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尚學:蔚縣「八大碗」的傳說

2020-12-18 雪絨花原創文學

蔚縣「八大碗」的傳說

收集整理/宋尚學

蔚縣境內,舉辦紅白喜事或重要慶典活動時,最高尚的宴請為吃八大碗席。細細品味一碗一個味,仔細端詳一碗一花樣,碗碗色鮮味美,口口垂涎欲滴。最初的八大碗有葷八碗,素八碗,雜八碗之分,常言「穿衣吃飯量家檔」就是這個理。所以,在吃八碗時也有了「一等葷,二等素,三等雜八樣奏夠數」的說法。代表品種有:酥肉(也叫喇嘛肉用豆腐和雞蛋製作)、幹炸丸子(也叫紅燒丸子)、虎皮丸子、金錢錁(也叫龍眼丸子)、假羊肉(也叫烤羊肉)、大烤(也叫煨肉或瓷罐烤),隔牆烤(也叫隔牆瞭),雜燴(為素食菜也叫「十字雜燴」或「獅子雜燴」)等。每碗菜上面標有不同精美造型的菜碼,如:蝴蝶、喜字、雙喜字、壽字、福字等等,一來增加喜氣錦上添花,二來方便客人計數,知道上了幾個菜,該上什麼菜,還有幾個菜。每桌八碗菜,除雜燴菜外,每碗16塊,每人挾兩輪吃二塊,這是規矩,也是禮節,多香的菜,不能多吃一口。

蔚縣的八大碗最講究味道,一是用調料破味,每碗的調料不同,味道各異。有海鮮味,羊肉味,酸辣味,麻辣味,酣香味,清香味,雞蛋味,素豆味等;二是用湯汁調味,湯汁用骨頭熬製,分為清湯和混湯二種。清湯原汁原味,除食鹽外不加任何調料;混湯加入調料打滷配製。其次講究碗菜的墊底佐料,原則上是硬棒點的菜用軟弱的佐料墊底,如粉條、白菜、炸豆腐,軟弱點的菜用硬棒的佐料墊底,如紅蘿蔔塊、白蘿蔔塊、炸山藥(土豆)塊等。此外講究正席吃八大碗,另外加一份泡糕菜。所謂正席類似現在的雅間,請一些家族長輩,有名望懂禮節的人,坐在一起慶賀;正席不準「五子三婆(戲子、叫花子、驕夫子、窯黑子、馬公子,老娘婆、小婆和媒婆)」上,讓他們在下房或棚裡吃。

在蔚縣境內,不論東鄉西鄉,還是山南嶺北,只要遇到喜慶事或舉辦重要活動,都會不約而同地選擇「八大碗」作為美味佳餚款待客人,這一習俗代代相傳,久盛不衰。說其淵源,民間流傳著一個八仙比廚藝的動聽故事。

相傳,早先年,蔚縣境內是一片汪洋的大海。一天,八仙雲遊到此,突然發現這裡碧波蕩漾,磷光閃耀,不由心中大喜,興致勃勃,各施法器於海上。一會兒浮在水面鬥法比技,一會兒沉入海底追逐嘻戲,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從早起耍到那天黑,又從天黑耍到了早起,一不小心,捅開了八個口子,民間俗稱「八大峪」(石門峪、飛狐峪、九宮口峪、金河口峪、松籽口峪、鴛鴦峪、五叉峪、榆林關峪),海水就像脫了韁的野馬,湧向四面八方。後來在水母娘娘的幫助下,才將水引入壺流河經鴛鴦峪匯入桑乾河,使老百姓避免了一場大災難。為了彌補過錯,鐵拐李提議,他們每人以豬肉為主要原料,做一道碗子菜,大擺筵席,犒勞老百姓。眾仙齊聲到好,積極響應。

正陽祖師漢鍾離做了「清蒸丸子」。這個人身材魁梧,須髯飄灑,身穿青道袍,手搖芭蕉扇,逍遙自在,因成仙之前,曾是項羽軍中的一員得力大將,善使大刀,打起仗來非常勇猛,而且為人耿直,性情豪爽,所以在做碗菜時,只將拌好的肉餡擠成直徑為2釐米左右的肉丸子,每碗放16個,用白菜墊底,上鍋蒸40分鐘後,澆上清湯讓大夥吃。寓意清清白白做人,圓圓滿滿辦事。

