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是唐朝最為繁盛的時期,從公元712年到762年稱為盛唐,這時期是詩歌最為繁榮,成就最高的時期。在這一時期的詩人或哀嘆自身命運不濟,或高歌理想,或融於山水。在這一時期湧出非常多的著名詩人,百花齊放,共同營造出了讓後世震撼「盛唐氣象」。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高適、岑參等人對中國後世的詩歌影響深遠。《全唐詩》共收錄了整個唐五代詩四萬八千九百多首,作者二千二百餘人。數量和質量的存在,決定了唐詩的傳播與影響的深遠。
李白在各種電視和電影中的形象都是以散漫慵懶為主,這時的他伴隨著的是失意和不羈的。但少年時期的李白,受關隴文化風習的影響,很多所謂少年喜劍術、尚任俠。他自幼除勤苦讀書「觀百家」外,「十五好劍術」「高冠佩雄劍」,甚至,一生都不離劍,堪稱是「文武不殊途」,兼備於李白一身。李白青年時代曾「託身白刃裡,殺人紅塵中」,「少任俠,手刃數人」,他的理想就是幹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然後功成身退。
本文介紹的《俠客行》就能看出李白的俠義之心,這首詩是在唐朝遊俠之風盛行的情況下寫出的,完全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氣,滿世遊俠,濟世助人。一位少年最想做的事「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然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高調又低調。
《俠客行》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十步可斬殺一人,千裡之行亦無人能擋,大事已成,拂袖而去,將功勞和美名都隱藏起來。這幾句寫的是俠客的武功之高和他們的淡泊名利。簡單20字的一個描寫,就讓人如臨其境,好像眼前就有這樣一個俠客,武功高超淡泊名利,也許這就是詩人的縱死俠骨香。
縱觀全詩,李白的俠客之心一覽無餘。他喜歡做這樣的豪情滿懷又快意的事,開頭幾句「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這樣一位俠客的形象,應該也是李白本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