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之墓

2020-12-11 新易堂

施耐庵墓,位於江蘇省興化市新垛鎮施家橋村前橋,是元末明初建築。

墓呈正方形,墓前立墓碑,碑正文中刻「大文學家施耐庵先生之墓」,背面刻碑文,頌揚施耐庵的高風亮節等。

墓臺南邊有一座磚砌碑樓。碑樓前一灣綠水,隔水有土墩一座。墓東南建有施耐庵資料陳列室。

施耐庵陵園,是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的文物保護單位。

施耐庵,元末明初文學家,《水滸傳》作者。據縣誌記載,施耐庵是興化人,中進士後,曾官錢塘二載,棄官歸裡,隱居家鄉,死後葬於此。

施耐庵生於1296年,原名彥端,字肇瑞,號子安,別號耐庵。自幼聰明好學,元延祐元年(1314年)考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舉人,至順二年(1331年)登進士,不久任錢塘縣尹。

後來,施耐庵因為窮人辯冤糾枉,遭縣官的訓訴,遂辭官回家。之後閉門著書。搜集並整理關於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終創作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

《水滸傳》描寫梁山好漢反抗欺壓、上水泊梁山、發展壯大、接受宋朝招安、招安後為宋朝徵戰、最終消亡的宏大故事,藝術地反映了中國歷史上宋江起義的全過程和失敗的原因。

《水滸傳》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成為中國小說創作的典範。是中國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流傳極廣,膾炙人口。

