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體育畫報》近期上線了一系列播客節目。出人意料的是,節目放著數不清的體育明星不請,請的嘉賓大部分都是體育傳媒界的幕後工作者。畫報播客業務領軍人Deitsch在接受採訪時堅持不愛明星和八卦。明明是簡簡單單刷臉就可以的節目,怎麼就偏要自找難題呢?
作者/Anna Clark 編譯/郝思斯
美國《體育畫報》將在接下來幾個月上線一系列新的播客節目。儘管之前體育畫報在這一領域做得並不出色,不過早在今年春天,畫報的職員們就開始思考如何利用播客"服務老讀者、吸引新讀者",高級編輯Richard Deitsch說,"對畫報所有的播客節目來說,首要理念是具有作為媒體的可信性和敏銳性。" Deitsch的新節目"SI Media"於5月10日上線,每周播出一次,由Bette Marston擔任製作人。這是他對體育播客的新嘗試,他同時也把節目內容都放到了自己的Twitter上。
《體育畫報》封面 |
作為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的兼職教授,Deitsch 利用自己的播客節目來具體闡釋體育新聞如何被完成、發布、播出和收費。他介紹過國際足聯的轉播合約,揭露了ESPN(娛樂與體育節目電視網)在廣播主持人Stuart Scott患癌症去世前的三個月就開始偷偷為他拍攝記錄視頻。他同樣曝光了兩個因曾公開對拳擊手Floyd Mayweather的家暴史表示不滿而被禁止參與報導他和Manny Pacquiao大戰的記者的遭遇。
迄今為止,SI Media分為三部分,這保證了其形式的多樣化。它專注於對體育記者進行關於這一行業的深度訪談。早期的節目單大部分類似廣播節目,但是涉及到的具體廣電網絡以及領域、風格都有所不同:包括CBS體育頻道的Verne Lundquist,NBC體育頻道的Rebecca Lowe,還有來自CNN的Rachel Nichols和ESPN的Adam Schefter共同主播的節目,初次登場就已經在雲平臺上獲得4300次收聽數。受到邀請的嘉賓的性別比例很均衡,這亦得到了聽眾的認可。節目中留有充足的空間去涉獵一些娛樂性的話題,不過Deitsch一直試圖保持整個節目內容不偏離基本事實。如果節目聽起來讓人覺得是在把自己的內容生硬地灌入聽眾的頻道中,那麼它就會一點都沒有吸引力——主持人被逼著做太久即興演說,這種情況就會發生。而一點小幽默往往可以幫節目走的更遠。
當通過Deitsch的研究將記者們如何作出決策、如何一點一點推進報導進展的整個過程展示出來時,我們可以毫不猶豫地說,播客這一形式充滿了希望。比如NBC的記者Lowe就在節目中詳細解析了自己每周是如何緊張地準備報導英超聯賽的,CNN的Nichols則生動地講述了自己被禁止報導拳擊手Mayweather和Pacquiao比賽的前因後果,CBS體育頻道的Lundquist則沿著歷史的軌跡回顧了他做體育訪問記者這幾十年。結果呢?SI Media現在的日常收聽量已經可以讓其在這一多媒體領域佔有領導地位,而這在當下這個關鍵時代尤其重要:頂級的新聞機構都在進行大資本投入,以期爭取體育新聞報導上的主導權。
Deitsch在接受哥倫比亞新聞評論的郵件採訪時,談到為什麼體育新聞和廣播這一傳播方式能完美地匹配,播客如何才能成為一個不僅僅是用來吹捧明星的平臺,這種新的分眾化的傳播形式能為體育畫報不同類型的讀者們帶來怎樣的收穫。(訪談內容編輯略有修改)
Q:你為什麼決定開始做關於體育媒體的播客節目?你對這種媒體形式有什麼期望?
