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陳氏了不起!99個福建陳氏之最!

2021-02-13 陳氏在線

點擊上面關注陳氏在線

弘揚陳氏優秀文化傳播正能量

陳氏在線提示:本視頻把陳氏始祖媯滿錯讀成wei  mǎn (音:偉滿),讀音有誤,正確的讀音應該是guī   mǎn音:歸滿),請大家不要被視頻讀音所誤導。

世系繁衍

1、最早遷入福建的陳姓始祖——陳潤,於晉朝遷入,歷今1600多年,其裔多聚居於福州、莆田等地,並向省內外遷播,被稱為開閩陳氏大始祖。

2、福建陳氏繁衍後裔最多的始祖——唐朝入閩始祖陳邕,定居南驛路南廂山,子孫在福建發展為南院派,亦稱太傅派,陳邕也被尊為「南院始祖」。第四、五、六代孫相繼遷入福州,後裔在福建境內支系繁多,是福建後裔最多的始祖之一,粗略估計近200萬。

3、福建陳氏最具影響力的入閩祖——唐代開漳聖王陳元光,唐總章二年隨父歸德將軍、嶺南行軍總管陳政率府兵平定了閩粵邊陲騷亂。陳元光治理漳州二十五載,實現了「北距泉興,南逾潮、惠,西抵汀贛,東接諸嶼,方數千裡無烽火之驚,號稱樂土」的安定局面,唐先天元年武則天賜其「忠毅文惠」諡號,以智勇雙全、知人善任享譽閩粵,使泉潮間「幾疑非人所居」之域告別炎荒,走向文明。

4、福建陳氏最具傳奇色彩的陳氏支系——江西義門陳。陳環從浙江臨海遷仙遊,其子伯宣遁往江西,曾孫陳旺於唐文宗六年(832)遷義門村,為江州義門陳氏始祖。到嘉祐七年(1062)陳氏已達到3900餘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規模最大的家庭。「聚居三千口人間第一,合爨五百年天下無雙。」文彥博、包拯等大臣建議分析居住,先後二次共析莊338處。單就福建就分了20莊。

