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家族歷代皇榜二十三位狀元郎

2021-02-07 陳氏在線

(一) 唐 代 [歷代皇榜狀元名單] 

1.陳伯玉: 武則天垂拱三年丁亥科. (公元687年)。 

2.陳 楓: 德宗貞元十年甲戍科. (公元794年)。 

3.陳 權: 德宗貞元十六年庚辰科. (公元800年)。 

4.陳 寬: 文宗大和八年甲寅科. (公元834年)。 

5.陳 逖: 後粱末帝貞明四年戍寅科.(公元918年)福建泉州人。 

(二) 宋 代 

1.陳堯叟: 太宗端拱二年己丑科.(公元989年).河南濟源人。 

2.陳堯諮: 真宗鹹平五年壬寅科.(公元1002年).河南濟源人。 

3.陳誠之: 高宗紹興十二年壬戍科.(1142年). 

4.陳 亮: 教宗紹熙四年癸丑科. (公元1193年).浙江永康人。 

5.陳文龍: 度宗鹹淳四年戍科. (公元1268年).福建莆田人。 

(三). 遼 代 

1.陳 安: 聖綜統和十五年丁酉科.(公元997年). 

2.陳衡甫: 道宗壽昌元年乙亥科. (公元1095年)。 

3.陳祖仁: 元惠宗至正二年壬科.(公元1342年)。 

(四). 明 代 

1.陳 安: 太祖洪武三十年丁丑科.(公元1397年).福建閩縣人。 

2.陳 循: 成祖永樂十三年乙未科.(公元1415年).江西泰和人。 

3.陳 謹: 世宗嘉靖三十二年癸丑科. (公元1533年).福建閩候人。 

(五). 清 代 

1.陳 泰: 思宗崇禎四年辛末科.(公元1631年)江西宜興人。 

2.陳德華: 世宗雍正二年甲辰科.(公元1742年)直隸安州人。 

3.陳 琰: 世宗雍正十一年癸丑科.(公元1733年)江蘇宜徵人。 

4.陳初哲: 高宗乾隆三十四年已醜科.(公元1769年)江蘇元和人。 

5.陳 沆: 嘉慶二十四年己卯恩科.(公元1819年)湖北浠水縣巴河人。 

6.陳繼昌: 嘉慶二十五年庚辰科.(公元1820年)廣西臨桂人。 

7.陳 冕: 光緒九年癸未科.(公元1883年)順天宛平人。 



陳氏在線尋根論壇已經開通,需要尋根的宗親請在公眾號回複數字3,或點擊文章底部的「閱讀原文」即可進入尋根社區發帖尋根和查看尋根信息。

相關焦點

  • 福建陳氏了不起!99個福建陳氏之最!
    17、福建陳氏最多的狀元縣——長樂,有陳誠之、陳良彪、陳安阝、陳謹等四人。18、福建陳氏第一位狀元——陳逖,晉江人,五代後梁貞明四年(918)科。19、福建陳氏第一位武狀元——陳說,閩縣人,宋淳熙五年(1178)科。20、福建陳氏第一位榜眼——陳綱,連江人,宋淳化三年(992)榜眼。
  • 安溪紫雲黃氏、湖頭李氏、祥華珍山陳氏這三個家族 讀書厲害了
    安溪紫雲黃氏一門95名進士,千人家族70多人考上本科;湖頭李氏四世十進士七翰林;珍山陳氏5名進士20餘位舉人安溪尚卿鄉中山村九福自然村風光迷人歷朝以來,李氏家族崇文重教,賢才輩出。清康熙年間,官居文淵閣大學士的族人李光地注重家風家教,親自製定家訓、族規與鄉約,並以身作則,垂範後世。湖頭李氏乃至整個湖頭鎮,學風、文風興盛,清代共走出了27位進士、99位舉人、4位總兵,其中李氏家族就有24位進士、2位總兵。
  • 陳氏家族起源史
    家族!這樣您就可以每天免費收到陳氏信息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一、來源有五  1、出自媯姓,其始祖為媯滿,也為虞舜之後裔。據《通志。氏族略》所載,周武王滅商以後,追封前代聖王的後人媯滿於陳,媯滿為陳侯,稱胡公滿,胡公滿傳至10世孫媯完,陳國內亂,厲公的兒子出奔到齊國,以國為氏,稱陳氏。  2、出於陳國公族後裔。陳國在媯滿死後,其子孫有以國為氏,就是陳氏。除胡公滿的子孫陳完這一支主系外,還有三支。一是陳哀公之子留,避居陳留。二是陳泯公之長子陳衍。避居陽武戶牘鄉。
  • 鄭氏家族歷代狀元-宰相-駙馬(郡馬)-皇后(名妃)大全,姓鄭的快看!
