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半夜做噩夢驚醒怎麼辦?「噩夢」和「夜驚」,處理方式大不同

2020-12-19 橘子醬育兒記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說到孩子半夜哭鬧,相信絕對是大多數新手爸媽們的「噩夢」,結束完白天的工作,晚上好不容易能夠休息的時候,寶寶卻一鬧到天亮,這對於大人們來說,精神和身體都是極大的打擊。

有的家長為了避免孩子半夜驚醒,通常都會在睡覺之前,把孩子的尿不溼換新,來避免孩子因為排洩的原因半夜哭鬧。但這種方式的效果並不明顯,有時候孩子也會不知道什麼原因,半夜鬧個不停。

李女士最近被孩子半夜哭鬧折磨得十分「痛苦」,李女士是一個朝九晚五的白領,白天忙完工作,到晚上好不容易可以休息的時候,總是會被孩子的夜哭給打擾,一開始李女士認為是孩子尿不溼的原因,結果好幾次孩子半夜哭鬧的時候,李女士打開孩子的尿不溼,發現並沒有髒,李女士就很納悶,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孩子出現半夜哭鬧的情況呢?

孩子沒有排洩,也不是餓了,為什麼還會在半夜大哭?許多家長們都忽略了,孩子還有「夜驚」這一現象,除了夜驚,孩子們晚上噩夢同樣也是半夜哭鬧的原因。

一、「噩夢」和「夜驚」,有什麼區別?

夜驚通常發生在孩子入睡後的1-4個小時內,所以當大家發現孩子哭鬧的時候,可以看一下孩子入睡到驚醒時間大概有多久,入睡時間超過4個小時,那麼就可以判斷孩子是做噩夢了。

再其次想要徹底判斷孩子是夜驚還是噩夢,就需要看孩子的清醒程度,如果孩子醒來的時候是迷迷糊糊的狀態,那麼就可以斷定孩子是處於夜驚的狀態,通常發生夜驚後,第二天睡醒之後,孩子也會失去夜驚時候的記憶,反之如果孩子呈現一個異常清醒的狀態,那麼很有可能就是剛做了噩夢,被嚇醒了。

無論怎麼說,當孩子發生「噩夢驚醒」還是「夜驚」的時候,家長們都需要立刻起床做好應對,及時安撫孩子,避免孩子長時間哭鬧。

既然噩夢和夜驚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況,父母們應對的方法也會變得不同,當家長們做好判斷之後,那麼就應該及時的做出相應的解決辦法了。

二、孩子半夜總做噩夢,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避免孩子在睡前接觸到恐怖讀物和恐怖故事,睡前閱讀這些恐怖故事,很有可能會成為做噩夢的誘因,同時讓孩子主動描述噩夢的內容,父母們通過語言的方式來幫助孩子「修改」噩夢,就比如說,孩子夢見一個恐龍在追他,那麼父母們就可以說,會有比恐龍更厲害的人來保護他,這個對象可以設置成為孩子喜歡的動漫角色或者是父母,並讓孩子加以複述,這個目的是為了加深孩子們的印象。

這樣再做同樣噩夢的時候,就會有「人」來「救」孩子了。再或者可以讓孩子把噩夢描繪出來的同時,家長們儘可能的往好的方面去引導,這同樣的也屬於心理上的暗示。既然已經有了心理上的暗示,那麼久而久之夢魘就會消失在孩子們的腦海中。

夜驚不同於噩夢,這是一種生理現象,之前噩夢來說的心理幫助自然也失去了作用。這個時候家長的做法就變得重要起來。

三、孩子「夜驚」,家長應當這樣處理

當孩子發生夜驚的時候,通常是處在一個迷迷糊糊的狀態,這個時候家長們可不要急切的把孩子喚醒,等到孩子的反應逐漸平靜下來的時候,家長們可以通過輕拍孩子的背部,或者通過撫摸和擁抱的方式來減輕孩子們的緊張感,以此來增加孩子們的安全感,通常在這種方式的處理下,孩子會很快的進入到二次睡眠的狀態之中,等到孩子徹底睡著之後,父母就可以離開了。

家長們可以通過一些手段來減輕噩夢和夜驚帶來的恐懼感和不安全感,那麼家長們應該怎麼做才能夠讓孩子徹底避免「噩夢」和「夜驚」的出現呢?

四、如何減少孩子做噩夢和「夜驚」的情況?