A: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會經常聽著收音機裡的體育新聞進入夢鄉,這是對我的一種安慰。每當床邊有了收音機,我仿佛就進入了一個只屬於自己的秘密世界。一度我認為廣播新聞就將是我一生的工作。離開校園後,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水牛城的一個廣播臺(WWKB-AM)參與主持體育脫口秀。不過最終我和我的拍檔被G. Gordon Liddy和他的節目替換掉了——我想可能是因為我過於隨性自由了吧。
不管你怎樣看待音頻,它總是讓我著迷。我過去已經在《體育畫報》主持過一些播客節目,包括一個讓作者和記者們討論他們自己故事的節目,還有一個關於足球的節目:我確實很享受這些節目。長久以來我想要做涉及體育傳媒領域的播客,主要是考慮到我工作涉及到這一領域,我對它有著很大的熱情。我又很喜歡音頻,我喜歡聽完NPR的"On The Media"節目或"BBC World Service"之後的感覺——我感到自己更聰明了。我並不妄想自己的節目能夠達到這一水平,但是我希望我的聽眾們在聽完一期節目後能對體育傳媒業有些更新的認識。我也希望這能讓他們感到愉快,同時把它當成一種值得投入精力的形式。如果播客能成功獲得受眾,那麼我相信會有這麼一天,嘉賓們會通過播客來發布爆炸性新聞,那可真是酷極了。
Q:你如何把播客和你的專欄區別開?你看到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麼?
A:我理解你這是在恭維。對於播客中的嘉賓,你或者可以親眼見到他們,或者可以從屏幕中觀看他們,又或者是閱讀他們的文字。他們有時可以為你所見,有時在幕後製作新聞。我也很樂於在探索一種新的媒體形式(音頻)的同時,仍然嘗試遵守一些固有的其他媒介形式(如文字專欄)的規則。我所做的一切內容都會包括在整個大主題的範圍內,我希望這能成為保證內容品質的一種方式。
Q:你是怎樣讓播客不僅僅成為推廣"體育明星"的平臺的?你理想中的訪談是怎樣的?
A:好問題。請嘉賓來講他們的職業生涯確實使播客變成了一個宣傳他們自己的平臺,這一點無可否認。因此,在這種限制下,完全是靠我個人來把握討論的話題,儘量迎合聽眾的興趣。我會親自掌控一些比較重要的事項,比如我會親自選擇嘉賓,會親自確定節目大的準則(而非具體某一個問題),會決定談話接下來的走向。我總是會站在讀者、觀眾、聽眾的角度來進行體育新聞的報導,因為他們無法向體育新聞媒體的決策者表達自己的意見。
畫報首批的三個播客獲得的評價很不錯,我覺得聽眾們已經意識到我們在試圖為他們代言。毫無疑問,我一定會被某些媒體組織和機構強制推銷一些內容,但是我可以保證,我不會選擇那些只是為了博出鏡的嘉賓。事實上,即便不做任何交易,我也有足夠可供選擇的嘉賓名單。保證播客的節目內容不單純是由明星效應驅動這一點很重要。我會邀請體育新聞領域的幕後工作者進行訪談。看過我在體育畫報 The Mag 或 SI.com上作品的人應該知道,基本上每周我的播客內容都會涉及到幕後的工作人員。和那些並不怎麼出現在幕前的媒體人對話,是我在這份工作裡最喜歡的部分。
Q:你曾在第一個播客節目中稱,這是傳媒業一個小眾領域的新嘗試。對於《體育畫報》的聽眾朋友來說,你責任重大,你具體是怎麼定義這份責任的?
A:體育新聞是一個有著特定受眾的領域。這個領域裡包含的內容不僅有關NFL(美式橄欖球聯盟)和NBA(美職籃),其實媒體機構長久以來都低估了這塊內容。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可以看到像Deadspin這樣的網站會出現並巧妙地填補體育新聞報導領域的空缺。想一想:ESPN的明星居然會比大多數美國職業棒球聯賽的運動員還要有名!人們更關心誰在電視上為他們報導賽果,誰在收音機裡為他們解說賽況,誰在專欄中為他們撰寫評論。無論我是在寫有關體育媒體、女籃還是奧運會的內容,我對《體育畫報》讀者的責任都是一樣的:準確、公正、敏銳、有趣,絕不胡來。
Q:你能談談你的播客是怎麼和《體育畫報》的整體規劃相協調的麼?對於播客業務,《體育畫報》的規劃是怎樣的,目前手頭上有更大的計劃麼?《體育畫報》播客業務的成功意味著什麼?
