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樹陰濃夏日長,
課堂改革眾人忙。
校長引領新課改,
激揚鬥志創輝煌。
在這春夏之交,綠意盎然的美好日子裡,借著蘭山區新課堂改革的東風,二小明坡校區「明秀·靈動」新課堂改革正進行得如火如荼。
2019年5月7日,臨沂二小明坡校區迎來了蘭山區小學校長「新課堂」教學及策略展示活動。這一活動的開展,為校長們搭建了一個展示自己業務教學水平的平臺,這必將助推蘭山新課堂改革掀起一個新的高潮。學校孫桂卿校長參加了此次展示活動,並且作為第一個做課校長向全區進行了展示。
1、「新課堂」教學展示
孫校長執教的《傳統文化》一課是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的一篇小韻文。這篇韻文以我國的傳統佳節為題材,全文語言節奏輕快,句式整齊,讀起來朗朗上口,富有韻律美。孫校長把這一課上得可謂輕鬆活潑、妙趣橫生,理念超前、亮點頗多。
課前經典誦讀展示環節,小主持人的表現可圈可點。
一、尊重學生,以生為本, 向30分鐘尋根。
著名教育家佐藤學先生指曾指出:在教學中能否形成合作學習,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否尊重每一個兒童的尊嚴。而孫校長這節課也正時時處處都在彰顯著她尊重學生、以人為本的先進教學理念,是一節真真正正的原生態課堂。一堂小小的韻文教學很好的體現了學校悟性教育的內涵。課堂中處處都能聽到孩子們思維碰撞的聲音,處處體現了以學生自主感悟為主的教學方法:如韻文的讀法是三字一拍、兩字一拍還是一字一拍?完全遵從學生的探究結果,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內心感知。
二、打破傳統識字教學模式,讓韻文教學有滋有味。
巧讀韻文找方法,感悟習俗心繫國。孫校長的這節課沒有按照以往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而是根據學情和遵循韻文教學的特點靈活展開教學。在韻文教學的解讀上,孫校長把握了最重要的兩個要素:節奏和押韻,這正是韻文朗讀的起點,她沒有過多地分析字詞句,而是以讀帶學,以學定教,教跟學走,始終走在學生的後面,整節課學生認真傾聽,主動質疑,在靈動學習過程中,自然而然的形成「自學-互學-展學」的合作交流圈,形成「學習共同體」,學生在協同學習磨合過程中不斷自我成長、自我突破,從「互相學」一步步走向「互相教」,讓課堂教學真正的活起來。
三、建立以讀寫為主的簡約化的課堂結構,自行探究韻文的特點。
韻文教學以讀為主,這是韻文朗朗上口、節奏明快的特點決定的,孫校長這節課沒有做繁瑣的語言分析,而是將課堂教學大致分為三個環節進行:自學找節奏、感悟學押韻、生活尋習俗。
自學探究找節奏環節:孫校長先讓孩子們自由試著讀一讀韻文,讀著讀著孩子們發現讀這樣的韻文和以前學過的課文不一樣,老師因勢點撥:不一樣在哪裡?孩子們發現這樣的韻文讀起來很有感覺。「有什麼感覺?」老師追問。孩子答很有節奏感。「有什麼樣的節奏?自己試著拍一拍」?孩子們的興趣來了,開心地拍起來,拍著拍著孩子們發現了:讀這樣的韻文原來可以三個字一拍、還可以兩個字一拍、還可以一個字一拍,甚至還可以出現七個字五拍的節奏。「你喜歡什麼的拍法,在小組內拍給大家聽一聽吧」。孩子們的興奮點來了,在小組內開心地拍起來,你拍我聽、我拍你聽,不用老師的說教,孩子們就把讀韻文的方法慢慢弄懂了。
