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勢牧歌】牛產業成為鄉村振興「金鑰匙」

2020-12-22 澎湃新聞

【牛勢牧歌】牛產業成為鄉村振興「金鑰匙」

2020-12-17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人均一頭牛,吃穿不用愁;人均兩頭牛,買車又住樓;人均三頭牛,小康富流油」。這首流傳於突泉百姓口中的順口溜,如今,成了許多農戶脫貧致富的共識。

「現在政策好,買牛都不用我自己花錢,這幾頭牛都成功受孕,來年4月份我家牛圈又能新添3頭牛犢。」九龍鄉新風村的脫貧戶侯國義笑呵呵地說。

走進冬日的九龍鄉新風村,一派整潔祥和的景象。2019年,新風村開始實施村集體經濟安格斯牛養殖資產收益項目,大力發展牛產業,養殖戶利用扶貧資金自購、自選、自養安格斯基礎母牛。正是有了扶貧資金的好政策,讓新風村脫貧戶侯國義「換」了個人生。2020年6月,侯國義利用扶貧資金牽回了3頭母牛,經過半年的精心飼養,現在3頭母牛都已經成功受孕,侯國義也在奔小康的路上越走越穩。「我得讓我的牛群越發展越大,我也想做『牛人』。」侯國義的臉上綻放著堅定的光芒。

近年來,活牛及牛肉價格持續上漲,又為牛產業添了一把「火」。如今,不僅脫困戶養牛的積極性空前高漲,一般戶也紛至沓來,在牛圈裡尋找新的商機。

在養殖戶孫志安家,滿地金黃的玉米預示著今年的豐收,牛棚中剛出生的安格斯小乳牛正趴在一旁休憩。孫志安告訴記者:「我家的牛這幾天陸續下犢,母牛犢留著發展,公牛犢就留著賣。」

在市場的作用下,新風村利用地域、飼草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實施「扶貧扶產業·牧業再造突泉」工程。截至目前,新風村牛存欄達到548頭,養殖戶發展到100戶,村上的牛群越養越龐大,同時也為新風村添了一把鄉村振興的「金鑰匙」。「我們用了290萬元的扶貧資金,一共買了157頭安格斯牛,惠及貧困戶和一般戶共計53戶,預計年前能有80頭產犢。」九龍鄉新風村黨支部書記馬永志介紹道。

