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西法效應___從好人變成惡魔到壞孩子如何變成好孩子

2020-12-03 寧潔心靈氧吧

聖經中的路西法(Lucifer)是拉丁文,意思是光明使者,被認為是天使中最美麗的一位。

路西法,原本是上帝寵愛的天使,後墮落成為惡魔。在《斯坦福監獄實驗》裡,心理學家曾經讓兩組心理健康的大學生分別扮演獄卒和囚犯,在一所學校改造成的模擬監獄裡,每天15美元的酬薪,進行為期兩周的實驗。


9名囚犯組大學生被強行脫去所有的衣物,穿上囚衣,並用代號替代他們的姓名。規定他們不許反抗。而扮演獄卒的9名大學生則身著制服,戴著鏡面墨鏡,對囚犯有絕對的管控權。當犯人想上廁所的時候,獄卒就會在他們的頭上套上紙袋,還給囚犯制定了相應的規章制度,他們必須一一牢記,否則就會遭到嚴懲。

結果在非常短的時間內,情況就開始惡化了,僅僅到第6天,沒有收到可以虐待囚犯的「大學生獄卒」,卻開始自發的將種種殘酷的折磨施加在囚犯身上,囚犯們痛苦不堪,出現習得性無助,不知道反抗了。多名囚犯心理崩潰,而獄卒們的殘暴程度卻越來越高,原本單純的大學生,已經變成了殘暴不仁的獄卒,最後,原定兩周的實驗不得不終止。


僅僅一套制服,一個身份,竟然可以輕易的讓一個人性情大變。菲利普.津巴多教授把這種現象稱為路西法效應。

路西法效應證明了身份定義和情境對人的影響非常大,在特定環境下,如果我們定義了人的積極身份,其實,他也可能會往積極方面努力,成為我們所說的好人。反之亦然。如果我們給對方一個壞的身份,一直說他的不好,說他是壞人,好人也可能會犯下暴行,真正成為一個壞人。

所以,不要輕易評判他人的好壞。其實,好人壞人,本就沒有絕對的界限。尤其是剛出生的孩子,都如一張純淨的白紙。為什麼,有的孩子自信的優秀,成為我們口中的好孩子,為什麼,雙胞胎孩子,也可能有著完全不同的人生。同一個父母,不同的教育方式,不同的教養,孩子,成為了我們口中定義他好壞的孩子。

這,也是自動自發教育創始人黃導的教育理念:父母,老師如何給孩子定義身份,孩子就會變成我們口中的好孩子或者壞孩子。父母的嘴裡,藏著孩子的未來。

父母如果可以更多的看見孩子的優點,即使孩子犯錯,我們也可以定義他的努力,他的認真,鼓勵他,定義成你希望他成為的樣子,好孩子是被引導出來的,而不是指責抱怨,打罵出來的。

比如,家有二寶的哥哥對媽媽說要打弟弟。

如果媽媽說教的對哥哥說,你大些,要讓著弟弟,或者說你敢打弟弟,看我不打你,他小些,不懂事,你要讓著弟弟。

哥哥是否會生氣的認為媽媽偏愛弟弟,是弟弟奪走了媽媽對自己的愛,或者真的在媽媽不在時打弟弟呢?媽媽的話,不但沒有解決問題,反而造成了兄弟倆的矛盾,把哥哥引向一個仇恨弟弟,嫉妒弟弟的壞哥哥形象。


而同樣的一件事情,媽媽如果說:「快來,哥哥,和媽媽說說,不懂事的弟弟怎麼把你氣成這樣了?媽媽知道,你一直是一個疼愛弟弟的好哥哥,你如果真的想打弟弟,你就不會和媽媽說了,其實,你即使打了弟弟,媽媽也不會知道。可是你還是來告訴媽媽,你要打弟弟,其實,你不是真的想打弟弟,你只是被弟弟氣得不知道怎樣發洩自己的情緒,是嗎?