5、福建陳氏代數相見最多的家族——閩侯南港芹洲陳氏,共13代同堂。

祠堂

6、福建陳氏最早建造的祠堂——羅源曹灣陳氏宗祠,始建於五代梁開平三年(909)。

7、福建陳氏最神奇的祠堂——漳浦舊鎮石柄石室宗祠,為天然石亭,天下無雙。

8、福建陳氏最經典的祠堂楹聯——莆田玉湖祠堂的「地瘦栽松柏,家貧子讀書」。了解陳氏文化,關注陳氏在線公眾號。

9、福建陳氏最靠海邊的祠堂——連江琯頭壺山陳氏宗祠,距海不足十米。

10、福建陳氏最高海拔的祠堂——大田屏山卿裡堂,海拔1030米,其祠還分火大仙峰崇聖巖,海拔達1400多米。

11、建國後福建陳氏縣級最早建造的大祠堂——長樂陳氏大宗祠,始建於2000年。

12、福建佔地面積最大的虞舜堂——晉江,佔地面積達80畝,總造價達4千萬元。

13、福建陳氏最無奈的祠堂——莆田為紀念陳文龍、陳瓚所建造的二忠祠,是文物保護單位,被政府和開發商拆除。

科舉人文

14、福建最早由陳氏建置的郡——漳州,陳元光於唐垂拱二年(687)建郡。

15、福建最早由陳氏置建的縣——莆田縣,陳邁於唐武德二年(619)開縣。

16、福建陳氏第一位進士——陳珦(?-742),字朝佩,開漳聖王陳元光之子,唐萬歲通天元年(696),舉明經科。

17、福建陳氏最多的狀元縣——長樂,有陳誠之、陳良彪、陳安阝、陳謹等四人。

18、福建陳氏第一位狀元——陳逖,晉江人,五代後梁貞明四年(918)科。

19、福建陳氏第一位武狀元——陳說,閩縣人,宋淳熙五年(1178)科。

20、福建陳氏第一位榜眼——陳綱,連江人,宋淳化三年(992)榜眼。

21、福建陳氏第一位探花——陳鼎,福清人,熙寧六年(1073)探花。

22、福建陳氏第一位解元——陳砥,仙遊人,宋紹興十四年(1144)鄉薦第一。了解陳氏文化,關注陳氏在線公眾號。

23、福建陳氏最多的進士縣——閩縣,共有349名。

24、福建二宋間陳氏考取進士最多的縣——建安縣(建甌),達93人。

25、福建陳氏最年輕的進士——陳章甫,漳浦人,元光玄孫,十五歲登進士。

26、福建陳氏最年長的進士——陳淵,沙縣人,七十一歲登進士。

27、福建陳氏古代人文最璀璨的家族——莆田玉湖陳,有「一門二丞相,九代八太師」之譽,其中陳俊卿、陳文龍為宋丞相,文龍殉國後,上數代被朝廷賜贈為太師。

28、福建陳氏科舉時兄弟皆舉進士家族——永安貢川八世祖陳文餘生九子:守文、慎思、世則、可法、弩郎、克諧、世卿、世昆、世隆皆成進士,世稱一門雙理學,九子十科名(因二婿也成進士,女婿有半子之稱,故稱十科名)。歷朝登進士榜者達79人。

29、福建陳氏現代最具影響的家族——福州臚峰陳氏,一朝二部長,海軍部長陳紹寬、教育部長陳可忠;二代兩將軍即海軍上將陳紹寬等,三世雙院士,最著名是「陳氏定理」陳景潤。

30、福建陳氏最著名的科技世家——福州螺州陳氏。陳兆翱、陳兆鏘系堂兄弟,是我國著名造船技術專家;解放軍裝備技術專家陳薰;橋梁和公路專家、中國工程學會會長陳體誠;體誠長子陳彪,天體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體誠次子陳篪,冶金斷裂力學專家;陳體誠另有四女均是中美兩國教授和學者;國際機器理論與機構學會中國副主席、西南交大機械學院院長陳永西;中山大學農學院院長陳振鐸;臺灣名教授陳振銑,北大教授陳體強,浙江大學研究生院院長陳子辰,電力部規劃設計院院長陳漢章等。

31、福建陳氏享譽最高的文藝世家——福州螺州陳氏,有著名詩家陳寶琛、陳瀾著《丘尼園》詩集傳世、陳成侯著有《繩武齋》文集、陳瑜著貴州《黎平府志》十四卷刊行、女史學家陳懋桓、畫家陳體申(丁仃)、陳雲,書法家陳繼武、陳曦,曲藝家陳竹曦、戲劇家陳明鏘,表演藝術家陳體江、陳依曾等。

32、福建陳氏近代最多將軍的家族——福州螺州陳氏,有陳長捷、陳兆鏘、陳幼庸、陳慶甲4中將,陳懷、陳壽棒、陳步青、陳騰驤4少將。

33、福建陳氏現有教授職稱最多的縣級市——福清市,己知315人。

人口

34、福建人口最多的姓氏:陳氏。

35、福建省陳姓人口最多的地級市——莆田市,31.8萬人。

36、福建省陳姓縣級人口最多縣級市——福清市,21.9萬人。

37、福建陳氏人口最多行政村——南安市蓮塘,達2.5萬多人。

38、福建陳氏古代子孫最多者——德化陳京穎,明萬曆間舉人,生8子,眼見38孫,34曾孫。了解陳氏文化,關注陳氏在線公眾號。

39、福建陳氏現有子孫最多者——晉江陳曾秀玉,生6子5女,2011年去世,享年近百,6代同堂,有後裔370多人。

40、福建陳氏最長壽者——永泰縣梧桐鎮湯埕村陳俊。據縣誌記載,陳俊,生於唐僖宗中和辛丑年間,卒於元泰定甲子,享壽444歲。子孫無有存者,鄉人輪流供養。晚年時身體萎縮,成了侏儒,村裡婦女們到地裡幹活時,把他放在菜籃子裡帶到田園,以便於照顧,餓時餵以人乳,所以四鄉八鄰稱他為「菜籃公」。