感悟學押韻環節:弄懂韻文的節奏後,孫校長又引導孩子們:「韻文為什麼讀起來就這麼有節奏感呢?除了有節奏感還有什麼特點呢?」問題剛拋出時孩子們一時有點懵,老師不急,而是讓孩子們再慢慢讀一讀,體會每一句的最後一個字的讀音有什麼共同特點?孩子們讀著讀著感覺又出來了:原來每句的最後一個字的韻母都是「ao」呀,師生共同圈出帶韻母ao的字。「那讀的時候我們要怎樣讀,才能體現出這一特點呢?」孩子們再讀來體會,讀著讀著孩子們覺得必須重讀才能體現出韻文的特點,「那我們就把每句的最後一字重讀試試看吧。」,老師的話音剛落,孩子們就又歡快地體驗起來了,讀著讀著又把節奏加上了。聽課的老師們也不由自主地拍手跟讀起來,一節小韻文就這麼上得有滋有味。
生活尋節日環節:韻文的節奏和押韻特點都弄清楚了,傳統節日究竟有哪些?老師不著急告訴,還是讓孩子們通過讀、小組合作學習獲得答案。節日找全了,老師又拋一問題:這些節日的順序咱能不能顛倒一下呢?孩子們大膽質疑、補充,最後得出這些節日一個也不能顛倒,因為它們是按時間順序編排的。
30分鐘的一節課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結束了,整節課中孫校長時刻注重喚醒學生的情感體驗,耐心的引導孩子們思考、質疑,孩子們一次次產生的聯想和情感的共鳴,如小橋流水一般,清澈透明,充滿靈氣。
下了課,聽課老師和孩子們都意猶未盡。課後老師們一致認為孫校長的課給大家的引領太重要了,有校長親自出馬、身先士卒上示範課,新課堂的春天還遠嗎?是呀!老師們,讓我們放下思想包袱,輕裝上陣,向著明亮那方,前進吧!
2、「新課堂」教學策略解讀
在進行完課堂教學展示之後,孫校長分五個篇章對明坡校區「明秀·靈動」新課堂教學策略進行了詳細解讀。
★ 課堂基本策略 ★
課堂標籤:「明秀·靈動」新課堂。
課堂符號:自主、合作、探究
課堂理念:踐行生本理念
倡導自主合作
滲透悟性培養
建構靈動課堂
★ 課堂符號內涵 ★
「明秀·靈動」新課堂以「有自主、有合作、有探究」為基本內涵,通過「情景\具象、合作\探究、對話\交流、梳理\省思」等實踐策略,努力改變課堂的面貌:從「整齊劃一」走向「關注差異」,從「教師傳授」走向「多元對話」,從「知識習得」走向「智慧生長」 。
★ 課堂核心素養 ★
臨沂二小明坡校區「明秀靈動」新課堂旨在引導學生學會自主與合作。在課堂上能夠積極的參與到小組討論交流中。引導學生學會傾聽與表達,讓學生能夠專注的傾聽別人的話,然後自信的表達自己的觀點。佐藤學先生一直強調:要從學會「傾聽」開始,建立良好的學習關係,要讓學生會聽、敢說,還要會等。我們還要引導學生學會探究與質疑。佐藤學先生一直強調,在課堂上, 特別是教師更要學會「等待」,老師帶著溫暖的心去聽、去等,讓學生學會自己去解決問題,學生的「悟性」智慧就有可能生成,探究的欲望就能得到保護。探究與質疑的過程,就是學生習得的過程。
★ 課堂基本流程★
★ 教學策略實施 ★
學為中心,學為主線
孫校長從自主設計學習單、合作學習小組建設、形成課堂約定語、建構四級評價體系和課堂評價觀測維度五個方面,細緻的講述了學校在新課堂改革中的一些具體的操作與實踐是如何踐行以學為中心,學為主線的。
孫校長的解讀有理有據,細緻條理,過程流暢,激情洋溢。解讀結束後,猶如餘音繞梁不絕於耳,令老師們回味無窮。老師們的掌聲熱烈而持久,大家都聽的熱血沸騰、激情澎湃。正如孫校長所說:「課改是課堂行進最美的旋律,教師立足課改是最美的姿態,我們一直行走在課改的路上,執著於草根研究,靈動建構自主、合作、探究。」
【編輯 M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