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世界,大人永遠不懂?

2020-09-24 微領袖郭富民

不管你信不信,孩子的世界大人永遠不懂。

很多老師和專家也是,單獨從理論上去分析怎麼樣教育孩子,那是不科學的也是不尊重​規律的。

說的直白點,沒有一個家長或者老師是真正懂孩子的內心世界的,表面上看起來父母是孩子的知心朋友,但是,從深層次講父母不可能完完全全​真正的懂自己的孩子到底在想什麼。這就好比是夫妻兩個一樣,即使彼此再熟悉,即使兩個人相戀八年,也​做不到彼此非常的懂對方。

這個不是危言聳聽,這個就是科學和事實,那為什麼在父母不是完全懂自己的孩子的情況下,有的家長​也能把自己的孩子培養好?還能​考上清華大學或者北京大學呢?我們總是從相對的角度來分析少數的個案吧​!

孩子三歲之前估計父母是沒有下功夫去了解孩子在想什麼​,因為大部分父母認為這個階段的孩子不需要幹什麼,只需要吃奶睡覺就可以了,其實,這個階段​正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最佳時機。不知道你有沒有仔細觀察,孩子在三歲之前一直還是和​媽媽走的更近些,但是,孩子得安全感是來自於媽媽嗎?​答案是否定的。孩子得安全感恰恰是來自於爸爸,所以,這個時候爸爸得陪伴如果多的話,將來孩子逐漸長大了,你會發現他是不缺乏安全感的,說話的聲音很大,走路也非常自信,在學校裡敢於和老師交流溝通,與同學之間交流也非常​順暢。但是,缺乏安全感得孩子可就不同了,在外面不敢大聲說話,不敢與外面得人交流或者打招呼,當你發現這個現象得時候,你就知道孩子得爸爸一定陪伴孩子得時間過少,即使長大後再訓練也​彌補不回來了。所以說,孩子的安全感訓練必須從三歲之前開始抓起,錯過了最佳的黃金期鍛鍊時間,真的是後悔莫及​!

沒有不聰明的孩子,只有不會訓練孩子的父母,想要孩子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從小就該訓練他朝著自己的目標一步一步邁進​!

本期就分享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自己的孩子,還有優秀的孩子,規劃好孩子的將來,因為孩子根本不會自己​規劃自己的未來!