女傑

41、福建陳氏第一位女皇后——福清陳金鳳,五代十國時閩王王延鈞的王后。民間稱他為「萬安娘娘」。

42、福建陳氏最可欽的義姑——長樂陳中,年十二,父兄繼亡,母又哭夫與子失明,兄遺孤坦甫生三月,坦母鄭氏他適,義姑留之不從,姑遂誓不嫁,養母而撫兄孤。族人有利其產者,每欲害坦,姑備之得免。母卒姑襄大事,坦長為婚娶。明洪武二年卒,年38歲。

宗教

43、福建陳氏在閩南創建最多佛寺的家族——南院陳邕家族,先後創建漳州南山寺、廈門覺性院、白麟洞、虎溪巖寺、白鶴巖寺、萬石巖寺、白山巖寺、普照寺(即南南普陀寺)、御史巖寺、嘉濟祥院、海印巖寺、雲頂巖寺,安溪清水巖寺等。

44、福建陳氏最早出家高僧——仙遊陳智廣(807—886),唐敬宗寶曆元年(825)為僧,十八歲往河南嵩山受戒十五年,為文武同修的少林高僧,創建有南少林之譽的九座寺等。

45、福建陳氏封號最高的女神——陳靖姑(904-927),閩縣(今福州市下渡)人。閩王封為臨水夫人,後世,靖姑成為福建民間信仰的神道,凡祈雨、驅疫、斬妖、救產、求嗣,都祈求臨水夫人,民間尊為「陳太后」、「慈靖夫人」、「順懿夫人」。

46、東南亞信眾最多的佛祖——釋普足(1047—1101),俗姓陳,人稱清水祖師,永春小岵人。建中靖國元年(1101)在清水巖坐化,歷代祀典頗隆。

47、福建陳氏因修行高深最早封王者——陳蘇(831-915),羅源豐上裡陳氏始祖,世人尊其為「高行先生」。宋嘉定二年(1209),敕封為「英惠候王」。

歷史名人

48、福建陳氏最著名的名臣——陳文龍(1232—1276),莆田人,宋狀元,史稱「疾風知勁草,國危見忠臣」抗元名將,與文天祥「隆名並峙」,世稱「海神」。

49、中國最早發明曬鹽法者——陳應功(944-982)莆田人,字以忠,福建沿海自古盛產海鹽,但此前均用柴草煮煉海水獲得,他發明在海邊築埕攔蓄海水,再讓陽光曝曬,朝廷大為褒揚。被後人尊為「鹽神」,世代祭祀。了解陳氏文化,關注陳氏在線公眾號。

50、福建歷史上歷經最坎坷的諫官——陳瓘,宋代沙縣人,因反蔡京之惡,一生被貶8省19個州縣,從左司諫到宣德郎,一生調任過23次職務,逝後才諡「忠肅」,並在江蘇南通文廟與嶽飛、文天祥等人共奉祀。

51、福建陳氏第一個用文字記載釣魚嶼屬中國領土者——陳侃,福州人,他是明代中國冊封使,於明嘉靖十三年(1534)五月八日從閩江口出海,是最早發現釣魚島和以文字方式記載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領土的人。

52、中國最早引進番薯者——陳振龍,長樂人,於明萬曆年間從菲律賓引入。

53、中國第一部百科全書作者——閩縣陳夢雷,於康熙四十四年(1705)五月完成初稿。全書共3600餘卷,分曆象、方輿、明倫、博物、理學、經濟等6篇,另有目錄40卷,32志,6109部,是中國歷史上採集最博、收羅最廣的一部類書。

54、福建陳氏最著名的中醫——長樂陳修園,號稱清代四大名中醫。

55、福建陳氏享譽最多第一的人——陳寶琛,末代帝師,第一個創辦福建現代高等教育的人(1907年創辦福建優級師範學堂,後發展成為福建省立師範專科學校,是三明學院、福建師範大學的前身)、福建第一條鐵路主要開辦者(於1910年5月9日開通漳廈鐵路第一階段嵩嶼至江東橋鐵路)、福建陳氏藏書最多者,有藏書10萬冊。