韓湘子做了「紅燒丸子」。他這個人仙骨凌然,率性而行,最反感厭惡繁華豔麗的事情。為了有別於漢鍾離的「清蒸丸子」,故將拌好的肉餡擠成直徑2釐米左右的肉丸子,上油鍋炸紅後撈出,每碗放16個,用炸山藥(土豆)塊墊底,上鍋蒸40分鐘後,澆上混湯讓大夥吃。寓意紅紅火火,圓圓滿滿。

曹國舅做了「虎皮丸子」。他雖然天性純善,不喜富貴,但始終忘不了當官時的派頭,起個菜名也叫「虎皮丸子」。將拌好的肉餡,用豆腐皮(蔚縣做豆腐揭的油皮)裹成2-3釐米粗的肉棒,上鍋蒸熟後取出,切成2釐米左右的小段,每碗放16塊,用紅蘿蔔塊墊底,再上鍋蒸40分鐘後,澆混湯讓大夥吃。

藍採和做了「龍眼丸子」。他是一位玩世不恭的行乞道仙,一身破破爛爛的衣裳系根腰帶,一隻腳穿著鞋,一隻腳赤腳板,夏天翻穿大皮襖,冬天穿個小馬甲,最看不慣曹國舅。當他聽說曹國舅做的碗菜叫「虎皮丸子」時,就想做一個更新鮮的丸子菜氣氣他。於是先將雞蛋煮熟剝去皮,再用拌好的肉餡包嚴實過油,撈出後將丸子一破二瓣,每碗放8個16瓣,用炸豆腐墊底,上鍋蒸40分鐘後,澆上混湯讓大夥吃。因碗面呈現肉裹雞蛋,很像一雙雙眼睛,便叫了一個響亮亮的名字叫「龍眼丸子」,也有人說像金錢,所以又叫「金錢錁」。

八仙之首鐵拐李做了「大烤(煨肉或瓷罐烤)」。他生性豪爽,認為犒勞老百姓就應該大口地吃肉,大口地喝酒。所以他將上好的五花肉切成塊,放入蔥姜蒜、大料、辣椒、食鹽等調料後,上鍋煮至八成熟時撈出晾涼,先在肉皮面上刷糖稀,再入油鍋走紅,切成2×4釐米薄厚的肉塊,每碗放16塊,用炸山藥(土豆)塊墊底,上鍋蒸40分鐘後,澆上混湯讓大夥吃,肥而不膩,入口即化,倍受老年人的喜愛。

呂洞賓做了「隔牆肉」也叫「隔牆瞭(蔚縣方言有男女偷情的意思)」。他這個人風流成性,就是做個碗菜也不忘起一個富有挑逗性的名字。其實,他盜用了師傅鐵拐李做「大烤」的技巧,將煮至八成熟的五花肉,入油鍋走紅後,切成1×10釐米薄厚的肉片,與1×10釐米薄厚的炸豆腐,每碗各放16塊,擺放時,一層肉一層炸豆腐,一葷一素(美其名曰男女相會),用粉條墊底(美其名曰藕絲相連),上鍋蒸40分鐘後,澆上混湯讓大夥吃。

張果老做了「假羊肉」。他在八仙之中歲數最大,又好迷迷瞪瞪的喝幾口,自個認為瘦肉有嚼頭耐巴扎,是下酒的好菜,所以便將三尖八腦不成形的瘦豬肉塊放入蔥姜蒜、大料、食鹽等調料,煮至八成熟後撈出晾涼,每個碗裡放16塊,用白蘿蔔塊墊底,上鍋蒸40分鐘後,澆上清湯讓大夥吃,取名「假羊肉」。

