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質量守恆定律練習和解析
(填「>」「=」或「<」)(3)有同學認為白糖和水混合前後的質量也相等,說明該實驗也能驗證質量守恆定律,這種說法對嗎,為什麼?答案和解析1.【解析】選C。本題主要考查質量守恆定律的內容。參加反應的鎂和氧氣的質量總和等於生成的白色粉末氧化鎂的質量,所以反應的鎂的質量應比生成的白色粉末的質量小;任何化學反應都遵循質量守恆定律,蠟燭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散失到空氣中所以質量減少;質量守恆定律中的「質量」指的是參加化學反應的反應物質量,不是各物質任意質量的簡單相加,12 g碳只能和32 g氧氣反應生成44 g二氧化碳。2.【解析】選B。
-
【微課觀摩】質量守恆定律
《質量守恆定律》教學設計廣東省東莞市虎門第五中學 鄧繼紅 一、教學內容:質量守恆定律。適用於初中化學多個版本教材的新課、複習課教授,其中人教版是九年級化學第五單元第一節第一課時《質量守恆定律》第91-95頁內容。微課中考複習階段也可用。二、教學目標1. 從宏觀和微觀角度,理解質量守恆定律的含義和本質2. 體驗探究問題的過程,通過量化實驗及其分析,獲得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三、 教學重點:從宏觀和微觀角度,理解質量守恆定律的含義和本質。
-
質量守恆定律和化學方程式
2.A[解析]氫氣具有可燃性,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3.A[解析]化學方程式2KNO3+3C+SK2S+X↑+3CO2↑中,根據質量守恆定律可知,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和個數不變,K、N、S、O、C原子的個數在反應前為2、2、1、6、3,根據反應前後原子的數目不變,可推出X的化學式為N2。
-
質量守恆定律的理解和應用
質量守恆定律是初中化學學習中非常重要的基本規律質量守恆定律的定義是: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一、質量守恆定律的理解1、質量守恆的原因:化學變化的過程其實就是分子破裂成為原子,原子重新排列和組合構成新分子的過程。由於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學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原子的數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也沒有發生變化,所以反應前後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必然相等。
-
質量守恆定律的多種考法——中考化學複習策略(四)
今天說說質量守恆定律在中考中的各種題型:質量守恆定律可以說是化學中考的重頭戲,分值達到百分之二十左右。研究近幾年的中考題不難發現,中考試題中質量守恆定律的考查主要是以下幾項內容:一、化學反應前後元素種類不變題型示例和解析:
-
質量守恆定律發展史
關注「初中化學滿分助手」,助你中考滿分 經過九年級上冊的學習,同學們對化學這門學科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化學是一門神奇的學科,它的發展歷經磨難,是許多偉大先賢智慧的結晶。化學的發展中最為重要的發現就是關於——質量守恆定律的發現。質量守恆定律的發現讓化學這一門學科從實驗學科過渡到實驗加理論相結合的一門學科。奠定了化學學科高速發展的基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關於質量守恆定律的發展史,一起來感受古代先賢們的智慧。1.
-
人教版五四制初中化學八年級《課題質量守恆定律》教案
.html (1)通過實驗探究理解質量守恆定律,了解常見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係。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質量守恆定律。 第二課時:化學方程式。教學過程第一課時[創設問題情境] 有個商人來我校設立了三個投資項目:點石成金,水變石油,骨變鑽石。請大家給點意見。
-
質量守恆定律,中考化學計算題!學生一定要知道的計算題的基礎
顫抖吧化學質量守恆定律1. 質量守恆定律的內容: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這個規律叫做質量守恆定律。(3)質量守恆定律的應用①解釋常見化學現象中的質量關係,如:鐵生鏽質量增加,木炭燃燒成灰質量減少等。
-
質量守恆定律
提出了「質量守恆定律」(物質不滅定律)的雛形。羅蒙諾索夫出生於阿爾漢格爾斯克一個漁民家庭,羅蒙諾索夫是俄國科學院的第一個俄國籍院士,他還是瑞典科學院院士和義大利波倫亞科學院院士。他創辦了俄國第一個化學實驗室和第一所大學莫斯科羅蒙諾索夫國立大學。2定義 在化學反應前後,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
【初中化學】質量守恆和化學方程式知識點全歸納,趕快看!
