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8年,月薪只有4000:為什麼越努力越糟糕?因為缺少這2種思維

2020-10-19 彪悍貓先生

前公司技術部有個同事小A,兩個月前曾電話諮詢了我個事情,說自己工作8年了,月薪還是只有4000塊,自己工作一直認真負責,也很努力,從來沒有出現過啥大錯誤,領導對他的付出不僅不當看不見,還升職加薪了一大批95後新員工,就連才新來公司兩個月的同事小B,工資都比他高了。

接著他又很是抱怨的給我說:「我在公司這麼久,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為啥我的努力這麼沒用呢?為啥現在我還在公司的基層拿基本工資?領導難道就沒看我努力過?沒看我挑燈夜戰的加班嗎?

聽完同事小A說的後,我就明白了,他這是陷入一種系統困境,我給他說了個例子:

我們普通人,要想像鳥一樣在天上飛翔,你覺得他天天去練輕功也好,練習鳥兒的動作也好,你覺得可以成功嗎?肯定不行,因為你沒有翅膀,也不能克服地球引力,所以你僅憑自己,無論怎麼努力練習都是無效的,而且越努力越會誤入歧途。

那努力就沒用嗎?

努力肯定有用,只是需要選擇外部解決方案,你得為了「飛翔」這個目標,轉換思路向其它角度去努力,比如利用滑翔傘。

在現實生活和工作中,有很多人確實很努力,但他們努力的只是一個點,認為自己在這個點上,只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再加上吃苦耐勞的意志力,就會有高回報。他們陷入了僅憑一已之力,徒手練習「飛翔」的困境中,結果卻是越練越慘。

所以,從大的局面來講,投入的時間並不能和成功直接劃等號。我們平時的工作也是一樣,你努力的成果,並不能用工作時間長短來衡量。

同事小A恍然大悟,他明白了自己是陷入了系統困境,很多事情越努力越是在消耗自己和公司資源,自己做了很多無效努力。

其實同事小A遇到的這個問題,很多人也

遇到過或正在遇到,有這個煩惱的人,我簡單概括來說,就是四個字:不會思考。

01

線性努力有很大的局限性

要儘快掌握複利增長思維

線性思維是一種直線、單維度的思維模式。可以簡單來說就是單細胞思維。

舉個最通俗的例子:

我表哥以前是省籃球隊的,經常會給我聊一些他們訓練的事情,我很早就知道,一個籃球運動員,每天訓練投籃1000次,他的球技大概可以增長1%,但如果想讓球技增長100%,解決方案並不是讓他每天訓練投籃10萬次。

多訓練投籃9.9萬次屬於線性努力,並不能讓球技多90%的線性增長,反而會把這個球員累死。

再比如,我接抖音短視頻製作賺外快,一條短視頻賺1000塊錢,一個月接10條,一年可以賺12萬。

如果我一個月接100條抖音短視頻來製作,是不是年收入就能做到120萬?

顯示不是,反而可能年收入從12萬,變成了5萬,甚至是2萬,因為僅靠我一個人,一個月接100條短視頻來做,根本無法完成,不僅會賠違約金,還會影響我個人信譽,口碑會越來越差,客戶會越來越少。

很多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都在試圖通過線性努力獲得線性增長,但結果卻並不好。

線性增長思維

我剛入行做CG影視動畫的時候,月薪5000,經過不斷努力,技能起來起來熟練,月薪3個月就漲一次,一年就漲到了1.8萬。

於是我第2年又繼續拼命幹,第三年也更努力的工作了一年,這個時候工資卻沒怎麼再漲了,始終就維持在1.8萬-2萬之間,甚至第3年開始,我發現我很熟練的技能正在慢慢被一些新來的超越,這樣的話我就不得不面臨被替代的風險。

為什麼我超努力,反而情況更差了呢?

