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風水師黃俊仁帶領弟子考察潮汕四大名墓之一江夏黃公之墓
在廣東省饒平縣錢東鎮徑南村蓮花山有一座宋朝名墓---江夏黃公之墓,相傳為潮汕四大名墓之一,作為江夏黃氏後裔子孫,著名風水師黃俊仁老師帶領弟子前來考察實習。
-
蝨母仙與潮汕陳氏鄉村的故事
每遇其蹲坐處,則多吉地,故人往往陰識之以為驗。或曰 :即何野雲也。從陳友諒而敗,佯狂來此,然終不得而詳。居止無定,多在鳳港盧家。其鄉外有冢壘然,傳為所葬處。民間傳說蝨母仙又名何野雲,本名叫鄒普勝,大約生於元末、活動於明初。元末時加入紅巾軍陳友諒的隊伍,與朱元璋率領的起義軍相互抗爭。
-
汕頭一村落挖出3處明墓 記錄潮汕土著漢化(圖)
建房挖出三明墓 兩件頭飾顯珍貴 有專家認為從中透出潮汕土著俚僚人與漢人通婚、不斷被漢化的重要信息 本報汕頭訊 記者楊媛,通訊員陳耀賢、鄭錫偉攝影報導:汕頭市澄海區蓮下鎮程洋崗村村民在建房挖地基時挖出三處明代墓穴
-
唐朝名相韓休之墓面世 墓室內除了壁畫基本被盜光
在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中,有一幅是唐代大畫家、宰相韓滉所做的《五牛圖》,近日,韓滉之父,同樣曾是唐朝名相的韓休之墓面世。令人驚喜的是,該墓居然是壁畫墓,雖然被盜嚴重,但壁畫保存較好,壁畫中的內容令考古與美術界都頗為震撼。
-
永城保安山2號墓墓主人身份之謎
如果沒有墓志銘出土或墓志銘已遭到破壞,那麼考古學家則會根據墓葬級別及出土文物、檔次,看文物上有沒有代表墓主人身份的銘文或官職的印璽,如若墓葬中既沒有墓志銘也沒有出土標誌墓主人身份的文物、也沒有歷史資料明確記載墓主人身份及墓葬位置,那麼這座墓主人身份只能靠考古學家推測或成歷史之謎。
-
興國陰宅風水案例:興國均村狀元墓
狀元墓地位於興國縣城最西端的均村鄉長竹村,與吉安市的萬安縣、泰和縣兩縣交界,素有「一腳踏三縣」之稱。
-
藍田漢墓墓主或為漢武帝之女 曾被誤認為荊軻墓
2009年至2010年,為了配合高速公路建設,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專家對這座墓進行發掘後確認該墓為西漢高等級大墓,但墓主人身份一直是個謎。 近日,經過對當年考古資料的整理、研究,負責該墓發掘的專家推測,墓主人身份極有可能是漢武帝之女鄂邑長公主。這一戲劇性的發現,也展現了考古工作的繁冗複雜和不確定性,正如專家所說:「這座墓主人的身份只能是推斷,不可能百分之百地確認。」
-
嶺南大學雙墓軼聞/江勵夫
不私財,有日用;不養子,有徒眾;不求名,有記述;靈魂乃真我,幾多磨練,榮歸基督永生。 聯語有點自謙,但中肯而平實。他對於「做過官」(曾任廣東教育司長等職)看得平淡,而對「唯一事工,盡瘁嶺南至死」頗為自得,引以為榮。 鍾榮光逝世時,值日寇侵佔香港,喪事從簡,靈柩暫厝薄扶林道東華義莊。眾多校友門生及親朋,以世亂時艱而未能為先生營墓榮葬為憾。
-
施耐庵之墓
施耐庵墓,位於江蘇省興化市新垛鎮施家橋村前橋,是元末明初建築。墓呈正方形,墓前立墓碑,碑正文中刻「大文學家施耐庵先生之墓」,背面刻碑文,頌揚施耐庵的高風亮節等。墓臺南邊有一座磚砌碑樓。碑樓前一灣綠水,隔水有土墩一座。墓東南建有施耐庵資料陳列室。施耐庵陵園,是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的文物保護單位。施耐庵,元末明初文學家,《水滸傳》作者。
-
《三國志》作者陳壽之墓考尋
[1]鄉野老農對傳說中都尉娘墓的解說和曹雪佺對都尉娘墓的考證,引發筆者的深入思考:在中國古代以男性為主導的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思想深入人心,男尊女卑普遍被認為是天經地義的事。從古時民族風俗、民間禁忌、鄉規民約、社會環境來分析,古代女子以軍功當上都尉,統帥兵卒無疑比登天還難,不可置信。《魏略》:「其嫁娶之法, 女年十歲, 已相設許。婿家迎之,長養為婦。」
-
明朝潮汕文狀元林大欽墓被撬棺 棺木內空空如也
明朝潮汕文狀元林大欽墓被撬棺 此墓為潮州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本報潮州訊 記者楊媛攝影報導:昨天,潮州市潮安縣金石鎮仙都村民發現,位於桑浦山狀元埔的明朝文狀元林大欽墓被盜。現場有盜墓人挖的寬一米、長兩米多的通道;通道直抵棺木。