1.避免睡前用恐嚇的方式去誘導孩子睡覺。

「你再不睡覺就抓去打針」這一類的話語儘量避免在睡前對孩子,這樣極容易的讓孩子提前買下「恐懼」的種子,這一類「陰影」會一直伴隨著孩子上床直到睡著,我們都知道孩子的大腦在睡覺的時候是比成年人活躍的,因此孩子們更容易出現做夢的情況,如果睡前一直帶著恐懼心理的話,那麼大概率在睡著之後就出現做噩夢的情況,當然這個噩夢的元素肯定是有關於打針的。

2.避免睡前劇烈運動。

有很多家長認為,睡前讓孩子運動消耗一下精力有助於睡眠,其實並不如此,劇烈運動能夠讓神經保持在一個相對興奮的狀態下,而人體進入睡眠狀態是需要整個身體和神經進入相對平和的狀態,孩子在睡前做了大量的劇烈運動,會保持神經始終處於一個亢奮狀態,當最後孩子進入睡眠狀態後,但神經依舊活躍,就容易刺激到大腦,更容易做噩夢。

3.睡覺前給孩子講一個暖心的故事

睡覺前一個故事,可以有效的幫助孩子的身體進入到相對平和的狀態,同時講故事的這個階段也像是一個過渡階段,久而久之每當家長們在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孩子就會出現條件反射,身體也會逐漸調整到一個適合睡眠的狀態,情緒和神經穩定之後,孩子的睡眠質量也就有了保證。

4.在床上營造安全的氛圍

可以在床上放一些孩子喜歡的玩偶,又或者在床邊放一些孩子喜歡的東西,這都有同樣的目的,那就是減少孩子們的不安全感,讓孩子們帶著安全感入睡,是減輕夜驚情況比較有效的辦法。

除此之外還有非常多的解決辦法可以解決掉「噩夢」和「夜驚」的辦法,如果你最近一直被孩子半夜哭鬧的問題所困擾,不妨可以試試以上辦法,畢竟只有孩子睡得香,家長才能夠睡得香。

