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英語牛娃,父母需要做些什麼準備?

2020-12-08 軟實力英語

這是【軟實力英語】分享的第875篇原創文章。

如今的英語啟蒙文章,多針對孩子如何學,鮮有指導父母如何教的。雖然說,相比我們的父輩們,現在父母的文化水平都有較大的提升,尤其是英語基礎,也是今非昔比,整體上有了較大的提高。像一、二十年前那種純英語小白的父母,正在日益減少。

毋庸置疑,父母有一定的英語基礎,對孩子的家庭英語啟蒙有很大幫助,但是,不能因此就得出結論,父母的英語水平越高,孩子的英語就越好。苗爸見過不少英語老師,自己孩子的英語成績連及格都困難。

出現上述情況的主要原因有二。第一,父母的陪伴時間。第二,英語啟蒙的方法。按理說,英語老師們應該比非英語專業的父母更懂得英語教學,但事實上,學校英語教學與家庭英語啟蒙還是有很大的差異的。

因此,無論是英語教師,還是自身英語基礎不太好的父母,都應該全面深入地了解英語啟蒙,了解自己的孩子,為培養英語牛娃做好應有的準備。

01

轉變觀念

要想做好英語啟蒙,首先要轉變觀念,改變傳統的固化觀念,取而代之以現代英語啟蒙。

在傳統上,我們都是沿用父輩們教育孩子的方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這樣做雖然因循守舊,但是比較保險。就以語言啟蒙為例,我們小時候是如何學母語的?先從識字卡片開始,再過渡到背誦國學經典。

總的來說,我們大多數家庭的語文啟蒙,都是千篇一律的背誦,大家都以孩子能夠背誦《三字經》、《弟子規》、《論語》等為榮,並以此來判斷孩子的聰慧程度。

受語文啟蒙觀念的影響,不少父母在開始孩子的英語啟蒙的時候,也照貓畫虎,沿用識詞卡片和背誦的傳統的語言啟蒙方法,然後是一字一句地翻譯,導致孩子缺乏興趣,甚至產生牴觸情緒。

現代英語啟蒙的核心理論主要是二語習得理論(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其中又以美國著名語言學家克拉申( Stephen D. Krashen)的「可理解性輸入」假說(Comprehensible Input Hypothesis)最為知名。

家庭英語啟蒙只有建立在現代語言學理論的基礎之上,才能夠走上科學高效的道路,並且不至於偏離正確的方向。具體來說,現代英語啟蒙應該避免走以往的啞巴英語的老路,必須以「聽說領先,興趣第一」為宗旨,即以律動兒歌和TPR(全身肢體反應)親子作為啟蒙的第一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語,培養孩子的英語思維,使用自然而然地掌握日常英語聽說能力。

02

培養習慣

往常提到培養習慣,主要是指培養孩子的習慣,今天,苗爸要談論的是父母的習慣培養問題。說實話,與培養孩子的習慣相比,父母習慣的培養有較大的難度,因為它其實是一種改變舊習慣,培養新習慣的問題,破舊立新向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之所以要強調父母習慣的培養,是因為「父母是孩子的榜樣」,是因為「有其父必有其子」,可見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之重大。具體到英語啟蒙,父母需要培養以下幾個習慣:

(一)英文閱讀

如果不是從小循序漸進地進行英語啟蒙,閱讀英文原版書將是一件比較痛苦的事情,因為生詞太多,結構複雜,不易理解。所以,要想培養孩子自主閱讀英文原版著作,應該從小抓起,從簡單的英文繪本入手。父母要做的事情,或者說是需要培養的習慣有兩個。

第一,陪讀。這個比較要理解,要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並且引導孩子循序漸進的閱讀,在英語啟蒙初期,父母的陪讀習慣非常重要。這種陪讀是互動性的,需要和孩子邊讀邊交流,甚至是表演。

父母最好使用指讀的方式,即一邊讀一邊用手指指著文字,幫助孩子整體識詞。因為重複遍數多了,孩子僅僅通過單詞的外形就能對應到單詞的聲音和意思。

第二,自讀。父母自己堅持閱讀英文讀物,是最有效的榜樣作用。英語基礎不好的父母,可以閱讀較為簡單的孩子的英文繪本或分級讀物,基礎較好的可以閱讀英文原版小說,甚至是原版專業書籍。

要想真正成為孩子的榜樣,父母的自主閱讀最好選擇固定時間進行,例如晚餐之後,規定一個「家庭閱讀時間」,這樣的效果最好。

(二)晨讀習慣

堅持晨讀對孩子的英語口語和發音都有較大的好處。如果父母只是督促孩子完成晨讀任務,自己卻從來不晨讀,有的時候,孩子會產生不公平的心理。

記得在苗苗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和她每天一起讀《三字經》,沒有多久,她已經能夠背誦全文了,而我依然之後背前幾句。英語朗讀亦是如此,父母自己每天不堅持晨讀的話,也會逐漸被孩子甩到後面的。