A:《體育畫報》在過去的不同階段,一直在鑽研播客這一領域,也分別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不過現階段上線的內容終於有可能成為一個固定的業務。我們對此動力十足,也得到了《體育畫報》執行主編Jon Wertheim的大力支持——在過去的幾年裡,他已經在數以百計的播客節目中擔任嘉賓了。幾個月來,我們所遵循的綱領一直都是利用播客"服務老讀者、吸引新讀者"。對所有畫報的播客來說,首要理念是具有作為媒體的可信性和敏銳性。目前的節目安排並非是最終定案,我們會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推出一系列新的節目。很明顯,評價一個節目是否成功,我們需要參考聽眾的數目和具體內容的質量。我有很多非常有天分的同事,在音頻領域才能卓越。我想聽眾們會喜歡他們聽到的內容,希望大家能給我們一個機會。
小連結:
看了這麼多,是不是有些心痒痒了?狐小編特意為你搜尋了一些西方媒體做的優秀Podcast節目,練練聽力,開開眼界,那都是極好的。
1、The Reith Lectures
60年前,伯特蘭·羅素登上了第一期Reith Lecture,60年後,Reith Lecture已經成為全球最著名的公共教育講壇,BBC的當家節目。每年一季,由一個重量級人物做五場講座——內容包括奧本海默講科學與不確定性的關係、巴倫博伊姆講音樂、史景遷講中國、翁山蘇姬講自由、尼爾·佛格森講法治。這樣的陣容不用多介紹,毫無疑問的必聽節目。
2、Nature podcast
《自然》雜誌的做的節目,每周一期,一期20到30分鐘,先選擇性地過一過當期《自然》的主題文章,採訪文章作者;之後會講出版在其他雜誌裡其他有趣的科學發現。內容不會很technical,一般理科生本科水平能聽懂幾乎所有內容,有興趣的高中教育水平的聽眾也會覺得這些東西很有趣——科普是《自然》雜誌很重要的使命。
3、 Prime Minister『s Questions
衛報做的Podcast,每周的下議院首相問答時間。兩方唇槍舌戰對陣英國大大小小的事務,頗有種羅馬角鬥場的感覺。既熱鬧、信息量也大、八卦消息又多,更絕的是在這裡能聽到最犀利的吐槽。
4、BBC World Service – Documentaries
除了了解西方國家之外,也有一些播客致力於讓你了解那些在地球上被忽視的聲音,BBC Documentaries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該播客為音頻形式的BBC紀錄片,由世界各地的BBC記者製作,記錄的內容包含奈及利亞的同性戀者,大選前後的印度貧民窟,非洲國家政府的電力供應等等。這個節目製作有專業也有業餘,但無論視角如何,所有製作者都十分真誠。
5、From Our Own Correspondent
凡是打上BBC Radio 4標記的所有節目幾乎都非常好。From Our Own Correspondet是主持人和BBC的記者編輯們一起深入討論當天的新聞頭條。想當記者的小夥伴們一定要聽聽這個,對選擇話題切入點這方面幫助非常大,對很多社會時事問題的分析角度還是挺值得學習的。
6、 Planet Money :
NPR出品。主要以經濟新聞和科普為主,深入淺出,容易理解。Planet Money的主播語速比較慢,文化背景要求較低,非常適宜入門水平。如果你想跟上世界經濟大勢,又不想花時間去追Financial Times 或者Wall Street Journal,這是你的最佳選擇。在追蹤世界經濟風雲之餘,Planet Money也會關注一些前沿話題,比如它做第一個Bitcoin專題時,Bitcoin才只要2刀多一個。
(搜狐傳媒獨家編譯,未經許可謝絕任何的形式的轉載,申請轉載請聯繫本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