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皓:豎排分組合作學習方法

2020-12-12 職小家園

豎排分組合作學習方法十步驟:

1. 組建實力相當的學習小組。

2. 學生自己編號。優秀學員排1號,其次是2號,以此類推。

3. 按照順序劃分小組,每一豎行是一組。

4. 複習的內容同桌互相檢查。(因為不同組,學生檢查很認真。)

5. 沒有完成作業的站立。完成作業的端正做好。

6. 沒有完成作業的請小老師幫忙指導,小老師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在提升自己,並且加深了對知識的掌握。一些簡單的學習任務會很快完成。此法把老師的單個指導,變成多人指導。

7. 當學習困難學生在小老師的幫助下完成作業的同時,其他學生繼續學習同一內容,但難度提高一個級別。同號的同學(每次8人)比賽,找出最慢的一個,給所在小組扣一分。此法可以克服優等生的自滿情緒,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學知識。

8. 課堂上,同學的紀律,忘記帶書等,都可以臨時作為本節課的扣分項。此法對維持課堂紀律很有效。

9. 課堂小結。表揚一節課中一分不扣的小組。讓學生回憶本組扣分的同學及原因。如果某個同學經常扣分,下次重新排號的時候作為參考。

10. 此種方法可以每節課清零。讓學生明白,不要總是活在過去的記憶中,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東西,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既不能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吃老本,也不能活在失敗的往事中,萎靡不振。只要努力付出,總會有回報,相信明天會更好。