我自己晨讀和晚讀一般選擇的都是同一本書,以前讀過的有傑克·倫敦 ( Jack London )的自傳體小說 Martin Eden,海明威的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有人陪著一起晨讀,孩子就不會感到「不公平」,並且願意積極配合,堅持的時間也更長久一些了。

(三)每日清單

在英語啟蒙過程中,父母和孩子都應該有自己的「每日任務清單」,因為自我管理能力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

現代社會,拖延症不斷影響孩子的學習,也同樣困擾著廣大成年人。在培養苗苗的過程中,我逐漸養成了在前一天晚上列出第二天的任務清單,簡單地說,就是按照重要程度列出5件必做事項,然後每完成一項劃一個勾。

孩子有孩子的清單,父母有自己的清單,大家互相促進,可以有效避免拖延症影響家庭英語啟蒙。

03

制定路線

父母要做的第三個準備,是制定一個家庭英語啟蒙路線。通俗地說,是要明白自己的期望,這樣才能制定相應的行動計劃。

毫無疑問,大多數的父母開啟家庭英語啟蒙,目的都是為了孩子將來能夠取得優秀的英語成績。尤其是在高考中能夠表現出色,進入理想的大學。

有了這一具體目標,那麼首先要了解不同階段英語考試的側重點,如何才能從長計議,實現孩子人生的階段性目標呢?從英語考試角度來看,聽說和閱讀能力需要長期積累,從小抓起,不是靠短期強化能夠突破的,所以說,在進行英語啟蒙的時候,父母需要先抓孩子的英語聽說能力,其次是培養孩子的英語自主閱讀能力,擴大孩子的課外閱讀量。

從歷年的英語考試案例來分析,苗爸發現,真正困擾孩子、影響孩子英語成績的主要是詞彙量。如果是幼兒的話,完全可以靠閱讀日積月累擴大詞彙量。如果是大童的話,時間緊迫,單詞背誦和閱讀需要同步進行。

總之,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和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家庭英語啟蒙路線圖。

04

自我提升

面對現代英語啟蒙,父母最需要做的準備,應該是「自我提升」。除了熟悉二語習得理論、教育學和心理學之外,父母們面對的一個主要難題是自身的英語口語能力問題。

現在人們常說要打造家庭英語啟蒙環境,而英語作為一個交流的工具,在啟蒙訓練時,自然離不開與人交流對話。在這個過程中,父母無疑是孩子最好的英語口語陪練。

如何提升自己的英語口語能力?以下3個方法值得借鑑:

第一,英語啟蒙TPR閃卡。TPR(全身肢體反應)親子互動,不但能夠引導孩子開口說英語,也能提升父母自己的英語口語能力。近200個日常生活場景動作短句,幾乎涵蓋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爭取用3個月時間,和孩子一起戰勝這200個左右的動作短句,就具備了最基礎的日常交流能力。

第二,每日一句。通過一些英語學習app,例如,每日英語聽力、可可英語、喜馬拉雅等,每天聽學一句日常英語口語,一年就有365句,這對打好英語口語基礎非常重要。學了這些日常口語之後,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斷使用。聽懂看懂都沒有用,只要正確地說出來,才是活的語言。

第三,15分鐘美劇。語言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尤其是口語,如果我們不堅持自我充電學習,就會落後時代,脫離生活。觀看美劇是提高英語口語水平的一個重要手段,許多英語學習者都從中受益良多。例如:《老友記》(Friends)、《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 )、《破產姐妹》( Two Broke Girls ) 等都是非常不錯的生活情境劇,有助於英語口語的訓練。

如果聽力基礎不太好,也可以先從動畫片開始訓練,例如英文版的《西遊記》、《降世神通》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具體訓練方法如下:

第一遍,盲聽。不看字幕,根據聲音和畫面理解意思。

第二遍,跟讀。看著英文字幕跟讀模仿音頻。

第三遍,盲聽。不看字幕和畫面,只聽音頻資料。

每一遍5分鐘時間,總計15分鐘時間,堅持一年。英語聽說能力將會上一個臺階。

我是苗爸,「職業化家庭英語啟蒙訓練」推廣人。我會每天分享英語啟蒙和高考英語相關的原創文章。

今天的分享到此結束。我們明天再見!