    附1:中華歷代鄭氏狀元〔限於學識人力,未能收齊,僅供參考〕⑴ 唐代十三位:據《中國歷代狀元錄》(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載,自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至僖宗光啟四年(888)歷213年中,鄭氏考中狀元共13名,鄭氏狀元盛於唐代,簡介如下:【鄭  益】高宗上元二年(675)乙亥科,此科進士及第45人,考官為考功員外郎騫味道。
  • 中華陳氏世系
    後魏卿公孫路摩薦於魏王,為浚儀大夫,邑浚儀(河南開封西北部),傳爵七世,至十一世孫陳孟璉為東漢建武間固始侯相(漢代侯相為侯國長吏),為固始陳氏開基祖,卒葬於浮光山之麓。 據《大族譜》卷三之十附錄一記述:固始陳氏最早為浮光陳氏,它源於宛丘,中盛潁川,南開閩漳在陳氏族系中為顯赫一支,其傑出人物如群星璀燦,閃耀在歷史的星河之中。
  • 【陳氏】陳姓起源及其陳氏家族的歷史播遷
    陳姓起源及其陳氏家族的歷史播遷陳字,曾是一個戰車列陣的符號;陳氏,後為一個血緣家族的歷史徽號和家族標誌。陳姓歷史,榮辱與共;陳氏家族,盛衰並存。一部中華姓氏通史,就是一部縮影的中華民族歷史通書;一部陳氏家族發展史,便是一部微型的中國社會發展史。翻觀陳氏家族生息繁衍的斑斕篇章,揭示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無疑能給人以啟迪,予現實以借鑑;增炎黃子孫之自豪,壯中華民族之氣概。
  • 皇榜被揭牽動全城,學霸迎戰能否勝利而歸
    昨日,狀元設立皇榜等待烏海學霸前來挑戰之事已經全城皆知圍觀群眾看著張貼的皇榜紛紛猜測
  • 南七里舖陳氏家族舊事
    陳氏家族曾是這個村的名門大戶,家族中自然有說不完的故事。先祖隨運河糧船來德    陳氏始祖陳聰一,於明天順年間(1457~1464)由浙江嘉興府的秀水縣隨漕船來德州做糧食生意,落籍德州城南七里舖。三世單傳,四世陳璞時家道漸豐。五世陳良弼時,家庭更加富裕,已經成為德水巨族,並開始注重對子孫的文化培養,逐漸成為書香門第。
  • 江州義門陳氏,一個神奇的家族
    點上面「義門陳氏家族」加入陳氏大家庭!陳旺以儒家的忠孝節義為本,聚族合炊的生活模式適合當時農業自然經濟的社會形勢,很快就使整個家族興旺起來。到了宋仁宗嘉 八年(公元1063年),江州義門陳氏建莊合炊已歷時322年,聚居18代,人口發展到3978人,田莊300多處。「18代人同居共飲食,就是歷代受到統治者褒揚的孔子後裔孔氏家族,也無法達到如此規模,實在是世界的一大奇觀。」
  • 中華歷代黃氏狀元宰相
    據《中國歷代文狀元名錄》記載:「黃鳳麟,湖北江夏郡黃州黃岡縣黃鶴鄉仁義村人。」又據《湖北通志》之「人物誌·選舉表」和《江夏曆代黃氏世恩》中記載:「隋煬帝乙丑科進士第一(即605年乙丑科狀元),歷官弘文館編撰、直學士、比部員外郎、侍御史。」他是中國科舉取士制度以來,中華黃姓歷史上第一位狀元。   二、【武】黃仁澤(890-965年),一名仁渢,又名詵。
  • 中華歷代鄭氏狀元,快來看看吧!
    據《中國歷代狀元錄》(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載,自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至僖宗光啟四年(888)歷213年中,鄭氏考中狀元共13名,鄭氏狀元盛於唐代,簡單介紹如下:【鄭 益】高宗上元二年(675)乙亥科,此科進士及第45人,考官為考功員外郎騫味道。
  • 北流獨竹陳氏大宗祠
    陳氏大宗祠是陳氏族權和神權交織中心,它傳承著家族文化,維繫著家族情感,代表著陳氏家族的地位和榮耀,是無與倫比的家族聖殿。要光大門楣,必積德累善;要子孫孝賢,必崇本報先,為了重建北流陳氏大宗祠,新陳人慷慨捐出祖地和私人舊宅和水塘共計4000多平方米,作為永久性祠址。在北流陳氏「兩會」領導的領銜組織下,20萬陳氏宗親殷然期盼,翹首以待。
  • 【古代先賢】于氏家族歷史上的狀元郎及其簡介
