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晴媽媽看到朋友三歲的孩子日常居然能用地道的英語表達,才隔了大半年,她家孩子的英語能力突飛猛進,讓小晴媽媽十分驚訝。
想起自己孩子已經五歲卻只會說hello和bye bye兩句,聽到朋友說小孩越早英語啟蒙越有學科優勢,自己才意識到學晚了!小晴媽媽地問了朋友是不是幫小孩報了培訓班,竟然只是簡單的幾個方法。
英語是高考必考科目和一些高薪工作的必備技能,如果要在英語這門學科上佔據優勢,必須從語言黃金期開始。
英語學習好的孩子大多並不是突如其來的黑馬,而是多年積累的厚積薄發,秘訣更在於父母從小規劃重點培養學習興趣,早在幼兒階段開始有意識地用孩子喜歡的方式輕鬆快樂學習,能減輕很多孩子們日後學習的負擔。
同傳媽媽鄔麗娜《英語我要怎麼教》一書中引導爸爸媽媽邊陪伴邊引導,並在自己親身實踐的方法中總結出幼兒階段進行英語啟蒙的四大法寶,培養孩子們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
跟教育類的書對比,這本書更貼近生活,實操性很強。輕鬆按照書中的方法模仿實踐即可,給孩子們營造輕鬆好玩的英語氛圍。
一、從觀念上認識英語啟蒙的誤區
小晴媽媽和很多鄰居媽媽們想到的只是走回以前傳統的方法,甚至錯誤的方法引導孩子,導致孩子產生牴觸心理,嚴重阻礙正常的學習發展方向。《英語我要怎麼教》一書中提到幾個很多家長的誤區。
功利心過重,忽視孩子的學習興趣過重的功利心就有可能把培養孩子的興趣扼殺在搖籃裡。父母是掌舵人,需要首先了解這個階段孩子的特點,嬰幼兒段孩子關鍵在於培養興趣,並不用過分強調量化,更多關注孩子學習語言的敏感期和沉默期,不強行要求輸出,「玩」才是這個階段孩子的首要任務。
家長英語不好幫助不了孩子啟蒙?小晴媽媽想起以前自己學習英語的苦,一旦提到英語就怯,就認為自己英語不好很難引導好孩子。
a.父母不要定位自己是「老師」,而是陪伴者。專業的老師授課是有很清晰的學習目的,如果爸爸媽媽當老師的角色,很多時候孩子達不到自己設定的目標往往很容易造成落差,所謂期待越大,失望越大。
親子關係中爸爸媽媽的陪伴最重要,擺正角色和心態,每個孩子的學習都有個體差異,只需要堅持在陪伴的時間靜待花開,例如親子遊戲、親子共讀、親子手工等都是很好的方式。
b.父母不是「教英語」,而是「導航者」。疫情期間有些孩子英語突飛猛進,更是從此愛上了英語,其實父母英語水平也不高,這是怎麼做到的呢?很多實例告訴我們,重點在於在合適的年齡有合適的學習方案。
爸爸媽媽其實不用擔心自己的英語水平,而更需要把精力放在研究幼兒段兒童的學習特點和學習關鍵期,比如0-3歲的時候,父母可以給孩子多聽不同的英語素材,4歲的孩子踏入文字敏感期,就給孩子多一些配有文字的材料。不用過多幹預,只需要靜靜在一旁陪伴。
輕視聽力輸入,過分強調輸出小晴媽媽意識到要讓孩子早開口,認為開口輸出才是好,就一味要求剛學習不久的孩子不斷重複說。
「娃,這個用英語怎麼說?」
「今天學了哪幾個單詞」
「快跟著說啊!」
這些對話是不是很熟悉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踩進去呢?