相關焦點

  • 英語牛娃的培養路線,父母為孩子準備好了嗎
    拿聽說讀寫能力來參照的話:孩子需要掌握3500+四會詞彙,可理解具體或抽象的話題的主題意思,可與英語母語者進行一定程度的流利而自然的對話,不引發雙方的詞窮,可對一系列主題進行清晰而細節的闡述,解釋對某個議題的觀點。
  • 只要父母願陪孩子傻瓜式地死磕,培養英語牛娃,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這是軟實力英語的第746篇原創文章。加苗爸好友的,基本上都是對家庭英語啟蒙感興趣的寶爸寶媽,所以,大家平日聊天的主題,自然是圍繞怎樣教孩子學英語展開的。在聊天的過程中,苗爸發現,大多數父母都比較迷茫,有的人還沒有準備好怎樣做父母,更不要說如何教孩子學英語了。
  • 楊靖:《如何培養身心健康的牛娃》| 演講文字稿
    最近我聽了一場講座:《如何培養身心健康的牛娃》,收穫特別多。看名字就知道,不止要培養牛娃,還要娃身心健康。 我們實際育兒中好像很難把握這個度:要麼對娃太狠了,親子關係雞飛狗跳;要麼對娃太鬆散了,娃是快樂了,但也很難成為牛娃。 做父母真的太難了! 牛娃和身心健康之間,必定是對立的嗎? 楊靖老師告訴大家,他們是可以兼得的。
  • 家長應該了解的培養英語牛娃的幾個境界和時間段
    當然,要達到成為這個境界的牛娃,一是父母有這個意識,二是父母有一定英語水平,三是父母能夠堅持。一切的一切,在於父母。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說英語、在講故事、啟蒙中經常用英語,比如指著水果、指著物品說英語,對於各種動作、日常現象,也幾乎全用英語表達,這樣孩子能像學母語一樣接受英語。
  • 英語沒有優勢的「普通媽媽」,把握這3點,也能培養出英語牛娃
    那些英語牛娃們,從兒童啟蒙時起,他們的聽力和口語輸入每天基本都在2-3小時。:從幾歲開始啟蒙、學的什麼英語、看的什麼動畫、讀的哪些繪本、聽的什麼兒歌......然後積極複製每一個細節,但是具體運作起來就發現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 英語啟蒙:父母們常犯的錯誤和一個牛娃的訓練方法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要想念好英語啟蒙這本經,還需要全家總動員,齊心協力,把家裡這棵小樹苗,培養成參天大樹。苗爸在教育自己孩子的同時,也不斷向其他經驗豐富的家庭教育行家們求經問道,甚至群裡一些普通的父母的教育方法,都能夠給我以啟示。正如常言所說:「給人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 家庭英語啟蒙教育,我一直在路上。
  • 培養牛娃學習英語的黃金定律,多爸是這樣做的
    有些家長讓孩子從小就開始學英語,甚至比學習母語還要早,低齡孩子英語口語的學習顯得尤為重要,語言得到刺激後吸收會很快,而從小學習英語的孩子,在到初中後,相比沒有學習英語的孩子在英語方面優勢突出。而傳統的英語學習過程中離不開積累,尤其是單詞的書寫和閱讀,而現在英語啟蒙時期需要輸入、輸出的過程。也就是說,每個孩子的腦細胞需要有豐富的連接點,通過感官來刺激環境,激發大腦潛能,就英語而言,在單詞單一的環境中大腦則會逐步退化,就要在豐富的環境中多維度的學習。而接觸第二種語言,其實將大腦置於一種不同的文化環境中,也是開發大腦的途徑之一。
  • 父母英語不好,不報班不請外教,也可以培養出一個英語牛娃
    西安土生土長的Catherine,父母不是英語專業畢業的,也和大部分人一樣屬於「啞巴英語」。她也沒上過任何線上線下的培訓課程。父母靠著自己蹩腳的英語發音,利用工作之餘的閒暇時間,從3歲多教她說英語。二、要求孩子每天要說10句以上的常用英語句子。像我們80後這代人,一大部分人都是學的啞巴英語。為了能夠讓孩子學以致用,就要讓他們開口說。每天可以準備10-20句的日常英語句子,難度不需要特別大,但一定要鼓勵孩子開口。
  • 如何在家培養英語牛娃?《英語我要怎麼教》4個方法簡單輕鬆有趣
