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家族起源史

2021-02-15 微陳氏

點上面「微陳氏」加入陳氏家族!這樣您就可以每天免費收到陳氏信息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一、來源有五
  1、出自媯姓,其始祖為媯滿,也為虞舜之後裔。據《通志。氏族略》所載,周武王滅商以後,追封前代聖王的後人媯滿於陳,媯滿為陳侯,稱胡公滿,胡公滿傳至10世孫媯完,陳國內亂,厲公的兒子出奔到齊國,以國為氏,稱陳氏。

  2、出於陳國公族後裔。陳國在媯滿死後,其子孫有以國為氏,就是陳氏。除胡公滿的子孫陳完這一支主系外,還有三支。一是陳哀公之子留,避居陳留。二是陳泯公之長子陳衍。避居陽武戶牘鄉。三是陳泯公次子全溫之後陳孟璉,居於固始,其後因無子,便以穎川陳寔為嗣子,遂融入穎川陳氏。

  3、出自白永貴之後。隋初有白永貴改姓陳,其後裔也多改陳姓,是為萬年之陳氏。
  4、劉矯的後裔也有改陳姓的。
  5、南北朝時,鮮卑族一支三字姓侯莫陳氏隨北魏孝文帝南遷洛陽後,實行漢化政策,改複姓為漢字單姓,稱陳氏。

    二、遷徙分布
  自陳國內亂後,陳氏有幾次外遷,分別為陳留、陽武戶牘鄉和固始。唐朝初期和中期,中原陳氏有兩次南遷福建。一是唐高宗總章二年,朝廷派陳政率兵鎮壓福建南部的」蠻獠嘯亂」,陳政卒後,其子陳元光代父領兵,平定局勢後,設置了漳州郡。因之被後人稱為」開漳聖王」,其子孫稱為」開漳聖王派」。二是穎川陳實後裔陳忠之子陳邕,受宰相李林甫排擠,遷至福建同安,其後子孫興旺,在福建發展成為」太傅派」陳氏。
  陳氏入粵,始於南宋。陳氏入臺,始於明末,福建同安人陳永華於明末隨鄭成功入臺灣,為陳氏入臺始祖。陳氏遷入越南的歷史比較久遠。李朝女皇李昭皇之夫陳煚,於1228年創建越南陳朝,傳8世13王,歷時175年。陳氏移居日本,始於明初,大都是明太祖朱元璋派去的水手,此後有的在琉球群島落戶。明清以後,閩粵等沿海地區的陳氏,有許多人出海謀生。例如,陳臣留率親族百餘人遷居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另有一些人遷至菲律賓、泰國、印度尼西亞和美、英、法、澳大利亞等國家。

    三、郡望堂號
  1、堂號
  」三恪堂」:恪是尊敬的意思,又是客人的意思。周武王滅紂後,把黃帝之後封於薊,帝堯之後封於祝,帝舜之後封於陳。稱為三恪。表示他們是周朝的客人,不是臣子,格外地尊敬他們。
  2、郡望
穎川郡:秦時置郡。此支陳氏,其開基始祖為齊王建三子陳軫。
廣陵郡:西漢置國。此支陳氏,出自漢武帝之子劉胥之後所改陳姓後裔。
河南郡:漢高帝置郡。此支陳氏,出自匈奴族陳氏。
武當郡:北魏置郡。這一支出自陳寔之後。
馮翊郡:漢武帝置郡。此支陳氏,出自陳宣帝之子沅陵王陳叔興之後。
京兆郡:漢時置郡。此支陳氏,出自唐代遷居京兆的陳寔後裔陳忠之後。