《水滸傳》也是漢語言文學中具備史詩特徵的作品,對中國乃至東亞的文學,都有深遠的影響。

相關焦點

  • 紫石街、獅子橋就出自施耐庵故裡大豐白駒
    發布會現場據史載,《水滸傳》作者施耐庵元成宗元貞二年(1296年)生於泰州海陵縣白駒場,今鹽城市大豐區浦玉生介紹,這個地方叫獅子口,獅子口的得名也與施耐庵家有關,施、獅諧音,相傳獅子口是因施氏墓前有一石獅,面朝河口,故名。
  • 《水滸傳》只是施耐庵的夢中自傳
    一群打家劫舍,無惡不作的強盜怎麼在施耐庵的筆下變成了英雄?而且是路見不平一生吼,武藝高強,行俠仗義的大英雄。不可否認施耐庵的文筆確實好;但是再好的文筆也否定不了,這一這一個個惟妙惟肖的形象所做的事情,都是些強盜行為,為人所不齒的。只是施耐庵用他的生花妙筆把他們刻畫成了一個一個英雄,讓我感到非常的恐懼。
  • 興化:左手鄭板橋,右手施耐庵
    中國小說之鄉  其來有自。興化民間創作小說的熱情,和獲得小說之鄉的稱號,自然離不開施耐庵。  13世紀末,興化東北水蕩中的施家橋村,誕生了《水滸傳》作者施耐庵。在反元起義中,施耐庵曾全力支持張士誠。朱元璋滅張士誠後,到處偵查張士誠的部屬。為避免麻煩,施耐庵回到興化隱居,專心於《水滸傳》的創作。
  • 施耐庵寫《水滸》軼事
    施耐庵寫《水滸》時,有許多軼聞趣事,現介紹三則於下:跺折樓板餓死狗相傳,施耐庵寫《水滸》 時,住在一間舊木樓上。每當他碰到疑難的地方而寫不下去時就咂嘴,「嘖嘖嘖」。他家養了一條狗,聽到主人咂嘴聲,以為是叫它吃食,就連蹦帶跳上了樓,朝著主人搖頭擺尾,施耐庵一見狗來就用腳跺樓板,趕狗下去。施耐庵寫了一會,又遇到難題,又咂嘴,狗又上來,他又跺樓板,趕狗下去。如此,咂嘴,狗上來、跺樓板、狗下去。久而久之,樓板跺折了,狗也餓死了。人們風趣地說:「施先生寫《水滸》,跺折樓板餓死狗」。
  • 寫水滸的施耐庵是一個文弱書生?劉伯溫:陛下,此人才學勝臣十倍
    於是施耐庵在房子上寫了「耐庵」兩個字,以此來提醒自己要有和尚那樣敲木魚那樣的耐心,結果人們因此都叫他「耐庵先生」,施耐庵慢慢也就覺得這個名字還不錯,索性直接改名為施耐庵了。作為當年孔門七十二賢之施之常的後裔,施家保留了聖人門風,十分重視學習,施耐庵從小由父親進行啟蒙教育,到十三歲時正式進入季氏私塾讀書,自幼才氣過人,到十九歲的時候已經考中了秀才,並且於那年同季氏私塾家的女兒結婚,學業愛情雙豐收。
  • 不為人知的張士誠系列補充篇——施耐庵,把俠義人生過成《水滸》裡的英雄樣子
    水,不僅流淌在施耐庵的生活中,更融入了他的內心,他在水邊寫故事,在水邊歷經人生的起起伏伏、風風雨雨。20歲前,施耐庵早已對《百家姓》、《千字文》等瞭然於胸,還反覆誦讀四書五經。博覽經史子集之餘,施耐庵尤愛宋元話本。
  • 《水滸傳》作者很可能是個南方人,為何署名只剩下傳說的施耐庵?
    現存最早版本的《水滸傳》,如明嘉靖本《忠義水滸傳》、袁無涯本《忠義水滸全傳》,題的都是「施耐庵集撰,羅貫中纂修。另外有筆記中,記載著「錢塘施耐庵的本,羅貫中編次」「題為施耐庵集撰」等說法。反正是莫衷一是。後人因資料不足,甚至署上「施耐庵、羅貫中合著」。
  • 廣東潮汕陳氏名墓之「剌史墓」
    「剌史墓」位於河浦鄉東南約一裡處的「蜘蛛經網地」,是潮陽十大古墓之一。陳憺卒於元朝仁宗延祐五年,當時宋亡,處於兵荒馬亂年代,草草安葬,初墓僅是一塊貝灰砌成的大月眉,直至明代嘉靖時,由大同府第十代孫陳層樓騁一代名地師黃妙應先生按宋墓制官誥予正式重修。墓人全建石砌成大古亭。墓碑正面中間勒刻「宋墓」,右側刻「考潮州剌史開峰陳公」,左側刻妣四品夫人淑德黃氏,碑的背面刻有陳憺公遺書。
  • 永城保安山2號墓墓主人身份之謎
    如果沒有墓志銘出土或墓志銘已遭到破壞,那麼考古學家則會根據墓葬級別及出土文物、檔次,看文物上有沒有代表墓主人身份的銘文或官職的印璽,如若墓葬中既沒有墓志銘也沒有出土標誌墓主人身份的文物、也沒有歷史資料明確記載墓主人身份及墓葬位置,那麼這座墓主人身份只能靠考古學家推測或成歷史之謎。
  • 祝華東:施耐庵筆下的野豬林
    其實,這位老人像這樣坐著已經有好幾天了,除了吃飯睡覺,每天就這麼呆呆地坐著,原來他在寫作一部長篇小說《江湖豪客傳》(今稱《水滸傳》),你猜對了,這位老人就是已入古稀之年的施耐庵!施耐庵和劉善本忙施了一禮:「正是。敢問老伯貴莊百姓這是幹啥?莫不是周邊匪禍橫行,村民習武自衛?」老者微微一笑:「非也非也!我們祖上就有練習雜技的傳統,本地地薄少產,村裡人在農閒季節都沿著運河到大城市賣藝餬口。這邊樹下都是在練基本功,村邊的場院裡才有真玩意呢。」施、劉隨著老者來到村外,遠遠就聽到雜亂的馬蹄聲,甚是駭人!