相關焦點

  • 小學生作文《孤獨》火了,孩子的世界,你永遠都不懂
    小學生作文《孤獨》火了,孩子的世界,你永遠都不懂近日一篇小學生的作文《孤獨》火了,短短100多個字,看完卻讓人鼻子一酸,殘缺不堪的原生家庭的痛,躍然紙上,讓人感到痛心。事件1他是一個十歲的孩子,父母離異,媽媽遠嫁他人,爸爸在村裡種地,不求上進,整日遊手好閒,打麻將,也對他並沒有多麼的關心,十歲的孩子正是青春期,他開始叛逆,有自己的思維,有自己的情感,有一次他的媽媽打來電話,他抱著手機哭著對媽媽說「媽媽,我好想你呀,你能不能回來呀」,可惜從那之後媽媽也並沒有回來看他
  • 「我的世界」,你永遠不懂:遊戲到底該不該嚴令禁止?
    之後E又連續多次提到同學們都在玩我的世界。又隱約聽到一些家長自己也在玩這個遊戲。老母親本著怕兒子和同齡人沒有共同語言,以及自己越來越強烈的好奇心(到底什麼遊戲這麼有魔力,孩子大人都喜歡玩?),下載了「我的世界」這個APP。 自從有了「我的世界」,前三個遊戲都失寵了。
  • 錦衣之下番外—影子不懂愛,大人言傳身教,效果驚人,岑福遭誤傷
    沒有經歷過真愛的人,無論到什麼年齡,他的內心世界,永遠都只會是一張白紙。直到,遇到那個生命中,你認為最為重要的那個人。這張白紙上才會出現色彩斑斕的不同風景,至於是什麼樣的風景,真的取決於你愛的那個人。大人,您準備好了嗎?該您上場了,請開始您的表演吧!《錦衣之下》番外小劇場—影子不懂愛,大人言傳身教,效果驚人,岑福躺槍。當有一天,十幾歲的漫兒姑娘出現在影子面前,一口一個影子哥哥的叫著,他心中禁不住升騰起了一絲溫暖。
  • 大人的世界很複雜,但是你知道孩子眼中大人的世界是怎樣的嗎?
    我們看孩子的世界,總覺得孩子的世界是無憂無慮的,快樂自在的,真的非常羨慕孩子的生活,都想自己變成孩子但是你知道孩子們眼中大人的世界是怎樣的嗎?之前有看到網友曝出了小學生的一個作業問題:說說你眼中大人的世界是怎樣的,孩子們的回答多種多樣,但是仔細看,卻能看出一些引人深思的東西。
  • 六一兒童節:你們大人自己什麼都不懂,這讓我很累
    大人自己什麼都不懂,總是要小孩來給他們解釋,這讓我覺得很累。所以我只好選擇別的職業,學會了開飛機。我飛遍整個世界。地理知識對我確實很有幫助。我看一眼就能分辨出中國和亞利桑那。如果在夜間迷航,這是很有用的。後來我在工作上和許多重要的人有過許多交往。大部分時間我生活在成年人之間。我非常仔細地觀察過他們。這並沒有改變我對他們的看法。
  • 《龍貓》的深意並不是劇情,而是電影本身,孩子們的世界大人不懂
    我覺得《龍貓》就是一部給孩子看的動畫,非要說有什麼意義的話,應該是對大人來說有,而且這個意義是來自電影本身而不是劇情。《龍貓》電影讓我們這些大人了解孩子們的世界,而對於孩子來說,《龍貓》就是一部純粹的動畫,一部表現出孩子內心幻想的動畫。
  • 孩子都懂的道理大人卻難明白,成人世界太多無奈唯有向前問心無悔
    最近帶孩子,在家聽兒歌,越聽內心越不是滋味,聽著兒歌中那我們一聽就懂的道理,看著孩子純真的笑臉,再想想社會中那些和兒歌中道理背道而馳的行為和大人們,不僅感嘆,真的是人越大,越迷失麼?為何孩子們從小就耳濡目染的道理,到了大人這裡就變了味呢?
  • 臺北兒童劇讓孩子「偷窺」大人世界
    《狗狗Lucky歷險記》講的是小狗Lucky與主人走散後結識了一群街頭的流浪狗,走進它們的世界,並發現在別人眼裡又醜又髒的流浪狗其實也需要家,也需要有人疼愛的故事。如果兒童劇團團長趙自強說,這個故事醞釀了12年之久,創作過程中他們從動物保護協會聽到很多令人心酸的故事,劇中每一隻狗都有一個感人的真實原型,三次被主人拋棄的「老六」就是其中之一。
  • 豆瓣9.0分的《小王子》|讓大人恢復覺察,走進孩子的世界
    01 現實社會,忙成了我們疏忽孩子和生活的理由這個世界的大人們仿佛都很忙,忙著賺錢,忙著生活,忙著自己沒完沒了的事。這個世界的小孩們仿佛都在等待,等著大人回家,等著大人有空閒,等著大人陪他們一起玩。在大人的心中,孩子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在孩子眼裡,大人就是他的整個世界。仿佛一開始在這件事情上就不對等,但時光就這樣延續了一代又一代,大家也都習以為常。但有一天,一個外星球的小王子,對著敷衍他的飛行員咆哮了。
  • 《小王子》讀書筆記——我的世界你不懂(治癒系)
    我們都忘記了曾經的我們也都曾是孩子?曾經的我們單純,簡單而快樂。現在的我們心越來越大,可是快樂卻越來越小,或許我們成為了被要求的樣子,可我們卻並不快樂,不是嗎?有多少人真正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又有多少人正在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或許,我們應該放慢腳步,好好欣賞沿途中的風景。
  • 男人永遠不懂女人的秘密