好的輸出前提是有足夠的輸入。其實作為中文母語者的我們回想一下,寶寶在出生之後到牙牙學語的期間,是否有一段相當時間的沉默期。中文和英文都是語言,為什麼就要求英語一定要立即輸出才是好?聽說讀寫,聽力為先。父母要做的是給孩子足夠多的輸入,當語料儲存到一定量的時候,輸出就是順其自然的事情。
盲目跟風,學習投入花費大既然要提供地道的語言環境,一些父母選擇重金聘請私人外教給孩子,但是孩子根本不知道外教說什麼。或者買了很多資源不懂怎麼用,一直堆在家裡一動不動。父母有經濟條件也需要篩選有效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英語啟蒙一定要花大錢嗎?其實不然。
《英語我要怎麼教》作者提到:再好的老師,也比不過家裡的第一任老師。英語啟蒙可以在家輕鬆完成,只需要根據孩子們喜歡的內容和方式,結合學齡階段的特點就可以達到不錯的效果。下面為家長們提供幾個有效方法。
二、英語啟蒙四大秘訣
《英語我要怎麼教》一書中揭開英語啟蒙神秘的面紗,總結了作者和女兒日常實踐有趣且有效的方法,不用上培訓班,原來在家也可以輕鬆帶出地道英語牛娃。
1.親子英語互動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學習這件事情上更是如此。想要孩子喜歡上英語,父母首先也要愛上英語,即使以前的學習經歷不愉快,也要儘量拋開一些傳統學習的方式重新認識這門語言,友好地接納它。英語啟蒙階段的孩子需要父母陪伴,最好的輸入就是在真實的情景中融入,類似所謂的「情景式教學」,爸爸媽媽可以在日常的情景中經常提到固定的口語,一開始並不要求孩子一定要用英語回答,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模仿和理解。
親子對話融入日常,自然而然。《英語我要怎麼教》作者舉了很多生活中和女兒互動的小例子,例如在遊戲玩耍、外出遊玩、讚美批評的不同環境中都自然表達,讓語言運用在實際生活中。根據不同的日常活動,父母可以總結一些家中經常出現的言語成為必備主題內容。利用和孩子相處的機會鞏固英語能力。還可以藉助兒童讀物或者兒童歌謠的內容進行加工和重複問答,增加運用詞彙或者短語句子的印象。2.英文童謠入門
啟蒙聽力最佳的方式就是用童謠起步,大多童謠通常朗朗上口、動感旋律、簡單易唱,容易吸引帶動孩子。任何縫隙時間都是可以利用童謠入門的好機會,例如早晨送去學校的路上,在家玩遊戲的時候,洗澡的時間,睡前的音樂等等,只要孩子不牴觸,都可以大量的播放。
很多孩子在大量地聽完童謠之後,都會不由自主地哼唱,在童謠中得到樂趣。很多童謠都是符合孩子日常生活出現的場景,結合孩子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情景,數字、顏色、形狀、天氣、食物等各方面的主題歌曲都齊全,基本能滿足學習的需求,父母在家和孩子用起來都很方便。
《英語我要怎麼教》裡面仔細介紹了兒歌的各類資源、品牌,還有技巧,有興趣的爸爸媽媽可以在書中詳細了解。
3.有效利用英語動畫
可理解的磨耳朵是優質的輸入途徑。除了日常父母場景對話之外,原版動畫片的情景很多是貼近真實的生活場景,動畫片的主角也貼近孩子們的年齡,讓小朋友更有代入感,動畫場景能幫助他們理解語言。
《英語我要怎麼教》作者介紹動畫的部分也特別提到:很多動畫片融入了西方文化,讓孩子們和家長也能接觸到不一樣的文化背景知識,孩子們從小能具備多元化的思維,更有利於語言的習得。
4.親子共讀繪本
很多媽媽都說:一天的時間,最放鬆的美好時光就是和孩子一起閱讀可愛的繪本。爸爸媽媽抱著孩子一起在舒服的閱讀角開心地享受書本帶來的樂趣,多麼溫馨的場面,繪本成為了很多家庭營造和諧親子氛圍的紐帶。
從小培養起閱讀習慣,培養孩子成為自主閱讀的終身受益者。一些4歲左右的孩子就開始進入文字敏感期,是走向自主閱讀的開端。在幼兒階段,繪本是很好的學習載體,以其鮮豔的顏色和簡單的文字,生動的故事抓住孩子的眼球。
《英語我要怎麼教》提供給我們很多實用的技巧,怎麼選擇繪本,繪本怎麼閱讀和怎麼用繪本進行親子遊戲的細節一一呈現。
在家培養英語牛娃不是難事,擺脫傳統學習方式,爸爸媽媽只要跟著簡單方法即可實現,《英語我要怎麼教》沒有晦澀的道理,手把手引導爸爸媽媽在家陪伴孩子的實用方法。輕鬆入門英語啟蒙,讓孩子在輕鬆美好的童年中不知不覺得到更多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