今日互動話題:你家孩子有半夜哭鬧的情況出現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寶寶做噩夢、夜驚,父母應該怎麼做?(寶寶噩夢和夜驚的區別)
    幾乎每一個人都有過做噩夢的經歷,從噩夢中驚醒時往往會一身冷汗,甚至很久都無法從恐怖的夢境中走出來。寶寶同樣也有可能會做噩夢,壓力過大、過於疲勞或者是不安全感是寶寶做噩夢的主要原因。從年齡上來看,寶寶在2~4歲這個階段做噩夢的概率比較大,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寶寶開始產生正常的恐懼感,而且他們的想像力也發展的特別快。
  • 3至7歲孩子容易夜驚,新手父母該如何處理?注意,不是噩夢
    你們家的孩子有沒有在睡覺的時候,突然大哭起來,並且哭得很兇還有尖叫看起來很害怕的樣子。你想衝過去抱他安撫他,他嘴裡哭著喊爸爸媽媽但不理你。這種情況被稱為夜驚,和普通的做噩夢是有所區別的哦。發生時間不一樣整夜的睡眠會經歷幾個階段,而每個階段可以分為淺睡眠和深睡眠。通常我們都是在淺睡眠的時候做夢,有美夢也有噩夢,而且大多在後半夜。而夜驚則是發生在深睡眠的時候,通常是在前半夜。
  • 4-7歲的孩子,半夜睡覺哭喊、尖叫,夜驚還是做噩夢?這倆不一樣
    這種情況不是只有中國孩子才特有的,全世界的小朋友都有可能出現,他們沒有神婆又是怎麼度過的?所以,這時候不是迷信的時候。爸爸媽媽在這個時候可能比孩子更不安,也有家長會認為孩子只是做噩夢了,沒啥事兒,其實夜驚和噩夢還不太一樣。
  • 孩子夜驚和做噩夢有什麼區別?和「鬼怪」沒關係,該關心的是睡眠
    等到第二天,孩子卻有什麼都不記得了。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時,這位寶媽覺得自己比孩子受到的驚嚇還要大,一方面懷疑孩子是做了什麼噩夢,一方面也在心裡嘀咕,會不會真有什麼離奇的事情發生。像她描述的突然驚醒、伴隨尖叫等異常行為,是典型的夜驚症的表現,在4-7歲孩子身上比較常見,也就是孩子上學前和上學早期這個階段,尤其是男孩子。
  • 孩子半夜哭鬧是「小問題」?寶寶半夜驚醒,不建議立即安撫
    傍晚出去遛彎,偶然遇到鄰居曉曉媽,同樣是當媽的很快我們就聊到了寶寶問題,她說曉曉半夜出了點「小問題」,不知道應該怎麼辦:最近幾天曉曉半夜總是大哭大叫,有一次是我和孩他爸半夜睡得正香時,曉曉突然大哭大叫。
  • 夜哭,驚醒,睡不熟,警惕寶寶患有「夜驚症」,別大意
    很多父母一開始認為孩子只是做噩夢了,但是後來慢慢的發現,這和做噩夢的哭還不一樣。其實對於孩子的這種情況,在醫學上是有一個專業的名詞的,叫做「夜驚症」。可能有很多父母問,「夜驚症」是什麼?和做噩夢的哭有什麼區別呢?
  • 孩子夜驚、做噩夢、夢遊怎麼辦?家長學會這些,讓寶寶一覺到天亮
    前兩天媽媽群裡在說寶寶做噩夢的問題。小雨剛4歲,經常跟媽媽說自己做噩夢了。小雨媽媽很擔心,在她看來,小雨的生活環境裡充滿愛,不應該老做噩夢的。父母們都很清楚晚上睡個好覺對孩子的健康非常重要。孩子可能不明白如何處理,睡覺時發生可怕的事情(夜驚、噩夢或夢遊)。
  • 孩子在睡夢裡經常驚醒是怎麼回事?醫生教你6招解決
    「醫生,我的孩子總是半夜被自己驚醒,然後哭個不停,這個是怎麼回事啊?」「我的寶寶總是睡不好,半夜總是自己被驚醒,然後搞得我晚上都睡不好,這個要怎麼改善呀?」常見原因:1.最常見的原因是由於孩子大腦神經發育不成熟,寶寶睡眠是分為深度和淺度睡眠,每3-4次交替一次。當寶寶深睡眠和淺睡眠無法調整的時候,就會有哭鬧和驚醒。2.寶寶餵養不當,寶寶餓了,太冷或者太熱,太乾燥,都使得寶寶半夜驚醒啼哭。
  • 孩子夜驚做噩夢?可能是這幾種情況引起的,家長一定要注意
    可是對於孩子來說,承受壓力還小,所以受到一些外界的刺激,就很容易做噩夢,雖然做噩夢不會產生什麼很嚴重的後果,可在短時間內,還是會給孩子留下很大的陰影,因此家長還是要留意一下,做噩夢發生的幾種原因。每個人都會做噩夢,噩夢也是成長必不可少要經歷的事情,尤其孩子到了2-3歲時,做噩夢的機率會達到最高。噩夢發生的原因也有很多,大致上有下面這三種。
  • 多半孩子都會遭遇「夜驚症」,盲目叫醒危害大,這樣做效果更佳
    最近在和朋友依依(化名)聊天時,說道她家孩子這兩天會突然在睡眠中驚醒,然後放聲大哭,然後一會又睡著了。以至於現在一到孩子睡覺的時候,依依就特別心慌,害怕孩子又出現這種情況。大多數新手爸媽都遭遇過孩子「睡眠問題」,入睡困難、頻繁夜醒、愛哭鬧是常有的事。還有一種也是很多孩子都會遇到的睡眠問題「夜驚症」,像依依的孩子一樣,孩子在出現「夜驚」時,會出現突然的驚醒,伴隨著號啕大哭、尖叫、出汗甚至是亂跑等現象。在媽媽們的眼裡,孩子的「夜驚」的確很嚇人。什麼是「夜驚」?
  • 一張圖教你分辨孩子是做噩夢還是夜驚?原來最主要的原因是它
