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擅長邏輯、女性擅長語言?這根本是個謠傳

2020-12-14 澎湃新聞
現代教育贊成把男孩和女孩區別對待,不過英國阿斯頓大學的認知神經影像學教授Gina Rippon則認為大腦的性別差異一說是有問題的,差異沒有想像中那麼大。

作者: Gina Rippon 來源:newsweek.com

很多人都在尋找證據,試圖證明男人和女人在學習、說話、解決問題和看地圖等事情上的思考方式都不同,而他們常常認為,這些問題的答案就藏在大腦掃描之中。我們很容易理解其中的原因。不論你是要提倡男女分校,還是要試圖論證軍隊裡的男女應該分開訓練,只要進行一次大腦掃描,你就會發現,男性和女性的大腦掃描圖裡,被標註為亮色的部分有很大不同——而這就潛在地支持了你的觀點。

在關於男性和女性大腦的持續論戰中,神經科學的力量早已被充分利用。不論是市場營銷者們、政治家們還是各種利益團體,這些對兩性區別作出假設的人們,都對參考「最前沿的神經科學」充滿了熱情,並不斷用其結論支持自己的觀點。

大腦的區別是兩性存在不同或不平衡的根本原因——這樣的觀點已經存在了很久。早在18世紀,科學家們發現,女性的大腦平均比男性的大腦輕五盎司左右——而這一發現立刻就被解讀為女性的大腦比男性的大腦低等。從那時候開始,女性的大腦就一直被拿來稱重、度量,被人們拿來支持自己的結論。而一種叫作「生物決定論」的觀點又進一步鞏固了這種想法——生物學上的不同反映出自然規律,而這種自然規律和社會的幹預無關。

不幸的是,這種情況今天還在發生。「神經學上的性別歧視」即是聲稱男性和女性的大腦有所不同,並以此解釋女性「不如」男性、或不適合擔任特定角色的原因。通過檢測大腦特定區域內和性別有關的大腦活動——例如同情心、學習語言的能力、空間處理能力等——這些研究者們樂於看到這種神經學上的性別歧視愈演愈烈。這些「歧視」包括,男性更富有邏輯,女性更擅長語言或撫養孩子等等。

性別的差異只在一定範圍內存在

大腦成像技術同時也為大腦活動提供了越來越詳細的分析,讓研究者們能接觸到巨大的資料庫。人們同時發現,事實上,大腦的結構可以被不同的經歷所改變,那些與性別有關的部分也是如此。這個發現說明了「生物決定論」是存在問題的。人們在比較大腦的特徵時除了考慮性別,也需要考慮其他的變量,例如教育、經濟狀況、社會地位等等。

女人來自金星,男人來自火星——這個一直以來被人們所接受的觀點需要被重新思考。

心理學家們也開始證明,很多我們認為專屬於男性或女性的心理特質事實上只在一定範圍內存在。一項最近的研究對幾項被認為是男性/女性的行為特徵進行了回顧,研究顯示,它們並不分布在兩個各自存在、不重疊的類別裡。甚至連男性被認為較為出色的空間認知技巧——這一被人廣為認知的優勢——也被發現隨著時間的流逝越變越小,甚至有消失的趨勢。而在某一些文化中,情況甚至是相反的。

研究的結論還不止於此。將大腦分為「男性的」和「女性的」,這種做法被發現是有缺陷的。一項最近發表的研究顯示,每個大腦事實上都是很多不同的圖案組成的馬賽克拼圖,其中一些圖案更常在男性的大腦裡找到,而另一些更常在女性的大腦裡找到。但沒有一種圖案能被形容為專屬於男性或女性的。

但是那種關於性別神經學的陳詞濫調並沒有就此消失。每一個人都喜歡兩性的大腦天生不同的故事,尤其是一個可以通過大腦掃描圖來說明的故事。書、廣告、報紙文章和社交媒體都抓住這樣的故事不放——即使這些故事一經發布就會受到質疑。