我總結了一下:

第一年,我只要努力,那個技能的增長速度就會很快,收入也直線上升。

第二年,努力空間越來越小,因為上一年要學的基本已經可以滿足現在的需要。

第三年,空間進一步縮小,之前努力學的技能就算沒退步,但其它新人開始複製我第一年的增長,他們的上升比我快很多。

最佳解決方案是:將線性努力思維改變為複利增長思維

複利思維就是:努力A會產生結果B,而結果B又會加強你努力A的效果,這樣就形成了良性循環的閉環,需要注意的是,這裡說的努力A,不一定只是一條線上的努力,可以是N條,這對於各種平臺或個人都是同樣適用。

我在工作第3年的時候,我基本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我並沒有一直停留在CG動畫製作技術上的線性努力,而是我開始學習管理、新媒體運營等方面的能力,實際上我當時這樣的決定是正確的,後來這些能力,不僅讓我對自己熟悉的CG動畫製作思路有了新的突破,製作出了一些更受歡迎的作品,而且還順利當上了運營總監。

這就是個正向良性循環,如果我一直在製作技術上做努力,可能一直都只能當個小製作人員,最多當個組長。

複利增長思維

上面說的,籃球運動員球技增長的問題,要想讓球技有更多的增長,不是一直在訓練投籃技巧上做線性努力,而是應該用複利思維,從第二條、第三條線上做努力,你可以訓練運球技能、戰術組織、突破上籃、灌籃等等,這些技能,可以讓你球技成翻倍的增長。你整體球技的增長,又可以反過來提升你的其它各單項技能。

還有我想賺更多的外快,不用一直在接抖音短視頻製作上做線性努力,同樣也可以發展第二、第三條線路出來,比如我可以減少接單的數量,只做一些精品打造我個人IP,然後把抖音短視頻製作技術、要領和運營等知識,做成知識付費的產品,通過網絡平臺進行銷售。這樣不僅能賺更多外快,還可以用得到的收益通過找外包,或者招人的方式擴大製作範圍和製作數量,從而又進一步擴大收益。

所以,當一個人非常努力,但又出現進步緩慢的時候,就要認真思考一下,是不是局限在某一條線上,做無效的線性努力了,是不是可以思考用複利增長思維,可以找到第二條線、第三條線,甚至是第N條線出來,讓自己維持進步的同時,也讓每次努力的結果形成正相關影響。

02

不可忽略時間系統的延遲性

搞懂指數增長思維就能解決

時間系統的延遲性是這樣的:你現在得到的結果、收穫,是你過去的努力決定的。你現在剛剛才開始的努力,只會在未來一段時間或很久之後才會見效。

什麼是對數增長思維?

就是你剛開始的努力,會讓你進步神速,然而一但短期沒看到成果,就開始逐步放棄努力,直到進入到一個平穩的舒適區,時間一長常常會陷入無法進展或無法突破的困境。下圖就反應了這種情況。

對數增長思維

比如之前我有一個朋友想減肥,她看到另外一個減肥成功的人,每天都在跑步,於是她也開始跑步,跑了一周沒啥用,她就覺得這種方法可能不行;然後她又發現減肥成功的人都有練瑜伽的習慣,於是她又開始練瑜伽,依然沒啥用,最後她就放棄了減肥。這就是典型的對數增長思維。

後來我給她說:你現在無論怎樣努力,也無法改變你胖的現狀,不可能馬上瘦下來。

因為別人減肥成功,是別人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鍛鍊的結果,你現在的開始的跑步、瑜伽等運動,不是為了現在可以瘦下來,而是為了三個月,半年,甚至一年後你能瘦下來。

很多人不明白時間系統的延遲性,所以他永遠都是對數增長思維,幹什麼都是半途而廢,比如:學習平面設計、視頻製作,練了兩個星期還做不出好的作品,放棄了;學英語,學了一個月還不能流利對話,放棄了......

解決方案是:把對數增長思維變成指數增長思維

什麼是指數增長思維?

就是一開始你的努力幾乎沒什麼效果,技能也沒什麼增長,但當你持續的努力到了某個時間點之後,就會很顯著的給你帶來回報。可以從下圖反應出來。

指數成長是一種漸入佳境的高效努力模式,衝上去的曲線越陡峭,證明你的努力效果越明顯,回報也越高。

指數增長思維

很多自己創業過的人,也能很明白這個道理,你自己開了個公司,可能在前1年、2年內都沒啥回報,都是一個黑暗期,你面臨業務無法開展,沒有客源,人事不穩定,資金無法周轉等各種困難,但你和你的團隊並沒有因此被困難打敗而放棄,熬過了很長一段黑暗期後,終於在某一年,你這家企業的業務量開始越來越大,利潤也越來越高,終於開始有了突破性的進展,最終在市場佔據一席之地。