  • 惠生再度牽手「施耐庵文學獎」, 助力社會文化建設
    (2018年10月19日,上海)由惠生集團提供贊助,江蘇省興化市人民政府主辦,江蘇省作協支持的「第三屆施耐庵文學獎」評審會在上海惠生中心舉辦,由中國作協副主席陳建功擔任評審會主席,丁帆、汪政等共十六位文學界專家和學者共同完成本屆獲獎作品的評審工作。
  • 徐州獅子山發現楚王墓,墓主是哪代楚王?其王后之墓揭示出真相
    由於遭受不同程度的盜掘和破壞,一些能夠證明墓主歸屬的物品,如印章或帶文字的器物發現極少,這給徐州楚王墓墓主的確認帶來很多困難;獅子山楚王墓頗具代表性,墓葬規格非常高,建築結構複雜,出土的文物非常具有西漢早期的特點;因為之前有判定東甸子翠屏山楚王墓為第一代楚王劉交之墓,所以獅子山楚王墓的主人最有可能是第二代楚王劉客,或者是第三代楚王劉戊。
  • 鄰居重病不治,施耐庵看後只說了7個字,奄奄一息的病人立即痊癒
    鄰居重病不治,施耐庵看後只說了7個字,奄奄一息的病人立即痊癒素材來自網絡,文章原創說起施耐庵,大家肯定也會想到他寫的著名的<水滸傳施耐庵是何許人呢?他是泰州興化人,舟人的兒子。13歲的時候進入私塾讀書,19歲中秀才,29歲為舉人,35歲成進士。大家都知道,施耐庵是一個有才能,擅長詩詞作對的人。其實,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那便是醫者。據傳,施耐庵在治療一個病患的時候,沒有用一湯一藥,而是用對對聯的方式治好了他的頑疾。
  • 藍田漢墓墓主或為漢武帝之女 曾被誤認為荊軻墓
    2009年至2010年,為了配合高速公路建設,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專家對這座墓進行發掘後確認該墓為西漢高等級大墓,但墓主人身份一直是個謎。  近日,經過對當年考古資料的整理、研究,負責該墓發掘的專家推測,墓主人身份極有可能是漢武帝之女鄂邑長公主。這一戲劇性的發現,也展現了考古工作的繁冗複雜和不確定性,正如專家所說:「這座墓主人的身份只能是推斷,不可能百分之百地確認。」
  • 施耐庵的一篇經典之作,描寫傳神,比喻貼切,更令人拍手稱快
    施耐庵是元末明初的著名文學家,他在躲避戰亂期間,創作了這部不朽的作品。作者在《水滸傳》中將不同類別的人物,都刻畫得淋漓盡致,也表達了作者的愛憎情感。下面介紹施耐庵的一篇經典之作,描寫傳神,比喻貼切,更令人拍手稱快。
  • 唐朝名相韓休之墓面世 墓室內除了壁畫基本被盜光
    在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中,有一幅是唐代大畫家、宰相韓滉所做的《五牛圖》,近日,韓滉之父,同樣曾是唐朝名相的韓休之墓面世。令人驚喜的是,該墓居然是壁畫墓,雖然被盜嚴重,但壁畫保存較好,壁畫中的內容令考古與美術界都頗為震撼。
  • 蚩尤之墓:坐落在河北涿鹿縣,守墓人世代守候,專家都不得靠近!
    遠古時代的部落與部落之間,領地的矛盾絕對是不可調和的矛盾,戰爭勝利就是土地劃分的武器,炎帝與蚩尤的逐鹿之戰就是這個道理。在我國的歷史中,涿鹿之戰堪稱最早最大的戰役,由於年代久遠,它還有一個神話的版本。神話中,剛開始炎帝和蚩尤在進行對戰,本來是炎帝與蚩尤的對抗,因為炎帝不敵蚩尤,就只好叫來第三方的黃帝與之協同。
  • 明朝閣老徐階之墓勘測結束 墓址旁水塘為「泮池」
    明朝閣老徐階之墓勘測結束祝原攝中新網湖州7月9日電(見習記者 施紫楠 通訊員 祝原 王豔琦)9日記者獲悉,浙江湖州長興縣東山村茶山腳下發現的明朝內閣首輔徐階墓前期勘探工作已經結束。徐階墓勘探前的「泮池」,看著只是一個普通的泥塘,塘內被淤泥填滿,考古人員清理完一米多的淤泥後才發現其全部形狀。「徐階墓中的半月池雖也稱『泮池』,但意義不同。早期的『泮池』一般位於文廟邊,特指古代孔廟學府邊上的池子。後來明代墓葬制度形成,將泮池引申過來,所以意義不同於之前。」徐軍說。
  • 《三國志》作者陳壽之墓考尋
    然而對作為《三國志》作者陳壽本人塋墓的具體位置在哪裡,並沒有與其相關的詳細研究和論述。鑑於此,筆者作了一系列有關陳壽塋墓具體位置的考尋研究,希望嘗試從與陳壽塋墓位置相關的古代文獻資料記載中,抽絲剝繭考尋陳壽塋墓位置。
  • 螢火中之光照耀下的哀傷——《螢火蟲之墓》
    螢火中之光照耀下的哀傷——《螢火蟲之墓》戰爭的本質是什麼?簡單來說,它可以是人類徵服欲的外在表現,也可以是這個紛擾世界中看不見的內在羈絆。無論是哪種形式的戰爭,它們都無不折射出人性底層最為隱秘的那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