      四、家乘譜牒
  河北:陳氏宗譜、陳氏宗譜不分卷、陳氏家乘七卷、甘陵陳氏族譜二卷
  江蘇:環步陳氏宗譜十八卷、陳氏家譜、維揚州陳氏重修族譜、維揚江都陳氏重修族譜八卷、丹徒豐城陳氏族譜二十三卷、句容陳巷張巷家乘七卷首一卷。
  浙江:蕭山陳氏宗譜十卷、紹蕭陳氏宗譜十卷、唐裡陳氏宗譜不分卷、姚江四堡陳氏宗譜六卷首一卷、勤東陳氏宗譜三卷、月湖陳氏宗譜
  廣東:陳氏族譜二卷、鳳岡陳氏族譜十二卷、化州樂嶺陳氏族譜十三卷、南海金魚堂陳氏族譜、鴉崗陳氏族譜、廣東塘福嶺陳氏族譜。
  臺北陳家族譜抄、香港鹿頸村陳氏族譜不分卷、穎川支譜二十卷首一卷。


        五、歷史名人
  陳 平:西漢大臣,少時家貧,好讀書,後歸劉邦,他多次用計,使劉邦脫離逆境,轉危為安,與張良齊名,史稱」良平」。
  陳 壽:西晉著名史學家,著有《三國志》,最初名叫《三國志通俗演義》。明初小說家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就是由《三國志》演變而來。
  陳 禕:唐僧的俗名陳禕,他是佛教經典名著的翻譯家,中國佛教唯識宗的創始人,由於他的業績,使佛教有了漢字記載的經典。撰有《大唐西域記》。
  陳 摶:宋初道士。是中國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作《太極圖》、《先天圖》等。
  陳天華:清末民主革命的先驅者,他的著作《警世鐘》、《猛回頭》和他」難酬蹈海亦英雄」的行動,為中華民族的覺醒敲響了」警鐘」。
  陳 群:三國魏時尚書,曾建議選任官吏,實行九品中正制。這一制度,後來演變成士族壟斷政權的工具。

凡是陳氏宗親們,將這篇文章傳揚出去,

遠播陳氏文化,弘揚氏精神,

攜起手來,團結一致,共創氏輝煌

         