56、福建陳氏第一位製造出我國第一架雙翼水上教練機——古田陳立庠,1913年首創成功。

57、福建陳氏在世界領域第一個提出哥德巴赫猜想——福州陳景潤,被稱之為「陳氏定理」。

58、中國近代經濟學泰鬥——福州陳岱孫,著名經濟學家、教育家。中國世界經濟學會顧問、《經濟科學》雜誌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經濟學》編輯委員會副主任等。

港奧臺僑界

59、福建陳氏最早遷國外——福州陳聚中,於北宋年間遷居高麗(朝鮮)。

60、福建陳氏最早貿易於海外——福州商人陳文祐。北宋天聖四年(1026)前後,屢次往返日本、福建之間,進行中日貿易。

61、福建陳氏第一個在國外任國王——長樂陳日照,他容貌俊逸瀟灑,才華不凡,南宋寶慶元年(1225),因事逃到安南國,先當駙馬,後建立大越陳朝。陳朝是南宋的藩屬國,傳八世13王,歷時175年,現越南陳氏乃為第一大姓。

62、福建陳氏第一個在海外任丞相者——明溪陳啟韜,清初,他十六歲即往粵東貿易,一日乘船遇巨浪,逕飄至暹羅國(泰國),因賢能,國王將公主許配之,歷遷至丞相。

63、民國時福建省籍被譽為華僑領袖——漳平陳性初。辛亥革命勝利後,募款支援孫中山領導的新政權。抗日戰爭爆發後,懷著「請纓有志願從戎,餘心愛國貫始終」的激情,竭力為支援祖國抗戰而操勞奔波,成為著名愛國僑領之一。

64、共和國被譽為華僑領袖——廈門陳嘉庚。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的建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生前曾被毛澤東稱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廈門大學、集美大學(前身為集美學村各校)兩校師生都尊稱其為「校主」。

65、福建陳氏僑民創建省內第一條公路——晉江陳清機,神戶僑民,於1919年創辦泉(州)——安(海)公路。

66、福建陳氏僑居國最多——印尼,全印尼有華裔756萬人,閩陳約有百萬之眾。了解陳氏文化,關注陳氏在線公眾號。

67、福建陳氏在海外佔比例最大的國家——新加坡。新加坡共有600萬人,其中450萬華人,閩籍華人特別是閩南人約佔4成,達112萬,保守估計陳氏族人達20萬以上。

68、福建陳氏海外最傳奇的家族——陳篤生,祖籍龍海市海澄鎮倉頭村,1798年生於馬六甲,20歲遷居新加坡,遂成巨富,商界領袖。篤生現有後裔1800多人,分布在世界各國,經過幾代和異族的通婚,有些後裔只有一點華人血統,其家族堪稱小聯合國。

69、福建陳氏第一位在國外獲得最高勳爵封號者——南靖陳修信,馬來西亞華人公會會長、國會議員、馬六甲市政議員、財政部長、特別工作部部長、工商部長等職。被授予國家第一「敦」的。

70、福建陳氏在菲律賓華僑首富——陳永栽,祖籍晉江,個人資產達25億美元。

71、福建籍在臺第一位擔任「總統」——陳水扁,民族罪人,生於臺南,2000年當選。

72、福建籍陳氏在臺第一位「行政院長」——陳衝,祖籍閩侯,2012年當選。

73、福建陳氏在海外現任最高職務者——廈門湖裡區馬壟社陳慶炎,出生於新加坡,2011年出任新加坡總統。頗有意思的是,本次新加坡競選總統的四個人,全部為陳姓,他們是醫生議員陳清木、總英康保險合作社總裁陳欽亮、原高級公務員陳如斯共四人參選。