想一想,當媽媽智慧的給哥哥定義了疼愛弟弟的好哥哥,哥哥還會打弟弟嗎?他一定會向媽媽定義的好哥哥努力的。

個人認為,自動自發教育,之所以可以讓學習者自發的願意分享所學,每一個學習受益者,都是自動自發教育的踐行者。希望自動自發教育可以走進千家萬戶。受益更多孩子家長老師。

其實,這,也是自動自發教育對路西法效應最成功最經典的運用。

希望路西法效應,我們可以運用它的積極面,多看人長處,想人好處,諒解孩子,諒解他人的錯,當孩子,當他人犯錯時,賦予他人積極的正向理解,定義,相信,親子關係,同事朋友關係,我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一定會更加和諧美好。世界,也會因我們每一個人的包容,體諒理解而更加精彩吧。

相關焦點

  • 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
    路西法的墜落 約翰·彌爾頓的《失樂園》中的插畫。今天值班主播給大家推薦的,是一本社會心理學作品——美國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的《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在基督教的創世神話中,路西法本是上帝最愛的天使,但因為過度驕傲,率眾反抗上帝,被逐出天堂而墮落成魔鬼。津巴多借用了天使魔鬼一體的意象,用來談論一種人之行動的變象:那就是,在一種特定情境中,我們日常以為的好人,會做出惡魔般的行為。
  • 路西法效應是什麼?好人隨時也會變壞人
    大量事實證明,人性經不起考驗,好人隨時可能成為魔鬼。路西法是西方宗教傳說中的墮落天使,曾經被上帝所愛,但他太驕傲,不能背叛上帝,下地獄。在某些方面,路西法甚至被稱為魔鬼撒旦。什麼是路西法效應?津巴多教授提出:無論是微妙的還是明顯的情境因素支配者個體的意志,都會誘使頭腦正常的普通人去做難以想像的壞事,這讓我們從神的愛的天使路西法墮落到撒旦,即所謂的路西法效應。一、天使與惡魔為什麼只有一線之隔許多人的邪惡是與生俱來的人性。
  • 路西法效應(The Lucifer Effect)
    在一定的社會情境下,好人也會犯下罪行,這種性格的變化被津巴多教授稱之為「路西法效應」。這個實驗引發人們對「情境力量」的深思,也許人的善惡並不是恆久不變,周圍環境的壓力可能會讓善良之人做出難以想像的事。由於對自我角色的認知,下屬可能多度服從上司的安排,學生輕易加入校園暴力的團體,親人可能成為家庭暴力的幫兇,那麼你又是否真的經得住人性的考驗?
  • 路西法效應:給我5天,我能把純真的學生變成惡魔
    書中的阿道夫·艾克曼原本也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普通人,但他曾作為納粹高官,參與了屠殺猶太人的活動,變成殺人不眨眼的惡魔。對此,阿倫特解釋道:是純粹的不假思索讓他成為當時最大的罪犯之一。當有命令從上級傳達下來時,下級就會不折不扣地去執行它。和胡圖族人一樣,服從權威並執行任務成為了導致善人變惡的第二個原因。【四】純真的學生是如何變成惡魔般的獄警?
  • 路西法效應:根據心理學,為什麼好人會做壞事
    不管那些與犯罪者關係密切的人是否注意到,犯罪者都有不良行為的歷史。他們是局外人,沒有朋友,沒有人喜歡他們。換句話說,他們已經是壞人了。但是例外情況呢?好人最後做了壞事?也許路西法效應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什麼是路西法效應?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在聖經中,路西法是神的得力天使之一。因此,他必須是完美的,美麗的,明智的和剛剛所有的輝煌。和他。
  • 為探究好人怎會變成惡魔?心理學家進行實驗,結果反映了社會現實
    答案都在今天zoey為大家分享的心理學經典著作《路西法效應》一書中。在戰爭中,路西法墜落到地獄,為了復仇,路西法開啟了妖魔通往人間的大門,從此,人間遍布災難。直到現在,&34;依然是惡魔,十惡不赦的代名詞。
  • 從路西法效應分析二戰時德國士兵心理
    讓我們從路西法效應 (好人如何變成惡魔)出發來探究他們的心理。不可否認的是,作者藉助於其影響力誇大了實驗效果,但是仍有借鑑之處,我們可以用它來探究二戰時期納粹德國的普通士兵如何變為「屠夫「。實驗中讓徵募來的被試,分飾兩類角色,一類是獄警,一類是犯人。讓他們嚴格按照菲利普津巴多制定的監獄要求來進行實驗。
  • 心理學黑羊效應告訴我們,世上無好人,任何人都可能是惡魔