這種平民主義的神經科學通常是基於一套有缺陷的模型,描述大腦成像技術所能做到的事。它傾向於把大腦成像技術描述成一種「實況紀錄片」,能對大腦的結構和功能提供實時的呈現。但事實上,大腦地圖是一連串圖像處理和複雜的數據處理的終端產品,是為強調區別而特別設計的。它們沒辦法告訴我們,某一個大腦在某一種特定的情況下會做什麼。

對付「神經學垃圾」

我們大可以責怪媒體和營銷行業把這種打著神經科學幌子的性別歧視帶給了大眾,但這種「神經學垃圾」往往在神經影像領域內部持續存在著。研究者們在設計實驗及選擇實驗對象時總是疏於把其他各種各樣的變量考慮在內。諸如「基本的」或者「深刻的」這樣的術語總是出現在各種研究性別差異的論文摘要裡,即使你仔細看一眼數據表就會發現,數據能夠支持的影響微乎其微,結果也並不顯著。

女性更富有創造力,而男性更擅長邏輯思考——這也是一個常見的誤解。

還有一些研究者們拿來一些過時的典型性別差異來做文章。舉個例子,他們假設男性的空間認知能力優於女性,或女性的語言能力強於男性,而這些結論並未在研究時的大腦掃描階段被驗證過。這種做法的科學性值得質疑,除此之外,他們還對這種「神經學垃圾」做出了回饋,並且繼續提倡這種信仰——雖然「真相」讓人感到不爽,但男性和女性差異不可改變。

我們對這種打著神經學旗號的性別歧視提出挑戰,並譴責了這種做法,但這並不是為了否認兩性之間存在差別。舉個例子,關於精神健康的研究發現,男性和女性在抑鬱、注意力缺陷多動症及孤獨症的發病率上有很重要的區別。而承認這種區別可能是尋找適當療法的關鍵。

但是,我們現在已經知道,把大腦分為「男性的」和「女性的」的做法是有缺陷的,而那些以性別為基準的心理學上的差別也是不合乎標準的,我們應該停止以生物學上的區別來對大腦進行二元分類的做法。也許要挑戰這種存在已久的觀點並不容易,但我們可以讓科學家、媒體和公眾先意識到這個問題。

