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勸學+賣油翁+黔之驢

2020-12-27 騰訊網

拾稻金言

腹有詩書氣自華。今夜,拾稻金與你一起來讀經典古文三篇《孫權勸學》《賣油翁》《黔之驢》,一起體悟什麼是熱愛學習、愛崗敬業和實力擔當。

孫權勸學

作者:司馬光

原文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 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語氣詞,通「耶」)!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lù)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結友而別。

譯文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的理由來推託。孫權說:「我難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傳授經書的學官嗎?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你說軍中事務繁多,誰能比得上我呢?我經常讀書,(我)自認為(讀書對我)有很大的好處。」呂蒙於是就開始學習。等到魯肅到尋陽的時候,和呂蒙論議國家大事,(魯肅)驚訝地說:「你現在的才幹和謀略,不再是以前那個吳縣的阿蒙了!」呂蒙說:「和有抱負的人分開一段時間後,就要用新的眼光來看待,長兄怎麼認清事物這麼晚啊!」於是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才分別。

賣油翁

作者:歐陽修

原文

陳康肅公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嘗射於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 但手熟爾。」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於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溼。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

此與莊生所謂解牛斫輪者何異?

譯文

康肅公陳堯諮擅長射箭,世上沒有第二個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憑著這種本領而自誇。曾經有一次,他在家裡場地射箭,有個賣油的老翁放下擔子,站在那裡不在意的看著他,許久都不離開。賣油的老翁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只是微微點點頭。

陳堯諮問賣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嗎?我的箭法不很高明嗎?」賣油的老翁說:「沒有別的奧妙,不過是手法熟練罷了。」陳堯諮聽後氣憤地說:「你怎麼敢輕視我射箭的本領!」老翁說:「憑我倒油的經驗就可以懂得這個道理。」於是拿出一個葫蘆放在地上,把一枚銅錢蓋在葫蘆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蘆裡,油從錢孔注入而錢卻沒有溼。於是說:「我也沒有別的奧妙,只不過是手熟練罷了。」陳堯諮笑著將他送走了。

這與莊子所講的庖丁解牛、輪扁斫輪的故事有什麼區別呢?

黔之驢

作者:柳宗元

原文

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

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後,終不敢搏。稍近,益狎,蕩倚衝冒。驢不勝怒,蹄之。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㘚,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噫!形之龐也類有德,聲之宏也類有能。向不出其技,虎雖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譯文

黔地這個地方本來沒有驢,有一個喜歡多事的人用船運來一頭驢進入這個地方。運到後卻沒有什麼用處,就把它放置在山腳下。老虎看到它是個龐然大物,以為它是什麼神物,就躲在樹林裡偷偷看它。漸漸小心的靠近它,驚恐疑惑,不知道它是什麼東西。

之後的一天,驢叫了一聲,老虎非常害怕,跑的遠遠地;認為驢要咬自己,非常害怕。但是老虎來來回回地觀察它,覺得它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本領。漸漸地老虎熟悉了驢的叫聲,又前前後後地靠近它,但始終不敢它搏鬥。老虎漸漸地靠近驢子,態度越來越輕侮,輕慢地碰撞、依靠、衝撞、冒犯它。驢非常憤怒,用蹄子踢老虎。老虎因此而很高興,盤算這件事說:「驢的本領只不過這樣罷了!」於是跳起來大吼了一聲,咬斷了驢的喉嚨,吃光了它的肉,才離開。

唉!外形龐大好像很有道行,聲音洪亮好像很有本領,當初如果不使出它的那點本領,老虎即使兇猛,但由於多疑、畏懼,終究不敢獵取驢子。如今落得像這樣的下場,真是可悲啊!