何仙姑做的是「獅子雜燴」也叫「十字雜燴」或「全家福」。是八大碗裡唯一的素菜,專供不吃葷的人們吃。傳說,她和呂洞賓卿卿我我一整夜,第二天太陽照到屁股上了才起來,梳洗完畢,動手做菜的時候,所有的豬肉料都用完了,怎麼辦呢?她想,你們都用豬肉作原料,我就做碗素菜給你們瞧瞧。先將白菜切絲放入在鍋裡熬熟,盛入碗內,再將泡好的黃花菜撕成絲,在碗面上擺一個十字;用雞蛋清、雞蛋黃分別攤煎成餅切細絲,在碗面上分別擺一個十字;用燻豆腐乾切成細絲,在碗面上擺一個十字;用海帶絲在碗面上擺一個十字;最後,碗面由五種不同的顏色構成了精美的畫面,然後上鍋蒸40分鐘後,澆上清湯讓大夥吃,別有風味,人人稱讚。五種顏色寓意五福臨門,五個十字正好十全十美,老百姓都說女人福是全家福,所以這個菜又叫「十字雜燴」或「全家福」,雖然是最後做的一道菜,但在蔚縣招待客人時,卻要第一個上,寓意福來到。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蔚縣「八大碗」的內容日新月異,更加豐富多彩,品種越來越多,做工越來越細。尤其是近年來,各地精心製作的雜燴、紅燒牛肉、梅菜扣肉、清蒸丸子、紅燒丸子、虎皮丸子、酥肉、黃燜羊肉等,香甜可口,經濟實惠,備受社會各界青睞。有的還製作成大小不同的禮品盒,方便外地客人攜帶,越傳越遠,名氣越來越大。