相關焦點

  • 【陳氏】陳姓起源及其陳氏家族的歷史播遷
    陳姓起源及其陳氏家族的歷史播遷陳字,曾是一個戰車列陣的符號;陳氏,後為一個血緣家族的歷史徽號和家族標誌。陳姓歷史,榮辱與共;陳氏家族,盛衰並存。一部中華姓氏通史,就是一部縮影的中華民族歷史通書;一部陳氏家族發展史,便是一部微型的中國社會發展史。翻觀陳氏家族生息繁衍的斑斕篇章,揭示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無疑能給人以啟迪,予現實以借鑑;增炎黃子孫之自豪,壯中華民族之氣概。
  • 江州義門陳氏,一個神奇的家族
    點上面「義門陳氏家族」加入陳氏大家庭!這個家族與當時任何一個家族不同的是,從來不分家,實行聚族合炊,一同勞作,財產共有,儼然一個桃花源式的社會。《德安縣誌》記載的「一犬不至,百犬不食」的故事更是「江州義門陳」的一個象徵。據記載,義門陳氏養了一百隻狗,吃飯時若有一隻沒到,其餘的狗都不會吃。當時的宋朝皇帝昭宗聽說後,十分驚奇,派人做了一百個米饃送往義門試驗。
  • 南七里舖陳氏家族舊事
    陳氏家族曾是這個村的名門大戶,家族中自然有說不完的故事。先祖隨運河糧船來德    陳氏始祖陳聰一,於明天順年間(1457~1464)由浙江嘉興府的秀水縣隨漕船來德州做糧食生意,落籍德州城南七里舖。三世單傳,四世陳璞時家道漸豐。五世陳良弼時,家庭更加富裕,已經成為德水巨族,並開始注重對子孫的文化培養,逐漸成為書香門第。
  • 陳氏起源
    前文已經敘述,從姚姓族人衍生出媯姓,再媯姓改姓陳姓、胡姓,部分陳姓再改為田姓,部分田姓族人改為媯姓,其五代孫媯敷,又改回為本族人最早的本姓姚姓,部分田姓族人改為王姓。其它從從姚姓族人衍生出的姓氏沒有改回族人最早的本姓姚姓的,便繼續發展出其他姓。源流二少數民族陳姓,韓國朝鮮族陳氏,韓國的陳氏和中國朝鮮族陳氏實際全部是中國漢族人被同化而形成的。
  • 陳氏家譜,各地陳氏族譜大全
    陳氏家譜大全包羅了各省各地的陳氏族譜,在這裡不一一列舉。
  • 從「百犬同槽」中看出義門陳氏家族對自身的禮節制度很是講究
    在中華文化中的姓氏家族往往有著非常豐富多彩的歷史傳統文化,然而陳氏家族也有其傳奇的故事。 相傳,有位皇帝對於義門陳氏家族聚居在一塊生活的狀態傳聞很是好奇,想要對其一探究竟。於是皇帝來到了陳氏家族的家門前。當時皇帝還未踏進入義門陳氏家門時,卻看到了迎接自己的兩排狗狗,它們整齊有序地排列成兩隻隊伍。此時此刻的皇上肯定心中很是感慨,這樣一大家族連看家護院的寵物都能這麼有禮有節。可見陳氏宗親們生活在一起一定是相敬如賓,有禮有節的。
  • 2019年陳氏十大熱點新聞出爐!看看你家族上榜了嗎?
    讓我們跟隨時間的腳步一起來回顧盤點2019年陳氏熱點新聞!(註:本次評選僅限於2019年度在陳氏在線發表的陳氏新聞,本次評選根據閱讀量排名,評選結果僅適用於陳氏在線平臺,不作其他社會性質評比依據。)10月6日,農曆九月初八)上午,紀念肇波公定居陸川783年公祭大典在肇波公和油氏祖婆墓前隆重舉行,來自各地的肇波公後裔約兩萬人齊聚始祖墓前,瞻仰始祖佳城福地,緬懷先祖恩德,虔誠祭拜,以寄託後人追思先祖之情,培植家族血脈之根。廣東化州市楊梅鎮黃槐垌村,每年都會舉辦大型的年例大餐及文化大餐。
  • 陳姓起源及家族史
    點上面「陳姓總群」加入陳氏家族!
  • 四大家族之一的陳氏家族,跟隨蔣介石逃往臺灣後過得怎麼樣?
    在上世紀20年代的歷史風雲中,蔣、宋、孔、陳逐漸成為了把持民國政治經濟命脈的四大家族,這四大家族以蔣氏家族為首,他們緊密結合,在當時的那段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筆墨。不過,曾經如日中天的四大家族隨著1949年蔣介石敗退臺灣最終煙消雲散,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四大家族之一的陳氏家族在跟隨蔣介石逃往臺灣後過得怎麼樣?
  • ——關於書院起源問題與徐梓先生商榷