相關焦點

  • 【訓練】語文七下《孫權勸學》《木蘭詩》《賣油翁》
    《孫權勸學》一、(1)編年  宋  史學  司馬光  鑑於往事  有資於治道(2)《易》 《書》 《禮》二、卿qīng 涉shè 邪yé 孰shú 遂suì 豈qǐ(提示:要結合文意,明確孫權勸學時用語的層次性。)十、通過魯肅驚嘆,與之結友,側面表現呂蒙學識大增,學有所成。十一、孫權:對部下既嚴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誘,耐心教導,好學;呂蒙:知錯能改,謙虛好學,有軍人的坦誠豪爽;魯肅:敬才愛才,豪爽而不失風度,對朋友的進步十分高興。
  • 孫權勸學,不止是勸學而已!
    《孫權勸學》,人教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第四課,選自司馬光的《資治通鑑》。文章淺顯易懂,是勸人讀書的。教參上給的教學目標,也是讓孩子們讀懂課文,理解讀書學習的重要性。是啊,文章先寫孫權勸學,呂蒙「就學」。後寫魯肅拜訪呂蒙,一番議論,大驚失色——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通篇文章,講的不就是學習的重要性嗎?
  • 七下《孫權勸學》
    《孫權勸學》記事簡練。全文只寫了孫權勸學和魯肅「與蒙論議」兩個片斷,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緊接著就寫出結果,而不寫出呂蒙如何好學,他的才略是如何長進的。寫事情的結果,也不是直接寫呂蒙如何學而有成,而是通過魯肅與呂蒙的對話生動地表現出來。
  • 《孫權勸學》公開課教案
    今天,我們學習北宋的另一位政治家王安石的政敵司馬光編纂的《資治通鑑》中的一篇有關古人年長始學,學有所成的文章,它就是《孫權勸學》。二、簡介作者以及《資治通鑑》請學生介紹自己搜集的資料。三讀 精讀課文,品味對話,分析性格1、思考:孫權是如何勸學呢?請找出孫權「勸」呂蒙學習的語句,並試著讀一讀,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語調來讀?a「卿今塗掌事,不可不學!」: 雙重否定,語氣堅決果斷,神態鄭重嚴肅,既嚴要求,又充滿關心、期望,希望呂蒙能勝大任。(語重心長,諄諄告誡。)b「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 《孫權勸學》原文、翻譯及解析
    47、以:用   48、見事:知曉事情當:但當涉獵(助動詞,應當) 當塗掌事(動詞:正)見:見往事耳(了解)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認清)通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讀書後大有長進的故事,告訴我們開卷有益的道理。
  • 2015中考《孫權勸學》文言文閱讀答案
    《孫權勸學》原文及翻譯:《孫權勸學》選自司馬光《資治通鑑》中的一段,講述了三國東吳名將呂蒙聽從其主孫權的勸告而讀書學習的歷史故事,揭示了開卷有益、虛心學習的道理。   原文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 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語氣詞,通「耶」)!
  • 孫權勸學原文、翻譯、教案、ppt課件及閱讀答案
    東吳名將呂蒙武藝高強,戰功卓著,深受吳王孫權的信賴。可呂蒙有個毛病:不愛讀書學習。孫權屢屢勸他多學點知識,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還自以為自己一介武夫,讀書有何用?這回,孫權又來勸他了,結果怎樣呢?讓我們來看《孫權勸學》一文。
  • 孫權的勸學,讓很多人刮目相看,可是真正的具有他的道理
    正如在三國時期就有這樣的人物,也是因為這樣的方式最後流傳至今,也被很多人用作學習的典範,這個人正是孫權,也是他的孫權勸學流傳很廣。孫權勸學是當初司馬光根據這一史料整理改寫而成。然而《孫權勸學》也是北宋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創作的一篇記敘文,這部孫權勸學選自《資治通鑑》,也具有很深淵的影響,所以這樣的勸學是源於,在三國的時期,吳國的軍大將呂蒙年少時非常的不愛學習,直到後來聽從了孫權的勸告後,呂蒙開始了孜孜不倦的去學習,也是在篤志不倦地去博覽群書,也是在這樣的努力之下呂蒙的學問有很大的進步。
  • 開卷有益:《孫權勸學》,告訴我們多讀書的重要性
    開卷有益,今天就學習《孫權勸學》。從而讓我們明白:只有多讀書,才能變得博學多才。《孫權勸學》原文:【作者】司馬光 【朝代】宋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
  • 2020語文試題之文言文閱讀理解:《孫權勸學》
    孫權勸學》)     【乙】一年來歸,妻跪問其故羊子曰久行懷思無它異也。妻乃引刀趨①機而言曰:「此織生自蠶繭,成於機杼。一絲而累,以至於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斷斯織也,則捐②失成功,稽廢時日。夫子積學,當日知其所亡③,以就懿④德。若中道而歸,何異斷斯織乎?」羊子感其言,復還終業,遂七年不返。(節選自《後漢書?
  • 中考語文真題之文言文閱讀理解—《孫權勸學》