最近大家有學習到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這一章,這部分是中考的難點,尤其是方程式的配平,過程中出了掌握配平方法外,注重每一步不要出錯也十分重要,這次為大家整理了這一部分的內容和方法,希望為同學們的化學成績助力!1.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的各物質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這個規律叫做質量守恆定律。一切化學變化都遵循質量守恆定律。
-
質量守恆定律知識點
這個規律就叫做質量守恆定律。(2)對概念的理解:①質量守恆定律只適用於化學反應,不能用於物理變化例如,將2g水加熱變成2g水蒸氣,這一變化前後質量雖然相等,但這是物理變化,不能說它遵守質量守恆定律。②質量守恆定律指的是「質量守恆」,不包括其他方面的守恆,如對反應物和生成物均是氣體的反應來說,反應前後的總質量守恆,但是其體積卻不一定守恆。
-
化學反應方程式(質量守恆定律)
一、質量守恆定律:定義:在化學反應中,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判斷下列變化能否用質量守恆定律解釋?1.10g糖溶於90g水形成100g糖水 溶解不屬於化學變化2.100g冰融化成100g水 熔化不屬於化學變化
-
多角度透析「質量守恆定律」課堂教學
作為2006年北京市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大賽的特邀專家,她全程觀摩了20節課,並從多角度分析了課堂教學。他教了20年初中化學,肯定平時很愛琢磨學生的心理和學習特點,而且不僅僅在理論上鑽研,聽他的課就覺得那才是講給普通中學的初中生的。這位老師真是在「把玩」這節課,他的課很「鬼」,看得出他充分體會了每個實驗的教學功用。他很獨到地對實驗進行了分配、刪減、轉換。有的實驗用在定律形成之前,有的用在定律理解,而且有詳有略,有的讓學生自己做,有的由老師演示,還有的圍繞實驗設置了認知衝突。
-
質量守恆定律與元素、化學式、化學計量數的推斷
[考情剖析]此知識點在全國中考題中出現頻率較高,知識比較單一,主要考查學生如何利用化學方程式,結合質量守恆定律書寫某未知物質的化學式,一般在選擇題或填空題中出現。氧氣中恰好完全燃燒,生成8.8gCO2和5. 4gH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A.該有機物只含碳、氫兩種元素B.該有機物中一定含有碳、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該有機物中-定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D.無法確定本文由初中化學大師原創
-
廚房中驗證質量守恆定律
質量守恆定律也稱物質不滅定律。是俄國科學家羅蒙諾索夫於1756年最早發現的。
-
初中化學考點總結:化學方程式
在學習化學方程式的時候,我們必須要知道質量守恆定律。所以,我們先來看質量守恆定律。質量守恆定律是我們書寫化學方程式,以及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相關計算的依據。2.化學方程式定義:用化學式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化學方程式也叫反應方程式,簡稱反應式。
-
【經驗分享】「質量守恆定律」教學實踐,不同版本教材如何為我所用!
本文以「質量守恆定律」課題為例,從不同版本素材資源、實驗內容、知識脈絡等方面的比較,談融入教學的實踐過程和思考。1 整合教材中育人資源,藉助科學家研究的過程引入授課內容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將課程內容分為5個一級主題,每個一級主題由若干個二級主題(單元)構成,質量守恆定律就歸屬於物質的化學變化這個一級主題。
-
質量守恆定律知識點總結!收藏專用!
知識點一 :質量守恆定律1.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的各物質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這個規律叫做質量守恆定律。一切化學變化都遵循質量守恆定律。注意:(1)不能用物理變化來說明質量守恆定律:如2g水加熱變成2g水,不能用來說明質量守恆定律;(2)注意「各物質」的質量總和,不能遺漏任一反應物或生成物;(3)此定律強調的是質量守恆,不包括體積等其它方面的守恆;(4)正確理解「參加」的含義,沒有參加反應或者反應後剩餘物質的質量不要計算在內。
-
初中化學《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教師資格面試考試
初中化學《化學方程式的書寫》一、試題回顧二、試題解析】1.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需要遵循的兩個原則是什麼?【參考答案】一是符合客觀事實,二是符合質量守恆定律。2.在本節課中,可以設置哪些練習幫助學生掌握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
-
促進深度學習研究和運用,質量守恆定律,化學發展史上重大發現
促進深度學習研究和運用,質量守恆定律,化學發展史上重大發現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聊一聊深度教學。本文以質量守恆定律為課例闡述深度學習的主要思想。「深度學習」是學習科學中的重要概念,它的發生、發展深受心理學、信息科學、哲學、社會學等學科的影響。比較受到認可的觀點是:深度學習是基於原有知識能力之上的、以學習者主動參與為前提、重視知識結構的建立和認知策略的元認知過程,以知識遷移和認知策略遷移解決實際問題為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