-
徐州獅子山發現楚王墓,墓主是哪代楚王?其王后之墓揭示出真相
由於遭受不同程度的盜掘和破壞,一些能夠證明墓主歸屬的物品,如印章或帶文字的器物發現極少,這給徐州楚王墓墓主的確認帶來很多困難;獅子山楚王墓頗具代表性,墓葬規格非常高,建築結構複雜,出土的文物非常具有西漢早期的特點;因為之前有判定東甸子翠屏山楚王墓為第一代楚王劉交之墓,所以獅子山楚王墓的主人最有可能是第二代楚王劉客,或者是第三代楚王劉戊。
-
明朝潮汕文狀元墓被盜續:被盜並非衣冠冢(圖)
事件地點 新聞回顧:明朝潮汕文狀元林大欽墓被撬棺 棺木內空空(圖) 明朝文狀元墓屍骨仍在證實 被盜並非衣冠冢 《明朝潮汕文狀元林大欽墓被撬棺》續: 十幾年前,墓前石馬、石羊被盜;兩個多月前,墓上泥土被人動過 明代潮汕文狀元林大欽之墓被盜,現場卻見不到屍骨。
-
一場傾國傾城的故事,家喻戶曉的人物,貴州省岑鞏陳圓圓墓
陳圓圓墓,位於貴州省岑鞏龍鰲河畔的水尾鎮猴子山東麓。墓葬於寨西的繡球山,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立碑。碑文書:''故先妣吳門聶氏之墓位席;孝碑文十分費解,秘傳人說,碑的正文為何寫吳門聶氏,不寫吳門陳氏,其中另有蹊蹺。主要是為了避風險和防人盜墓.陳圓圓墓已引起中外遊客的廣泛興趣,前來遊覽、考察的專家、學者、遊客絡繹不絕。
-
大學生青龍山尋訪「新莊中國兵墓」 這裡埋藏著南京保衛戰的回憶
前一天,南京8名大學生來到青龍山公墓,祭拜了位於這裡的「新莊中國兵墓」。這處墓地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故事?現代快報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和調查。檔案裡記錄,「戰況之烈,炮火之密,前所未有」,中國軍隊第五十一師「雖在硝煙彈雨中仍拼死撐持,與敵肉搏衝鋒,殺聲震天」……新莊中國兵墓藏身青龍山青龍山是橫穿江寧地區的一座山脈,青龍山公墓依山而建,綠樹環繞。新莊中國兵墓就隱藏其中。7月6日下午,來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的8名大學生冒雨來到新莊中國兵墓祭拜,獻上了親手摺疊的白花。
-
墓裡乾坤:太原北齊婁睿墓
《說文·方人部》「斿,旌旗之流也。」《國語·齊語》韋注:「正幅為縿,傍屬為旒。」因這類旌旗後面有三根飄帶,所以名之為三旒旗。旒旗是出殯時在靈柩前的幡旗。《文選·晉潘安仁(嶽)楊荊州誄序》:「行以號彰,德以述美,敢託旒旗,愛作斯誄。」
-
陝西寶雞 | 李茂貞墓
李茂貞墓在它的省保碑和宣傳冊頁上依舊叫著「大唐秦王陵」,此秦王非唐初李世民之秦王,而是晚唐至五代的李茂貞。李本名宋文通,唐僖宗時賜皇家李姓,昭宗時封為秦王,五代後唐時再次加封其為秦王,大唐秦王由此而來。 李茂貞以鎮壓黃巢起義起家,兼勤王護駕有功,後任鳳翔節度使,威震秦嶺、渭水領域。
-
「戊戌變法代表人」康有為墓,國內唯一一墓兩碑的存在
康有為這個人被人一提起,大家都會想到戊戌變法,當時正處於光緒帝期間,在得知清政府籤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之後就聯合了梁啓超、譚嗣同等1300多名舉人上萬言書,即「公車上書」。
-
蘭陵家史|廣東潮汕第一祠:潮陽蕭氏四序堂大事(2)
,鄉民竟然興建生祠褒獎,顏其名「四序」喻含著與天地同德、與日月同光、與君子同仁、與四時同序之意蘊,也即是文化、道德、倫理、氣質諸方面的型範英才。蕭誠源出生1946年,廣東潮安溪底人,從事產業發展。自幼家境清貧,卻自強不息,終於成為白手起家的實業家。本人歷來熱心宗親事務,敬祖睦族。1995年與蕭炳欽會長組織出資興建潮陽六世祖蕭德俊墓之景陵亭。
-
【邊疆時空】孫泓 | 幽州刺史墓墓主身份再考證
關鍵詞:幽州刺史墓 朝鮮半島 慕容鎮 前燕 高句麗 南燕 慕容暐幽州刺史墓,亦名德興裡墓,系朝鮮考古工作者於1976年發現的著名古墓。幽州刺史墓是一座壁畫文字墓。墓室四壁與天井,幾乎全部繪有壁畫,並有漢字墓誌題名和壁畫題記六百餘字,因而引起了各國學者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