有部國內很火的動漫電影「哪吒」,它的製作公司就是這樣的,哪吒製作公司的負責人叫「餃子」,也是電影的導演,2008年國內動漫大環境並不好,餃子的公司成立後,沒有人願意去投資動畫電影製作,即使有也基本都是騙子,但他並沒放棄,一直靠接外包製作把公司養活,但他和團隊並沒因此放棄,直到彩條屋老闆找到他後,才開始做哪吒這部電影,而且製作過程又經歷了5年時間,最終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近50億的票房回報。

然而餃子的公司從成立到電影上映的這10年時間,他的公司可以說幾乎沒什麼大的收入,一直都處於接外包勉強過活的境地,這相當於曲線很平穩在底部運行很10年,在10年後才開始突破零界點,像一支穿雲箭一樣直衝雲霄。

所以,企業成長、個人成長、科技進步等就屬於指數增長思維。這裡的核心就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有一段很長時間的黑暗期,可能看不到希望,可能你感覺在受各種折磨,但只要能熬過去,就能進入到「強者恆強」的地步,就能開始進入到另一個高的增長階段。

最後,還有一點要提醒大家的是,不管你用什麼思維解決自己的困難,一定要順勢而為,不要去做和時代發展、技術進步相逆的事情。

比如別人在用信息量和流量更大、資源更多的平臺做事,你卻還在用自己的小平臺做;比如別人在用更高級,更有效的工具做事,你還在那研究怎麼去用傳統的、都快被淘汰的工具,即使你研究得非常牛逼了也沒用啊,因為和別人根本沒在一個級別上競爭,你還在研究刀劍,人家已經在用雷射武器和你幹了,一但遇到這樣的迭代風險,你無論什麼思維的努力也無濟於事了。