    書的廣泛流布解決了學校無藏書、讀書人無書讀的難題;而中唐以後戰亂頻仍,官學不濟,「士病無所於學」,加之中央集權統治需要,科舉取士制度日漸成熟,讀書人面臨通過科考向上層精英社會流動的機會卻無處讀書準備應考的矛盾;中唐以來地方家族(庶族地主)勢力的興起則為書院的起源提供了最直接的動力。
  • 福建陳氏了不起!99個福建陳氏之最!
    25、福建陳氏最年輕的進士——陳章甫,漳浦人,元光玄孫,十五歲登進士。26、福建陳氏最年長的進士——陳淵,沙縣人,七十一歲登進士。27、福建陳氏古代人文最璀璨的家族——莆田玉湖陳,有「一門二丞相,九代八太師」之譽,其中陳俊卿、陳文龍為宋丞相,文龍殉國後,上數代被朝廷賜贈為太師。
  • 安溪紫雲黃氏、湖頭李氏、祥華珍山陳氏這三個家族 讀書厲害了
    安溪紫雲黃氏一門95名進士,千人家族70多人考上本科;湖頭李氏四世十進士七翰林;珍山陳氏5名進士20餘位舉人安溪尚卿鄉中山村九福自然村風光迷人這其中,以安溪紫雲黃氏、湖頭李氏、祥華珍山陳氏這3個家族最為有名。昨日,記者採訪相關人士,了解背後的故事。
  • 陳氏族譜,傳承600年的家族記憶
    更重要的是,這裡還是明朝吏部尚書陳翌的出生地,一個在睢寧、泗縣陳姓人心中,引為自豪的家族聖地。說到泗縣的歷史人物,不能不說明代的戶部尚書陳翌,他曾經以「素來剛正,廉於持身,勤於職守,信於任人,敏於建功」而倍受朝廷賞識、廣得百姓的稱譽。
  • 【義門陳氏】陳叔貞(慎)原來就是陳叔明,「義門陳氏陳旺系南北朝陳叔慎支系」是最近20年的陳氏家譜世系造假事件
    作為長期研究和關注家譜文化與發展的小編我,能有時間和機會對著名忠孝傳家的義門陳氏家族家譜做出家譜世系作出分析實感榮幸,幾經分析卻得到是更多是悲哀之情,陳氏人口全國排名前五,義門陳氏也是陳氏人口比例較大支系,最近20年卻為家譜世系爭論不斷,導致產生「義門陳氏異流同源之說」,義門陳氏之中有些人非要把簡單事情複雜化處理,有些人為了證明自己「義門陳氏異流同源之說」可以睜著眼睛說瞎話的否定一切對自己不利的國史方志家譜
  • 陳寅恪家史:客家驕子──義寧陳氏之源
    義門之後也許是一種歷史的巧合,也許是一種客民的天性,也許是一種家族的遺傳,在整個陳姓的發展史上,曾經發生過好幾次對後代產生重大影響的遷徙。義寧陳氏的源頭可以遠溯至有虞氏,有虞氏的三十三世孫滿被周武王封在陳,此後就以封地「陳」為姓,滿公遂為後世陳姓奉為受姓大始祖。
  • 陳氏家族中兩個離家出走的爺孫,都成了將軍!孫比爺更偉大
    點上面「陳氏天下一家親」免費關注無論您在哪裡,只要您姓「陳」,
  • 廣東潮汕陳氏名墓之「剌史墓」
    弘揚陳氏優秀文化傳播正能量 「剌史墓」位於河浦鄉東南約一裡處的「蜘蛛經網地」,是潮陽十大古墓之一。
  • 陳氏宗祠大觀 祠堂文化 源遠流長
    陳氏家族,源遠流長;祠堂文化,根深葉茂。悠久的中華陳氏,孕育積澱了豐厚的民族民間文化,祠堂文化作為中國獨具特色的古老文化遺存,根植於久遠的神州大地,蘊藏於深厚的華夏文明之中,並遠播於海外。滄海桑田,祠堂文化代代傳承,層層積累,成為所有陳氏家族傳統民俗文化一盞永不熄的明燈。
  • 北流獨竹陳氏大宗祠
    陳氏大宗祠是陳氏族權和神權交織中心,它傳承著家族文化,維繫著家族情感,代表著陳氏家族的地位和榮耀,是無與倫比的家族聖殿。要光大門楣,必積德累善;要子孫孝賢,必崇本報先,為了重建北流陳氏大宗祠,新陳人慷慨捐出祖地和私人舊宅和水塘共計4000多平方米,作為永久性祠址。在北流陳氏「兩會」領導的領銜組織下,20萬陳氏宗親殷然期盼,翹首以待。
  • 陳姓最大的脈派:潁川陳氏
    」加入陳氏家族!無論你在哪裡,只要你姓「陳」,就請你先點上面藍字陳姓陳氏,再點關注,這樣你就成功加人中華陳氏大家庭。讓我們攜手同行,弘揚陳氏文化,傳播陳氏正能量!家族簡介—潁川陳氏世系漢末魏晉是中國歷史上士族門閥制度最為鼎盛的時期。潁川陳氏正是以漢末大名士身份起家成為當時的巨姓望族,世代傳襲,名重魏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