縣融媒體中心/程陽

原標題:《【牛勢牧歌】牛產業成為鄉村振興「金鑰匙」》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配好鄉村振興「金鑰匙」
    杭州與恩施繼續瞄準鄉村振興目標,紮實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產業振興、人才振興、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旅遊……一張張擘畫的新藍圖,正在逐步變為現實。恩施州借鑑杭州打造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的經驗,不斷完善鄉村振興體制機制,配好解鎖鄉村振興的「金鑰匙」,朝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蹄疾步穩再出發。
  • 杭情施意丨配好鄉村振興「金鑰匙」
    杭州與恩施繼續瞄準鄉村振興目標,紮實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產業振興、人才振興、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旅遊……一張張擘畫的新藍圖,正在逐步變為現實。恩施州借鑑杭州打造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的經驗,不斷完善鄉村振興體制機制,配好解鎖鄉村振興的「金鑰匙」,朝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蹄疾步穩再出發。
  • 增城鄉村振興示範點!鄧山再度升級,好山好水好景好產業!
    鄧山村大步邁開了建設名村工程的步伐對標對表「全國一流、廣州第一」的目標,短短一年間,一個集旅遊休閒、康養度假為一體的鄉村振興示範點火熱建成,鄧山村從此煥然一新。拱橋、驛道及匯仙瀑布給村民休閒娛樂平添無限樂趣當初的鄧山村破繭成蝶變成如今「花海式」美麗鄉村鄉村振興離不開產業興旺
  • 國字號名片背後的三水鄉村產業振興密碼
    日前,三水區西南街道青岐村以水產入選第十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成為佛山唯一入選的村鎮,三水農業產業領域再添一國字號名片。作為全省鄉村振興縣區級綜合改革試點,推動鄉村產業振興是「五大振興」中的關鍵一環。
  • 松滋豆花湖:村裡有了鄉村振興基金會
    6月10日,在松滋市沙道觀鎮豆花湖村,「鄉村振興基金會」首任理事長杜鋒正在入戶走訪。杜鋒說,不久前,村裡收到了國家商務總局批覆的「豆花湖」商標註冊證。村黨總支書記周俊介紹,今年1月,該村將村裡的成功人士、流動黨員和愛心人士「擰成一團」,成立了鄉村振興基金會,發揮鄉賢人脈、資源等優勢,尋找村級經濟、文化、文明全面提升的「金鑰匙」。打造拳頭品牌,這是該村鄉村振興基金會打響的「當頭炮」。小小村級基金會,正在成為撬動鄉村振興的大槓桿。
  • 以「雲養羊」特色產業推動鄉村振興
    一方產業富一方人。海南州抓住了資源優勢和生態資源,創造綜合效益,助力群眾增收致富。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關鍵在於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沒有產業,就沒有鄉村振興。只有把產業做大做強,鄉村振興才能全面發展;只有結合自身特色與優勢,發展適合自己的特色產業,久久為功,突出優勢資源,搶抓機遇,增加特色經濟,培養特色產業,才能夯實鄉村振興之基。
  • 鄉村振興戰略的偉大意義
    十九大報告強調「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而鄉村振興戰略正是破解我國「三農」問題的金鑰匙,為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指明了方向。本卷第九個專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全面闡述了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的戰略部署。
  • 大咖傳經授道,振興鄉村產業
    在振興鄉村產業的路上,發揮榜樣引領作用尤為重要。吳曉玲表示,2018年9月和2019年6月國務院發布了《關於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關於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這就要求創業人要主動融入鄉村振興戰略中,要著力培育壯大,發揮其引領帶動作用。
  • 廣東茂名信宜:以「粵菜師傅+」促進就業創業與振興鄉村產業並舉
    2020年12月,旺同村入選「廣東粵菜師傅十大名村」,成為茂名市唯一上榜的「粵菜師傅名村」。自「粵菜師傅」工程實施以來,信宜市始終把「粵菜師傅」作為一項重大的惠民工程、作為鄉村振興的一個重要抓手,而旺同村正是信宜市「粵菜師傅」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 讓人才成為鄉村振興的「助推器」
    今年全國脫貧攻堅任務即將完成,在實現全部脫貧摘帽的基礎上做好鄉村振興的接續工作至關重要。鄉村振興關鍵是人才振興,人才興則農業興,人才強則農村強。通過構築吸引外出人才回流農村、加強培養本土人才、輸送鄉村振興人才的人才體系,讓人才成為鄉村振興的「助推器」。打造引鳳「強磁」,優化造血功能。
  • 【鄉村振興】村美人富產業興 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
    創成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1個,省級水美鄉鎮1個、省級水美鄉村2個,建成特色產業基地近1000畝,培育名牌產品6個,2019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050元,較2018年增長7.84%……日新月異的村容村貌,水清岸綠的生活環境,蓬勃發展的產業體系,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在鎮江高新區,一幅村美人富產業興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
  • 鄉村振興在商丘丨產業興旺指的到底是什麼?
    在我們看來,鄉村振興的產業振興首先要發展農業,在農業基礎上拓展「農業+」經濟,不管是返鄉創業者還是農村既有勞動力既要認清農業為立業之本,在此之上,論及農業+旅遊、農業+體驗、農業+科技、農業+網際網路、農業+服務等農業全產業鏈發展路徑,以及農民在農業全產業鏈當中的角色和實現主體問題,能夠清晰認知並付諸實際,可能將成為處理新時期「三農」問題的關鍵。
  • 【鄉村振興】村美人富產業興 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_新華報業網
    創成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1個,省級水美鄉鎮1個、省級水美鄉村2個,建成特色產業基地近1000畝,培育名牌產品6個,2019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050元,較2018年增長7.84%……日新月異的村容村貌,水清岸綠的生活環境,蓬勃發展的產業體系,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在鎮江高新區,一幅村美人富產業興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
  • 發揮示範作用 振興鄉村產業
    原標題:發揮示範作用 振興鄉村產業   近日,
  • 洛社鎮鄉村振興大講堂深入對話「六次產業」
    6月6日,在以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特色,以江南水鄉風貌與人文環境為依託的無錫洛社六次產業園,一場洛社鎮鄉村振興大講堂「對話『六次產業』」的解放思想大討論正在熱鬧進行。來自國務院、國家發改委、農業農村部、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等專家學者與當地惠山區、洛社鎮的黨員幹部齊聚一堂,集思廣益,共謀鄉村振興的「洛社之路」。
  • 鄉村產業振興新路徑的探索思考——關於杭州市鄉村產業發展的調研...
    一、要把保護綠水青山作為振興鄉村產業的重要本底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鄉村的寶貴財富和最大優勢,也是鄉村產業發展的底色和底氣。調研組所到的建德、淳安等鄉村,大多都是群山環繞、溪水潺潺,生態本底好,鄉村韻味足,綠色經濟、美麗經濟發展迅速。
  • 商丘市民權縣:振興特色文化產業 讓鄉村振興「虎虎生機」
    原標題:「中國畫虎第一村」——民權縣北關鎮王公莊村 振興特色文化產業 讓鄉村振興「虎虎生機」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並明確指出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這讓當地政府看到了新的方向,找到了新的路徑。
  • 鄉村文創助力鄉村振興:8大商業模式,5大開發層次
    例如日本越後妻有村,以自然為舞臺、藝術為橋梁,以「大地藝術祭」激活鄉村文化、振興鄉村產業。先鋒書店鄉村書局以書店+藝術展覽、創作培育、人文講座、鄉村教育、咖啡文化、鄉村文創產品、文化旅遊……的方式,打造多元化閱讀體驗空間,成為鄉村文藝復興之舉,促進文農旅融合,奏響新時代鄉村振興的田園牧歌。
  • 推薦:鄉村產業振興的十種模式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一環。本文通過梳理目前國內外鄉村振興中產業發展較好的經典案例,總結出鄉村產業振興的十種經典模式,對於鄉村振興實踐具有指導意義。 竹泉村圍繞「山、竹、泉」做文章,以沂蒙原生態古村和沂蒙山鄉民俗為資源優勢和文化特色,打造具有沂蒙特色、泉鄉個性、竹鄉景區、農家風情兼備的生態休閒旅遊度假區,以「竹泉模式」奏響了新時代鄉村振興的進行曲。
  • 喀旗精彩演繹鄉村振興「四重奏」
    近年來,喀喇沁旗聚焦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示範帶動、產業推動、黨建促動、多元聯動」四大工程,努力構建鄉村振興新格局。堅持示範帶動,邁出鄉村振興新步伐近年來,喀旗以「積極穩妥、紮實起步、示範引領、分步實施、鞏固提高」為原則,以典型示範為引領,以經驗探索為目標,制定《喀喇沁旗2020年鄉村振興示範帶(示範村)實施方案》,規劃設計並著力打造了以牛家營子中藥材(土城子村)——龍山溫泉康養小鎮及田園綜合體——王爺府硬果番茄(喇嘛地村)——馬鞍山村山葡萄及鄉村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