很多人越努力越慘,都是因為不是從一個系統的角度去思考,希望大家在今後的日子裡都能經常思考。努不努力,看我們自己,努力能起到多大作用,看我們的思維方式和競爭格局。

END

本文來源:公眾號 @彪悍貓先生, 作者懸崖上的貓。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別人越努力越成功,而你越努力越焦慮?
    其實以前呢,我也是一個非常容易焦慮人,而且陷入一種越努力卻越焦慮的怪圈子。後來嘗試過很多方法才慢慢走出來,於是寫下這篇文章,希望能幫到你呀!1、不給自己喘氣的機會我們常常陷入這樣的怪圈——因為壓力大,所以努力。但越努力,壓力越大。當我們不滿足於現狀,想要變優秀時,就把自己逼上頂端。因為我們想要的東西很多,只有很努力才能得到。
  • 工作6年仍在公司最底層:這3種人,越努力越有毒!
    如果長時間在工作中都沒有幹出成績,那就要自我反思了:作為高效能的三要素——時間、能量和注意力,你都管理好了嗎? 前同事小朝來找我訴苦。說自己工作6年,每天任勞任怨、早出晚歸,領導卻對他的努力視而不見。 他羨慕又憤憤不平:「你看,你們升職的升職,創業的創業,都混得風生水起。我呢?現在還在公司最底層,工資拿最少。
  • 清聽 | 為什麼別人越努力越幸運,而我越努力越焦慮?
    朋友們,你們是否想過為什麼我們越努力,卻越焦慮?接下來我想和大家分享一篇文章,讀完這篇文章,我想大家心中的疑慮會慢慢消失。為什麼別人都是越努力越幸運,而你自己卻越努力越焦慮呢?這篇文章為我們總結出了四個原因:第一,沒有清晰且切實可行的目標。
  • 為什麼有些人越混越差?不是因為懶,而是這3個底層思維導致的
    我們都知道一句話叫做:「思維決定行為」,任何一個人只有思維方式對了,行為才有可能正確高效。在我們的周圍,有些人之所以混得好,並不見的是因為他們多努力、多勤奮,也不是因為他們的天賦有多高,或者說有多少貴人相助,而是因為他們的思維比較高級。
  • 一個人越想賺錢,就越要丟掉這3種思維,否則難以改變命運
    而窮人因為受到金錢的制約,在很多時候就受到了很多的限制,不能夠自由地選擇,所以他們的生活更加無奈一些,幸福感更低。一個人窮不可怕,可怕的是又窮又矯情,身上還有一堆壞毛病,如果你不去反思,不去改變自己身上的壞毛病,那你往後的日子永遠受窮。一個人越想賺錢,就越要丟掉這3種思維,否則難以改變命運!
  • 我,35歲,工作10年,月薪4000:大部分職場人,對自己不夠狠
    10年,月薪只有4000,年終獎只有100現在很多的職場人都在抱怨,為什麼自己已經很努力了,為什麼還不能獲得成功呢?這些年為什麼我自己都把自己感動哭了,為什麼還是不能獲得老闆的認可呢?前幾天,我就遇到了一個把自己都感動到哭的前同事,他給我留言訴苦說了一大堆。宋小霞是我前公司的一名市場專員,她已經在公司工作了10年,但是月薪只有4000塊錢。前幾天公司給她發了年終獎,更是只有100塊錢。
  • 北初說創業:為什麼你陷入越忙越窮,越窮越忙的怪圈
    很多人工作了很多年確實沒有能力做任何的改變,其實逾越自己當然沒有問題,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也是好的,也是對的,但是前提你得有這個實力,而不是說你需要透支來完成,你月入5萬消費2萬,這無可厚非,如果你月入5000,你消費
  • 為什麼有的孩子不禁誇,越誇越糟糕?答案和家長想得有差
    鄰居感到非常好奇,為什麼家裡孩子不禁誇,越誇越糟糕?說來奇怪,其實生活中有很多優秀的孩子,他們在學校拿獎狀拿到手軟,一出門就得到街坊鄰居的誇獎,走到哪裡都得到豔羨和誇讚,他們聽到的誇獎也是不計其數了,為什麼他們就能不驕傲,承受著諸多讚美的同時,還能保持優異的成績,而有的孩子就不行,一誇就退步,越誇越糟糕?
  • 你為什麼會越忙越窮?只因這3個固化思維還跟著你,要轉變了
    你為什麼會越忙越窮?只因這3個固化思維還跟著你,要轉變了忙這個字,相信大家都是很熟悉的。畢竟對於我們來說,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上,都會和這個字脫不開關係的。你在生活上忙,忙什麼呢?那麼在職場上的忙,就要讓自己更累一些,畢竟你在工作的時候,第一個想法,就是想要在這個崗位上賺到更多的錢。那麼為了達成這個目的,你就要花很多的心思和時間,等你薪資待遇情況慢慢好轉了之後,才能讓你的生活條件更加的美好。但是忙並不一定是會給自己帶來財富的。相反,有些人還會處在一種越忙越窮的狀態,這是為什麼呢?
  • 為什麼看似越努力的人越失敗?投入與產出比(一)
     這一周的時間我是用心在做家居產品的設計,新品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和你們見面。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在我們做事情的時候,必須要有選擇並且做到專注,因為只有專注才能做到最大的投入和產出比。在反覆練習之後,就會提高工作效率。 在未來的日子裡,我會把更多的內容創造一起排列進我的工作任務。