    男人永遠不懂女人的秘密 2020-12-14 20: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為什麼大人們總是寄希望於孩子,而不是自己?
    一、父母的心態:動物的本能是希望看到自己基因的得到延續並且能夠更具競爭力,這個在《動物世界》中被演繹的淋漓盡致:雄性為了爭奪和雌性的交配權不惜豁出性命,大打出手。一句話概括:父母所做的任何事情,受了再大的委屈,也都只是為了孩子。好像如果沒有孩子,自己就會立刻六神無主,形神俱滅。但是孩子知道什麼呢?大人的世界孩子永遠不懂,再怎樣強調都沒用。然而家長越是這樣只會讓孩子背上道德的包袱:我是罪人,我讓父母難堪,受了這麼多的罪。要不是因為我,爸爸媽媽應該很幸福吧?
  • 很多大人根本不懂怎麼和孩子聊天,很實用!
    作者:寶寶知道 我是小扒扒很多大人根本不懂得什麼是跟小朋友聊天,他們跟小孩之間的對話永遠都是:「功課寫完了沒?」「琴練了沒?」「考幾分?」到底用什麼魔法,可以讓孩子願意向我訴說?其實這些小技巧一點兒也不困難,你也可以做得到!一、問「小」不問「大」孩子跟大人不一樣,他們很難理解抽象的問題,也很難回答。
  •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永遠讓孩子看到希望
    但實際上也不盡然,有些家長有此心卻不懂如何做。比如,過分溺愛嬌慣順從孩子,由著孩子瞎吃瞎玩,不鍛鍊不勞動,養成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希望法則永遠讓孩子看到希望家長們都是對孩子寄予希望的,但是否永遠用正面鼓勵的話語讓孩子們看到希望,認為自己確實有希望呢?大家都知道美國人善於說好聽的話,尤其對孩子,無論他們做的如何,都常誇獎說:「幹的好」,「太棒了」,「你真是天才」之類。這就是採用希望法則來正面激勵孩子。
  • 孩子的玻璃心,永遠不懂世界有多大,永遠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苦
    玻璃心,永遠不懂得世界有多大,也永遠不會有機會品嘗到真正的人生百味。父母的眼界與格局,決定著孩子未來的人生高度。一旦被精神貧窮敗了心氣,神仙也救不了。讓孩子多吃些苦,總沒有壞處的近些年,一些有識之士發現:窮人家溺愛、嬌慣、富養出更多窮二代的現象越來越普遍。
  • 孩子從來都不善於聽從大人的教誨,但他們模仿大人卻永遠不會失敗
    孩子是大人的一面鏡子,很多時候照見的,是大人自身。父母應該從自身著手,給孩子一個更好的爸爸媽媽。允許孩子有脆弱的一面,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不要試圖屏蔽生活中的負面事件或情緒,很多時候,它們是讓人變得更強大的契機。失敗不是壞事。任何負面的事情,都有積極的意義。
  • 教育孩子的十二法則:永遠讓孩子看到希望!
    但實際上也不盡然,有些家長有此心卻不懂如何做。  比如,過分溺愛嬌慣順從孩子,由著孩子瞎吃瞎玩,不鍛鍊不勞動,養成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家長之間有矛盾經常爭吵,也是很不正常不健康的環境。家庭破碎、長期分離的家庭更讓孩子缺少歸屬感。  如果家庭變化不可避免,家長要用正面的健康的方式來安慰疏導孩子,而不可採取疏於管教或溺愛或過分嚴厲等極端措施,更不能因家庭破裂而遷怒於子女。
  • 教育孩子的12條策略:永遠讓孩子看到希望
    01歸屬法則保證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環境中成長這條看起來是不言而喻的,哪個家長不想給孩子創造健康環境?但實際上也不盡然,有些家長有此心卻不懂如何做。02希望法則永遠讓孩子看到希望家長們都是對孩子寄予希望的,但是否永遠用正面鼓勵的話語讓孩子們看到希望,認為自己確實有希望呢?
  • 大人們看不到孩子的世界,即使他們也曾經是孩子
    孩子是很有靈性的,在很多時候能夠感知到一些大人們感知不到的東西,能天馬行空的想像出很多東西,也很容易將現實與想像混合成一個新的東西。對於死亡,大人們知道人死了就一切不復存在,但是孩子們卻不一樣,他們對死亡有著獨特的感知。曾經看過一本繪本叫《大海遇見天空》,一個小男孩對於逝去爺爺的想念,他的想念走進了夢裡,在夢裡他和逝去的爺爺有了一番奇妙的旅程及交流。
  • 孩子愛「唱反調」?你不懂青春的「叛逆」,就不知道孩子有多傷
    有些家長說:我的孩子能像許巍一樣有個好的出路,那樣也行啊!可看看自家孩子,幹啥啥不行,吃喝玩第一名!簡直看不到未來。所以,家長眼裡「反著幹」就是「出路不好」,就是沒有好的未來,就會失去人生的方向,而順著大人的意願,就一定會有個好的出路,前途似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