更多專業親子內容,請關注本欄目微信號:qinzixuetang-xinli

或掃描二維碼加關注。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你既不擅長改變世界,又不擅長學習
    從這個意義上說,女性是比男性更好的學習者。可是,為什麼這個世界還是被男性主宰呢?我沒有答案。你有嗎?構建參考答案思維方式的一些策略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提了一個問題:為什么女人更擅長學習,但是世界由男人主宰?你可以去看上一篇文章的留言,有很多有趣的回答。
  • 女性不擅長數學?數學研究沒有男女之分,數學也不只是男生的領域
    或許,單芃在數學方面取得的成績,足夠證明在數學研究方面從來沒有分性別,而理工科也並非是女性的禁地。值得一提的是,許多女性在科研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績,不僅有4次落選中國院士的李愛珍,也有前往美國工作的顏寧。那麼,對於女性不擅長數學,甚至是理工類學科的認知從何而來?首先,過去的觀念,讓接受教育的女孩就少了很多。甚至有些偏遠地區,女孩子都未必能夠完成九年義務教育。
  • 各有所長 CPU和GPU擅長和不擅長的方面
    在不同類型的運算方面的速度也就決定了它們的能力——「擅長和不擅長」。晶片的速度主要取決於三個方面:微架構,主頻和IPC(每個時鐘周期執行的指令數)。圖形運算的特點是大量同類型數據的密集運算——如圖形數據的矩陣運算,GPU的微架構就是面向適合於矩陣類型的數值計算而設計的,大量重複設計的計算單元,這類計算可以分成眾多獨立的數值計算——大量數值運算的線程,而且數據之間沒有像程序執行的那種邏輯關聯性。  GPU微架構複雜度不高,儘管電晶體的數量不少。從應用的角度看,如何運用好GPU的並行計算能力主要的工作是開發好它的驅動程序。
  • 《問題餐廳》聚焦女性話題 焦俊豔自曝不擅長做飯
    《問題餐廳》聚焦女性話題 焦俊豔自曝不擅長做飯 2017-03-20 22:26:1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男性與女性的不同之處
    男性空間感較女性強(打獵需要,不得不強)。女性更擅長處理多個繁瑣任務(留守需要,為手熟爾)。女性視覺色域比男性寬,嗅覺比男性好(居家處理食材養成的能力)。男性比女性更適應少眠情況(以前夜間巡邏站崗的都是男性,想睡覺?等著吧)。男性酒精分解能力比女性強(慶祝狂歡活動女性都在打雜做後勤,能提高就怪了)。男性重邏輯,女性重直覺(要找到獵物,先尋到蹤跡)。
  • 打破刻板印象,女孩也擅長理科
    相比之下,心理學在吸引和留住女性學生方面顯得更成功(剛畢業的博士中,女性佔72%),2015年的博士畢業生中,非裔美國人佔到7.8%,儘管這個數字仍然落後於這個群體在人口總數中的比重,但仍比哲學專業高出6倍。這種差異很難讓人理解。我們倆在專業領域中有很多的共通點:哲學家和心理學家都在研究人們如何感知和理解這個世界、如何分辨對錯、如何學習和使用語言等等。
  • 23歲的女性最有魅力?細數7至48歲的年齡階段,人們最擅長的事情
    而事實證明,結婚、鍛鍊身體、賺大錢,甚至學習一門新語言,都有一個完美的年齡。你有想過人們在7至48歲最擅長什麼嗎?本文或許可以帶給你一些答案。1、學習一門新語言:7歲一項研究表明,10歲前開始學習第二語言的人,更有可能學會並流利地說第二語言。我們不知道為什麼人類大腦在成年後要努力學習一門語言。也就是說,17或18歲被認為是學習一門新語言的最後一個關鍵時期。
  • 擅長表達不等於擅長溝通,要掌握好交流的技巧,這幾個要素很關鍵
    其實,這不是絕對的,口才好只能說明這個人擅長表達自己的觀點,但並不代表他一定會溝通。溝通,是為了一個特定的目標,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個人或群體間傳遞,並且達成共同協議的過程。它包括語言溝通和非語言溝通,語言溝通又包括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通常來說,口才好是形容一個人能言善辯,具有很強的口語表達能力。口才好為溝通提供了一定的基礎,但溝通並不只是說話那麼簡單。
  • 擅長寫當代女性處境的角田光代,她想說的並非僅僅是你所見的
    她擅長在看似平淡的都會故事中,呈現日本社會裡千變萬化的女性處境。尤其是女性之間的交往與角力,因柔性的外觀,和善於偽裝的社會禮儀,等到威脅真正來臨時,會顯出驚人的戲劇性。今天,帶來青年作家張怡微對於角田光代的解讀。在她看來,角田光代看似是在書寫婦女小說中討論母職、血緣、家庭的話題,本質卻始終是「論幸福」(及何為良好生活)的倫理問題。