文學藝術體育

74、福建古代畫龍第一人——長樂陳容,宋端平進士,工詩文書畫,今故宮博物院藏有其《霖雨圖》、《墨龍圖》畫卷,美國波士頓博物館藏有其《九龍圖》畫卷。

75、福建陳氏現代造詣最深的畫家——福州陳子奮(1898-1976),生前任福建省文史館館員,國畫研究會理事長、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佳作連連,聲望卓著。

76、福建陳氏最著名女史學家——陳懋桓,字穉常,福州人,中科院上海歷史研究所研究員,現代著名史學家。著《中國上古史演義》,出版後即售罄,先後進行重印九次,聲名鵲起。

77、福建陳氏現代造詣最深的書法家——福州陳奮武,中國書協創辦人之一,福建省文聯副主席,福建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在中國美術館舉辦過書畫展。

78、福建陳氏造詣最深的辭賦家——涵江陳章漢,編審,當代辭賦家,書法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書協會員。福建省作協副主席,福州市書協主席。

79、福建籍陳氏現代最著名導演——長樂陳凱哥,中國第五代導演的代表人物之一,執導過《黃土地》、《霸王別熙》等。

80、中國最「值錢」的書法作品——福州籍、時任廈門大學財政金融系教授兼系主任陳明鑑於1950年所寫的「中國人民銀行」六字。人民幣版本數換,但此六字至今仍用。

81、福建陳氏客家第一妹——浦城陳思曼,中國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多次在全國大賽中獲大獎。了解陳氏文化,關注陳氏在線公眾號。

82、中國培養冠軍最多的舉重教練——福清陳文斌,國家舉重隊總教練,培養出王國華、萬建輝、石智勇、吳美錦等多名福建籍世界舉重名將,他所訓練的運動員共奪得近200枚的金、銀、銅牌。

83、中國最牛的女排教授——漳州陳忠和,中國女排曾連續獲得五連冠。

84、福建陳氏獲得獎牌最多的運動員——永春陳紅勇,參加國際羽毛球比賽獲金牌10枚、銀牌12枚、銅牌9枚,參加全國性羽毛球比賽獲金牌12枚、銀牌6枚、銅牌2枚。

軍政界

85、福建省陳氏最早、最高軍銜——福州陳紹寬,1932年授予海軍上將。

86、福建省陳氏共和國最高軍銜——龍巖陳仁麒,1955年授予中將。

87、建國後福建陳氏第一位正部級幹部——上杭陳丕顯,建國初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一書記。

88、建國後福建陳氏最高職務——惠安陳伯達,1966年8月,在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上,被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僅次於周恩來的中共第四號人物。

89、福建陳氏最高級國家女領導人——仙遊陳至立,歷任教育部長、國務委員,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黨組成員,全國婦聯主席。