    孫權勸學》)   【乙】一年來歸,妻跪問其故羊子曰久行懷思無它異也。妻乃引刀趨①機而言曰:「此織生自蠶繭,成於機杼。一絲而累,以至於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斷斯織也,則捐②失成功,稽廢時日。夫子積學,當日知其所亡③,以就懿④德。若中道而歸,何異斷斯織乎?」羊子感其言,復還終業,遂七年不返。(節選自《後漢書?
  • 文言文知識點匯總:《孫權勸學》(七年級下)
    原文:孫權勸學《資治通鑑》(司馬光主持編纂)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1)全文只寫了「孫權勸學」和魯肅「與蒙論議」兩個片斷,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緊接著就寫出結果。而不寫出呂蒙如何好學,他的才略是如何長進的。2)寫事情的結果,也不是直接寫呂蒙如何學而有成,而是通過魯肅與呂蒙的對話生動地表現出來。3)寫孫權勸學,著重以孫權的勸說之言,來表現他的善勸,而略去呂蒙的對答,僅以「蒙辭以軍中多務」一句寫呂蒙的反應,並僅以「蒙乃始就學」一句寫呂蒙接受了勸說。
  • 部編教材《孫權勸學》全解(最新)
    孫權勸學【原文】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所以推斷孫權所書的當塗高,可能是指當塗縣令的意思。【整體把握】  本文是根據先前的史書改寫的。因先前的史書已有較詳細的記載,而又無新的史料可以補充,所以本文是根據從略的原則對先前史書的有關記載進行改寫的。
  • 孫權勸學||士別三日,即當刮目相待
    此文既記敘了呂蒙在孫權勸說下開始學習,之後大有長進的故事,也讚揚了孫權、呂蒙認真學習的精神,並告誡人們學習的重要性。此文簡練生動,首重以對話表現人物,對話言簡意豐,生動傳神,極富表現力,毫無冗繁之處,更是運用了側面烘託及對比的手法來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了人物的風採。
  • 《孫權勸學》名家經典朗讀太棒了!
    孫權勸學宋代:司馬光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管事,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來推託。孫權說:「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博士(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嗎?我只是讓你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你說軍務繁多,誰比得上我(事務多)呢?
  • 七年級語文下冊《孫權勸學》原文翻譯+字詞詳解+揣摩語意+課文分析
    《孫權勸學》選自《資治通鑑》,該書是北宋(朝代)司馬光(人名)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 362年間的史事。2.孫權勸學的原因是「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孫權勸學的學習方法是「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孫權勸學勸的語言是「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孫權勸學的成果是「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 七下《孫權勸學》重要知識點梳理(字詞詳解+句子翻譯+課文分析)
    《孫權勸學》全文只寫了孫權勸學和魯肅「與蒙論議」兩個片斷,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緊接著就寫出結果,而不寫出呂蒙如何好學,他的才略是如何長進的
  • 專題05《孫權勸學》(實戰訓練)(原卷版)
    《孫權勸學》歷年中考閱讀真題一、(2019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題)(選自《孫權勸學》)【乙】董遇字季直,性質訥而好學。人有從學者,遇不肯教,而云:「必當先讀百遍。」言:「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從學者云:「苦渴無日。」遇言:「當以『三餘』。」或問「三餘」之意。遇言:「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
  • 初中文言文重點句子翻譯——《孫權勸學》
    初中文言文重點句子翻譯——《孫權勸學》   1.蒙辭以軍中多務。   譯:呂蒙用軍中多事務來推辭。   2.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譯: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當博士嗎?   3.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 2021初中七年級上冊必背古詩文:孫權勸學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七年級上冊必背古詩文:孫權勸學,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孫權勸學   節選自《資治通鑑》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