  • 如果一個人擅長分析,擅長思考,那麼這個人對自己了解最充分!
    今天在百度貼吧上看到一個關於邏輯的問題,有網友問:「你連自己都不愛,為什麼要求別人愛你,這句話邏輯上有問題嗎?」,這一問題引起了不少網友的留言與分析,其中有個叫「塵歸塵歸塵」的網友分析得比較詳細,也比較透徹,在此轉摘與大家分享:你連自己都不愛,為什麼要求別人愛你。
  • 心理學:智商也分為七種類型,你最擅長是哪一種智商?
    智商是一個複雜的體系,國外心理學家通常把智商分為以下7種類型,你擅長的是哪一種呢?(1)邏輯智力計算、分類和歸納總結都是你的強項。你喜歡實驗,解決難題,發現事物之間的關係。「演繹推理」是你的強項。同時,這也是傳統意義上人們認為的智力,所以你可能在學校表現不錯。邏輯推理職業:科學家、程式設計師、發明家如何培養邏輯推理能力?心理學家建議:玩數獨之類的邏輯遊戲,發展和證明一個假設。
  • 不擅長交際的人,要牢記這3句話,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語言交際能力都是我們必不可少的技能。以大學的學生會競選為例,有些人說得很流利,聲音很大,思路清晰,這樣的人肯定可以加入學生會,有些人說話卡頓,以至於一問三不知。這種人肯定會落選,還有一種人具有很強的專業能力但不擅長演講,這也是一個缺點。
  • 最不擅長做壞事的三個星座
    白羊座:白羊座的人是個心胸坦誠的星座,所以,他們根本就做不出愧於心的事情。若是想讓白羊座的人做一些違背良心的事情,那麼,他們將無法通過自己內心的這一關。對於白羊座人來說,若是做一些虧心事,他們會感到愧疚如影隨形。
  • 測試你更擅長哪些職業!
    如果你的「1」多,那麼你更可能是——右腦型如果你的「2」多,那麼你更可能是——左腦型語言表達邏輯推理與數學抽象思維,理性分析形象思維,想像力豐富,空間想像力強擅長藝術與創造,音樂、文學、設計等悟性,感性直覺
  • 深受男性「溺愛」的女人,多半擅長這些社交手段,男人就吃這一套
    有女性讀者跟我說,有時候自己在跟男人打交道的時候,總是不知道他們怎麼想的,所以也不知道在他們面前該怎樣表達自己,所以一直都比較困惑。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正所謂人脈就是金錢。一個女人如果能夠搞定人際關係,那麼你在職場和情場,基本上可以說就能所向披靡。
  • 日本人為什麼不擅長說外語
    其中,英語的溝通能力可以說是成敗之關鍵,不擅長英語的日本人與中國人相比處於不利地位。筆者早就了解這種情況,但日本人的英語始終沒有改善的跡象。    拋開英語和日語在語言結構上的巨大差異,日本人講英語的能力很低,還和學習方法大有關係。明治維新後,日本平均地從英、法、德3國吸收科學和文化。
  • 「擅長筆試」是什麼「英語能力」?
    一考官用英語問了一個簡單的問題,這位考生愣了半天,也沒說一句話,只好紅著臉說:「對不起,我的英語口語較差,只擅長筆試。」(1月29日《楚天都市報》)  口語較差而擅長筆試,這樣的學生,竟然還獲得了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二等獎。這樣尷尬的一幕,不由得讓人生出疑問:「擅長筆試」是什麼「英語能力」?
  • 進化論:為什麼在職場上女性總是不如男性?
    1、3月8日剛過,男女平等的話題突然就刷爆了自媒體圈,也不知道賺走了多少個10W+。不過,每當人們開始呼籲這個世界被男人把控,職場裡面大部分權利也都是在男性的手上的時候,我腦子裡冒出來的卻是,我大學的時候班裡那幾個讀書最好的,竟然都是女生,而且我們還是理工科的專業誒?!
  • 為什么女性的決策力,根本不會輸給男性甚至優於男性?
    生活中,太多的女性都以為自己在決策力方面不具有男性的優勢,從而自我放棄了很多人生的其他可能。事實真的如此嗎?其實,女性的決策力不僅不會輸給男性,甚至優於男性。無論在直覺、抗壓能力、還是自信水平方面女性都具有獨一無二的優勢。一起來看。
  • 2020年了 為何還有人認為女生不擅長數學?
    這一做法遭到了部分學生和教師的批評,他們認為此舉涉嫌性別歧視,暗示女性數學成績不如男性。男生真的比女生更擅長數學嗎?「女生學數學很吃力。」「女生數學成績總是比不過男生了。」「為什么女生學數學會比較困難?」……在大家的學生生涯中,是否聽過很多類似的話?那麼男生真的比女生更擅長數學嗎?讓我們來看一看這方面的一些研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