相關焦點

  • Word豎排文字方法匯總
    Word豎排文字方向是可以靈活控制的,本文將介紹設置文字方向、文本框、藝術字、表格定位、向左旋轉90度等五種方法來實現Word文字豎排。在Word文檔中右鍵單擊,並選擇彈出菜單上的「文字方向」命令。「文字方向」對話框上有幾種方向選擇,根據需要對文字進行豎排。在下面的應用於,可以選擇Word豎排文字是對整篇文檔還是插入點之後。
  • 分組教學 合作探究教學模式探究
    摘要:分組教學是在確立了正確的教學觀點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主管理、自主學習,按小組為單位劃分的方法,學生進行分組教學,分組教學是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一種有效方法,也是當前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途徑。
  • 齊華工作室·視點‖有效異質分組,讓合作學習真發生
    合作學習的前提是高效分組,只有高效分組,才能促進孩子相互學習。 今天,我們將結合案例,聊一聊合作的基本要素之一:異質分組。 從分組原則上來看,我們應當遵循「異質分組,組間平行」的原則,按照孩子的性別能力,學習水平,個性特點,家庭社會背景等混合編排,形成一個異質的學習團體。同時要保證各個小組之間的同質性,也就是各小組在眾多的特徵方面是可以比較的,這樣有利於開展組與組之間的競爭。
  • 分組教學 快樂學習
    通過分組活動的方式,能有效地培養同學們和諧相處、合作共事的意識和能力,為每名學生的未來的生存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分組準備  分組之前,班主任要對全班進行詳細的調查摸底,了解學生的學生學習基礎(學習基礎包括:學習習慣、個人學科的發展是否均衡等),了解班內的小團體,了解各學生的興趣愛好。
  • 合作學習方法(四)
    4.學生的主體地位更為突出在研究性學習中,合作學習小組基本由興趣相同的學生自願組成,研究課題的選擇、研究方案的制訂、研究途徑與手段的選擇、實踐研究並取得研究結果,也都由小組學生按自己意願去完成。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始終擁有高度的自主性,能夠對學習過程自我設計、自我控制,而教師對學習過程的幹預和控制降低到最低限度,僅僅在必要時給予學生以研究方法和學習條件方面的支持而已。
  • 分組合作學習法:當下老師必會的教學技能
    還有一個關鍵點是:在計算平時成績時,老師採取小考成績與合作成績擇優計分。也就是說,若學生小考平均95分、合作成績70分,則該生平時成績就是95分。這樣,高分的學生非但不會被合作成績連坐處罰,更會因為提高組內合作成績,贏得組內同學認同與讚賞。
  • 小組合作模式的分組
    圖片來源於網絡一、關於分組前的思考組數:在小組合作模式中,組數是一個的話題,是分6個小組組數過多,給量化、評價、引導管理帶來難度,組數過少,意味著每組人數過多,小組臃腫,給小組的內部管理帶來麻煩,難以達到小組合作模式的初衷。考慮的教室寬度是7m左右、課桌0.6m左右、班級人數一般36人左右,經過多次實踐嘗試,認為分成6個小組比較合適。
  • 合作學習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溝通和合作的意識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為了全面體現出合作學習的教學效果和意義,讓學生真正地實現在課堂上互相幫助和學習,首先應該做好的工作就是合理的分組。合理的分組就是保證在分組過程中學生平均地進行分配,使每一個小組成員之間不存在較大的差異性,既有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也有學習成績中下遊的學生,這樣才能能保證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合作學習中來。例如,在分組過程中,可以按照學生的性格、學習成績和個人的表現能力進行分組,控制好小組的成員,維持在每個小組3~5人左右,保證班級的每一個成員都能夠參與到討論中來。
  • 初中物理分組實驗的可操作性方法及策略
    伴隨著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斷推進,分組實驗教學被更進一步地運用到了物理教學中來,所以它既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初中物理實驗的一個重難點,對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對初中物理分組實驗的可操作性方法進行一些探討,並提供有效的策略。
  • 【經驗交流】利用異質分組構建動態 數學學習模式
    利用異質分組構建動態的數學學習模式操作體系:根據學情的不同需要,選取有針對性的分組方式,設計相應形式的學案,學習過程中都是通過前置性作業(學生課前自行完成、教師批改、課上教師先總結前置性作業),課上合作學習(提出問題、獨立思考、小組交流、小組展示、整理存檔),完成課堂練習,分層次布置課後作業(獨立完成課後作業、課後合作)四個環節來完成學習
  • 中小學最常用的四種合作學習的方法 分享給大家
    儘管在20世紀20年代就已經有了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研究合作的學者,但研究在課堂中如何運用合作學習進行教學開始於20世紀70年代初。而到如今,關於合作學習的應用研究基本上遍布世界上所有的國家,同時已經有較多合作學習的方法被充分運用到實踐課堂教學中。
  • 初一生物學習方法:學生分組實驗應注意的問題
    初一生物學習方法:學生分組實驗應注意的問題     1、確保小組人數的均衡性     學生分組實驗顧名思義,就是把一個班的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而進行的實驗。     2、嚴守紀律,注意安全     分組實驗時,學生在實驗室中相對較為自由,要麼需要站著操作,要麼走來走去,實驗時,實驗教師應要求學生坐在位置上操作,保持安靜。同時應確保每位同學都參加實驗,保證學生的人身安全。
  • 合作學習教學法
    (編者註:教無定法,我們將在平臺中陸續介紹常見的教學方法。要明確每個成員的分工。比如可以採取輪換制,組長、記錄員、資料員、報告員等要由每個成員輪流擔任,讓每個學生都真正參與到活動中來,都能發揮自己的作用。並且教師對於什麼時候進行合作學習,合作時間多少都要了如指掌。而且活動形式要多樣化。如:role-play, interview, discussion, competition, debate等。
  • 創設合作學習的條件,有效組織開展合作學習,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教師要明確從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出發,讓每個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自身的價值,體驗成功或進步的喜悅,增強合作精神,提高合作能力等。1、管理者。教師要明確自己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應充當&34;,避免一些學生借合作學習的機會談天說地;2、促進者。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合作方法的指導,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合作學習過程的遇到的難題;3、參與者。
  • 技巧不求人-156期 文字豎排的3種方法 Excel如何製作拼音田字格
    在使用Excel編輯文檔的時候,有時會根據需要,把輸入的文字由橫排變成豎排來顯示,如果逐個單元格輸入內容實在是太麻煩,那麼如何快速有效的將文字豎排?下面給大家介紹設置Excel表格文字豎排的3種方法。技巧不求人-156期文字豎排的3種方法1、選中單元格,在字體選項框前加上一個@符號,回車,這種方法一般適用於檔案盒脊背標籤使用;2、選中單元格,點擊「開始」下的「方向
  • 異質分組有利教學
    體育分組教學通常是按照學生的體能、技術等,進行同質分組和異質分組。經過近年來的教學實踐,本人發現運用異質分組教學,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異質分組由於將不同體能、技術、興趣的學生分在一起進行教學,促進了學生之間合作學習與競爭學習的交替產生,每一位學生都可以成為小組的骨幹,個性得到盡情釋放。
  • 小組合作學習操作參考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內涵    小組合作學習是以異質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利用教學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準,公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二、小組分配    1、分配原則:同組異質、異組同質。
  • 培訓分組的方法
  • 對比MySQL學習Pandas的groupby分組聚合
    ,我們只需要學習兩個內容,① 學習怎麼分組;② 學習如何針對每個分組中的數據,進行對應的邏輯操作;我們可以通過groupby方法來對Series或DataFrame對象實現分組操作,該方法會返回一個分組對象。
  • 在線教學中如何促進學生深度合作學習
    如果學生缺乏合作技能,教師缺乏組織管理方法,容易出現小組「搭便車或一人扛」等情況。 在這裡,我們整理了有關合作學習的理論知識、策略與方法,結合一些專家的見解,供老師們在做教學設計時參考。 01 合作學習有何不同 基於社會互賴理論做出的三種學習分類,我們可以看一下這三種學習形態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