相關焦點

  • 記憶美食 印象中的蔚縣傳統名餚八大碗
    記憶美食 印象中的蔚縣傳統名餚八大碗 資料用圖「八大碗」是蔚州的傳統名餚。不論婚配嫁娶、宴賓會客,上至官府,下至庶民,都把「八大碗」視為特別講究而又闊綽的名餚。八大碗』顧名思義系八碗名餚。
  • 河北美食:最好吃的不是蔚縣八大碗,也不是金鳳扒雞,更不是莜麵
    小編覺得湖北最特色的美食應該是驢肉火燒、蔚縣八大碗還有金鳳扒雞,就連它們的名字都非常的有特色啊!小編個人覺得驢肉火燒是最好吃的,不同意小編說的沒關係哦!因為這只是小編個人的感覺。驢肉火燒 發源於河北省古城保定,廣泛流傳於冀中平原,其中以保定北部徐水縣的漕河地區歷史最為悠久。
  • 蔚縣旅遊看點多多
    其山勢巍峨,峰巒起伏,懸崖絕壁、流泉飛瀑、奇石幽谷、原始森林和美麗的傳說故事使小五臺山充滿了浪漫、神秘和神奇的色彩。罕見的褐馬雞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主要景觀有:東坡遺址、風動石、七彩石灘、一線天、塔林、金河寺等。它還是一座佛教名山,歷代都有高僧、名人留下足跡。
  • 八大碗你都知道有哪幾大碗嗎?都哪個城市有八大碗你知道嗎?
    1、滿族八大碗滿族八大碗是滿族最平常的菜餚之一。滿族八大碗的菜名主要有:雪菜炒小豆腐、滷蝦豆腐蛋、扒豬手、灼田雞、小雞珍蘑粉、年豬燴菜、御府椿魚、阿瑪尊肉。看著這些好像一個也沒有吃過。滿族八大碗2、清真八大碗在回族的菜單上清真八大碗也是別具盛名的。主要提倡節約、簡潔。所以基本都是素食。
  • 傳統美食「八大碗」有不同的版本,河北境內有幾種「八大碗」呢?
    的一期文章,有朋友留言說德州其實最最傳統的還是八大碗,其中德州八大碗是:雞肉、魚肉、豬肉、肘子、丸子、豆腐、雜菜和甜菜。後來人們又添加了炒菜和湯,形成了德州獨有的十大碗。因為在上席時有些菜需扣碗所以又有了四盤六碗之說。老崔在這裡感謝這位朋友,今天老崔接著來分享想這個傳統美食八大碗,今天分享河北境內的八大碗。
  • 舌尖上的河北(28)|沒有一個吃貨,能餓著走出河北蔚縣!不信你試試?
    看似簡單的俗語,包含了蔚縣多種代表性美食。莜麵莜麥耐寒耐旱,生長期短,是蔚縣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餄餎餄餎是蔚縣傳統的特色小吃,蔚縣餄餎分苦蕎和甜蕎兩種。▲苦蕎餄餎苦蕎餄餎為冷吃,甜蕎餄餎為熱吃。▲甜蕎餄餎八大碗蔚州八碗千古韻,色味雙佳百裡尋。八大碗是蔚縣的傳統名餚,在當地不論婚配嫁娶、宴賓會客,都把「八大碗」視為講究又有面兒的大菜。
  • 承德「八大碗」,滿漢全席精華,大海碗上桌很過癮
    說起八大碗,河北各地都有,包括承德滿族八大碗、蔚縣八大碗、大廠清真八大碗、正定八大碗、滄州八大碗、清河八大碗等。它們雖然形式相似,食材、做法卻大有不同。其中,承德滿族八大碗是滿漢全席的一部分,屬於味道比較正宗的滿族味道。
  • 邢臺「八大碗」是高規格代名詞!
    清河八大碗說到八大碗,河北許多地方都有。比如正定八大碗、承德滿族八大碗、蔚縣八大碗、大廠回族清真八大碗等。而作為邢臺的地方名吃,自然也少不了「清河八大碗」。它是清河的傳統名筵,在清河由來已久,何時出現沒有確切記載。
  • 宋尚學:千年藝冶陶 輝煌鄭家窯
    千年藝冶陶 輝煌鄭家窯文/宋尚學引 子鄭家窯村位於蔚縣西北部,距陽眷鎮西北7.5公裡,地處河北蔚縣、陽原縣、山西省廣靈縣交匯點,海拔1563明清時期,歸山西省蔚州廣靈縣陽眷鎮管轄,乾隆二十二年蔚州與蔚縣合併稱蔚州,蔚州不再轄縣,鄭家窯村隨廣靈縣劃歸山西大同府管轄,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該村隨廣靈縣劃歸察哈爾省雁北地區管轄,解放後的1951年2月,劃歸察南專區(鹿骨村)蔚廣陽礦區辦事處管轄,1953年11月隨陽眷鎮劃歸蔚縣,現為陽眷鎮的一個行政村,建村歷史上千年。
  • 我叫蔚縣,這是我的簡歷,請多多關照
    蔚縣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此外蔚縣還是中國文化先進縣、民間藝術之鄉、剪紙藝術之鄉、剪紙藝術研究中心、最佳民俗文化旅遊城市、仁用杏之鄉。2018年9月25日,獲得商務部「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榮譽稱號。
  • 2017蔚縣最全攻略:親測蔚縣最值得去的地方
    在朋友的介紹和強烈推薦中,上周小編乘車來到「燕雲十六州」之一蔚縣,來度過一次愉快的周末旅程。早上7點出發,7點半上高速,全程導航,一路高速,在蔚縣南下高速,經過4小時20分鐘到達飛狐峪空中草原遊客服務中心,又名飛狐山莊度假酒店。到了之後更趕上在度假村用中午飯,嘗嘗蔚縣當地的「八大碗」。