    父母是掌舵人,需要首先了解這個階段孩子的特點,嬰幼兒段孩子關鍵在於培養興趣,並不用過分強調量化,更多關注孩子學習語言的敏感期和沉默期,不強行要求輸出,「玩」才是這個階段孩子的首要任務。家長英語不好幫助不了孩子啟蒙?
  • 訂婚需要準備些什麼?
    【一】上門提親。【二】選擇吉日。【六】風俗遊戲。
  • 培養英語牛娃,你需要知道英語啟蒙的3個「三步法」
    (3)聽音識卡(做動作)。一邊聽音頻(或者是父母讀閃卡上的短句),一邊找閃卡,打通孩子的英語耳朵。(4)(互動)寶貝讀,家長找卡片。將10張閃卡擺在桌子上,孩子隨機讀其中一張閃卡,由父母來尋找正確的卡片,用點讀筆點讀確認。(5)家長做動作(或拿閃卡),寶貝說英語。
  • 父母英語不好,用這3個方法,照樣教出英語牛娃!
    有的「專家」介紹,英文啟蒙一定要全英浸潤式的,最好是爸媽在家裡和孩子說英文,因為孩子最喜歡父母的聲音,這可把不敢開口的爸媽急壞了。雖然學了二十幾年英文,但是發音真的是個大難題,千媽覺得吧,如果自己口語發音不標準(中國父母普遍存在的問題:發音Chinglish),還強行灌輸給孩子,不僅自己不舒服,對孩子培養正確的語音、語素意識也不利啊!與其這樣,還不如尋求專業英語老師的幫助。
  • 英語牛娃養成秘籍!
    4月11日,新愛嬰市場部春暖花開福利月的第一場講座邀請了互動美語LiveABC大陸分公司教學總督導,同時也是第一位LiveABC落地大陸的教研總監,英國劍橋國際考試中心項目負責人,擁有十餘年幼兒英語教材開發和教學經驗的Page Hu老師來為我們做了一場精彩的「如何打造自己的英語牛娃」專題講座。
  • 親子閱讀打卡,英語牛娃是這樣養成的
    英語閱讀的重要意義閱讀是語言學習的重中之重,再怎麼強調也不為過。拿我們熟悉的語文來作類比,同為語言學習,父母對嬰幼兒也會哼唱大量優美的中文童謠。父母陪孩子親子閱讀培養雙語兒童的有效方法其中一條如下:每周應該為孩子提供約25個小時的沉浸式語言環境,以保證孩子能夠像學習母語一樣,學習另一門語言。
  • 2歲就讀報、4年級上天一少年班,牛娃怎樣培養有效又省錢?
    我原來以為我們家大寶已經算是牛娃了,因為是裸考考上的蘇州外國語學校前三十。但是這也並不算什麼,張的兒子才是我心目中的牛娃媽媽。很久以前約過見面,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見,今天正好心血來潮,我們見了一面。我們家小寶正好馬上上一年級,所以向她取取經,怎麼樣培養超級牛娃的?
  • 大一就想專接本,需要準備些什麼?
    而且專接本準備的越充分,肯定成功的機率也會越大。那麼,大一開始備考專接本,需要準備和注意些什麼呢?穩定學習成績,不要掛科河北專接本考試有一個條件,就是需要取得專科畢業證,如果你掛科,並且在大三前還沒補考通過的話,那就意味著你不能按時畢業,會非常影響你的專接本報考。
  • 《做孩子最好的英語學習規劃師》— 蓋兆泉 如何培養英語牛娃(十三)
    轉《做孩子最好的英語學習規劃師》— 蓋兆泉 如何培養英語牛娃(十三)第四章中國兒童二語習得路線圖第2節 上
  • 那些牛娃父母,不會告訴你的「雞娃」真相
    牛媽說,真是對不起,我們家孩子把你的書上做了筆記、劃了線。這麼厚的大部頭,神經學的著作,那個孩子才上幾年級啊?才上五六年級,能看明白嗎?結果他拿著書一翻,那孩子做筆記和劃線的部分全都是要點重點,特別精準。聽說這事兒以後,我挺吃驚的。這個孩子的閱讀能力,是怎麼培養出來的呢?我就跟我朋友「牛媽」做了進一步的交流,發現,孩子的父母從孩子出生到現在,幾乎都沒有看過電視,他們家沒有電視機!
  • 父母英語基礎差,掌握「3要4不要」原則,一樣能養出英語「牛娃」
    那麼家長要問了,到底如何為孩子做好英語啟蒙呢?首先我們要正確認識英語啟蒙,然後再找對學習方法。3、不要用太多書學習這是大多數父母都會有的認知誤區,有點像教孩子中文就一定要用圖畫教孩子認字一樣。雖然利用書本教學是一種最基本的教學方式,但是語言教學的目的最重要的是理解而非識字。
  • 牛娃不是比出來的
    經常聽到很多家長感嘆,別人家生的是什麼「神仙娃」啊?咋自己家的就這麼不爭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