90、建國後福建陳氏第一位在本省任省委書記——莆田陳光毅,1986-1993任。

91、建國後福建陳氏第一位在本省任人大常委會主任——福清程序(陳振芳),1985-1993年任。

92、福建陳氏第一位在本省任省長——長樂陳明義,1994-1996年任。

93、福建陳氏第一位在本省任省委常委組織部長——長樂陳營官,1994年任。

94、福建陳氏第一位在本省任省高級法院院長——尤溪陳新秀,1988-1994年任。

95、福建陳氏第一位在本省任軍區司令員——長樂陳明端,1996-2001年任。了解陳氏文化,關注陳氏在線公眾號。

96、福建陳氏將軍向國家捐獻珍貴字畫者——建甌陳英,1991年向省博物館捐贈600件歷代名字畫。

97、福建省陳氏第一批二院院士——陳元暉、陳茹玉、陳宗基、陳彪,他們於1980年當選二院院士。

98、福建省二院院士最多的市——福州,有陳彪、陳明致、陳一堅、陳懿、陳景潤、陳良惠、陳霖、陳和生等共8人。

99、福建陳氏近現代將軍最多市——福州,共有15名少將、5名中將、3位上將。

本文來源於網絡,重在分享,不確保以上資料信息絕對準確。


相關焦點

  •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陳氏族譜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陳氏族譜2009-05-14 15:20     來源:福建省臺辦     編輯:楊笑漳州陳福建 東山 銅山所 潁川源派別 陳氏世譜11漳州圖書館漳圖2漳州陳福建 龍海 霞寮 禾平 陳氏世系11漳州圖書館漳圖3
  • 陳氏家族起源史
    這樣您就可以每天免費收到陳氏信息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一、來源有五  1、出自媯姓,其始祖為媯滿,也為虞舜之後裔。據《通志。三是陳泯公次子全溫之後陳孟璉,居於固始,其後因無子,便以穎川陳寔為嗣子,遂融入穎川陳氏。  3、出自白永貴之後。隋初有白永貴改姓陳,其後裔也多改陳姓,是為萬年之陳氏。  4、劉矯的後裔也有改陳姓的。  5、南北朝時,鮮卑族一支三字姓侯莫陳氏隨北魏孝文帝南遷洛陽後,實行漢化政策,改複姓為漢字單姓,稱陳氏。
  • 福建省陳氏之---三明市尤溪陳氏遷徙考
    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陳氏天下是一家」 再點擊「關注」,即可加入陳氏大家庭,和世界各地宗親交流。 陳氏入尤與定居        陳氏入閩最早始於西晉末,即「永嘉(307—312年)之亂」時。而唐代陳氏南遷福建影響最為深遠者:一是唐初河南光州固始名門望族陳政家族,於唐高宗總章二年(669年)奉敕出鎮福建的泉州和廣東的潮州,入閩平定福建南部「蠻獠嘯亂」並開發漳州,形成陳氏「開漳聖王派」;二是唐中宗時(684年)河南潁川陳寔後裔、太子傅陳邕,南遷福建同安,再遷漳州,發展成閩之「太傅派」。五代十國時,中原動蕩不安。留居河南的陳氏紛紛入閩。宋時因「靖康之亂」,逃離中原移居福建的陳氏更多。
  • 史上最全陳氏家譜,陳氏轉起!
    「陳」的普通話讀法與「陳」漢語古音相差很大,值得注意的是,陳字的古音讀法,至今仍保留在福建話和廣東的潮州話等裡。陳字,在先秦以前的寫法很多。見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銘文《陳曼 盙》、《陳侯午敦》、《子禾子釜》、《陳尊》等。這可以從陳字本身得到闡釋。陳字和陣字,古時候可是一個字,音義可通。「陳,列也。」
  • 陳氏起源
    土家族陳氏 如第六屆人民代表、湖北人陳忠信即是土家族陳氏。布依族陳氏 如貴州省民委副主任陳永康即是布依族陳氏。瑤族陳氏 湖南新寧縣黃卜洞瑤民、麻雷洞瑤民、圳源洞瑤民及汝城縣瑤民個均有陳氏。廣西大瑤山山子瑤十五姓也有陳氏。京族陳氏 為該族大姓,如第六屆人民代表、廣西防城縣人陳潤芬(女)即是京族陳氏。