  • 河北八大碗!看到第一碗就流口水了!
    先來說一下河北的特色美食——八大碗。這是我朋友心心念念的家鄉味道,每到過節回家,家裡就準備八大碗給她吃,一家人邊吃邊聊在外打拼的事,感受到家的溫暖。河北農村,無論是過紅白事還是過年過節,都講究吃「席」。 而在正定,用「八個碟子八個碗」待客的風俗也一直流傳至今,婚嫁時招待親朋「八大碗」成了必不可以少的菜式。
  • 松溪「八大碗」爭相亮相 傳統佳餚美味誘人
    八大碗中的「硬菜」——色香味誘人的紅燒蹄髈 吳振偉 攝為什麼叫「八大碗」?這裡蘊含著一個傳說!相傳八仙過海惹怒龍王,久戰難勝,勞累疲憊。國舅尋思道:我原乃朝廷國舅,宮廷菜餚我享用得發膩,農家菜餚我未曾見過,何不先讓我大飽口福,忽想眾仙友腹空我不可獨享,繼而採帶了七樣菜餚,又想起仙姑不食葷,所以又為其獨帶了素菜——香菇,計八大碗並留言:「國舅為眾仙借菜八碗,日後定當圖報。」八仙狼吞虎咽更覺奇香無比,酒足飯飽之後精神倍增,再戰龍王大獲全勝。
  • 神話傳說 名家遊記 史書記載 飛狐峪自然不一般 河北淶源到蔚縣
    當地的歌謠這樣世代傳唱「一柱香」是飛狐峪的地標名片是四十裡黑風洞最有挖根生的自然奇觀兩山絕壁之間,一座柱狀巨石巍然挺拔象是直刺天空的巨劍,被形象地稱之為「鎮山棒」傳說李廣、楊六郎都曾在此拴過馬,故又稱拴馬柱「八仙洞」是飛狐峪南端岔道村懸崖絕壁上的八個石窟相傳八仙相約到蔚縣旅行遊至岔道時,已是夜間時分八仙不願驚擾已經休息的村民就各自在懸崖上鑿洞後悄悄住了一晚
  • 陝南農家待客菜黎坪八大碗,絕對叫你垂涎欲滴!
    黎坪不僅景美,美食更是可口,來黎坪旅遊,當地有名的「八大碗」更是不可錯過。黎坪八大碗是陝西省漢中市南鄭縣黎坪鎮的特色美食。黎坪八大碗,注重營養與口味,更注重葷素的合理搭配。形成了鹹鮮、酸辣、鮮香的口味特點,以脆嫩、清爽、酥爛、軟糯適口、質感鮮明為特點。最早的八大碗以豬肉為主,而且碗碗全是肉。通常一桌八大碗要用掉六斤多肉,每個碗放八片或八塊肉。
  • 非遺之——遵義八大碗
    今天,我們從「吃」出發,帶領大家探索,「遵義八大碗」的奧秘之旅。 八大碗是什麼 八大碗是貴州各地宴席菜系的總稱,是百姓年、節、慶典、迎、送、嫁娶等的傳統宴席固定菜餚,各地根據不同的烹飪手法對不同的材質進行加工,形成宴席的基本菜式。
  • 河北省蔚縣獲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玩轉蔚縣熱門旅遊景點
    導語:日前,國務院公開發函致省人民政府,正式批覆蔚縣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至此,河北省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數量達到6座,分別是正定、承德、保定、邯鄲、山海關、蔚縣。蔚縣歷史悠久,古城形制獨特,風貌保存較好,文化遺存豐富多樣,古代建築數量眾多,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 洛陽欒川縣城君山飯店畫風突變,八大碗裡濃濃鄉土特色
    作者: 小潘蜀黍欒川因傳說遠古時期鸞鳥群棲於此而得名。提及欒川地道美食、小吃,諸如欒川豆腐、欒川八大碗、欒川玉米糝湯、欒川刀削麵等等……放眼欒川,帶著濃厚鄉土文化氛圍的地道豫西民俗菜館並不多。欒川縣城內,君山飯店是一家地道的欒川八大碗民俗菜館,讓每一個欒川人和遠道而來的遊客朋友感受到欒川特色八大碗中蘊含著的濃濃鄉土情。
  • 家鄉文化生活:鹽城風物誌——鹽城八大碗
    鹽城八大碗是最為正宗的八大碗。「八大碗」是鹽城人巧妙利用身邊食材製作的質樸美味。經過近兩千年的傳承和發展,演變為我們今天耳熟能詳的「鹽城八大碗」。鹽城八大碗的上菜方式與別處迥異,是按菜品的寓意順序一道道上,客人吃完一道再上另一道,如流水一般。除八大碗主菜外,流水宴主菜前有冷盤,四或六、八小盤,其中要有蛋盤子,也有的是拼盤,拼盤放中間,主菜後有尾湯端上。八大碗的以下八道菜餚最為出名。
  • 山西特色小吃——八大碗
    想必其然,吃友們看到小編我今天的標題也會被嚇一跳,對沒錯——八大碗。一想到八大碗小編我的口水一直都在流,根本就止不住那個味道在我腦袋裡一會徘徊,揮之不去。(哈哈哈~小編我也是夠壞的了,每天都要讓我們的吃友們腦補一下那個香味,吃友們你們先慢慢的回味,好了廢話不多說了,讓我們直入主題吧)「八大碗」是小編我家這邊最厲害、最硬的一道菜。(還是按套路出牌吧!解決我們吃友的疑問吧!)