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導 論001
第一章 溯源:從「謗木」、「善旌」到人民信訪的萌芽017
第一節 古代信訪制度變遷與當代借鑑017
一、古代信訪制度考辨017
二、古代信訪制度的主要形式019
三、古代信訪制度的原因分析026
四、古代信訪制度的當代啟鑑028
第二節 人民信訪早期實踐和制度孕育031
一、土地革命時期的控告檢舉制度031
二、抗日戰爭時期的信訪權利保障033
三、解放戰爭時期的信訪制度創設035
四、奠定當代人民信訪的制度基礎036
第二章 創建:必須重視人民的通信(1949—1957年)038
第一節 「五一六」批示與信訪工作的開展038
一、持續上升的來信來訪039
二、信訪工作的初步開展042
第二節 信訪制度體系的創建045
一、信訪工作的性質及職能定位046
二、信訪機構的設置048
三、法規性文件的制定053
四、信訪主要工作機制形成056
第三節 信訪制度創建的原因與成效剖析064
一、信訪制度創建的原因分析065
二、信訪制度創建的歷史成效071
第三章 探索:大規模建設中的信訪制度(1957—1966年)077
第一節 信訪活動的萎縮與制度調整(1957—1961年)077
一、信訪活動的萎縮及原因分析077
二、信訪制度的調整與變遷080
第二節 信訪的活躍與制度探索(1961—1966年)087
一、信訪數量的回升及內容的變化088
二、信訪制度的發展與探索090
第四章 挫折:發揮特殊功能的信訪制度(1966—1976年)099
第一節 「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信訪活動099
第二節 信訪制度的嚴重破壞和功能異化101
第三節 以特殊方式開展的信訪工作與制度修復102
第五章 重塑:春風化雨中的信訪制度(1976—1982年)107
第一節 撥亂反正中的信訪形勢及初步治理(1976—1978年)107
一、「文化大革命」結束後的信訪高潮107
二、第二次全國信訪工作會議召開108
第二節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信訪制度的撥亂反正(1978—1982年)110
一、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信訪形勢110
二、新形勢下信訪制度的推進111
三、第三次全國信訪工作會議的召開和《黨政機關信訪工作暫行條例》的試行119
四、1979—1982年的信訪治理狀況120
第三節 卓有成效的信訪制度建設與非制度化解決信訪問題的隱憂121
第六章 法制:第一部《信訪條例》制定和實施(1983—1995年)125
第一節 信訪制度功能的重新定位125
第二節 信訪工作體制新局面129
一、信訪辦理新形式、新問題130
二、開拓信訪信息匯集新渠道136
三、各種形式的信訪工作交流137
四、信訪工作人員素質的提高和信訪理論研究的開展139
第三節 信訪條例制定的深入開展與1995年《信訪條例》的頒布141
一、信訪條例制定的推進141
二、1995年《信訪條例》的制度創新142
第七章 爭議:市場經濟中的信訪制度改革(1996—2005年)144
第一節 市場經濟下的信訪洪峰144
第二節 信訪制度改革的進一步開展147
一、提升黨政專職信訪工作機構的規格,提高信訪幹部的職業素質148
二、廢除收容遣送制度,接訪制度浮現149
三、建立信訪聯席會議制度151
四、探索信訪辦理新模式152
第三節 信訪制度存廢的爭議與2005年《信訪條例》的頒布154
一、幾種流行觀點的分析154
二、2005年《信訪條例》的新特徵158
第四節 依法治訪與制度創新161
第八章 創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工作(2006—2012年)165
第一節 新階段信訪制度的功能定位165
一、新階段的信訪形勢與特點165
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工作167
三、建立較為完備的信訪工作法律制度體系169
第二節 創新工作體制,構建大信訪工作格局170
一、構建大信訪工作格局的路徑選擇170
二、構建大信訪格局的邏輯與現實的考量選擇174
三、大信訪工作格局的實踐創新177
第三節 建立健全信訪長效工作機制180
一、信訪工作綜合協調機制180
二、信訪問題排查化解機制183
三、信訪信息匯集分析機制188
四、信訪事項督查督辦機制193
第四節 創新工作方法,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信訪問題197
一、領導責任制198
二、拓寬信訪渠道201
三、社會參與207
四、加快推進信訪信息系統建設209
第九章 法治:新時代信訪制度的改革和創新(2012年至今)212
第一節 新時代的信訪形勢和職能定位212
一、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與信訪形勢212
二、信訪制度的重新定位214
第二節 法治化:運用法治思想和法治方式做好信訪工作216
一、依法分類,推進涉訴涉法信訪改革217
二、取消信訪排名,改革信訪情況通報制度218
三、規範信訪程序,引導依法逐級走訪219
四、全面推行涉法涉訴案件律師代理制度220
五、信訪立法取得突破,完成《信訪法(草案)》221
第三節 信息化:推動信訪工作效能水平和公信力全面提升222
一、陽光信訪,實行網上受理信訪制度222
二、互聯互通,構建國家信訪信息系統224
三、探索規範信訪信息化新模式225
第四節 專業化:統籌協調,形成信訪工作合力226
一、加強信訪工作隊伍建設,提升專業能力226
二、完善問責考核,打造責任信訪227
三、重視新聞宣傳,建立新聞發言人制度228
四、信訪理論研究取得重要進展229
第五節 以人民為中心,創新群眾工作方法230
一、以人民為中心,為群眾排憂解難230
二、用群眾工作統攬信訪工作232
三、加強初信初訪辦理,從源頭化解矛盾232
四、啟動群眾滿意度評價機制233
第十章 展望:開啟深入推進信訪制度改革的新徵程235
第一節 信訪制度歷史發展脈絡梳理235
一、信訪形勢隨著國家的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而演變235
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237
三、制度化、規範化、法治化的歷史演進238
第二節 現階段信訪制度存在的合理性探討240
一、信訪制度長期存在的原因分析240
二、信訪與人治、法治的辨別分析246
第三節 新時代完善信訪制度的機遇和挑戰249
第四節 全面深化信訪制度改革的路徑253
一、統攬全局,從根本上解決信訪問題253
二、依法治訪,完善信訪制度體系255
三、協力合作,健全信訪工作格局257
四、融合創新,推動信訪治理現代化258
五、把握新時代特徵,提高信訪工作效能259
大事年表(1949—2019年)261
參考文獻276
後 記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