  • 海南省澄邁縣加樂鎮陳氏合族宗祠簡介
    (含新發現的1人),單來自福建莆田玉湖陳氏渡瓊始祖先後近50人,有「九官十八客」之說。陳拱宸公、陳豪公、陳念公等都是出自義門玉湖陳氏。義門陳第三任家長陳崇公之孫昉遷居錢塘(今杭州市),昉公五世孫凌採在福建莆田為官時留下陳仁。陳仁於北宋慶曆元年(1041年),自浙江錢塘遷居到玉湖,稱玉湖陳氏。陳仁公為玉湖始祖。他的第四代孫陳俊卿和第八代孫陳文龍先後拜相,按俊卿和文龍上三代,御贈太師名位,故有「一門二丞相,九代八太師」的祖望。
  • 陳氏南遷五次入閩的過程
    陳氏為福建第一大姓,均由潁川衍派遷徙入閩。陳氏有悠久歷史,源遠流長,可追溯到血緣鼻祖舜帝。(公元前233l—2221)周武王克殷紂後,封舜帝後裔媯滿於陳,建立陳國,都宛丘(今河南淮陽),滿死諡胡公,後人以國為姓,尊陳胡公滿為得姓之祖,開山祖。奉舜帝為血緣始祖。陳胡公43代孫漢太丘長陳實字仲弓,諡文範先生,德高望重,名傾天下,史民典範,封為康樂侯,追封潁川侯。尊潁川陳氏始祖。
  • 廣東潁川陳氏盛事,姓陳的看過來,網友:放眼望去,個個都是學霸
    ,湛江各地陳氏宗親,福建莆田宗親也誠邀出席活動!相親相愛的陳氏宗親們大會的舉辦,旨在全力發動陳氏重教興育的氛圍,鼓勵後起之秀不斷超越,譜寫新輝煌,創造新突破!希望獲獎同學進一步理解獎項設立的目的,體會前輩們對青年學生的鼓勵與期許之心,更好地學習弘揚陳氏的光榮傳統。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勤奮刻苦,不畏艱難,不經一番寒風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 陳氏家譜大全 我姓陳,這是我陳氏家譜
    「陳」的普通話讀法與「陳」漢語古音相差很大,值得注意的是,陳字的古音讀法,至今仍保留在福建話和廣東的潮州話等裡。陳字,在先秦以前的寫法很多。見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銘文《陳曼 盙》、《陳侯午敦》、《子禾子釜》、《陳尊》等。這可以從陳字本身得到闡釋。陳字和陣字,古時候可是一個字,音義可通。「陳,列也。」
  • 廣東省陳氏字輩更新(2018年4月)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陳氏立天下」,再點「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和世界各地陳氏宗親交流。讓我們攜手同行,弘揚陳氏文化,傳播正能量!廣東陽江陳氏,從福建經過珠璣巷過來,班輩:其才華國,茂德輝宗,瓊培玉仕,永慶昌隆廣東雷州楊家土塘舊村陳氏字輩是:其,獻,景,天,奇,國,世,庭,郵,金,德,希廣東陸豐花城:容啟君玉文、尚智克速興、發陽光世澤
  • 陳姓姓氏源流:從舜帝、陳武帝到義門陳氏
    陳姓是中國人口最多的第五大姓氏(一說第七大姓氏),在廣東、福建、臺灣地區最有影響。當代陳姓人群大約佔全國總人口的4.63%,陳姓總人口大約在5800萬。陳,本義陳列,原為國名,即宛丘,在今河南淮陽縣,為西周初封舜後媯滿之地。陳字,由阜和東組成。
  • 中華陳氏世系
    據《大族譜》卷三之十附錄一記述:固始陳氏最早為浮光陳氏,它源於宛丘,中盛潁川,南開閩漳在陳氏族系中為顯赫一支,其傑出人物如群星璀燦,閃耀在歷史的星河之中。後因與宰相李林甫不睦,於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年)與其父陳忠被謫入閩(福建),移居漳州南廂山,為南院派(又稱太傅派)開基祖。其裔孫在唐宋時多為進士出身,為郡王、丞相、侍郎、大夫、刺史職官者十數人。
  • 陳寅恪家史:客家驕子──義寧陳氏之源