  • 《認知覺醒》:為什麼越「努力」,會越失敗
    事實上,這只是一種錯覺,如果方法不對,那麼越「用力」和「努力」的人才不僅損耗著人們學習的能力,甚至讓人們漸漸迷失在避難趨易之中。而另一種是主動學習,是指通過實踐,思考,並分享給別人的學習方式,能記住大概50%或75%。也可以說被動學習是淺學習模式,成長速度會很慢;而主動學習則是深度學習模式,成長速度將會很快,甚至是倍速的。這也可以看出深度學習,不僅僅是學習理念,而是努力將學到的知識不斷運用,運用越多的時候,消化和吸收的效果也就最好。
  • 李玫瑾:經常缺少爸爸陪伴的孩子,這4種缺陷越長大越明顯
    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曾說過:長時間缺少爸爸陪伴的孩子,除了難管教,長大後還有這3種缺陷。一:經常缺少爸爸陪伴的孩子,這4種缺陷越長大越明顯如果爸爸在孩子的成長中缺席,讓孩子生活中只有媽媽的影子,那麼這樣的家庭長大的孩子以後必然對爸爸充滿仇視。正因為對爸爸不滿,所以孩子會通過叛逆來發洩負面情緒。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那些在青春期就「作天作地」的孩子,背後一定有一個長期缺位的爸爸。
  • 負債20萬,要不要接受月薪4000元的工作?經濟學家分析過這個問題
    負債20萬,月薪4000,就算不吃不喝,把全部的工資存下來還債,也至少需要4年多,當然不算是一個好的選擇。不過,這是站在一個全知視角來俯瞰這件事。具體到個體做選擇時,其實取決於除此之外,我們還有哪些選擇。
  • 4種可怕的窮人思維,讓你越活越窮、越混越差,不儘早克服難翻身
    4種可怕的窮人思維,讓你越活越窮、越混越差,不儘早克服難翻身一個人其實能掙到多少錢,靠的不是他多有體力,能夠多努力,而是他有多少知識,能形成什麼樣的思維。一個人有著什麼樣的思維,就能掙到什麼程度的錢,取得什麼樣的成就。人沒有辦法掙到自己思維認知之外的錢,除非他靠運氣。但往往靠運氣掙來的錢,又會憑自己的本事輸掉。所以一個人想要變得富有,最先需要改變的就是自己的思維,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在越變越窮,其實就是自己的思維認知不足,如果不打破自己的固有思維,自己就會掙不到錢。
  • 越窮的人,往往越喜歡「省」這3種錢,結果越省越窮,別不信
    越窮的人,往往越喜歡「省」這3種錢,結果越省越窮,別不信世界上的窮人和富人表面上他們差距最大的是金錢,但實際上在我看來,行為習慣才是根本的區別。正因為他們的行為習慣有著很大的不同,所以,才會造就了兩種人生。窮人如果不去改變,往往只會越來越窮,而富人才會越來越富。為什麼說很多窮人非常努力,也特別忙,但就是成不了有錢人呢?
  • 越固執的人往往層次越低
    一個真正優秀的人會保持其獨特的個性,因為他們認識到,所謂的固執並不是獨特的個性,某種程度上說是一種人格缺陷。固執的人是缺少反省能力的,更缺少及時的覺知能力。因此遇到問題時,你的個人構念所提供出來的對策就很狹窄,但卻成為了你的全部,你誤認為這就是所有的、最好的對策,沒有其他的可能。而當你的認知能力高,見識的多、讀到的多、經歷的多、有獨立思考能力時,你就會獲得越來越多的知識和經驗,你的個人構念就會越豐富、越飽滿,在同樣的問題面前你便不會只是執著於一種答案,而是有幾種可能的答案。
  • 越努力越不掙錢,餐廳老闆得破解這5個思維局限
    經常有餐飲人抱怨生意難做,說人不好招,店不好開,顧客越來越不好伺候……都說這是餐飲最不好的一年。相反,那些做的比較好的餐飲老闆們正在進行店面擴張,品牌擴張,團隊擴張,對他們來說,正趕上行業轉型,這正是餐飲人最好的時代。為什麼好的越好?差的越差?
  • 劣質勤奮者:為什麼你越努力越平庸?
    這一點,和諾基亞CEO約瑪·奧利拉說的,同樣悲傷。在諾基亞陷入困境時,CEO約瑪·奧利拉曾感慨地說:我們並沒有做錯什麼,但不知為什麼,我們輸了。而此文,正是要將勤奮與能力之間的問題,清晰化。這點,恰恰來自物種的同頻性。 簡單說,我們很難不成為絕大多數。
  • 為什麼看似越努力的人越失敗?思維的象限
    為什麼投入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卻沒有得到更好的結果呢? 真相是這種悲劇幾乎是沒法改變的,讀書成績的好壞可以說是先天的因素,約佔八成以上。人們說「勤能補拙」是沒有錯的,但是僅僅是補拙而已,很少能夠在這個領域做到頂尖。 有的人天生擅長邏輯思維,適合做推理分析,解數學題,數據編程等理工科的工作。
  • 認知層次越低,越缺少「目標感」
    聽說教練以前身材也不好,只用1年就練出了現在的身材,她更是心痒痒的,哪怕自己剛畢業,一個月才賺4000多塊,也當即交了5000元辦卡。結果,阿來這一年卻是:約好的健身課,因為加班而推掉了;晚上下班回家,累到不行,再也不想再去健身房鍛鍊了;工作累了,就用奶茶、薯片來撫慰自己;偶爾想起這張快報廢的卡,才強打精神去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