    狀元是中國古代科舉考試——殿試進士的第一名。科舉考試選狀元開始於隋,確立於唐,完備於宋。明、清時期,殿試的一、二、三名,名稱確定為 「狀元」、「榜眼」、「探花」,合稱 「三鼎甲」。從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至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最後一次科考,共1282年間,共錄取有姓名記載的文狀元654名、武狀元185名。其中可以查到記載的我們于氏宗族有五人榮登狀元及第,彰顯了于氏文化之深厚,現在分別介紹如下:於珪849年(唐宣宗大中三年)狀元
  • 成渝古驛道 拔萃千年文脈走出14位狀元郎
    但鮮為人知的是,在這條路的周邊,還走出了不少歷代狀元郎。如今,成渝古驛道沿途城鎮,還有關於他們的遺蹟。據不完全統計,從唐至清,四川籍的狀元一共有20人,其中,唐6人,五代2人,宋9人,元明清各1人。這之中與成渝古驛道有關的狀元,就有14位。其中包括明代大才子楊慎(號升庵),四川高等學校(今四川大學前身)校長駱成驤,重慶「狀元雙子星」馮時行、蒲國寶等。為何成渝古驛道周圍「特產」狀元?
  • 今日千萬考生進考場,歷代狀元都趕來加油了!
    黃鳳麟,湖北人,比部員外郎二、唐代狀元榜(149人)1孫伏伽,河北清河,622年(唐高祖武德五年)唐代第一科狀元,我國歷史上第一位狀元。三、五代十國狀元榜(35人)1崔邈,908年(五代後梁太祖開平二年)狀元。2鄭雍,909年(五代後梁太祖開平三年)狀元。
  • 史上最全陳氏家譜,陳氏轉起!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義門陳氏家族」,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和世界各地陳氏宗親交流。讓我們攜手同行,弘揚陳氏文化,共建家族新文明!陳國在媯滿死後,其子孫有以國名為氏,就是陳氏。除陳完這一支主系之外,在陳國內亂至亡國期間,還有三支陳國公族後裔避居他鄉,亦以國名為氏姓陳。
  • 說文解字|進士的公告榜:金榜、黃榜、皇榜,三「榜」有異同?
    對於這個公告榜,從古到今有三種說法,分別是金榜、黃榜、皇榜,三「榜」有異同?今天咱們就來好好說說三「榜」的來龍去脈。光緒年間的金榜三、說文解字「皇榜」之溯源金榜;也叫皇榜,即科舉時代殿試揭曉的榜。現在有時詼諧風趣地比喻考取(學校)。
  • 2019年陳氏十大熱點新聞出爐!看看你家族上榜了嗎?
    10月6日,農曆九月初八)上午,紀念肇波公定居陸川783年公祭大典在肇波公和油氏祖婆墓前隆重舉行,來自各地的肇波公後裔約兩萬人齊聚始祖墓前,瞻仰始祖佳城福地,緬懷先祖恩德,虔誠祭拜,以寄託後人追思先祖之情,培植家族血脈之根。廣東化州市楊梅鎮黃槐垌村,每年都會舉辦大型的年例大餐及文化大餐。
  • 中華黃氏歷代狀元宰相
    上篇   《江夏黃氏歷代狀元錄》        一、黃鳳麟(555年—626年),字魁熹,號江夏逸叟,黃州江夏人。據《中國歷代文狀元名錄》記載:「黃鳳麟,湖北江夏郡黃州黃岡縣黃鶴鄉仁義村人。」又據《湖北通志》之「人物誌·選舉表」和《江夏曆代黃氏世恩》中記載:「隋煬帝乙丑科進士第一(即605年乙丑科狀元),歷官弘文館編撰、直學士、比部員外郎、侍御史。」他是中國科舉取士制度以來,中華黃姓歷史上第一位狀元。   二、【武】黃仁澤(890-965年),一名仁渢,又名詵。號倉山生,福建侯官(福建莆田黃巷)人。唐校書大學問家黃璞第五子,昭宗乾寧二年(895)乙卯科武舉狀元。
  • 九江名人|伍喬——五代十國南唐惟一有記載的狀元
    南唐文科狀元。中國歷史上開科取士(包括農民起義政權)共錄取狀元800多位(不包括&34;),有案可稽的有名有姓的狀元則為649位。其中,五代十國南唐惟一有記載的狀元就是伍喬。不久,複試出榜,伍喬名列第一,榮登皇榜之首。當朝皇帝中主李璟也是一個大詩人,御覽伍喬的《八卦賦》,贊其文字清麗精煉,邏輯結構嚴謹,實為難得的好文章,便降旨將其文刻於碑石,立於國學門外,&34;。在南唐時舉進士第仕至考功員外郎。伍喬專詩文,作《廬山書送祝秀才還鄉》詩云:&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