    即使到了康熙五十五年(1716),自閩、粵兩省遷入者仍有數萬之眾,其中尤以福建上杭、武平和廣東平遠、長樂(今五華)、興寧、龍川等地農民居多。客民流入寧州之初,負倚深山窮角,或搭建棚屋,或棲身巖穴,人稱「棚民」「棚客」。棚民並非寧州獨有,寧州棚民的種種辛酸也與各處移民毫無二致。
  • 廣東五華陳氏宗祠別致的風水景觀
    廣東五華陳氏宗祠別致的風水景觀天柱山下陳氏宗祠別致的風水景觀廣東之行我們先考察了陳氏宗祠。陳氏宗祠之所以引起我們的深厚興趣,一是陳氏宗族遍布全縣16個鎮,據2011年8月統計,全縣有21個支系,12萬8千多人,佔全縣總人口9.7%。二是陳氏宗祠所處的位置有風水的講究。它處於一封閉長形小盆地中,所倚之龍脈就是棉洋最有名的天柱山。天柱山是棉洋的象徵;是五華縣的名山,主峰海拔590多米,巍峨險峻。
  • 浙江第一大姓,浙江全省陳氏分布概況,看看有你的支系嗎?
    根據浙江各地縣市志姓氏的記載,陳氏是17個縣市的第一大姓,這17個縣市分別是臨安、上虞、義烏、金華、磐安、諸暨、餘姚、慈谿、象山、景寧、天台、玉環、樂清、蒼南、麗水、青田、湖州。而緊隨其後的兩個大姓王姓與張姓,前者只在12個縣市排位第一,後者在5個縣市排位第一。浙江沿海的寧波、台州、溫州陳姓為第一大姓,
  • 江州義門陳氏,一個神奇的家族
    朝代滅亡後,陳叔明率眾避難到福建莆田縣。陳叔明的五世孫陳兼,由福建、浙江移居江西廬山,時間已經到了唐玄宗開元年間。陳兼的第七代後裔孫陳旺後來由廬山龍潭窩遷至九江郡蒲塘場太平鄉常樂裡永清村(今德安縣車橋鎮義門村),陳旺由此成為江州義門陳的始祖。
  • 陳氏宗祠大觀 祠堂文化 源遠流長
    在中國南方,鄉村最精美的建築是宗祠;在高樓林立的城市,如能見到一座宗祠,其古樸的建築風格耀人眼帘。在南方的浙、閩、粵陳氏主要聚居省份,諸多鄉村都有大大小小的宗祠,如浙江溫州蒼南,一個縣有100多家宗祠,在廣東潮汕地區,一個鄉鎮就有近百家祠堂。在南方,只要有陳氏聚居地,都能看到宗祠的身影,大的村莊有大宗祠、小支祠、小家廟等;宗祠的涵蓋面十分廣泛。
  • 澄海陳姓的朋友快看,陳氏原來由這裡發源.....
    現建有塔墳,千百年來,廈門集美陳氏為其祭掃。原來,陳邕的女兒金花當年為救父親出家未嫁,後來長兄過繼一子給她為嗣,傳下的子孫即為「姑婆派」。集美的陳姓後裔便是這一派系。創辦了廈門大學的著名華僑領袖的陳嘉庚便是集美「姑婆派」的後裔。 陳邕為南院太傅派之始祖,其後代分布在福建各地,是福建陳氏人口最多的大支派。臺灣、東南亞各國,也有很多南院太傅派後裔。
  • 陳氏家譜,各地陳氏族譜大全
    陳姓視耕讀為正業,對其他職業採取鄙視態度,如對經商者,即使擁資巨萬,經營有方,族譜上也是錄其姓名,不提成就,更無讚譽之辭。同是死亡,因身份不同,稱呼也就不同,有官者稱「卒」,其他人不能享受這一殊榮,只能稱「死」或「不祿」。重男輕女為陳姓族譜乃至所有族譜的共同點,男子的結髮妻子叫「元配」,繼娶者如系未婚女子稱「繼配」,所娶如系改嫁之婦,則稱「繼娶」,不能有一點混淆。
  • 【禮義廉恥 忠信孝悌】南京陳氏來福建紮根500年的歷史記憶!
    凝聚天下陳氏力量祠堂裡寫著禮義廉恥忠信孝悌八個大字「我們家族姓陳,但與福州其他陳姓都不是一家。我們家族祖居南京,明朝初年遷到這裡,到現在已經有500多年了,這中間有一段陳氏先祖清廉為官的故事。」49歲的陳朝軍是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者,日前,他向記者說起了「南京陳氏宗祠」的故事。南京陳氏宗祠坐落在福州鼓山鎮的一個鄉村裡,建於明朝,因年久失修倒塌,現在保留下來的這座祠堂建於清朝雍正年間。祠堂牆上寫著兩米多高的大字:「禮義廉恥忠信孝悌」,壁畫上是二十四孝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