    孩子睡著後,半夜突然醒來哭鬧不止,仿佛受到了什麼刺激,不管你怎麼哄也不行,甚至還可能做出傷害自己的事……我兒子3歲左右的時候第一次出現這種情況,當時我一個人在家,兒子半夜突然醒了,站起來不斷尖叫,大哭,一直往床邊緣退,手指指著床上的某個位置,眼睛睜得大大,十分驚恐的樣子,我叫他也沒反應,當我把燈開起來的時候,兒子叫的更厲害,我嚇得趕緊把燈關了,害怕孩子掉下床
  • 孩子是做噩夢還是夜驚?美國兒科學會教你來辨別,解你心中困惑
    孩子睡著後,半夜突然醒來哭鬧不止,仿佛受到了什麼刺激,不管你怎麼哄也不行,甚至還可能做出傷害自己的事……我兒子3歲左右的時候第一次出現這種情況,當時我一個人在家,兒子半夜突然醒了,站起來不斷尖叫,大哭,一直往床邊緣退,手指指著床上的某個位置,眼睛睜得大大,十分驚恐的樣子,我叫他也沒反應,當我把燈開起來的時候,兒子叫的更厲害,我嚇得趕緊把燈關了,害怕孩子掉下床
  • 寶寶半夜突然尖叫哭泣,嚇壞媽媽,怎麼回事?看看這3個原因
    除去這個生理原因之外,如果寶寶在半夜睡覺突然大哭,那就是「夜驚」和「噩夢」了。夜驚1、什麼是夜驚夜驚一般發生在寶寶入睡後兩個小時以內,寶寶會出現一個短暫的驚醒,即非正常覺醒,寶寶會處在一個半睡半醒的狀態,非正常覺醒發生的原因是因為人體從非快速眼動期非正常醒來。
  • 寶寶晚上突然大哭,是夜驚嗎?知道原因,媽媽應對更輕鬆
    這是做噩夢了,還是真像老人說的那樣,看見髒東西了,還是哪兒不舒服難受了?各種猜測在腦子中翻來覆去,不知道原因總感覺心裡不踏實。寶寶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夜驚。寶寶晚上突然大哭,是夜驚嗎?知道原因,媽媽應對更輕鬆。
  • 孩子睡得好好的突然哭鬧?並不是做噩夢了,其中原因爸媽要知道
    相信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這種情況,就是孩子晚上睡覺時,剛開始的時候睡得很香,但半夜突然開始哭鬧起來,家長無論這麼哄都無濟於事,過一陣,孩子哭完後又自己睡了過去。出現這種情況,大多數家長都認為孩子肯定是做噩夢了,但真的是這樣嗎?
  • 孩子睡覺經常半夜驚醒?了解背後原因,讓孩子晚上睡得安穩
    而根據心理學的研究發現,每個寶寶睡覺的時候總共是會分為六種不同的意識形態,會慢慢的深度睡眠到睡醒之間逐漸的過渡。而剛出生的寶寶,他們一天所需要的睡眠時間是在20個小時左右,然後隨著時間的不斷增長,孩子的骨骼年齡變得越來越大之後,清醒的時間也變得越來越長。
  • 孩子驚厥,睡夢中哭鬧,可能是患有「兒童夜驚症」,別大意
    結果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姥姥卻發現,孩子每天夜裡都會半夜被驚醒,然後大哭起來,並且孩子大聲呼喊"媽媽"。每次姥姥都要哄小鵬半天,等到小鵬的哭聲漸漸地停止了,才會緩緩地睡著。小鵬的姥姥原先以為只是孩子做了噩夢而已。
  • 孩子睡得好好的突然大哭大叫?不是噩夢,是夜驚!需科學應對
    一開始奶奶以為是孩子做噩夢導致的,可是孩子每一個晚上都做這麼嚇人的夢好像有些不太可能,曉雯就將孩子送到醫院去檢查,醫生說這樣的情形其實是孩子有夜驚症。一、夜驚症的孩子有哪些表現?一般而言,孩子在四至十歲之間是有夜驚症的高發時間,男孩相對女孩概率會更高一些,夜驚症與做噩夢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這其實算是一種睡眠疾病,與夢遊症類似,屬於孩子睡眠出現障礙。有夜驚症的孩子一般會在熟睡的前兩小時容易醒來再大聲啼哭,甚至有的時候還會大聲的說一些話,但是是非常含糊不清的。
  • 睡眠幹擾問題 孩子夢遊夜驚做噩夢怎麼辦?
    第四章·特殊的睡眠幹擾問題  「夜晚不是我的朋友」:夢遊、夜驚、做噩夢  大部分案例中,兒童的睡眠幹擾都與不良的入睡習慣或者不合適的睡眠時間有關。對此,父母的處理方式也要有所不同。  夢遊和夜驚症:深睡期中斷的半甦醒狀態  從第一章的圖1–5中,你可以看到一個至少6個月大的嬰兒的睡眠過程。我們當時解釋過:入睡後3個小時內,所有的孩子都會從深睡期經歷一次甚至兩次半甦醒狀態,這在圖表中是以箭頭標示(我們的案例是晚上9點半和10點半)。
  • 被噩夢驚醒的心情說說 被噩夢驚醒難受發條說說朋友圈發洩一下
    被噩夢驚醒的心情說說 被噩夢驚醒難受發條說說朋友圈發洩一下時間:2018-11-21 15:11   來源:趣味百曉僧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被噩夢驚醒的心情說說 被噩夢驚醒難受發條說說朋友圈發洩一下 被噩夢驚醒的感覺真是難受,不如發條說說和朋友圈發洩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