    從心理學來看,做一個好人是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的,有時候甚至是一種反本能的行為,因為需要利他和認同超我,但人的本能都是追求快樂原則的,可一味追求快樂也許會導致其他人受到傷害,《薩提亞轉化式家庭之治療》一書中介紹,好人習慣照顧他人感受,常常忽略自己的感受,努力避免讓他人產生不舒服的體驗感,但這樣的做法常常會讓自己感到不舒服。
  • 心理學「標籤效應」:家長總給孩子貼標籤,小心孩子變成笨孩子
    心理學「標籤效應」:家長總給孩子貼標籤,小心孩子變成笨孩子 很多家長在管教孩子時,總喜歡給孩子身上貼上各種標籤,比如壞孩子或者淘氣包等等,然而這樣的"貼標籤"式教育真的對孩子好嗎?
  • 路西法效應:看清人性中惡的一面
    路西法效應是指受到特定情境或氛圍的影響,人的性格、思維方式、行為方式表現出來的不可思議的一面,路西法效應體現了人性中惡的一面。  聖經中的路西法(Lucifer)是拉丁文,意思是光明使者,被認為是天使中最美麗的一位。古希臘神話中,路西法名為晨曦之星(破曉的帶來者),即黎明前除了月亮之外在天空中最亮的星體一金星。
  • 著名的「斯坦福監獄實驗」是如何讓好人變成惡魔的?
    好人如何變成惡魔斯坦福監獄實驗是1971年由美國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領導的研究小組,在設在史丹福大學心理學系大樓地下室的模擬監獄內,進行的一項關於人類對囚禁的反應以及囚禁對監獄中的權威和被監管者行為影響的心理學研究
  • 為什麼好孩子越好、壞孩子卻難更正?「破窗效應」家長們需了解!
    有些父母總是羨慕別人家的孩子,覺得那些孩子總是越來越好,但看著自己的孩子卻唉聲嘆氣,感嘆壞孩子怎麼都不能和別人相提並論,然而家長們殊不知在這樣抱怨的同時,實際上也是在傷害孩子。"孩子總是別人家的好",這可能是很多家長的心聲,他們總是看到別人家孩子的優點,但每天盯著的卻是自己孩子的缺點,這對孩子來說未免有些不公平。
  • 好孩子是如何一步一步變成壞孩子的?心理老師分析後,你就明白了
    本文導讀:孩子生來都是可愛的天使,積極向上,活潑可愛,為什麼長大後出現各種問題?甚至變成一個壞孩子。心理老師幫你分析過程,看完你就明白了。01首先問家長一個問題:「你們有多少家長希望孩子喜歡學習,並且學習好?」我想答案應該是百分百吧。
  • 路西法效應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是心理學著作《路西法效應》的作者。在他的職業生涯中,最輝煌的成就就是在1971年主持了著名的斯坦福監獄實驗。2004年,伊拉克阿布格萊布監獄發生了臭名昭著的美軍虐囚事件,引發全球輿論關注。
  • 十二星座對應的混世惡魔,巨蟹座路西法,天平座惡魔之首!
    給大家整理了十二星座對應的混世惡魔吧,十二星座對應的混世惡魔,巨蟹座路西法,天平座惡魔之首!白羊座:切茜婭,代表的惡魔是切茜婭。一部分被囚於第五天牢房,一部分被放逐到地獄,只有十分之一仍受神旨在地獄(現在的地球)執行勤務。看守天使的墮落,也有人認為是出於善意,想將所有的知識和技能傳授給人類而逾越了界限。
  • 「好孩子」不該只有一個標準,沒準哪天就變成「壞孩子」了,咋辦
    由古至今,孩子好像可以簡單歸類為兩種,好孩子OR壞孩子,好孩子乖巧懂事,學習成績好,聽父母話,俗稱別人家的孩子。而壞孩子則與之相反,成績不好,專注力不夠,活潑好動,難以管教。可是好和壞的標準是誰定義的?好壞的標準。
  • 你不是「壞孩子」
    她給這篇自命題日記命名——《來自一個「壞孩子」的自述》,字體算不上漂亮,但看得出她很認真。文中這個「壞孩子」為世俗所不能接受的種種的「壞」其實是孩子天真幼稚的表現。這個「壞孩子」一路孤單地成長著。她玩世不恭的外表下有一顆敏感而脆弱的心。讀著,我的心也不覺有些沉重。透過文字,我似乎看見一個女孩的模樣:她沒有乖乖的學生頭,臉上似乎掛著什麼都無所謂卻很乾淨的笑。
  • 《隱秘的角落》:從優等生到犯罪者,我們該如何看待惡的平庸性?
    顯然,答案不應該止步於此,而是探討從好人到壞人的路程究竟有多遠。當解讀好人如何變壞的時候,外因往往我們往往從內因入手,甚至會得出偏向內因的結論——「他這麼窮,是因為懶」「他做錯事,是因為性格差」。在多數情況下,我們喜歡對別人進行內歸因,認為對方的困境是自身的問題。但是,我們要看到情景因素的存在,這才能讓我們更好理解對方所處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