方面的守恆;(4)正確理解「參加」的含義,沒有參加反應或者反應後剩餘物質的質量不要計算在內。
  • 質量守恆定律的多種考法——中考化學複習策略(四)
    中考馬上就要到了,同學們正在緊鑼密鼓地複習備考中,想要最後一搏,希望取得突破性的進步。今天說說質量守恆定律在中考中的各種題型:質量守恆定律可以說是化學中考的重頭戲,分值達到百分之二十左右。研究近幾年的中考題不難發現,中考試題中質量守恆定律的考查主要是以下幾項內容:一、化學反應前後元素種類不變題型示例和解析:
  • 學好「質量守恆定律」關鍵在於把握「六不變、兩變、一個可能變」
    二、正確理解質量守恆定律的關鍵在於把握「六不變、兩個變、一個可能變」所有的化學變化都遵循質量守恆定律,也就是說化學變化過程中不可能會改變物質的總量,這也是化學變化計算的依據。如何理解質量守恆定律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掌握。
  • 【經驗分享】「質量守恆定律」教學實踐,不同版本教材如何為我所用!
    1 整合教材中育人資源,藉助科學家研究的過程引入授課內容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將課程內容分為5個一級主題,每個一級主題由若干個二級主題(單元)構成,質量守恆定律就歸屬於物質的化學變化這個一級主題。對於本單元的學習課程標準中提供的「可供選擇的學習情景素材」中包括「拉瓦錫與質量守恆定律的發現」,這一素材有利於幫助學生建構核心概念。
  • 2018年中考化學知識點整理之質量守恆定律
    說明:①質量守恆定律只適用於化學變化,不適用於物理變化;   ②沒有參加反應的物質質量及不是反應生成的物質質量不能計入「總和」中;   ③要考慮空氣中的物質是否參加反應或物質(如氣體)有無遺漏。   微觀解釋:在化學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數目、質量均保持不變(原子的「三不變」)。
  • 「質量守恆定律」的建立過程分析及其對教學的啟示
    郭曉麗1,2  王瀾3  魏銳11  北京師範大學化學學院  北京  1008752  北京市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  北京  1001953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  北京  100032通過對「燃素學說」緣起和發展以及「氧化學說」建立過程的梳理,指出質量守恆定律的歷史價值不僅在於關注到反應前後物質總質量不變
  • 促進深度學習研究和運用,質量守恆定律,化學發展史上重大發現
    促進深度學習研究和運用,質量守恆定律,化學發展史上重大發現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聊一聊深度教學。所以針對認識論和方法論的教學活動才是保證學生能夠持續進行「深度學習」的核心教學要素,課堂教學的變革就是要在具體的思辨和操作活動中滲透認識論和方法論的轉型。本文以質量守恆定律為課例闡述深度學習的主要思想。「深度學習」是學習科學中的重要概念,它的發生、發展深受心理學、信息科學、哲學、社會學等學科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